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湔氐道是四川西北的一个秦置县。关于“湔氐道”的治地,宋人胡三省说:都安县“即汉之湔氐道”。(《资治通鉴广注》)今人任乃强、张至皋《四川地名考释·温江地区十二县》、童恩正《古代的巴蜀》皆从此说。《舆地纪胜》载湔氐道在松潘。古今争论,大体围绕松潘、灌县两地。到底何说为是?实有考辨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明代仁宣两朝,封建史家比之为周代成康、西汉文景之治,认为是历史上少有的“太平极盛之世”。然而,就在宣德年间,四川松潘地区爆发了藏族人民反抗封建压迫的大起义。这次有五万余人参加历时七年半的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者,推动了松潘地区社会的进步,是明代前期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3.
《视察松潘草地日记》为民国中期四川西北“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公署”总务处长谢培筠在公务之余所编《川西边事辑览》之辑选,而本文选自第七篇。该篇叙述谢培筠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6月至10月期间从四川南充出发,前往考察四川省西北的松潘草原地带,与甘肃省政府派员协同处理拉卜楞寺属寺与“川属上中阿坝”之间关于宗教、土地、民众管理权限之争的“墨拉夷案”之事。该篇记载前因后果较详,此外,这一勘察边地之旅文字,对于当时川边概况、藏族部落情况的记载,也颇为珍贵。  相似文献   

4.
回族迁居泾源120周年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族迁居泾源120周年纪丁明俊江源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全县人口近10万,其中回族占全县总人口97%,是全国回族人口占比例最高的县。径源县原名化平县,隶甘肃省管辖。1950年9月18日,经甘肃省政府批准,以径河发源地之故,改化平县为径源县,归甘...  相似文献   

5.
《视察松潘草地日记》为民国中期四川“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公署”总务处长谢培筠在公务之余所编《川西边事辑览》之辑选,而本文选自第七篇.该篇叙述谢培筠在民国二十二年(1933)6月至10月期间从四川南充出发,前往考察四川省西北的松潘草原地带,与甘肃省政府派员协同处理拉卜楞寺属寺与“川属上中阿坝”之间关于宗教、土地、民众管理权限之争的“墨拉夷案”之事.该篇记载前因后果较详,此外,这一勘察边地之旅文字,对于当时川边概况、藏族部落情况的记载,也颇为珍贵.  相似文献   

6.
果洛藏区的人口问题十分严重,具有鲜明的特点。如人口增长过快,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口增长过快的矛盾十分突出;人口素质低、就业结构单一,不利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变。果洛地区的经济开发,关键在于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调整经济结构,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一、果洛高寒牧区的人口状况1.人口数量历史上的果洛是个人烟稀少、人口发展缓慢的地区。清嘉庆年间,果洛共有1065户。据民国6年(1917年)《松潘县志》统计,以每户4人计,约有四五千人,到民国31年(1942年)达12100户(吴景敖《川青边界果洛诸部之探…  相似文献   

7.
甲科村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红星乡 ,与甘肃省碌曲县郎木寺乡隔白龙江相望。全村共 95户 ,5 75人 ,除 1户汉族、 1户藏族、几户东乡族、保安族外 ,均是回族 ,普遍信仰伊斯兰教。[1 ]甲科村旧称甲科寨 ,历史上就是川、甘、青三省商品交流的必经之处。这里是从松潘出发 ,到若尔盖阿西后分道的运输古道若夏路[2 ] 和若临路[3] 的交叉点。这两条古道是川甘青茶马贸易古道 ,在清朝之前 ,就有松潘、临潭、夏河、洮州的回汉商人进入这里 ,用耗牛驮上茶叶、盐巴、百货和宗教民族用品 ,临时搭上帐蓬 ,以物易物交换当地藏族的畜产品、…  相似文献   

8.
华亭县林业基本建设简介华亭县林业局王国学一、森林资源演变华亭县自古以来森林茂密,现有森林资源,历经沧桑保存下来。从地质构造分析,境内煤田范围之广(118平方公里),贮量之大(32.6亿吨),充分证明华亭且在几十万年以前是一片浩瀚的林海。据《中国森林史...  相似文献   

9.
高州素有“文化之乡”之美誉,重教兴学之风长盛不衰。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为本、办学为先的宗旨,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成果:1992年完成了中小学“改危”任务;1993年被省确认为“高标准扫除文盲县”;1995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期的“县”有县鄙之县与县邑之县两种基本涵义。春秋早期的秦县为县鄙之县 ,其与西周时期推行封建之制而形成的“国”、“野”之间的地域差别有关。《周礼》所载县制资料有一些西周、春秋时期历史的真实内容。同《周礼》所载县制情形最为接近的为春秋时期齐国的国野分治之制。春秋时期的晋国之县多作为封赏卿大夫的采邑 ,带有颇为浓厚的封建制因素的残余 ,其组织管理形式直接反映了春秋时期晋国政治在新旧政治制度相互对立的总体框架下 ,按照辩证的法则向前发展的客观史实 ,以上内容构成了春秋时期晋国国家结构形式的部分内容和若干时代性特点。春秋时期的楚国较早以大邑为县 ,楚国之县基本上是建立在新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制度的基础之上 ,楚王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对其直接进行管理。战国以后 ,楚县逐渐开始由边地军事重镇向地方行政区划转化。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县开始了由县邑之县向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郡县之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1.分析所用的材料与视点明代中期以后,在北京与南京这两座京都,科派于商工业者的“铺户之役”(为官府筹措必要的物料之役)所引起的弊害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①。即使在与江南的经济城市苏州相邻的县城常熟,情况亦然。1959年出版的《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与1981年刊行的《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收集了关于常熟县各行业铺户之役的21件碑刻(参照常熟县当官碑刻一览表)②。这些碑文,在很多情况下对铺户之役使用了“当官”或“当行”一语。本文将这些碑刻概括称为“当官碑刻”。两碑刻资料集所收之当官碑文,虽不仅限于常熟…  相似文献   

12.
从“宁国现象”看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姜长云位于皖东南的宁国县,是一个只有38万人口的山区小县。但在短短的几年内,就由一个“吃粮靠调进,财政靠补贴”的经济穷县,迅速跃升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成为整个中西部地区能够进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的3个县(市)之...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台湾文坛上,女作家郭良蕙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多产作家。她原籍山东钜野县,1926年生于河南开封,早年曾旧读于四川大学外文系。1950年去台湾,1952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连翩而出,六七十年代为其创作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台湾文坛享有“最美丽的女作家”之名,至今仍笔耕不辍。她的作品数量很多,仅长篇小说而言,就多达80余部。  相似文献   

14.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武装侵占我国东北,使东北农业经济遭到野蛮摧残。据不完全统计,损失总数达,一百七十八亿五千零六十四万八千二百二十九元之巨。1933年国民党政府调查辽宁三十四县、吉林十县、黑龙江十二县的报告中说:“各地粮食已被劫掠殆尽,牲口亦几乎绝迹,各地农民之损失实不可胜计。”  相似文献   

15.
屯溪区地处安徽省南端,新安江上游率水与横江交汇处,是黄山市人民政府驻地。东汉时,屯溪境域属犁阳县,西晋改犁阳县为黎阳县,南朝省黎阳县人海宁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海阳县为休宁县,屯溪为休宁县下属村。其后历朝至中华民国,屯溪一直为休宁县属地。  相似文献   

16.
邬文玲 《中州学刊》2023,(5):139-145
江苏仪征胥浦101号西汉墓竹简《先令券书》1号简中的■字,以往释作“亥”“定”“仄”“昃”“今”“乞”诸字,皆未安。从字形、文例、文意来看,该字应释作“與”,读作“舆”,意指舆县。《先令券书》首句释文应改作“元始五年九月壬辰朔辛丑,與(舆)高都里朱夌,庐居新安里”。101号墓所在之地为汉代舆县都乡高都里,舆县城址当在附近不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论20世纪陶渊明诗文系年探讨的三次展拓□刘孟阳关于陶渊明的年寿,自颜延之《陶征士诔》“春秋六十有三,元嘉四年月日,卒于寻阳县之某里”之后,《宋传》、萧《传》皆从之,宋王质《栗里谱》、吴仁杰《陶靖节先生年谱》,清顾易《柳村谱陶》、丁晏《晋陶靖节年谱》、...  相似文献   

18.
翼州州叙 :“隋汶山郡之翼针县。武德元年 ,分置翼州。六年 ,自左封移州治于翼针。咸亨三年 ,置都督府 ,移就悉州城内……旧领县三……天宝领县二。”(卷四一第 16 89页 )这段叙文 ,有几处脱漏。第一 ,“分置翼州” ,语义不明。分何州何县置翼州不明确。若仅是分翼针县置翼州 ,则紧接下文“六年 ,自左封移州治于翼针”就不可理解。左封何来 ?本卷 16 88页茂州州叙 :“其年 (武德元年 )割翼针、左封、翼水三县置翼州” ,据此 ,则“分置翼州”当为“分茂州之翼针、左封、翼水三县置翼州”。第二 ,依州叙 ,翼州领县当有左封 ,然本卷下文记翼州…  相似文献   

19.
曹家齐 《学术研究》2012,(7):105-114
两宋时期,州(府)县城周围四通八达的道路,首先有官路与私路之分,私路不唯不如官路宽广平坦,更在于没有商税之征;官路之中,大概又有驿路和县路之别。驿路乃邮传和人员往来之剧道,所以不是连通所有州(府)县,而是自京师向全国辐射,联通重要州(府)县。不通驿路之州县,则是依靠县路一类的官路与驿路连接,从而联通与中央的信息往来。因此,单就驿路布局情况看,许多州(府)县的情况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兰州在春秋、战国以前(约公元前4000—前722年)属雍州地,为羌戎部族据有。至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秦霸西戎,始置陇西郡、治狄道(今临洮),兰州属陇西郡辖。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秋,以“边塞阔远”,乃取天水、陇西、张掖三郡各县增置金城郡,治允吾。在今永靖县东北小川西约二公里黄河北岸之汉城遗址,即 湟水入黄河处之三角地区(一说在今青海民和县东上下川口之边墙村附近)。并置金城县,治所在“皋兰山北少西濒河者”,即今西固城之北。属金城郡辖。但据《皋兰县志》载:“金城县建置当在昭帝之前”。考秦时陇西郡所辖9县中尚无金城县,故西汉置,当无疑。 西晋愍帝(司马邺)建兴二年(314年),十六国之一前凉王张寔,将金城郡治由苑川河谷的尚古城(今榆中金崖乡南五里处)迁都至今兰州市西固区之西固城,并开始在此筑城,此乃兰州筑城之始,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七十四年之久。北魏时复由兰州西固城三次迁都苑川,西魏再次由苑川迁都至今兰州市城关区(今五泉山南三爱堂一带)。并改金城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