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晓鹿 《办公室业务》2012,(15):167-168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是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对冶金机械制造企业的个人和群体产生积极的影响,影响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这对于员工对企业的文化的认同感,企业的归属感和企业的生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是企业管理的有效方式,在企业管理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并且作用十分显著,不仅对企业员工有影响,还能够积极的影响企业的生产,促进企业的发展,让企业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蕊 《领导科学》2020,(3):F0002-F0002
工匠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还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探讨此方面问题,不仅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还可促进工匠精神的培育。2016年,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开展了会员单位课题研究成果评选活动,并将各常务理事单位、地方政研会、行业政研会报送的研究成果汇编成《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一书,对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工匠精神的培育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并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强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努力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程度。这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在我国的研究和实践有着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和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具体体现,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观教育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自觉保护生态的文明行为,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道德升华。  相似文献   

4.
黄开诚 《科学咨询》2023,(4):214-216
韶山精神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培育的、韶山人民共同实践和传承的重要红色精神。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韶山精神的学习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也有着新的历史责任,对于韶山精神的资源开发和理论研究也要进一步深化。学校要主动帮助大学生继承和弘扬韶山精神,激励当代大学生牺牲奉献、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5.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国有企业实现改革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常见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问题,并介绍在国有企业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6.
游菲  范彬 《管理科学文摘》2009,(25):234-234
高等院校作为重要的文化辐射源、知识创新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与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要素有机的整合起来,促进师生与校园环境的和谐发展,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扬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和谐、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新机制,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艾宏青 《经营管理者》2012,(5X):293-293
校园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找出当前各高校校园文化中的认识误区,实施切实有效的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对策,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要想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真正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本文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基础,就如何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机制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
姜成林 《科学咨询》2023,(3):209-211
抗美援朝精神是在战争中凝结而成的崇高精神的集合,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中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抗美援朝精神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助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高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应该推进抗美援朝精神进校园、进课本、进课堂;利用网络平台以及党团组织生活等方式来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从而不断实现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武晓霞 《经营管理者》2013,(27):248-248
随着近几年我国高校不断扩招,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里,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如何正确规划大学生的未来,帮助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职业观和学习观,更加贴近实际并且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生观,这是当今我国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指导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全方面人才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进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有着较高的认知、激励以及凝聚作用。我国的高校应该发扬这一功能,从制度、认识、实践以及方法等多个层面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教育,这对于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循环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的传播媒介也在随之逐步的发生着变化,传播的媒介和渠道更为多样,自然传播的范围更为广泛。不断发展的传播媒介和传媒环境给高校大学生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学习模式、交流方式,又不断地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政治观念,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重大影响。高校校园传媒是高校进行思想工作宣传的重要阵地,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换句话说,高校校园传媒具有与众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其它形式有着加强和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生社团是指在校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因素自发形成的学生群众团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覆盖面广,辐射能力强,发展迅速。对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鉴于此,本文对大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实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公寓是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空间,是构建大学生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是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和矛盾的有效平台。在实践上,学生公寓本质功能应定位于朝向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上确立教育队伍的不同向度,聚集各方力量加强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上由命令向理性交往转变,由独白向平等对话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严肃的科学命题被提出,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内涵的升华,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党的每一次重要会议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由此可见,这一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以及对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取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改革发展中的新生力量,背负着国家的希望与人民的愿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是衡量其成人成才的重要标准之一,这意味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全纳教育,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残疾大学生的成长,在坚持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交叉渗透的方式引进全纳教育理论体系,是符合科学发展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阐述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和谐社会理念的全面贯彻,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着眼以人为本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以人为器的科学发展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中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并‘蜩述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对大学生教育期望的集中体现,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一些相关教育意见,来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新形势的各种新事物给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小挑战,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客观地分析社会现状、文化等各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所在,这是当下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可以科学准确地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价值,还可以更为有效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用性的实现,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觉悟,从而指导大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本文将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内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所包含的内容、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塑造大学生人格、培育大学生素养十分必要。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革新带来契机,有助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模式、方法,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以此满足大学生对多元化知识的需求。本文探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实效性发挥路径。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方向性保证,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