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彬 《领导科学》2020,(7):31-33
单位员工隐性结盟主要有组织关系型、地缘关系型、社会关系型和利益关系型几种表现形式。隐性结盟将会产生利益之上的"利益"、规则之外的"规则"、身份之外的"身份"和文化之中的"文化",需要从认清结盟情况、分析结盟性质、缩小结盟规模、消除结盟团体等方面进行调控化解。  相似文献   

2.
单位员工因年龄、兴趣爱好、籍贯等因素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的现象,被称为隐性结盟现象。单位员工隐性结盟现象表现为兴趣爱好相同、个人背景相似、隐性知识共享。单位员工隐性结盟现象有为员工提供情感慰藉、弥补正式组织中沟通的不足、柔性解决争端的积极影响,也有导致小道消息盛行、消解正式组织的作用、孤立未入盟的员工等消极影响,使单位争端频发。因此,单位领导者要承认隐性结盟现象的客观存在,拓宽沟通渠道,更好地发挥工会的作用,重视隐性结盟组织中的核心员工,以此发挥其积极影响,消除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单位代际权力的隐性转移是相对于显性转移而言的,是一种不明显的、渐进式的权力转移。代际权力隐性转移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发展思路的悄然转换,管理机制的隐性变革,决策控制权的隐性转移,关键岗位人员的悄然调整。常见的代际权力隐性转移方式有以下几种:隐性台阶的铺垫,隐性知识的传递,隐性控制的接力。其调控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注意转移的保密性,保持转移的系统性,确保转移的稳定性,增强转移的实效性,加强转移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4.
单位中不乏以"无意""好心""提醒""冷静"之姿干扰他人情绪、破坏积极氛围者,他们看似并无违反规矩之举,实则成为隐性干扰者。如果不加重视,就会造成情绪污染、状态消极,伤情伤心、损人利己,浇灭激情、弱化动力,反感疏离、离心离德等不良后果。这就需要以"行"驳"言"、以"欲"压"疑"、以"比"抗"贬"、以"则"矫"异",避免潜移默化的干扰与破坏。  相似文献   

5.
单位员工出现骄横跋扈、娇气自负、惰性十足的不良现象,与组织管理制度缺失、责权利体系不完善、组织选聘体系不完善、员工组织归属感缺失相关。对此,单位应注重管理机制的完善与落实,完善责权利体系,完善现代人才考评机制,提高员工组织归属感。  相似文献   

6.
7.
受自弃心态驱使,员工表现为"忙、乏、苦、假、恐"五种消极状态,影响着单位的高质量发展。根据社会认知理论,员工自弃心态的形成原因为自我效能感低、消极的领导风格和组织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领导者应当优化领导方式,以健全的工作机制扭转差序式领导的影响,以适宜的领导风格扭转消极领导的影响,以积极的组织氛围消解不良风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单位发展过程中,单位员工的无力感集中体现为胆识不足导致的"心无力"、动力不够导致的"精无力"、意识不强导致的"神无力"、体能不健导致的"肌无力"、能力不足导致的"技无力"。要消除单位员工的无力感,使其重新树立积极的工作态度,一是要打造员工过硬的身体素质,给身体赋效能;二是要培养员工积极的工作面貌,给精神赋势能;三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给行动赋动能;四是要打造创新互助的单位文化,给心灵赋热能。  相似文献   

9.
现代职场,精英型员工的不平衡心理主要表现为公平感缺失、不良情绪滋生、人际关系恶化以及职业倦怠加剧。调适这种不平衡心理,需要个人和单位共同努力,多方配合,长期坚持。单位要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和谐的组织文化氛围;建立科学民主的奖惩机制,提高精英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关注精英型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个人要加强学习,提高素养;正视压力,积极应对不良情绪;搞好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学习心理知识,保持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0.
罗伟 《领导科学》2021,(6):77-80
作为危机管理的起点与基础,危机决策在知识构成与工作机制中呈现出“双通道”与“双知识”的特征。基于领导者隐性知识的直觉型决策高度契合了危机决策的非结构化特质,在危机决策中至关重要。危机决策中领导者的隐性知识表现在价值导向与自我认识、管理他人与组织协调、情绪唤醒与紧张调节、情景洞察与任务监控、自我调节与自我反思等方面,其价值在于:隐性知识能够被自动激活,从而有助于领导者快速做出危机决策;隐性知识寓居于情景之中,有助于危机决策时进行深度关联推理与知识发现;基于情绪调控的隐性知识能为领导者的危机决策提供最佳能量唤醒。为此,应从完善制度文化、变革学习方式、构建知识共享平台三个方面来促进领导者危机决策隐性知识的生成,从而提升领导者的危机决策能力以及危机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一、单位资深员工边缘化的一般表现边缘是相对于中心或主流而出现的概念,边缘化强调的是个体或群体因偏离社会中心或主流而丧失主导地位,并逐渐偏向边缘地位的过程。具体到单位资深员工边缘化,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获取渠道较狭窄。从边缘化的本质不难发现,边缘化成员之所以无法融入主流而被排斥,正在于其自我发展滞后而无法与单位和社会同步,这就必然导致其在整个社会中地位的低下和与主流势力相疏  相似文献   

12.
单位制度失能有制度"变形"、制度"合谋"、制度"脱耦"三种表现,主要是由制度结构"简陋"、内部制度"打架"、市场逻辑"侵入"等原因造成的。单位领导为单位制度复能,要做到梳理制度设计,完善制度体系;消除制度冲突,构建协调机制;强调制度价值,管控市场逻辑。  相似文献   

13.
<正>经济领域的同质化竞争,是商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相互模仿并趋同的一种现象。我们既要看到同质化竞争能够刺激、唤起单位员工的上进心和主观能动性的正面影响,更不可忽视其能够引发消极情绪和心理问题等的负面影响。如不及时消解此负面影响,将贻误单位事业发展并阻滞个人成长。时下,单位员工之间的同质化竞争现象日益凸显,其本质是一种单位员工之间过度关注、比较、  相似文献   

14.
<正>心理失衡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单位成员心理失衡带来的影响有负面的,也有正面的,但从历史及现实来看,总体是弊大于利。当今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单位成员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也不断加大,心理失衡问题也日趋严重。为了进一步提升单位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增强单位的和谐度和凝聚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需要单位领导对单位成员心理失衡问题高度重视并及时加以调控。  相似文献   

15.
单位部门间"结仇"是单位内部关系的一种极端状况,主要表现为分歧、否定和冲突。究其原因,主要有规则不公、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利益不均、管理不严等。因此,领导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单位部门间"结仇"状态进行调控:完善制度,确保规则公平;端正思想,确保领导公正;定期轮岗,确保人员流通;增进交流,确保情感融通;规范秩序,确保管理有序。  相似文献   

16.
<正>任何领导者都可能会遇到一些"刺头"员工,他们会当面顶撞领导者,对单位规章制度置之不理,对单位发展指手画脚,对单位活动冷眼旁观,经常和单位的主流意识唱反调、拉倒车。对任何单位来说,"刺头"员工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一些普遍相似的特征,或者有深厚的背景,或者有较强的威望影响,或者有卓越的工作能力,不一而足。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刺头"员工,对领导者来说都是非常棘手的。因此,对于单位的领导者来说,如何处理好与"刺头"  相似文献   

17.
在单位管理中,情感绝缘现象主要表现为员工忠诚度低、尊严感弱、满意度低和组织效率低下、缺乏创新等。为了更好地实现良性的组织管理,防止情感绝缘现象的发生,领导要积极稳妥地开展有利于信息传递的组织文化变革,提升领导形象、树立领导权威,构建融洽和谐的同事关系,增强员工信息沟通的主动性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单位管理中情感绝缘的典型表现为在工作管理层面"例行公事",在人情往来层面形同路人,在团队意识层面毫无共鸣。单位管理中情感绝缘的诱发原因主要是信息失衡导致群体交流减少,竞争压力导致个人主义盛行,领导偏位导致团队凝聚不足。单位管理中情感绝缘的防治对策应抓住"关键少数",改进管理作风;促进信息对称,构建互动基础;丰富集体活动,强化集体观念。  相似文献   

19.
单位副职间基于理念不合、性格差异、利益之争等原因而相互拆台,不仅会导致工作质效降低,造成个人成长受阻,更会引发单位生态恶化。对单位副职间相互拆台问题的消解,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一方面,要通过正职的运筹帷幄,洞悉缘由,找准病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规之以矩,绳之以度,实现短期止损;另一方面,要通过副职的求同存异,以大局观念化解工作冲突,以公私分明消除人际摩擦,以通达心境对待进退得失,实现长期优化。  相似文献   

20.
<正>单位管理中,资源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如果管理得当,可以提升资源价值,促进单位发展。反之,可能导致资源价值缩水、贬值,影响工作正常运转、迟滞单位发展。资源管理已成为领导者必须面对的课题、调控的难题。一、资源管理的增值效应(一)打通关键点。在单位管理中,单位占有或可用资源的多寡、优劣,与单位“一把手”和上下级、平级关系是否顺畅呈正相关。单位“一把手”关系协调得好、处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