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位员工隐性结盟主要有组织关系型、地缘关系型、社会关系型和利益关系型几种表现形式。隐性结盟将会产生利益之上的"利益"、规则之外的"规则"、身份之外的"身份"和文化之中的"文化",需要从认清结盟情况、分析结盟性质、缩小结盟规模、消除结盟团体等方面进行调控化解。 相似文献
2.
3.
单位代际权力的隐性转移是相对于显性转移而言的,是一种不明显的、渐进式的权力转移。代际权力隐性转移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发展思路的悄然转换,管理机制的隐性变革,决策控制权的隐性转移,关键岗位人员的悄然调整。常见的代际权力隐性转移方式有以下几种:隐性台阶的铺垫,隐性知识的传递,隐性控制的接力。其调控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注意转移的保密性,保持转移的系统性,确保转移的稳定性,增强转移的实效性,加强转移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4.
单位中不乏以"无意""好心""提醒""冷静"之姿干扰他人情绪、破坏积极氛围者,他们看似并无违反规矩之举,实则成为隐性干扰者。如果不加重视,就会造成情绪污染、状态消极,伤情伤心、损人利己,浇灭激情、弱化动力,反感疏离、离心离德等不良后果。这就需要以"行"驳"言"、以"欲"压"疑"、以"比"抗"贬"、以"则"矫"异",避免潜移默化的干扰与破坏。 相似文献
5.
单位员工出现骄横跋扈、娇气自负、惰性十足的不良现象,与组织管理制度缺失、责权利体系不完善、组织选聘体系不完善、员工组织归属感缺失相关。对此,单位应注重管理机制的完善与落实,完善责权利体系,完善现代人才考评机制,提高员工组织归属感。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作为危机管理的起点与基础,危机决策在知识构成与工作机制中呈现出“双通道”与“双知识”的特征。基于领导者隐性知识的直觉型决策高度契合了危机决策的非结构化特质,在危机决策中至关重要。危机决策中领导者的隐性知识表现在价值导向与自我认识、管理他人与组织协调、情绪唤醒与紧张调节、情景洞察与任务监控、自我调节与自我反思等方面,其价值在于:隐性知识能够被自动激活,从而有助于领导者快速做出危机决策;隐性知识寓居于情景之中,有助于危机决策时进行深度关联推理与知识发现;基于情绪调控的隐性知识能为领导者的危机决策提供最佳能量唤醒。为此,应从完善制度文化、变革学习方式、构建知识共享平台三个方面来促进领导者危机决策隐性知识的生成,从而提升领导者的危机决策能力以及危机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单位部门间"结仇"是单位内部关系的一种极端状况,主要表现为分歧、否定和冲突。究其原因,主要有规则不公、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利益不均、管理不严等。因此,领导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单位部门间"结仇"状态进行调控:完善制度,确保规则公平;端正思想,确保领导公正;定期轮岗,确保人员流通;增进交流,确保情感融通;规范秩序,确保管理有序。 相似文献
16.
17.
在单位管理中,情感绝缘现象主要表现为员工忠诚度低、尊严感弱、满意度低和组织效率低下、缺乏创新等。为了更好地实现良性的组织管理,防止情感绝缘现象的发生,领导要积极稳妥地开展有利于信息传递的组织文化变革,提升领导形象、树立领导权威,构建融洽和谐的同事关系,增强员工信息沟通的主动性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单位管理中情感绝缘的典型表现为在工作管理层面"例行公事",在人情往来层面形同路人,在团队意识层面毫无共鸣。单位管理中情感绝缘的诱发原因主要是信息失衡导致群体交流减少,竞争压力导致个人主义盛行,领导偏位导致团队凝聚不足。单位管理中情感绝缘的防治对策应抓住"关键少数",改进管理作风;促进信息对称,构建互动基础;丰富集体活动,强化集体观念。 相似文献
19.
单位副职间基于理念不合、性格差异、利益之争等原因而相互拆台,不仅会导致工作质效降低,造成个人成长受阻,更会引发单位生态恶化。对单位副职间相互拆台问题的消解,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一方面,要通过正职的运筹帷幄,洞悉缘由,找准病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规之以矩,绳之以度,实现短期止损;另一方面,要通过副职的求同存异,以大局观念化解工作冲突,以公私分明消除人际摩擦,以通达心境对待进退得失,实现长期优化。 相似文献
20.
<正>单位管理中,资源如影随形、无处不在。如果管理得当,可以提升资源价值,促进单位发展。反之,可能导致资源价值缩水、贬值,影响工作正常运转、迟滞单位发展。资源管理已成为领导者必须面对的课题、调控的难题。一、资源管理的增值效应(一)打通关键点。在单位管理中,单位占有或可用资源的多寡、优劣,与单位“一把手”和上下级、平级关系是否顺畅呈正相关。单位“一把手”关系协调得好、处理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