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领导者来说,通过目标激励法,可以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对下属本人而言,通过确立追求的目标,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单位中总有几个无追求的"特殊"下属,时这种"特殊"下属,领导者通常颇伤脑筋,很难实施正常的管理.而这部分人,在本人消极怠工、不思进取的同时,往往还对其他下属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转化"无追求"的下属,是每一个领导者应时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脸色",是指脸上的表情。当下,有些领导干部在管理下属的过程中,仅仅注重言语上的沟通,这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够的。在工作中,对于有些事情,领导干部一旦讲出来,会有损于下属的面子,不利于与下属进行沟通。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可以通过摆"脸色",即利用脸上表情的变化来批评或者激励下属,使下属主动、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整,达到言语沟通无法企及的一种效果。这就是一种领导艺术。通常情况下,领导干部给下属摆"脸色",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在管理工作中,容易让人感到棘手的一个问题是,同样的规章制度,有些下属感觉太宽松,而有的下属却感觉太严;同样的管理方式,对有的下属很有效,但对另外一些下属却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不同的下属有不同的"成熟度",对应的管理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一、下属的"成熟度"与管理方式"成熟度"是管理学上的一个概念,下属的"成熟度"主要是指下属工作能力、知识水平以及工作意愿和成就动机的总和。而管理学中的权变  相似文献   

4.
"强下属、弱领导"现象是当前一些单位和组织中逐渐出现的组织情形,具体表现为下属群体聚而成团逐渐孤立领导者、刺头下属时常质疑领导者个体权威、领导者决策部署难以得到绝对拥护、领导者自身立场受到强势下属摆弄。"强下属、弱领导"现象对于单位能力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其影响主要体现为消解领导个体权威导致内聚力缺失、导致个体势力抬头形成团体性派系、扰乱整体决策方向降低单位能力值。矫正这一问题,需要抓住领导个体、组织管理、驭人之策三个着力点:单位领导者要加强"内功修炼",筑牢组织基础;组织管理要善用"狮子搏兔",抓准员工中关键角色;驾驭下属要借鉴"田忌赛马",善于以弱克强。  相似文献   

5.
下属心存芥蒂的表现有副职领导分庭抗礼、核心下属效能降低、功勋下属心态失衡、普通下属如履薄冰。下属心存芥蒂会造成组织成员"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工作进度"缓不济急",缺乏执行力;组织生态"乌烟瘴气",缺乏竞争力。打破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芥蒂,需要领导者注重知人善任,主动"化干戈为玉帛";强化领导威望,确保"一碗水端平";提升工作素养,担当"行家里手";优化组织氛围,践行"和衷共济"。  相似文献   

6.
正时下,在机关单位,下属通常会抱怨"好领导可遇不可求",下属似乎对领导总是不满意,而且认为找到好领导的希望很渺茫。与此同时,领导也时常感叹下属不得力,总是不能很好地领会自己的领导意图,不能圆满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部署,自己中意的下属总是很少甚至没有。上下级之间总是在这样一  相似文献   

7.
一个组织里存在着很多的"隐性浪费",如无效等待造成的"隐性浪费",任务划分混乱造成的"隐性浪费",组织资源错配、闲置造成的"隐性浪费",下属低效、无效、负效工作造成的"隐性浪费"等,严重影响组织绩效。结合变革型领导理论,预防和治理"隐性浪费",应明确组织的愿景和目标,增强组织认同与组织承诺;转变领导重心,注重对下属创造性的激发;为下属提供个性化关怀;通过精神感召和德行垂范吸引下属自愿追随。  相似文献   

8.
领导者"鞭打快牛",主要表现为时间上挤压、任务上重压、责任上转压,这会产生透支得力下属精力、滋生得力下属傲气、降低领导者威信的消极影响。领导者要正视和改进"鞭打快牛"的做法,在工作上让得力下属有休息时间,在学习上让得力下属有上升动能,在发展上让得力下属有进步空间,在责任上让得力下属有转圜余地,从而使得力下属能够生活顺心、工作舒心、发展安心。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所指的中能下属,是指在组织中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单项技能平庸、综合素质一般、反应速度缓慢、工作视野狭窄、履职热情不高、合作意识不强等工作人员的总称。领导当然希望下属人人都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赵云",但现实中,下属往往是高能和中能的混合体。从一定意义上说,高能者往往都是潜能发挥到极致的,而中能者往往都是潜能待挖掘的,因此,在使用好高能下属的同时,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  相似文献   

10.
正提高政治站位,在讲忠诚、顾大局上聚神。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党章对全体党员的基本要求。党员干部只有时刻讲忠诚、顾大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  相似文献   

11.
正实践证明,在领导工作中,目的比目标更重要。虽然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能够让下属知道"该干什么和干到什么程度",但是下属不知道"为什么干和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干",其最大的局限就在于因为不明确工作目的而难以激发下属的内在工作动机和工作热情。只有明确了  相似文献   

12.
肖玉冰 《领导科学》2002,(15):14-15
领导要树威信,下属也爱"面子",这实际上是双方都需要的一种尊重.这种尊重是双边的、对等的.这里所说的给下属一点"面子",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一味的退让,也不是无视下属的错误而护短,而是当下属身处矛盾的焦点、陷入被动的困境、工作出现偏差时,领导能体谅下属的苦衷、宽宥下属的过失,伸手解围"救场".  相似文献   

13.
闫晓禹  熊英  苏果  曹胜  林丽明  黎平 《经理人》2013,(8):102-105
领导者一定不能被下属"绑架",更不能替他们"背上猴子"。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学习,去潜心规划公司未来的前景,去处理应该是自己处理的事情。因此,做好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我的时间我作主"!既要游刃有余地应对工作中的种种难题,又要追求生活的平衡、家庭的和谐—优秀的女CEO们的确面临着许多人难以想象的挑战。更重要的是,她们通常都是完美主义者,对自己和下属在执行力、工作品质等方面有极高  相似文献   

14.
正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领导者:一方面,在外人眼里普遍"招人爱",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备受肯定,工作业绩亦广受赞誉;另一方面,在自己人眼里很是"招人恨",其工作模式备受诟病,领导方法也常被人非议。对于同一领导者的这种内外截然相反的评价,看似不可思议,实则确有缘由,那就是领导风格的问题。一、价值取向是研究领导风格类型的基本标准所谓领导风格,是指领导者在影响下属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习惯化  相似文献   

15.
<正>领导机关转变作风,就是要把下属的利益需求和期盼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为基层办实事、为下属解难题,增进感情、改进作风。感悟一:领导干部只有不摘"无花之果",机关才能不开"无果之花"。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盯着机关"甜果不多,苦果不少"的问题,改进自身"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功利主义作风作为领导干部,要善于"把脉",找准单位建设的关节点,抓住机关建设的"短板"和"瓶颈",不搞"政绩  相似文献   

16.
所谓"人气",就是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威望。领导者的"人气",就是领导者受下属关注、欢迎的程度,是领导者的专业技能、管理艺术、品行操守和个人魅力的综合体现。领导者"人气"指数高,领导工作就能顺利开展,因此领导者必须提升自己的"人气"指数。 注重外在形象,提升吸引度。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领导者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优美的语言、整洁的衣装、端庄的仪态、和谐的动作表情、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谦逊宽容的态度,对下属的心灵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助于领导者与下属进行沟通和友好合作,顺利地完成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17.
领导对下属"冷暴力",既会严重阻碍工作高效推进,又会严重影响下属健康成长。领导对下属"冷暴力"主要表现为言语上的守口如瓶、行为上的疏远放任和态度上的漠不关心。领导缺雅量是导致"冷暴力"的主要原因,下属不自知的"又臭又硬"是引发"冷暴力"的重要诱因。面对"冷暴力"的危害,领导和下属应该各究根源、换位思考、相互靠拢、联手消解。前者要强化"长者""师者""仁者""贤者"的身份意识,以"视卒如子而不可骄"来克服施暴冲动;后者要善于做前者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以"士为知己者死"来控制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下属情绪波动通常由领导者信息传递方式、下属信息素养及组织环境友好程度等因素引起。依据成熟度的演进规律,下属有"婴儿期""少儿期""青春期""成年期"四种不同的情绪阶段。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领导者应根据下属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螺旋上升态势来选择相应的调适方式,如以命令催促工作,以说服引导工作,以参与协同工作,以授权督促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像是系统论述当代中国经济学的专题讲座,全面阐述了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趋势、特征和规律变化,如同转动的"经济魔方",对需求、供给、风险、调控等进行综合论证。但从各地落实会议的情况看,谈认识、谈适应的多,谈引领的少。"掉链子"的问题有可能延宕和消减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大逻辑。在新常态语境下,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做好2015年经济工作,要深刻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引领新常态。谨防陷入思  相似文献   

20.
通常,人们希望做领导的能帮下属解围,这是人之常情.其实,对于领导和下属来说,工作上的支持是相互的和对等的,处于工作矛盾焦点的领导,同样也期盼下属在关键时候能帮助其解围,只是领导的这种心理需求不便轻易暴露而已.作为下属,如果能善于为领导解围,不但可以获得领导的赏识和信赖,而且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