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丽的爱情中都会有令人回忆至深的浪漫,浪漫如烟花只开一瞬,虽然短暂,但绚烂耀眼的那一幕却永远留在了心里。那个男孩比我小,高且帅,长着张学友那样的鼻子。我常戏称他为弟弟,每次他都涨红了脸和我理论,说他虽小我!岁,但已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我不跟他理论,依旧我行我素,弟弟长弟弟短地叫他,只是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爱上我。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了,只是觉得他再看我的目光,深情且目不转睛。我的目光躲开了,他却不躲。他说他爱我。我的笑容僵住。我说我不会爱上一个比自己小的男孩。他不说话,目光里是伤感。以后他再…  相似文献   

2.
蒋英姿 《老年人》2006,(8):26-27
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嫁给夏自然两年了,我还没登过他家的门,更没见过他的母亲——我的婆婆。不是我端儿媳的臭架子,而是婆婆对我的职业不满意,因为我是从事保健按摩行业的。她总认为她儿子找了个按摩女,有辱她家的门风。夏自然没少劝过他母亲,可是老太太顽固不化,就是不认我这个儿媳。久而久之,我们婆媳之间就仿佛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从无往来。端午节快到了,夏自然给他母亲寄去了两百块钱,又打电话要他弟弟到县城去取。他弟弟在电话里说:“咱妈不缺钱用,只是很想你,天天念叨着。老人家的身体已大不如以前了,经常这里痛那里痛,尤其是右…  相似文献   

3.
父爱无色     
我父亲年轻时是个军人,后来复员回了老家。对我们说来,不幸的是,复员后的父亲仍然用当军人的感觉过日子。弟弟一岁时,他扶弟弟走路老"一二二",他还要求我们叠出的被子必须有棱有角。弟弟高考时报考中文系,他骂,他认为他的儿子怎么也要上军事院校。后来他气哄哄地埋怨母亲说:"这是我的儿子?!"在这样的心态下,他一直忽略我的存在。客观地讲,他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可他认为管女儿是母亲的责任范围。读小学时我曾问过他几次作业,他翻翻限度说:"你妈呢,问她去。"于是我学会了排斥父亲。记得有一篇课文,写一位父亲出海打鱼养家…  相似文献   

4.
陶绍教 《老年世界》2014,(24):23-23
弟弟来电,说邻居黄某砌新房地基时偷占了他三个多平方米土地,两家随之争吵起来。我赶回乡下处理此事,发现黄某认为我弟弟的房前屋后宽敞,悄悄侵占些不易发现,被发现后,因地基已打好,更改不易。了解实情的我反过来想想,黄某做法虽不妥,若非要他退还,本不宽敞的房屋面积会变得更窄小,且弟弟要回那点地作用也不大.于是与弟弟商量作个退步,弟弟听从了我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喝高的他,拉着我的和"啪嗒啪嗒"地掉眼泪,"闺女",你可给爸爸争了一口气。"①爸爸身高不到1米6,我和弟弟都遗传了他的基因,从小到大一直是班级最矮的学生。这确实让人沮丧,每每被同学嘲笑,我和弟弟都会回家冲他发脾气。爸爸却总是"嘿嘿"地笑,一个劲儿买东买西讨好我们。我和弟弟大嚼着他买的水果,转身对着妈妈撒娇:"要说也怪你,好好地干吗跟我爸啊,如果不是他,我们肯定能长得特别高。"  相似文献   

6.
人性与誓言     
正有一对亲兄弟,哥哥叫阿文,弟弟叫阿武。哥哥老实,弟弟心眼多;俩人在一起时,弟弟总能用巧言骗得哥哥的东西,然后发誓说以后一定还,为此哥哥吃了不少亏,可哥哥一点都不计较,还总把最好东西留给弟弟。转眼间兄弟俩都长大了,娶了媳妇成了家。但是他们还住在一个院子里,两家人一起吃饭,一起干活儿。矛盾不多,倒也快乐。一天,大嫂和二嫂闲聊天,大嫂说:"阿武对你真好,我看他总是信誓旦旦的。"二嫂甜蜜蜜地笑",可不是,他就爱发誓,油嘴滑舌,不过我倒也喜欢。大哥对你不这样吗?"  相似文献   

7.
弟弟17岁     
弟弟17岁□郭玉芝7岁,即将过去。弟弟的面容变得一天比一天坚毅,嘴边居然冒出了一抹胡须,像是对这个世界的窥探。于是,我知道弟弟真的要开始他那一份精彩的人生了。弟弟会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一遍又一遍地听《海阔天空》,然后很坚定地说:“姐,我要活出个样子给你看...  相似文献   

8.
<正>曾国藩在给弟弟的家书中说:"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与官场交接,吾兄弟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曾国藩家训有一个很独特的地方,就是他的教育对象并不只是他的孩子们。像他的家书,其中有很多信都是写给他那几个飞扬跋扈的弟弟的。  相似文献   

9.
三叔     
戈鲁 《中外书摘》2010,(2):92-92
我的三叔和我的爸爸只差1岁,据三叔说,小时候他老受大他1岁的哥哥欺负。同样吃饭,父亲离饭盆近,也让离饭盆远的三叔给他盛饭,如果不从,三叔就会吃拳头了。所有的活儿都是三叔干,父亲不但不干,还爱对干活的弟弟指手画脚,不听话,就对弟弟拳打脚踢。当然了,所有好吃的,基本都被哥哥吃掉了。  相似文献   

10.
皮鞋与芒果     
<正>一个成功的富商和一个罪犯回忆他们的童年,提到了相似的一件事。犯人说:小时候,妈妈给我和弟弟买了两双鞋子,一双是布鞋一双是皮鞋。妈妈问我们,你们想要哪一双?我一看那双皮鞋,好漂亮,我非常想要。可是弟弟抢先喊:"我要皮鞋!"妈妈看了他一眼,批评他说:"好孩子要学会谦让,不能总把好的留给自己。"于是我心里一动,改口说:"妈,我要布  相似文献   

11.
寻找继承人     
《老年人》2016,(4):42+17
亿万富翁威尔逊先生年已古稀,孑然一身,财产无人继承。他有个弟弟,10岁时离家出走,以后音讯全无。他只知道弟弟住在伦敦,但没有详细地址。他拜托探长皮罗先生寻找弟弟,并提供了一张60年前拍摄的两兄弟的照片。探长在伦敦的报纸上登出广告,很多老人前来认亲。皮罗先生虽没有见过威尔逊的弟弟,却很快从这些人中找到了他。请问他是怎么  相似文献   

12.
2000年时,我还在家乡黑龙江省五常市经营一家小面馆,这时在大连经销东北粘玉米的弟弟带回了一个消息。他说:"姐,我卖粘玉米一天能卖2000块钱,你相信吗?"当时我的面馆一天的营业额也不过600元,速冻粘玉米一天竟能卖到2000块,这太让我吃惊了。弟弟告诉我,这是因为这批粘玉米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反季节销售的缘故,价格比正常季节要高好几倍。他还告诉我,他在大连经销玉米时,经常断货,他就想在自己的家乡五常种植,因为缺少资金,他有意和我合作。2001年冬天,我把餐馆关掉。第一步就是选种,我和弟弟跑了很多地方去找,后来终于在佳木斯农垦科学院找到了合适的种子。  相似文献   

13.
《伴侣(A版)》2008,(1):32-32
正薇薇:我和丈夫结婚快5年了,上个月,他闹着要离婚,而我母亲刚好在那个时候去世,留下一套商品房,还在按揭。和弟弟商量后,我放弃了该商品房的继承权,由弟弟独自继承后对外出租,并将出租收入用于归还父母购房时的贷款。前两天,丈夫到法院起诉离婚,说我让弟弟一个人继承母亲的遗产,是恶意转移夫妻共同财产,他有权与我分享我应当继承母亲遗产的二分之一。请问:我有没有放弃继承母亲遗产的权利,我必须和丈夫分享我母亲的遗产吗?  相似文献   

14.
黑丁  李佳 《女性天地》2013,(6):40-41
小情侣郊游失踪,邪恶叔侄露出水面 2010年4月16日一早,一个30多岁的浙江籍男子满头大汗地跑进北京市丰台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报案:“我弟弟失踪了!”报案人名叫罗斌,他的弟弟罗宇和女朋友韩笑于4月13日驾车去延庆玩。出门前,罗宇的手机落在了罗斌家。罗斌发现后,立即拨打罗宇的另一个手机。罗宇说:“哥,你帮我收着那个手机,有人找我的话,你让他打这个手机号。”  相似文献   

15.
离家半年、在南方某地打工的钟突然收到弟弟明的来电:"嫂急病,速归。"钟心急火燎地登上了北上的列车。钟高中快毕业那年,父母亲因车祸双双去世,为了抚养刚12岁的弟弟明,他进厂当了学员。因工厂效益不好,一年前,他只身来到了遥远的南方。对妻子的牵挂和思念,使他的一颗心早已飞越了千山万水。来到医院,得知妻子是"宫外孕",他既吃惊又气愤。妻子流着泪说:我是清白的,如念夫妻情份就一定要帮我搞清楚。回到家里,钟  相似文献   

16.
王景龙 《老年人》2008,(9):50-50
问:我父母去世后.给我们兄弟二人留下老屋一栋。我弟弟在外地工作.老屋多年来一直由我管理。因年久失修,在未征得弟弟同意的情况下,我自作主张将老屋大修了一次。没想到当我要求弟弟也承担一点修缮费用时,却遭到了弟弟的拒绝.他怪我没经他同意就对老屋进行维修。请问:我对老屋进行修缮也要征得弟弟的同意吗?  相似文献   

17.
正胡适先生在1924年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传》。文中的差不多先生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小时候,他妈妈让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他说,不都差不多吗?在学堂,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他去杂货铺做伙计,十字和千字常常分不清。掌柜生气了骂他。他说:"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相似文献   

18.
上高一的弟弟以前很乖,每次我大学假期回家的时候,弟弟就一个人早早在车站等候,那时候高高大大的弟弟双手插进口袋,表情焦急地靠在栅栏旁看着来来回回的每一个人。看见我大包小包地从车上下来,弟弟就会高兴地一边招手一边跑着说,“姐,我在这!你站着别动。”跑过来的弟弟满脸喜悦,一把夺过我手中的旅行包,说:“姐,我快想死你了,我都等你一个多小时了。”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1996,(7)
这份口头遗嘱为何无效?编辑同志:上月初,我们厂退休老工人丁师傅病逝。他的两个儿子为老人遗留下的7000元存款分割问题发生了争执。做哥哥的说,去年夏天一次游园时,父亲曾许诺在其死后将这7000元存款归他继承。当弟弟的问有什么依据?哥哥说,当时在场听到的...  相似文献   

20.
琼瑶的人生算不上幸福如意。从小她就有一种失宠感。父母喜欢她的弟弟远胜于她。抗战时全家为避战火而逃难,不幸两个弟弟走失了。父亲在焦急中竟指着琼瑶说:“为什么丢的不是你?”这句话大大刺伤了琼瑶幼小而脆弱的心灵。她11岁全家移居台湾后,家庭生活虽稍为安全,但琼瑶始终未能摆脱自己在家里最为不幸的感觉:“必须每天一大早起床准备弟妹的便当,下午提早从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