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单位治理中的利益争端,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常态的,也有偶发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利益争端能够增强单位的整体战斗力,提升单位的持续成长力,但也会导致压制型治理方式强化,领导者与员工的关系疏离,消减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单位整体效能。有效疏解利益争端,要注重情与法相结合,充分关照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有效化解各利益主体间的隔阂;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实现员工现实利益和单位长远发展的一致性;正确引导员工的利益观,激发员工的敬业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2.
人文关怀在争端化解中能够起到"润滑剂""镇静剂""稳定剂""催化剂"的作用。领导者运用人文关怀化解争端,可从以成熟的舆情收集机制发现人文关怀"窗口"、以多样化的利益表达机制对准人文关怀"胃口"、以广泛的单位对话交流机制打通人文关怀"路口"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面对单位内部争端,领导者需要做出合乎法理和情理的裁决。法与情在管理工作中不仅具有各自独特的含义,也具有内在的联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领导者在化解单位争端时,要树立同时运用法与情化解争端的观念,既树立解决争端的法治思维,又注重解决争端的情感价值。  相似文献   

4.
构建领导者应对单位争端的理念体系,需要以制度为基础、以权力为支撑、以技术为工具、以话语为导向。化解单位争端,要坚持在制度上内外兼修、权力上软硬兼施、技术上收支兼顾、话语上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5.
在单位管理中,化解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争端应注重"严法淡情",化解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争端应注重"循法重情",化解领导者与中层干部之间的争端应注重"先法后情",化解下属之间的争端应注重"先情后法",化解单位部门之间的争端应注重"严法重情"。  相似文献   

6.
单位争端发生的诱因有利益需求、情感需求、价值需求、个体特质以及其他因素。利益纽带感知不足、单位情感联系羸弱、价值实现途径模糊、个体行为选择差异是引发争端的根本原因。单位领导者消解争端,既要分好蛋糕,也要做大蛋糕;既要倡导融入,也要主动吸纳;既要专注任务,也要描绘图景;既要严格监管,也要收放自如。  相似文献   

7.
能力素质差异、判断标准不一、决策风格迥异是引发单位权力争端的主要原因。权力争端会令单位出现权力冲突、权力失衡和专权腐败三重风险。领导者化解单位权力争端,需要积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以大数据技术再定位程序角色,以智能算法再建构权力清单制度,以网络信息技术重塑单位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8.
单位内部制度设计不合理、组织压力不均衡、个体化差异和结构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使单位内部治理呈现出外在有序性下的内在无序性特点,单位内部人际关系呈现出面和心不合的特点,内部信息沟通呈现出碎片化与失真化交织的特征,而这正是单位内部隐性争端的具体表现。要发挥领导者的示范作用,防范和化解争端;发挥团队的凝聚作用,纾解和引导争端;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规范和限制争端。  相似文献   

9.
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间争端会造成降低工作实效、阻挡个人发展进步、污染单位生态、费资源散人心等危害。领导者可从树立大局意识、提升领导素养、强化机制保障和顺势利导等方面化解领导班子成员间的争端。  相似文献   

10.
单位内部争端会使得组织整体风气遭到破坏、正常工作进程被阻断、组织管理风险增加。在治标方面,领导者可以通过运用领导权威及时控制争端态势、发挥协调能力摸清争端起始缘由、把准公正尺度妥善化解争端等举措来克制争端。在治本方面,领导者可以通过下功夫营造团结协作的组织文化、全方位建设权责明晰的管理制度、高效率执行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等举措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李琳 《领导科学》2020,(7):41-43
领导者化解争端时,往往会陷入一些理想化陷阱,具体有把"表面和气"误认为"表里如一"、把"单方退让"误认为"双方妥协"、把"领导介入"误认为"金玉良方"、把"短暂平衡"误认为"冰释前嫌"、把"示弱群体"误认为"被动一方"、把"各罚一半"误认为"公正处置"。对此,领导者要把握好争端化解的务实之策,唱响政工大戏,注重日常引导;开好调解小会,找准受力对象;用好人际资源,发挥疏导作用;做好利益调节,解决本质矛盾。  相似文献   

12.
权力具有至上性、流转性、竞争性和自吸性等基本特性。权力争端会诱发组织成员团团伙伙现象,导致组织工作陷入相互掣肘困局,激化组织成员琐碎细节层面的冲突,风险性极大。领导者防范和化解权力争端,可以通过建立组织成员归口部门负责机制、科学高效的员工职务晋升机制和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转机制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3.
争端领导力是指领导者运用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影响争端当事人的能力,具有个体性、动态性、风险性、可迁移性四个显著特征,最直接的价值体现在提升领导者威信和促进单位内部和谐两个方面。依据解决争端的方式和风格,争端领导力可以分为压倒型、调和型、无为型和预防型四种。领导者修炼争端领导力,要坚持三个原则,灵活应对争端;修炼"三德",提升领导能力;增强问题意识,优化制度流程;塑造和谐文化,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辛勤 《领导科学》2021,(2):91-93
在单位治理中,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者与中层干部之间、不同部门之间都会产生争端。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为了妥善解决不同群体间产生的争端,一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尊重每位班子成员的意见,平衡好正副职干部的利益诉求;二是单位领导者不宜越过中层干部直接给其下属分派任务,在资源分配上必须考虑每个部门的需求,切实保障每个部门的核心利益;三是明确每个部门的权责界限,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强调部门间竞争的"鲇鱼效应";四是完善单位的规章制度并切实执行,善于倾听员工的心声,切实维护普通员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单位员工间的争端主要表现为关系争端、任务争端和过程争端三种类型。关系争端容易诱发任务争端和过程争端,任务争端中容易产生过程争端,任务争端和过程争端又会加剧关系争端。化解争端,应建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水平三个方向的单位沟通机制;规范任务争端的处理程序,明晰各部门和员工的任务职责,使过程争端保持尽可能低的水平;利用培训等措施改善员工之间的关系,削弱或减少关系争端;提高单位管理层面对挑战的能力,使其能够审时度势,依据单位员工争端情况及时应对。  相似文献   

16.
单位中发生争端是常见的现象。当争端成为单位治理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时,就要正视争端、研究争端和处理争端。利益关系、认知差异和信息沟通等是争端的主要诱因。研究争端发生机制可从争端涉及因素、争端发生过程和争端效应三个角度入手。处理争端可以采取消解争端和利用争端两种方式。消解争端可以是自行消解,也可以是外部力量参与消解;利用争端则主要是针对任务型争端和合作型争端而言的。  相似文献   

17.
领导艺术也是一门减压艺术,领导者尤其要懂得有效化解忧虑、分摊工作压力。孙权早年通过责压、信压、恩压给予下属适当压力,驱动下属心甘情愿为他分担压力。领导者要做到张弛有度、正确授权、恩威并施,以分摊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8.
在单位治理过程中,创新工具的应用能够整合集体智慧,从而在提出全新工作思路的同时化解内容冲突。将开放空间会议技术迁移到单位情境,可以提供单位争端解决的开放空间方案:鼓励畅所欲言,发掘冲突情境;深入开展讨论,汇集各方意见;聚焦争端攻关,制订解决方案;结束本次会议,进行后续跟进。利用单位争端解决的开放空间方案,能够打造一条化解冲突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9.
领导者在开展决策的过程中,容易陷入利益风险、情感风险、知识风险、思维风险和心理风险。应对这些隐性风险,在领导者个人层面,要夯实自身专业素养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恪守求真务实态度以增强决策的可行性;在决策机制层面,要建立多元协商机制以降低决策的主观性,健全决策应急机制以应对突发性事件;在职业环境层面,要鼓励构建下属敢于进谏的工作氛围,着力搭建严密科学高效的工作系统。  相似文献   

20.
同级领导权力争端主要表现为职权越位、资源偏位、角色错位、情感缺位。同级权力争端会给组织工作环境、组织人事关系、组织行为决策以及组织未来发展带来挑战,引发政治生态恶化风险、组织制度虚化风险、行为失范风险、人际关系敌化风险以及心理异化风险。构建公开透明的资源分配机制、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交流协调常态化机制、合作竞争的利益共同体机制和思想教育疏导机制,是化解同级领导权力争端风险的应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