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借蜀地而立国四川险要的地形条件,闭塞的交通,沃野千里的富庶,历来是建国基础和国家的避难所。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游说秦惠王时说"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这是史料中第一次以天府来称谓四川。。公元前316年,秦国开始了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战争准备。在先伐蜀还是先韩的战略选择中,秦大夫司马错与张仪有一场精彩的辩论。司马错  相似文献   

2.
孙晓春 《现代交际》2005,(10):42-42
战国时期,有一个学派叫纵横家,他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列国,或者说服东方六国齐、楚、燕、韩、赵、魏合纵抗秦,或者撮合秦与魏、齐结盟,破坏合纵。纵横家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那一时期的战争格局。苏秦和张仪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两个代表人物。这里要说的是一段这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苏秦是东周洛阳人(今河南洛阳),张仪是魏国人,相  相似文献   

3.
粒砂 《老人世界》2010,(4):32-32
女人要势利起来,丝毫不让须眉,能把男人拽个跟头!战国时期,苏秦这个小伙子很不安分,是个很有才华,也很有志气的青年,曾师从鬼谷子,与张仪、孙膑、庞涓是同窗。遗憾的是,当时还不兴科举。那时,要想出人头地,一是推荐,二靠游说。彼时的穷小子苏秦是没有任何背景的,即没什么所谓的“门路与关系”。所以说,他采取的是后者——游说诸侯权贵而博取功名富贵和权力。在  相似文献   

4.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的一句名言,流传至今自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力。翻开中国的历史书,很难看到美国西部常见的那种充满了探险和向机遇挑战的故事。偶然地或许也可能发现一星亮点,苏秦游说六国和张仪四处拜相的故事也许能让人有一丝的兴奋,那个辩士争雄和游侠辈出的年代不过几百年而已,历史大多时候是沉寂无声、不见硝烟、不见功勋的历史。可见中国古人的静是一种彻底的静,所以有君子淡泊高雅,所以有孙武在《孙子兵法》中阐述的“静幽慎言”的君子修养守则,古人坚持认为人心本浊、人欲本炽本…  相似文献   

5.
在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纵横家以其高超的传播技巧脱颖而出。本文试图分析苏秦在游说诸侯时的言论,以探索其传播技巧。研究发现,苏秦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技巧在于:审时度势、恐惧诉求和情感诉求。这些技巧展现了纵横家的传播智慧,同时也体现了社会过渡时期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如此同学     
在感觉上,同学或许是我们全部的人际关系中最简单、质朴的一种,同学之间的情谊也应该是最为真诚和可靠的情谊。历史上就曾有过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设计把张仪推荐到秦国的佳话。可是,在历史上,同学之间相互仇害的事情也不少见。在战国时期,较为著名的事例就有两件,一是著名的军事家孙膑被他的同学庞涓陷  相似文献   

7.
势利之男女     
凌云 《中外书摘》2009,(1):81-82
盖世道千年,人心未变,势利之事,非今日才有之。姜太公因穷而被其妻子马氏所弃,后来太公发达了,其妻又来复合,太公将水覆之于地,命其收之,其妻羞惭而走。战国苏秦穷困潦倒时,“妻不下纫,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全家人都不理他。谁知他后来身佩六国相印,带着大批珠宝,高头大马回来啦,“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谢”。穷小子们好好看看,  相似文献   

8.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清政府发出了对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抄家缉杀的通令,康有为被迫流亡异域,在国外漂泊旅行达16年,经31国,行60万里。在此期间他自喻为画工,要描绘世界各地的奇观绝胜,供同胞游而览之。他在《欧洲十一国游记》的序言中,明确提出欲将各国的山川、国土、宗教、艺术、文物“尽揽掬之而采别掇吸之”。康有为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5月去欧洲路过埃及开罗时,本打算上岸观光,但由于英国殖民当局以疫禁而未成行,因此他对  相似文献   

9.
郭开亡赵     
梁绍辉 《老年人》2013,(11):39-39
历史发展有他自身的规律。时至战国末年,天下统一之势已成,六国也就不能不灭亡了。但各国灭亡又有它自己的具体原因,而赵国则亡在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郭开手上。郭开是赵王身边的嬖臣。所谓嬖臣,就是讨好卖乖、献媚取宠而得主子欢幸的小人。郭开生与廉颇同时,最忌廉颇之功,更畏廉颇之直,早年依附赵国太子诋毁廉颇。后廉颇以假相国领兵伐魏,取得繁阳。  相似文献   

10.
苏秦锥刺股     
战国时有一个人叫苏秦,学习非常刻苦。读书时,他把锥子放在旁边,如果困了,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把睡意赶跑,然后又继续苦读。他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终于学业有成。  相似文献   

11.
上海合作组织第六次元首会议于2006年6月15日在它的诞生地上海举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不仅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在该组织的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新闻界组织庞大的队伍也是历次峰会所没有的。规模之大,即使是全球性的国际组织会议也不过如此。从“上海五国”到“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组成的“上海五国”会晤机制。2001年6月,“上海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国”。随后,六国元首举行了首次峰会,并签署了《“上海合作组…  相似文献   

12.
论海湾六国安全防卫三轴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90年代,海湾地区接连发生了海湾危机与海湾战争,这使海湾六国强烈感到,在未来的岁月里,必须依靠友好国家的帮助,采取切实的安全措施,建立自己的防卫体系,以对付外来威胁.对海湾六国来说,首先要对付来自两伊的威胁.纵观海湾六国安全防卫体系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它建立在三个基点上,一是依靠自身力量,二是依靠阿拉伯友好国家的力量,三是依靠世界大国如美国、欧盟的力量,并由此形成了安全防卫体系的三个轴心,即海湾防卫轴心、阿拉伯防卫轴心、国际防卫轴心.海湾战争爆发后,为了抵抗伊拉克的入侵,海湾六国骤然加大了对军备的投入.战争一结束,海湾六国又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地区安全.1.宣布建立海湾六国防卫军;2.签署大马士革宣言;  相似文献   

13.
杨甦 《职业》2014,(25):34-34
李斯,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一位大人物。他出身平民,一步一步官至秦国丞相,是他策划并辅佐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统一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规制,他鞠躬尽瘁致力于规模空前的封建国帝国管理。但他却因一念之差,最终落得个祸灭三族的下场。李斯究竟是哪里出了错?历史上的是非,只能根据历史实际来分析。但千古不变的是,公与私的关系,天下社稷与一己之利的把握。官做到一定高度,公与私的界限其实是很难划清的。  相似文献   

14.
小鱼 《现代交际》2008,(12):33-33
最早的皇帝:我国最早称皇帝的是赢政,他是秦庄襄王的儿子,15岁当上秦王,在丞相吕不韦的辅佐下,灭六国统一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自己把三皇五帝的"皇"和"帝"集于一身,所以称做"皇帝"。最后的皇帝:我国最后一位皇帝是清代的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他即位时只有3岁。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做皇帝次数最多的人,他  相似文献   

15.
人才与口才     
正在我国古代,嘴上功夫了得、擅长折冲之道的人,通常叫说客,或称之为纵横家。充当说客的人,不但谈锋凌厉,而且绝顶聪明,尤为具备临场发挥的机智。历史记载的那些伶牙俐齿的说客不胜枚举,如晏婴、毛遂、苏秦、张仪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孔子的学生子贡,他不过偶尔做了一次说客,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功效。春秋时期齐国的大臣田常,准备借攻打鲁国来扩张自己的势力。孔子得到消息后,派得意门生子贡前往齐国进行外交斡旋。没想到,在子贡极力说服田常的过程中,吴国、越国、晋国的利益陆续牵涉了进来。不得  相似文献   

16.
目前,安全问题和经济模式单一问题直接威胁到了海湾六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六国政府所面临的首要难题.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货币统一将扩大海湾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提升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对海湾六国解决安全问题有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同时,海湾六国统一货币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也将促进海湾六国经济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安全问题和经济模式单一问题直接威胁到了海湾六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六国政府所面临的首要难题。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货币统一将扩大海湾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提升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对海湾六国解决安全问题有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同时,海湾六国统一货币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也将促进海湾六国经济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1999年《请读我唇》开始,黄集伟以近乎每年一本的速度推出他的"语词笔记",至今已出版了六本语词笔记。鉴于他坚持不懈的语词收藏工作,朋友们给了他一个称呼——民间语词收藏人。无论是《媚俗通行证》、《非常猎艳》、《冒犯之美》,还是最近的《习惯性八卦》和《小规模荡气回肠》,黄集伟的书名都起得很灿烂。与书名一样灿烂的还有内容,黄集伟以独到易懂、有趣又不失口味的笔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后,内地边界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在国务院挂了号的省与省之间的械斗,五十年代发生了30多起,到了八十年代就高达几百起了。然而经过民政部门十年的努力,终于——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个遗憾,秦始皇吞并六国,一统天下,大筑长城,可他却忘了划定郡县边界。自秦而至民国,中国内地历经十多个朝代,但省与省、县与县的边  相似文献   

20.
六年前,他不幸患了癌症。面对死亡的威胁,他只想沿着祖国的边境线走一遍。善解人意的妻子给他买了一辆微型货车,帮助他实现此生的"最后一个梦想"。他四次驾车驰骋在辽阔的边境线上,总行程达4.7万公里。结果,倾注生命之血的"死亡旅行",最终使他奇迹般地战胜了癌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