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油条"多指那些玩世不恭、油腔滑调、不求进取,且具有一定资历的人.多数单位都有一个或几个"老油条",领导者不可能置"老油条"式的下属于不顾,不与他们打交道,因为他们虽是少数,但他们的能量却不小.  相似文献   

2.
《领导广角》2000,(12):51-51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用人观念,坚持任人唯贤,不拘一格选人才;选拔年轻干部既要德才兼备,又不求全责备;既要坚持标准,又要别具一格。要坚决抛弃论资排辈、迁就照顾,以及凭个人好恶选人等妨碍识别和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种种陈旧观念和偏见。要全面、正确、客观地看待年轻干部。要讲台阶而不拘泥于台阶,论资历而不唯资历。  相似文献   

3.
南北朝时,有位高官向觉明禅师请教如何做官.觉明禅师微微一笑,说:"照顾脚下."这位高官百思不得其解,谋士道出了其中真谛:做官即是高空作业,居高位要能俯视头不昏、远眺眼不花、履险脚不软、处变心不惊. "照顾脚下",看似小问题,实则蕴含着大道理,体现着大追求、大境界.因为人生之旅,长路漫漫,坎坷太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走弯路、遇危险.作为领导干部,为官路上诱惑更多,风险更大,如果不"照顾脚下",就不能走好从政之路,甚至有可能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毁掉个人前程,损害党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正依照闲人的日常行为表现,笔者为他们画了几张像,分别是"邮递员""蜘蛛侠""撞钟僧"和"驸马爷"。有些人将领导交代的工作转嫁给资历浅的同志,自己能逃就逃、能躲就躲,主要工作变成端茶倒水、传话跑腿;有些人一门心思找路子、攀关系,嘴巴很甜,很有眼力见儿,就是不做实事,像蜘蛛一样整日忙着"结网",扩大人脉圈子;有的人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敷衍工作,混日子;有的人自以为有背景、有后台,整天尸位素餐,工作不  相似文献   

5.
正资深员工在组织中工作时间较长、资历较深、经验丰富,往往有着过硬的技能,掌握着组织的重要资源,是组织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领导者常因资深员工的身份和影响力而给予其照顾,但这种照顾不能是无原则的迁就。当其行为影响到组织的正常运行时,领导者就不能投鼠忌器,而要通过有效的敲打进行制约。敲打资深员工,要讲求一定的艺术。"六何分析法"又称"5W1H法"。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  相似文献   

6.
基层减负理应为基层干部带来舒适感,但部分干部反而不适应新的工作理念与方式,诱发"新病态",如崇尚精准理念却不适应简政放权、崇尚法治理念却不适应讲规矩、崇尚务实理念却不适应增效提速、崇尚权责理念却不适应科学分权、崇尚长效理念却不适应率先担当、崇尚规范理念却不适应专业管理。究其根本,这并非组织政策"供给"的乏力,而是部分基层干部认知偏离、观点有误、取向不当。解决此问题,应压实任务,借由工作之"忙"而避免部分干部心思之"闲",使其无从猜忌与敏感。具体而言,应引导基层干部忙于付出,享受价值;忙于责任,赞赏贡献;忙于实践,锐意创新;忙于追求,惬意踏实。  相似文献   

7.
岁数大的说岁数小的,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饱经沧桑的说没见过世面的,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粒多,跨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等等。可见岁数、资历、经验的重要性。今天不说这个,说城府。一个人有无城府的前提该是有无岁数、资历、经验。若毛孩子也有城  相似文献   

8.
差一点儿     
<正>老李在某局副处长位置上干了十几年,一直渴望"扶正",但每次提拔总是差那么一点儿。今年又逢换届。老李琢磨着无论如何得补上这"一点儿",坐上这个位置。老李老婆问,"这次提拔有戏不?"老李说,"单位谁比我在这个处业务熟、资历老?不提我提谁?"老婆道,"现在当官都兴送,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咱们和局长不是亲戚,人家凭什么提拔咱啊,再说了,你们这个局长过两年就退了,不趁现在捞一把,一退谁还搭理他啊。我琢磨了,  相似文献   

9.
嘴的功能很多,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说话,传达信息;二是吃饭,补充能量;三是呼吸(特殊情况),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吃饭和呼吸一般不会"惹事",因为主要是满足生理的需要.但说话却不一样,把话说对了,说得恰到好处,往往受人尊敬,被人誉为有水平;但是把话说错了,说得不合时宜,就会"祸从口出",得罪人,办错事,会被人评价为不成熟.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由于经历相对简单,阅历相对较浅,经验相对匮乏,干事的冲动与热情往往会"诱使"其言辞不当、词不达意,甚至口无遮拦、信口开河.这种看上去似乎"不拘小节"的事情,结果往往会因"小"失"大",轻则使工作受挫,重则误了自己的前程,很值得反思和注意.  相似文献   

10.
<正>据说,人的细胞每七年就会完成一次整体的新陈代谢。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大致划分为成长、探索、发展、维持和退出五个发展阶段。如同婚姻有"七年之痒",职场也有"七年之痒",而"职场之痒"就出现在职业探索发展阶段。面临"前不见少年情怀,后不见锦绣前程,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职场倦怠期,笔者认为,年轻干部要善于自我调适,正确自我定位,把"七年之痒"变成"七年一跃",从容地迈过"七年之痒"这道坎儿。一、拒绝职场"冷板凳"在职场,顺心顺意者少之又少,即使资历颇深、处事老到者,也无不备感纠结。在职场中,谁都想成为被领导欣赏的爱将,但事实是,许多人都在职场中坐过"冷板凳","享受"过  相似文献   

11.
传授失败     
<正>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后小伙子不找工作了,他把自己每次失败的原因总结出来,开了个应聘工作培训公司,用自己失败的经历去警惕别人,帮助别人成功的找到工作,同时也成就了他自己的事业。这令人想起"渔王"教儿子捕鱼的故事。经验丰富的"渔王",手把手精心调教出来的儿子,捕鱼技巧却怎么也比不上普通渔民的儿子,智者告诉苦闷的"渔王",你只传授了他们你的经验、技术,却没有传授他们失  相似文献   

12.
在"弱者即正义"思想误导下,部分精神、品行"弱者"认为,"年龄大就该被照顾""经验少就该被包容""能力差就该被分担""理由‘惨’就该被原谅",实施道德绑架而干扰正常管理。其实质是权利泛化、规则弱化、是非观异化以及奋斗观偏离。要避免被"弱者即正义"思想绑架,就需要完善"育德"机制,知荣辱而"守志",避免依"言"决策,构筑舆论"围墙"。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14,(42):15-15
正久病床前无孝子,如果不花钱就能请人替您照顾一阵,多好。《人民日报》近日以《养老,杭州推出"喘息服务"》为题报道的养老服务创新很有借鉴价值。所谓"喘息服务",即由政府或民间机构牵头,成立专门的队伍,经过一定培训后,提供临时照顾老人的服务,或是请专业人员去家中照料,或是把老人接到养老院照看,既让家属喘口气,  相似文献   

14.
<正>中青年干部是我国干部队伍的主体,是我们党执政治国的重要骨干。中青年干部队伍总体上看是一支政治坚定、务实肯干、团结坚强、群众拥护的好队伍,但也存在资历浅薄、性情急躁、工作浮躁、能力虚化等方面的发展"短板"。笔者认为,中青年干部要练好"腿功"、踩深"脚印"、迈轻"步伐",在成长成才的  相似文献   

15.
《史记》云:"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三不欺"的故事流传至今、影响深远,虽说结果都是"不欺",但达到"不欺"的方法却各有侧重,其中蕴含的理念颇可玩味.  相似文献   

16.
言论     
<正>领导总是"幽默地说"、"诙谐地说"、"极为风趣地说",群众总是"憨厚地说"、"激动地说"、"兴奋地说",听完领导极为风趣的话,也都是"满屋子哈哈大笑"。充满套话的话语背后,是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维。——《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朝鲜就是这样,虽然干部有的资历老一些,有的低一点,有的是党政干部,有的是军队干部,这些干部能不能发挥作用就是能不能得到领袖的信任。没有领袖的信任,他就什么也不是了。  相似文献   

17.
<正>中央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提拔"。这一规定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预留了"快车道"。然而,这一好的制度在一些地方被人假借"破格"提拔之名,行"出格"提拔之实。因此,如何制定"破格"变"出格"的规避策略,是各级党委组织部门亟待研究解决的一项重大理论课题。破格不是破规矩,破格重资历但不唯资历,看文凭但不唯文凭,体现  相似文献   

18.
<正>基层重"有",对于他们来讲,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东西最重要;中层重"能",干部一定要能干,所以要能;领导级别,一定要懂"无",如果领导什么都"有",什么都"包",下属反而会无所事事。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些人能力并不超凡却能成为领导者?答案就在于,尽管他们的能力不是最强的,但"学习力""协调力"却很强,最重要的是他们愿意、也敢于找比自己强的人来帮助自己,或者说敢于授权。他们用自己的无为使团  相似文献   

19.
陈先河 《领导文萃》2012,(21):126-127
"办好事"与"管坏事",虽然老生常谈,没有太多新意,但意义深刻且非常重要。因为,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党员干部甚至是个别的领导干部,分不清办好事与管坏事的相互关系,热衷于办好事,却不愿意、不善于甚至不敢去管坏事,如有的遇到棘手问题乃至需要管坏事时,却绕道而去、退避三舍;有的在对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上,奉行"多  相似文献   

20.
正诸葛亮用人,基本上沿袭的是汉朝"举孝廉"遗风,注重表现出来的"德行"。而好德胜于好才,必有虚伪无能之徒表演的舞台。奉行德治的诸葛亮,在用人方面极为苛刻。"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史学界对他的普遍指责。诸葛亮要求众将群臣"又红又专",如果"专"而"不红",他宁可不要;而倘若"红"而"不专",他却可以将就使用。"蜀汉无大将"时,有着"一颗红心"的廖化不也是作了先锋吗?自古君子真伪不可分,但真才与草包总该分得清。在蜀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