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方 《职业》2010,(4):53-53
“宅”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异军突起,随之衍生出了由“宅人”掀起的一个新的经济名词“宅经济”。买菜足不出户、工作足不出户、购物足不出户、送礼足不出户……其实质是被引导着将原来的户外消费、商务转移到“宅内”进行。在投资者眼里,“宅人”不仅引领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引发了新经济现象和新的商业模式,更带来了新商机。  相似文献   

2.
李方 《职业》2010,(10)
"宅"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异军突起,随之衍生出了由"宅人"掀起的一个新的经济名词"宅经济".买菜足不出户、工作足不出户、购物足不出户、送礼足不出户……其实质是被引导着将原来的户外消费、商务转移到"宅内"进行.在投资者眼里,"宅人"不仅引领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引发了新经济现象和新的商业模式,更带来了新商机.  相似文献   

3.
刘晗 《职业》2010,(5):10-11
他是城市里宅居的思想者,用铿锵有力的文字抒写残酷的现实,在放大镜里探求世界的真相;他是四海为家的流浪者,用属于平民的影像留住充满魅力的人文景致。在相机里找寻时代的烙印。在他人眼中,他有如邻家大男孩一般,睿智谨慎又不失对这个世界天马行空的想象。左手举着相机,右手握着笔——这就是他,职场热销书《潜伏在办公室》的作者——  相似文献   

4.
大腿直、小腿挺、足跟紧……我们都羡慕Model的美丽长腿! 不能好好静下来练习贴墙站,我们也有居家练"猫步"的方法,那就是穿上美腿拖鞋,每天仅仅走上5到10分钟就能拥有瘦腿美体.抛弃笨重扁平的居家拖鞋吧,它们只会让你更宅更懒,把美腿愿望武装到拖鞋,让Model长腿走着瞧.  相似文献   

5.
《金色年华》2009,(11):39-39
我今年31岁了。毕业之后在家里宅了两年,2007年初开始工作,但是工资待遇不令人满意。现在我换了另外的工作,待遇比以前好。我经常有想学外语的念头,我的目标是用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学习两门外语,达到掌握的程度。心里的愿望是有,但是我每天回家就坐在电脑前,听歌,一听就是半天,买的电脑报什么的也放在那闲置着,有好多期没看了。  相似文献   

6.
正吃饭、上厕所、出门买菜……这些本是很寻常的小事,没有什么顺序可言。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哪怕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都可能让你增加病毒感染的风险。这里总结了疫情期最需注意的7件小事,做这些事时按照"标准流程"来,可帮你降低感染风险。出门虽然说宅在家是最安全的防护,但免不了要出门买菜、倒垃圾等。不得已需要外出时,可以做  相似文献   

7.
我们选择职业的时候,就选择了献身,当北京爆发SARS病毒疫情的时刻,我们不能退缩,我们惟一能做的,就是冲上第一线,抢救那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园区“宅”现象体现了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其不利影响是导致交往障碍,影响身心健康,强化网络依赖。高校学生园区部分大学生选择“宅”的生活方式,既是出于逃避压力寻求认同,亦可能基于猎奇心理或特殊的性格特征。改变高校学生园区“宅”现象,就是要帮助这部分大学生确立积极的社会认同感,确立正确的网络观和时尚观,加强人际交往训练与引导。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视频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宅”族人群的体育文化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造成“宅”族人群体育文化相对落后的原因,进而从其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入手.剖析发展“宅”族人群体育文化能够带来的社会效应和机遇。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宅”族人群体育文化发展的空间社会学因素有城市空间分畀与社会隔离:公共空间景观化、营利性与免费社会性活动场所减少;虚拟化的社会空间的出现和社会互动摆脱地域限制等。发展“宅”族体育文化的措施:缩小“宅”族人群的社会空间距离、缩小“宅”族人群的自然空间距离和缩小“宅”族人群的经济空间距离,并且在发展中能够带来一种针对“宅”族人群的社会体育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0.
梁乃丹 《老人世界》2014,(10):53-53
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副作用。想必最伤不起的就是我们的眼睛。就目前来说,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都加入到了玩智能手机和电脑上网的行列,就拿我妈妈来说,退休后宅在家里,每天都会花上一些时间用在电脑网购、聊天、玩游戏,现在又更换了智能手机,更是机不离手,躺着坐着都在玩儿。  相似文献   

11.
结构篇宅有五虚,令人贫耗;五实,令人富贵。宅大人少,一虚;宅门大内小,二虚;墙院不完,三虚;井灶不处,四虚;宅地多,屋小庭院广,五虚。宅小人多,一实;宅大门小,二实;墙院完全,三实;宅小大畜多,四实;宅水沟东南流,五实。——《黄帝宅经》  相似文献   

12.
正广东佛山一男子酒后谎报疫情,另一男子酒后到检查点撒泼打滚、索要口罩……疫情期间宅在家太久,难免有烦闷心理,有的人却因借酒浇愁出了事。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很多人在喝酒后像变了个人,或哭或笑。在专家看来,喝酒伤肝肾,而根据这些酒后行为,或许能辨出个人身体脏器的健康状况。酒后易怒者大多肝虚。肝主怒,肝不好的人时常情绪不佳。这类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有心烦易怒、双目潮红等症状。日常调理可取山萸肉10克、决明子6克、夏枯草10克、菊花10克,煎水15分钟代茶饮用。  相似文献   

13.
《职业》2003,(6)
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各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招聘计划,然而在这非常时期,有一种人才求职和招聘方式,却因其高效、快捷、安全而受到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青睐,这就是网络求职。结合我们工作中接触到的一些情况,在此介绍一些在全国有影响的人才网站,希望对单位和求职者能够有一些帮助。本介绍排名次序不分先后。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宅"现象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宅"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宅文化"在全球悄然兴起。笔者以浙江大学为例,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宅"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宅"现象普遍存在,需要进一步对大学生"宅一族"加强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5.
老爸要当FUN     
石顺江 《当代老年》2013,(12):24-25
老爸70了,平素的爱好是下棋、看报,不是在门卫处找人厮杀几盘象棋,就是宅在家里戴起老花镜把报纸的边边角角全看完。老妈为此经常数落,要他加强锻炼,饭后百步走,跳跳广场舞,练练太极拳。但老爸我行我素,充耳不闻。不单如此,他生活也不太讲规律,一目三餐可有可无,可多可少,惹得老妈数次罢工不煮饭。节假礼拜做儿女的我们约他和老妈出去玩,老爸也不屑一顾,说我们工作既忙又累,有时间就多在豕休息。  相似文献   

16.
李雪 《现代交际》2014,(12):244-244
帮助大学生摆脱"宅"生活的影响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比较重要的工作。文中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宅"现象进行调查了解,对导致"宅"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建设性的提出了做好"宅"男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妖姬宅     
一群超出常识范围的妖艳美女组成的游戏公会。"妖姬宅"的成员均是在网络中数一数二的网络美女,而且加入"妖姬宅"公会有严格的门槛限制,网络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网络经济已全面覆盖了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信息网络化的浪潮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今年非典疫情的影响,更加催生了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业内人称这种方便快捷的营销模式为“E行销”。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说:“创新就像呼吸,一口也不能停。”我非常  相似文献   

19.
住宅(阳宅)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是人们养精蓄锐的场所,也是人们能穿的最大的衣服,对人起着特殊的保护作用.因此,古来既有安居乐业之说.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人宅相通,感应天地.所以建造或选择住宅时,一定要有科学辩证的知识,用心体会,用眼观察,才能建造和选择对人体身心健康有良好作用的藏风聚气、称心如意的好房屋.  相似文献   

20.
Dexter  S  寒月 《伴侣(A版)》2014,(5):26-27
需要相亲的人无非两种,一种是朋友圈子实在太小,单靠自己努力会单身一辈子的众多“宅人”们;另一种大概就是常年飘来飘去的“飘客”了。毕竟看着儿时的朋友们都一个个幸福美满了,自己这儿还依旧冰锅冷灶的,心里总会有那么点不舒服,再加上现在的网络传媒这么发达,要想不被那些秀恩爱晒幸福的照片闪瞎眼睛,就别一个人闷着了,看看下面的提示,快点出来相亲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