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办什么事""怎样集中力量""如何办事"方面,"集中力量办大事"存在诸多可能性偏差。对"办什么事"可能性偏差的纠偏之策在于办正确、合理的大事,不盲目采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治理模式,大事小事两手抓、两不误,不同大事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对"怎样集中力量"可能性偏差的纠偏之策在于注意资源配比,合理分配整体资源,统筹好社会力量和国家力量。对"如何办事"可能性偏差的纠偏之策在于深入一线、把握细节,精准施策、稳中求进,依法办事、灵活应对,坚持民主、尊重市场,保护合法权益、重视人性关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强化预警、防患未然。  相似文献   

2.
“举国体制”与全民健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国体制,顾名思义就是集中全国力量办一件大事的体制。这种体制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令国人鼓舞、国外震惊的“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就是得益于这种体制。而体育范畴的举国体制,按照严兰绅《当代中国改革大词典》的定义,主要是指中国体育事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一定目标和需要,能够有效地统一、集中国家力量使某些方面迅速提高的体育发展机制及相应的一套组织机构等。通俗地讲,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就是通过层层梯  相似文献   

3.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做好2009年的工作,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克服困难,战胜挑战。我们的信心和力量,来自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来自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和制度优势、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全国上下促进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当前,  相似文献   

4.
"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有效帮助单位攻克关键难题、度过生存危机,但若运用不当,也可能出现专权腐败、资源失衡、因小失大、错上加错等负面效应。对此,可从联防联控、独立监管、抓住重点和决策评估等方面矫治"集中力量办大事"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5.
社会协同机制创新是社会治理方式转换的应然路径,也是形成协同治理制度依赖的前提,是达成社会治理目标要求的重要方面。协同机制创新需要形成自己的路径依赖,其中协同中的组织能力、主体资源、工作方法及自组织性是认识和研究协同机制创新的四个主要维度。具体而言,社会组织能力是协同机制创新的社会基础,资源关系结构是提供机制创新的力量条件,工作方法是体现机制创新的专业能力,自组织性是培育协同机制的有序结构。建立健全社会协同的各种制度化渠道,有利于调动社会参与主体的各方面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协同功能。  相似文献   

6.
集中力量办大事尤其需要把握事之性质是否为公为民,大之判断是否立场正确,办之过程是否平衡兼顾,集之手段是否合理合情,否则就可能出现意愿与效果的偏差。可能性偏差的产生,究其根源是在于私欲干扰下立场有差、私利影响下判断有差、私人立场下效用有差、私心作用下策略有差。要有效纠正偏差,就需确保集中力量办大事之行为与刚性制度相结合,与社会趋势相结合,与民生感受相结合,与严谨程序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张树华  王阳亮 《管理世界》2022,38(1):107-117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超大规模的社会系统工程。系统科学是分析国家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视角,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是以社会主义为根本和特质,制度、体制、机制运行为一体,具有整体性、协同性、层次性、关联性等系统性特征。除了制度结构、资源禀赋,权力配置等“硬件”因素外,国家治理体系运行,优化和效能输出还取决于各子系统的协同与衔接机制,信息反馈与调平纠偏机制、系统能动性的激发机制等方面。以系统观推动改革发展,要注意把握系统整体涌现性、统一性与差异性、制度有限性与主体能动性、正负反馈的动态平衡等原则。  相似文献   

8.
<正>如所周知,邓小平既着力否定"权力过分集中"这个苏式政体的总病根,也肯定"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政治体制的一种优越性。这是两点论,不是一点论。因此,如果我们现在只讲后者,不讲  相似文献   

9.
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过程是在特定环境中通过汲取单位内外资源而不断提升执行力的过程。实现单位有效治理,要在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形成有效的制度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良的执行资源,并确保执行资源的量与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从而真正破解制度的繁密化与内卷化,不断提升单位治理的制度执行力。具体要做到单位治理的制度要素体系科学化、制度运行机制合理化、制度执行资源丰富化。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中外思想理论界都在讨论"中国模式",给出了各种各样的概括,但许多人似乎都忘却了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词——民主集中制。笔者认为,这正是"中国模式"的核心制度优势。中国人常说"集中力量办大事",其实,这里的"集中"不仅是数量意义上的集中,更是一种民主制度。民主集中制不是中国的特产,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特产。民主集中制诞生于长期的伟大的革命实践当中,具有160多年的历史,历经了3个阶段,具有深厚的思想理论根源。民主集中制是我党赖以发展的最基本制度保证,违背了这个原则,不仅会导致个人迷失方向,也会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理解民主集中制,要学会辩证地看待民主和集中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1.
重大工程组织模式具有鲜明的国情、制度和文化情境特征。过去40年,我国重大工程的伟大成就得益于重大工程组织模式的科学设计,其中的核心思想是:充分发挥、充分释放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整合综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围绕这一核心思想,本文从"政府—市场"二元作用的制度情境出发:(1)剖析了我国重大工程组织模式的内涵,提出了相应理论分析框架;(2)回顾了我国重大工程组织模式的长周期制度变迁、二元作用机制及演进过程;(3)分析了我国重大工程组织模式的形成机制、组织配置和全生命周期过程演化;(4)提出了面向新情境的我国重大工程组织模式创新的4个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始终是我国的重要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并制定了科学的扶贫战略和相应的政策体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我国进入脱贫攻坚新时期,取得了一系列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三大攻坚战之一,脱贫攻坚极大改善了中国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成就了中国脱贫减贫的成功范式、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融入全面脱贫攻坚工作中,继续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力量办大事、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制度优势,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3.
灾害管理体制更加凸显政治制度优势我国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抗灾救灾管理体制,确立了相应的应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应对巨灾、重灾,党中央、国务院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科学决策、全面部署、指挥坚强有力。国家及时成立统一、高效的救灾领导机构或明确指挥机构,确保了抗灾救  相似文献   

14.
王瑜 《领导科学》2020,(6):70-73
在现代社会系统快速流动与频繁互动的影响下,突发环境事件的耦合型特征与传统的应急治理模式不相适应。协同治理理论以平等互信、资源共享、合作互利的共治共享优势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治理模式转型指明了方向。针对当前耦合型突发环境事件中存在的央地应急管理协调不畅、区域间运动式动员应急成效不佳、基层应急治理驱动力不足、企业联合防治环境风险能力欠佳及网络舆论主导事态发展等现实困境,须依据协同治理理论框架要求,从利益调解机制、协同网络权责机制、组织信息联通机制及网络舆情治理机制四方面形成一套系统化的协同策略,优化协同效果,提升协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概括,集中回答了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制度自信。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我国国情出发,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持续建构科学、规范、稳定的制度体  相似文献   

16.
张来明  侯永志 《管理世界》2021,(10):1-12+39+13
进入工业革命以来,由于脱离了世界现代化的浪潮,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变民族命运,必须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展开了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现代化的思想和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的基本思想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迅速建立国家现代化的物质技术人才基础。1978年到党的十八大的基本思想是,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突破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的制约,迅速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十八大以来,党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未来,中国共产党将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丰富的思想菁华和实践真知。  相似文献   

17.
于岚 《经营管理者》2013,(19):127-127
<正>顶层设计来源于系统论,主要是指以战略的思维,从全局的角度统筹考虑一个复杂系统的各方面、各层次和各要素,在最高层面上进行系统控制、系统干预和系统组织管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企业最有潜力的资源。为了拥有这一资源、用好这一资源,各级领导干部都绞尽脑子去创新和完善竞争性选拔人才工作机制,坚持以用为本的科学人才观理念,不拘一格选人才,其意旨在于将人才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在人才队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0,(23):14-15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6月5日提出“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以“举全国之力”加快灾后恢复重建。5天后。国务院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确定粤、苏、沪、浙、京、辽等19个省市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同年10月.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19.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制度的理性建构。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制度的理性建构的核心要义在于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协同。制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协同要从国家理性、交往理性、制度实践、社会资本和制度伦理五个方面共同发力,国家理性是协同的精神统领,交往理性是协同的话语基础,制度实践是协同的现实依托,社会资本是协同的中介资源,制度伦理是协同的伦理诉求。制度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协同有助力国家治理能力体系的建设、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统一战线作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有着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独特优势,在参与和服务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然,新时代统一战线参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城市治理资源整合调配、不同利益群体关系优化、统战工作效能有效激发等诸多挑战,需要不断做出调整和完善。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社会治理的行动共识;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协商与专项监督水平;强化统战队伍建设,促进统战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