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这张老照片,是老伴儿于1966年在北戴河疗养院疗养时,我去看她时的留影。该院是河北省为地厅级以上干部疗养设立的,不够格的还得经过特批,老伴儿就是经过特批住进去的。以前老伴儿在农村教书时身体挺好,为什么又进疗养院了呢?这还得从天津生活工作说起。  相似文献   

2.
正许广平在《鲁迅回忆录》一书中,记述了很多关于鲁迅的小事。在上海时,鲁迅家里用了一个善良而又淳朴的老女工。凡工人有错误,鲁迅是不加呵斥的。老女工对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很慈祥,鲁迅要海婴叫她姆妈,从来不许直呼其名。每逢鲁迅和许广平去饭厅吃饭的时候,姆妈就来到鲁迅写作兼卧室的一间大房间里,做清洁  相似文献   

3.
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人类社会变迁的主要原因应该从社会经济与政治制度中去寻找。无疑,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亦应从其制度中去寻找,而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些领袖人物。对此,笔者一直坚持认为,苏联剧变的根本性、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巴黎乘飞机一个小时就到了斯特拉斯堡。这是一个非常美丽古老的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处于欧洲中心,世界上有32个国家在此建立领事馆,其经济一直处于法国前列。我们这次去主要是采访斯特拉斯堡工商会及其下属的几家企业。很巧,斯特拉斯堡正在举办每两年一次的第五届国际承包展览会,来自欧洲国家的共400多家企业在此亮相,行业涉及金属加工、冼床、模具、  相似文献   

5.
北京是鲁迅从日本归来后长期生活过的城市,从1912年到1926年,共生活了15年,仅从这一时期鲁迅日记中,我们发现他去过的有名的餐馆就有65家!鲁迅对于北京菜、北方菜非常喜爱。他喜欢吃油炸的东西,硬的东西。尽管他的胃不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胃药丸一两粒以助消化,但他还是乐此不疲。回到上海后,许广平甚至曾想为其请一位北方厨师到上海,但因为厨师薪水太高,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相似文献   

6.
雷珏 《老年人》2003,(2):36-37
毛泽东有5个儿子、5个女儿,但真正长大成人的只有2男2女,即毛岸英、毛岸青、李敏和李讷。 毛泽东像天下的父母一样,对子女既严又爱。1938年,有人从苏联带回了岸英、岸青的照片,毛泽东看了一遍又一遍,常常看着看着便热泪双流。不久,有人要去苏联,毛泽东赶紧写了一封信带给两个儿子。亲爱的岸英、岸青: 时常想念你们,知道你们情形尚好,有进步,并接到了你们的照片,十分的欢喜。现因有便  相似文献   

7.
关晓  杨芳  倪翠 《现代妇女》2014,(10):37-37
苏联的解体,改变了世界格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到巨大挫折,社会主义陷入低潮。要回答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必须弄清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应汲取的历史教训。在导至苏联解体的各种原因中,长期积聚的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是根本原因。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本文分别从经济、政治、民族、个人等方面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8.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孔乙己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个窥探上个时代人们生活的机会,这篇小说作为中才发现之前的许多固有感受并不成熟,鲁迅先生想要让读者感受的主要思想也未被吸收。只是浅读并不能吸收其中全部的养分,以现代的思想与角度去读也只能看到小说的局部。要想真正了解它,便需要多读几遍,将自己融入那个时代,将自己想成酒馆里的食客、老板以及潦倒的孔乙己,试着像他们一样思考。换位思考,带着问题与想法去读,慢慢地去发现迷雾后的风景。面对只有两千多字的小说,想要读出另一种感受,着实需要下功夫、用狠劲。  相似文献   

9.
20多年前,我曾写过一本《中国杂文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有鲁迅杂文一章。鲁迅先生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留学的经历,我只是耳闻,却无缘目睹。有人说,绍兴是周树人的故乡,而仙台是鲁迅的故乡。这话不无道理。2012年深秋的一个下午,我有机会访问仙台。—下飞机,虽然寒风凛冽,我赶紧去拜谒鲁迅先生的故居。  相似文献   

10.
余玮 《当代老年》2011,(11):18-20
2011年9月25日,鲁迅130周年诞辰日。鲁迅,中国的文化巨人,有“民族魂”之誉。然而,在儿子周海婴的心目中并不是常言的“横眉冷对”,而是那么的慈爱。或许是想离父亲远一点,周海婴日后做起了远离文学的工作。他说:“别人就把我放在一个框框里,觉得周海婴就应该在某一个框框中生活。我们要靠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成绩,去赢得社会的承认。”  相似文献   

11.
主观     
当一个人以主观决定自己人生的取舍时,错误就在所难免了。二十年代,当时创造社的一部分作家与鲁迅进行了一番论战。后来这些作家在地下党的说服下,意识到攻击鲁迅的错误,主动到鲁迅家里去。鲁迅非常高兴地以战友和同志的真挚感情和他们倾心交谈,善良而坦率地批评他们的主观主义。鲁迅还含蓄地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金扁担”的故事:有个农民每天挑水,一天,他突然想起皇帝用  相似文献   

12.
仁悟 《老年世界》2013,(21):26-29
红军医院设备简陋。无法取出许光达胸中的子弹。于是他被送到苏联治疗并学习。不幸的负伤。却使许光达得到了一个去苏联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毛本栋 《公关世界》2016,(21):124-125
韦丛芜(1905—1978),现代著名诗人、文学翻译家,著名作家韦素园的胞弟,安徽霍邱人,原名韦崇武,又名韦立人、韦若愚.1925年结识鲁迅,并经常去北京大学旁听鲁迅讲授的中国小说史.同年秋天,考入燕京大学,并与曹靖华、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等在鲁迅的倡导下,创办了著名的"未名社".  相似文献   

14.
苏联已经制定了有史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教改规划。其教改的特殊目的是帮助苏联青年为本世纪和下一世纪即将到来的重大的技术变革作好充分的准备。这项改革方案由苏联共产党拟定,经国家计委批准,将要拨出140亿美元作为教改经费。数以百万计的苏联儿童将从六岁起开始上学,这一入学年纪比现在要早一年。在孩子入学以后,学校将让他们参加劳动,并把劳动作为他们常规课程的一部分。苏联政府将拨出数十亿美.元,为教师增加工资。另外,政府还准备建立约800所新的职业学校。教改计划中提出,要将  相似文献   

15.
王凡  东平 《中外书摘》2007,(9):24-27
李富春告诉段子俊:中央决定成立航空工业局 1950年12月,东北邮电总局党组书记段子俊一见面.李富春就告诉段子俊:“中央决定成立航空工业局,要调你去工作,而且马上就组团到莫斯科,进行苏联援助我国建设航空工业的谈判。”  相似文献   

16.
陈明杰 《现代交际》2003,(12):33-33
1921年,美国著名企业家哈默在莫斯科官方的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称苏联将进行一次全国范围的扫盲运动。看过这则新闻后,哈默并没有往心里去。但是,在他准备回国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苏联商店中的铅笔很少,而且价格很贵。 哈默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苏联办一个铅笔生产厂。他很快获得了苏联当地政府的同意。他在  相似文献   

17.
上林 《老年世界》2013,(10):14-16
赫鲁晓夫在古巴部署导弹的想法大概形成于1962年4月,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当时赫鲁晓夫与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在黑海边散步。马利诺夫斯基指着海那一边说,在土耳其有美国的一个导弹基地,从基地发射导弹可以在6—7分钟内消灭苏联南部的工业中心和海军基地,而苏联导弹要25分钟才能打到美国本土。  相似文献   

18.
晨风 《老年人》2004,(9):34-35
20世纪20年代初,我国许多热血青年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和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向往,纷纷赴俄勤工俭学。刘少奇就是其中的一位。1920年冬,他由长沙船山学校校长贺民范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直奔上海,到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俄语和革命理论,为到苏俄留学作准备。1921年5月,刘少奇与任弼时、罗亦农、萧劲光等登上一艘开往海参崴的邮轮,开始了他们的旅俄生涯。留学的艰苦生活1921年7月9日,刘少奇一行备尝艰险,历时3个月,行程几千公里,辗转到达苏联首都莫斯科。莫斯科的夏天风和日丽,绿树成荫,气候宜人。古老的城市在典雅的欧式建筑和未加雕饰的自然…  相似文献   

19.
1969年3月11日,中苏在珍宝岛爆发武装冲突后不久,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被通知去见勃列日涅夫。葛罗米柯犹豫了片刻说:“现在苏联的目标是同美国全面竞争,美国是苏联的敌人,而中国不是,虽然中国与苏联的关系不断恶化,但是,苏联不可能在一个时期内有两个主要敌人。”  相似文献   

20.
现今有许多学生觉得鲁迅的文章深奥难懂,老师也认为不适合教学,因此提出要将鲁迅的作品剔出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