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治国理念,是政府管理主导的传统治国方略的根本性的升级,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理好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贯穿国家生态治理的一条主线。本报告认为,在构建和完善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执政党之间的关系、政府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政府与社会与民众的关系、各级政府之间(包括同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当前党的建设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党自身治理法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党自身治理法治化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根本趋势,因为这是国家法治化的根本要求,这是在依法治国框架下建设一个法治化执政党的要求。实现党自身治理法治化,必然要走依法治党的道路;实行依法治党,就是要使国家法律力量介入党的自身治理,使国家法律这个党内管理监督之外的公正而有效的力量,深层次介入对党权及其运行的有效监督和约束。当前,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事业中推进依法治党,这个形势已经刻不容缓,要把依法治党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的重点就是要实现党内法规的相对国家法律化,使党内治理与法律治理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关于反腐倡廉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执政党反腐败的政治逻辑。人民至上是贯穿党的反腐实践的主线。重塑党的价值认同是反腐败的逻辑起点,要以猛药去疴和固本培元相结合的方式,使党的价值宣示和现实行动相统一;优化党的执政绩效是反腐败的核心任务,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强党的自新机能是反腐败的根本目标,使党的执政理念、结构功能和执政方式适应现代化新阶段的要求。反腐败归根结底是为了推进党的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党的领导和执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更需要加固和扩展其合法性,不断创新领导制度和执政体制,更加明智地处理复杂的政治权力关系。其中,党政关系是所有政治权力关系的核心,关系党的权威性发挥,直接影响党的执政能力与国家治理成效。以往对党政关系的分析多从宏观视角来探讨党政职能分开。实际上,党政关系可以具体化,党政分开可更具操作性。党组作为党在非党组织领导机关中的领导核心,是党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嵌入政权机关的纽带,其运转实质上是党政关系的一种具体展开,也是在中国特色国家治理大背景下探索党政分开的一种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党内的法规及按照这些法规治理党的问题,这也留下了两个需要重新整合的程序问题,一是执政党的法规与国家宪法之间的衔接,二是执政党通过政策的法规化对国家权力分工进行赋权的过程与"两会"程序(审议、赋权、监督、协商等)之间的关系问题。这背后是当前世界各国执政党面临的共同问题:去政治化  相似文献   

6.
加强对领导班子的内部监督,是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新时期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江泽民同志曾严肃指出:“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越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越要有严格的党内监督。一个执政党,如果管不住、治理不好领导班子和领导……  相似文献   

7.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党以来,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高度重视权力制约与监督。目前,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总体框架已经初步建成,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在重大危机当中,依然存在监督不到位、工作不精准、手段不先进等问题。因此,我们要以重大危机为契机,改革创新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顶层设计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为防范和化解重大危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安全、巩固党的长期稳定执政地位、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坚强有力、科学有效的监督保障。  相似文献   

8.
市域既是国家治理体系运转的重要节点,又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维度,在国家治理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在纵向结构上实现上下贯通,让党的全面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市域社会治理的全过程,搭建权责明晰、层层联动的纵向治理架构;要在横向结构上实现全域协同,形成多元主体基于"协商同意"的新型市域社会治理秩序,在合作共治的框架下横向动态研究制度的运行绩效,并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将政治的引领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德治的教化作用、自治的基础作用、智治的支撑作用有机融合,立体化推进社会矛盾解决。  相似文献   

9.
冯敏 《决策探索》2021,(2):54-55
《监察法》实施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对行使公权力者的监督关口前置.但是在实践中,这种监督的实效性有待提高,其中部分原因在于《监察法》中监督职责的规定存在不足.监督职责作为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责,可有效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创新监督手段,完善监督依据和监督效果评价体系,通过对制度的完善,实现监督职责的有效行使,有力推进腐败治理...  相似文献   

10.
正从国家—社会关系的角度看,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下方面的举措至关重要。一是厘清并合理确定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利的边界。首先,从法理层面明确哪些是国家权力,哪些是社会权利。其次,在制度设计层面明确权力授受的具体程序。二是规范国家权力体系并坚持党对国家的领导。在中国,党对国家的领导,是党通过所掌握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新时期领导者培养、领导制度建设、领导理论研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亟须新领导者的群体性涌现  相似文献   

12.
高泉 《经营管理者》2013,(31):36-36
开展企业效能监察是企业纪检监察部门服务服从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项工作的最佳切入点,是坚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切实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企业效能监察是企业监察部门在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效能的监察活动,其功能是通过监督监察企业内部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对相关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价,纠正存在的问题,查处违规违纪人员,追究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以达到监督控制管理行为,提高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效能、预防腐败、防范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强化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监督责任,促进监督体系与治理体系有效对接,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监督作为国家治理的内在要素,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居于重要地位。促进监督体系与治理体系有效对接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相似文献   

14.
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进而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凸显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战略意义。我国渐进式改革的自我强化功能、改革绩效普遍的公众认同的合法性基础与苏联激进式改革的代价警示,走渐进式改革路子不仅是路径依赖的惯性使然,而且是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与实践理性综合判断的结论。遵循制度变迁的规律改革创新,将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将整体协调与局部推进统一起来,整体布局,统筹兼顾,科学处理党的领导与人大授权、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发挥高层智库作用与扩大公民参与的关系,使之沿着不断增强和优化的轨迹演进,才能避免陷入制度"锁定"状态,从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引导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释放出政治改革特别是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改革重大利好。国家监察"体改"既是对党的监督的强化,也是对党的领导的实化。特别是要在当前的党内监督全覆盖基础上,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国家监察全覆盖。这"两个全覆盖"有利于杜绝权力监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这对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提出了新的要求。执政党是人民群众和公共权力之间联系沟通的纽带,并充当人民群众监督和控制公共权力的利益代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依法治国需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强而有力的领导。政党现代化已然成为推动二者实现的逻辑基础和主体力量。政党现代化的基础是实现依法执政、民主执政和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前提是实现政党法治化和公共权力运行法治化。公共权力运行法治化需要通过培育法治理念、完善制度建设、构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等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薛侃 《领导文萃》2014,(14):10-12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新理念,蕴含着极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巨大变革时代,中国共产党自身也正努力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真正转变,这种转型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明确引入治理的概念,并明确提出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两个总目标之一。由管理到治理的转型,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的必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设计者和亲身实践者,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三圈理论"作为领导战略管理的分析工具,构建了以价值、能力、支持为三要素的分析框架,用以提高公  相似文献   

19.
李国军 《决策探索》2008,(16):60-61
效能监察是监察部门针对影响管理效能的有关业务事项或活动过程,监督检查相关经营管理者履行职责行为的正确性,特别是对生产经营管理行为的效率、效益和效果进行监察,发现管理缺陷,纠正行为偏差,促进企业规范管理和自我完善,提高管理效能的综合性管理监控工作.怎样认识效能监察工作,统一人们对效能监察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效能监察工作的规范管理,是当今企业各级领导、监察部门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依法执政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笔者认为,当前落实依法执政,首先要摒弃传统的“领导”习惯,建立起符合法治要求的“执政”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执政观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具有了一身兼二任的地位: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但是,二者有着重要的区别。确立和加强依法执政观念,首要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执政观。首先,执政是一种有限的行为。执政反映的是政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是执政党的代表通过法定程序进入国家政权机构,运用国家政权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为,其处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范围不取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