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歆 《职业》2012,(3):116
一、中职新生适应不良的原因分析1.生理原因中职新生在入学时,年龄一般都在16岁左右,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心理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在遭受挫折时,由于心理的幼稚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容易产生内心剧烈的情绪波动,也不易自我调控。  相似文献   

2.
一、抑郁:有一些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无奈又惧怕,这种心态假如不及时调整,很容易引起抑郁。这种抑郁比较顽固,极容易使人丧失生活兴趣,令人感到疲乏。因此这种人极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火,经常自卑、自责、自怨自艾,严重者可能产生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相似文献   

3.
专业助人者有时会面对有不幸遭遇的案主,不仅要倾听他的痛苦经验,还可能目睹他的悲惨处境。许多助人者在为这类案主治疗创伤的过程中,产生了替代性创伤。而替代性创伤往往会给助人者的生活和对生命的信念带来负面影响,使他们将自己的生活和日后的助人工作推向危险的边缘。因此,正视专业助人者的替代性创伤并探讨应对策略,是当前刻不容缓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伍绮诗的《无声告白》以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社会为故事背景,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普通华裔家庭遭受创伤后引发悲剧的故事。本文拟从创伤理论出发,以心理创伤和文化创伤角度分析小说中的家庭成员创伤经历、产生原因,进而揭示叙述创伤和反思过去有助于疗治创伤、重建自我。  相似文献   

5.
助人者的替代性创伤与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业助人者有时会面对有不幸遭遇的案主。不仅要倾听他的痛苦经验,还可能目睹他的悲惨处境。许多助人者在为这类案主治疗创伤的过程中。产生了替代性创伤。而替代性创伤往往会给助人者的生活和对生命的信念带来负面影响,使他们将自己的生活和日后的助人工作推向危险的边缘。因此,正视专业助人者的替代性创伤并探讨应对策略,是当前刻不容缓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由于灾害移民物质条件的急剧恶化和精神世界严重受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本文尝试以"流民心态"进行阐述。人作为文化的载体,在这种心态下会对文化融合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灾害的含义及其影响,侧重于灾害移民的特征及心理分析,从而阐释"流民心态"的表现和成因,最后尝试给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董文荣 《职业》2012,(21):135
多年来,在技校基础会计授课过程中,许多教师认为学生脑子笨,反应差,理解慢,总是抱着给他们上课很累的情绪上课,教学效果一般。针对这种情形,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本文就近年来笔者的一些教学经验与所得,谈一些体会和看法。一、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课既是传授知识的开始,又是沟通师生情感的开始,师生情感会在导课中得到交流和升华,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让同学们感到老师理解、关心、信任他们,进而对老师产生亲近感,敬重心理,通过美好的第一印象,由此喜欢该课程。技校学生在接受新课程时,既感到新奇,又会有些畏惧  相似文献   

8.
本案例介绍了一名大四学生因恋爱受挫而致焦虑、失眠、情绪低落的心理辅导与治疗过程。该生从出生就被送养,造成被"抛弃"的心理阴影,失恋事件、家人催婚及毕业压力诱发了被抛弃感,进一步产生无价值感,导致焦虑抑郁情绪,影响了学习与生活。经过分析,采用沙盘游戏疗法帮助她消除了症状,认识自我、修复创伤,提高与人交往能力等。经过8周治疗,疗效显著,达到了咨询目标。  相似文献   

9.
职校生群体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但是心理承受能力弱,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在面对学习、升学、就业以及人际交往等诸多外界压力和内部矛盾时,容易出现许多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程旭楠 《现代交际》2015,(3):154-155
"90后"大学生心理普遍较为脆弱,受社会、家庭和自身原因的影响,容易产生学业迷茫和焦虑情绪,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当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处理,引导学生重构自我认知,重拾信心,缓解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1.
周焕书 《职业》2017,(26):45-47
技工院校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厌学情绪严重,常出现违反校规校纪现象.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教育,一些学生表现出情绪冲动、顶撞教师、打架旷课、缺少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服从管理等现象.这些使任课教师感到无论是给学生授课,还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都有较大难度.因此,对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对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英 《职业》2011,(14):154-154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但心理承受能力弱,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致使其在学习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常见问题1.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自信心不足,得过且过的现象比较普遍;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个别学生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13.
正如今,许多老年人都有这样的表现:明明没有想看的电视节目,却抱着遥控器调来调去,直到深夜,宁可坐着打盹也不上床睡觉。还有一些老年人会不由自主地和微信上的好友长时间闲聊,或者没完没了地逛购物网站——这就是"软瘾"。"软瘾"是指那些强迫性的习惯、行为或情绪,是人们在高压环境下,为了逃避现实而出现的精神(心理)上瘾现象。比如迷失在网络空间、过度消费、看电视时间太久、总是拖延或运动过度等。人  相似文献   

14.
人到老年,脾气会变得古怪,下面六种不良心理会加速老年人的衰老:一、抑郁有一些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无奈又惧怕,这种心态假如不及时调整,很容易引起抑郁。这种抑郁比较顽固,极容易使人丧失对生活的兴趣,令人感到疲乏。因此这种人极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火,经常自卑自责、自怨自叹,严重者可能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相似文献   

15.
小西 《当代老年》2010,(2):43-43
中国人常讲“悲秋”,意思是到了秋天,情绪就容易低落。其实,入冬对人们的心理也会产生相类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多数初次登台发表演讲的人,几乎都产生过怯场心理。当年美国的大演讲家用宁斯·伯瑞安曾经回忆他第一次尝试演讲的情形,他说,当时面对听众站在讲台上时.他的两个膝盖颤抖得碰到了一起。美国的第十六任总统林肯更是闻名于世的演讲家。起初,他也曾在一些会议上感到过害羞和怯场。据他的法律顾问讲,林肯开始演讲时,声音嘶哑刺耳,并且个人感到不适。连这些名家在演讲的初期也都经历过紧张、怯场,普通人就更是如此了。那么应怎样克服怯场情绪呢?笔者提出四点建议:一、对演讲进行“过度”准备所谓“过度”准备就是对演讲内容的难备要超…  相似文献   

17.
正对于不少跑友来说,跑步是一件让人上瘾的事情。这是有科学依据的。跑步和运动会对大脑产生生物化学作用,产生内啡肽,从而改变运动员的情绪。跑步能释放年轻激素内啡肽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在内腓肽的激发下,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不快。从心理的层面,也可以来解释,为什么中产阶级人群,更爱跑马拉松或者登山这样的极限运动。那就是极限运动给了他们很强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和做企业的满足感非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家认为,人生危机会给个体带来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失调。在危机未能及时得到缓解的情况下,抑郁与极端行为——自杀都有可能发生。什么是人生危机呢?也许你会不加思索地说,危机不就是那些大大小小的阻碍和困难吗?事实上,单单是阻碍和困难还称不上人生危机。心理学研究早已表明:只有当人们感到解决问题的资源不足、一贯使用的应付策略又毫无用处,心里充满着绝望、害怕、震惊、悲伤等负面情绪时,危机才算是真正地降临。在众多人生危机中,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杀和丧失亲友是最为常见的3种。只有洞悉它们产生的缘由、了解战胜它们的心理策略,我们方能摆脱阴霾、笑看人生。  相似文献   

19.
韩伟  范凯 《现代交际》2010,(7):183-183,182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了产生抑郁心理的原因,结合学生管理实践,提出预防和减少抑郁情绪出现的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有的人受委屈、有心事会立马宣泄出来,而有的人就会放在心里自我消化。当负面情绪压抑太多、太久,就很难排解,造成"情绪超载"。如果你表现出以下一些行为,就要有意识地关注心理状态并进行情绪疏导了。觉得"好无聊""没劲"。有心理医生认为,无聊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外部刺激弱。人们长期处在单调、重复或者压抑的环境中时,就会有对新鲜感、兴奋感和变化的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