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位中发生争端是常见的现象。当争端成为单位治理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时,就要正视争端、研究争端和处理争端。利益关系、认知差异和信息沟通等是争端的主要诱因。研究争端发生机制可从争端涉及因素、争端发生过程和争端效应三个角度入手。处理争端可以采取消解争端和利用争端两种方式。消解争端可以是自行消解,也可以是外部力量参与消解;利用争端则主要是针对任务型争端和合作型争端而言的。  相似文献   

2.
程明 《领导科学》2020,(5):20-22
单位内部存在领导与领导、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争端三种类型,其诱发原因各不相同。单位内部争端易对单位治理生态、员工干事热情、团队绩效等产生负面效应。消除单位内部争端,应建立争端解决机制,强化单位制度建设,加强单位文化建设,增强领导艺术。  相似文献   

3.
单位治理中的利益争端,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常态的,也有偶发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利益争端能够增强单位的整体战斗力,提升单位的持续成长力,但也会导致压制型治理方式强化,领导者与员工的关系疏离,消减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单位整体效能。有效疏解利益争端,要注重情与法相结合,充分关照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完善利益表达机制,有效化解各利益主体间的隔阂;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实现员工现实利益和单位长远发展的一致性;正确引导员工的利益观,激发员工的敬业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辩证统一的关系。对一个单位来说,竞争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激发员工潜能,增强实现目标的内驱力,但竞争也容易使人产生紧张、不安和敌意,甚至产生拉帮结派、互相攻讦等不良现象;合作能使人们尽快地实现目标,使双方得到共同的利益和成长,但合作也容易使人产生依赖性和惰性,相互推卸责任,不思进取。竞争过度会导致恶性竞争,造成单位人际关系恶化,阻碍单位目标的实现;合作不当也会导致单位内表面一团和气,但责任可以说,竞争与合作是不清、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如何构建单位  相似文献   

5.
单位员工因年龄、兴趣爱好、籍贯等因素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的现象,被称为隐性结盟现象。单位员工隐性结盟现象表现为兴趣爱好相同、个人背景相似、隐性知识共享。单位员工隐性结盟现象有为员工提供情感慰藉、弥补正式组织中沟通的不足、柔性解决争端的积极影响,也有导致小道消息盛行、消解正式组织的作用、孤立未入盟的员工等消极影响,使单位争端频发。因此,单位领导者要承认隐性结盟现象的客观存在,拓宽沟通渠道,更好地发挥工会的作用,重视隐性结盟组织中的核心员工,以此发挥其积极影响,消除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单位争端发生的诱因有利益需求、情感需求、价值需求、个体特质以及其他因素。利益纽带感知不足、单位情感联系羸弱、价值实现途径模糊、个体行为选择差异是引发争端的根本原因。单位领导者消解争端,既要分好蛋糕,也要做大蛋糕;既要倡导融入,也要主动吸纳;既要专注任务,也要描绘图景;既要严格监管,也要收放自如。  相似文献   

7.
利益冲突是影响单位管理和健康发展的直接因素。单位的利益冲突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部分,横向是每个员工在单位中出现的利益纠纷,纵向是上下级或各个部门之间出现的利益争端。利益冲突对单位管理机制创新有建设性与破坏性的双重影响。整合单位内部关系与促进单位健康发展是利益冲突在单位管理机制中所发挥的建设性功能。管理手段强硬,冲突治理机制缺失,缺乏评估系统,工作过程中责任感下降,因政治沟通的影响使决策制定失当等,是利益冲突在单位管理机制中产生破坏性作用的表现。解决单位利益冲突,要明确单位管理目标,关注利益合理分配;完善评估系统,公平对待各个利益主体;优化组织结构,拓宽利益主体参与管理的渠道;关注实践运行,确保各项制度能更好地实施。  相似文献   

8.
单位内部制度设计不合理、组织压力不均衡、个体化差异和结构化差异的客观存在,使单位内部治理呈现出外在有序性下的内在无序性特点,单位内部人际关系呈现出面和心不合的特点,内部信息沟通呈现出碎片化与失真化交织的特征,而这正是单位内部隐性争端的具体表现。要发挥领导者的示范作用,防范和化解争端;发挥团队的凝聚作用,纾解和引导争端;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规范和限制争端。  相似文献   

9.
辛勤 《领导科学》2021,(2):91-93
在单位治理中,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者与中层干部之间、不同部门之间都会产生争端。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为了妥善解决不同群体间产生的争端,一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尊重每位班子成员的意见,平衡好正副职干部的利益诉求;二是单位领导者不宜越过中层干部直接给其下属分派任务,在资源分配上必须考虑每个部门的需求,切实保障每个部门的核心利益;三是明确每个部门的权责界限,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强调部门间竞争的"鲇鱼效应";四是完善单位的规章制度并切实执行,善于倾听员工的心声,切实维护普通员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争端领导力是指领导者运用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影响争端当事人的能力,具有个体性、动态性、风险性、可迁移性四个显著特征,最直接的价值体现在提升领导者威信和促进单位内部和谐两个方面。依据解决争端的方式和风格,争端领导力可以分为压倒型、调和型、无为型和预防型四种。领导者修炼争端领导力,要坚持三个原则,灵活应对争端;修炼"三德",提升领导能力;增强问题意识,优化制度流程;塑造和谐文化,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单位发展过程中,单位员工的无力感集中体现为胆识不足导致的"心无力"、动力不够导致的"精无力"、意识不强导致的"神无力"、体能不健导致的"肌无力"、能力不足导致的"技无力"。要消除单位员工的无力感,使其重新树立积极的工作态度,一是要打造员工过硬的身体素质,给身体赋效能;二是要培养员工积极的工作面貌,给精神赋势能;三是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给行动赋动能;四是要打造创新互助的单位文化,给心灵赋热能。  相似文献   

12.
能力素质差异、判断标准不一、决策风格迥异是引发单位权力争端的主要原因。权力争端会令单位出现权力冲突、权力失衡和专权腐败三重风险。领导者化解单位权力争端,需要积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以大数据技术再定位程序角色,以智能算法再建构权力清单制度,以网络信息技术重塑单位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在单位治理过程中,创新工具的应用能够整合集体智慧,从而在提出全新工作思路的同时化解内容冲突。将开放空间会议技术迁移到单位情境,可以提供单位争端解决的开放空间方案:鼓励畅所欲言,发掘冲突情境;深入开展讨论,汇集各方意见;聚焦争端攻关,制订解决方案;结束本次会议,进行后续跟进。利用单位争端解决的开放空间方案,能够打造一条化解冲突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4.
面对单位内部争端,领导者需要做出合乎法理和情理的裁决。法与情在管理工作中不仅具有各自独特的含义,也具有内在的联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领导者在化解单位争端时,要树立同时运用法与情化解争端的观念,既树立解决争端的法治思维,又注重解决争端的情感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合理授权激发员工活力是组织实现扁平化,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以往研究大都以领导为中心,探讨领导授权行为的影响效应,忽略了员工是否期望授权在授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本文基于关系认同理论,探讨了员工授权期望-领导授权行为一致性如何通过塑造领导关系认同影响工作绩效。本文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282份两时间点上下级配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员工授权期望与领导授权行为一致情境下的员工领导关系认同水平高于两者不一致时;(2)员工授权期望与领导授权行为一致时,两者的水平与员工领导关系认同正相关;(3)员工授权期望与领导授权行为一致性通过领导关系认同对任务绩效产生间接影响。以上结果深化了学界对授权过程的认识,对关系认同理论、追随力等研究领域均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单位员工间常常因秉持相同态度、深度心理认同、实施配合行为、表达依附情感而形成隐性结盟。这种行为虽然团结却容易违规,虽然齐心却容易相互勾结,虽然相互体谅却容易相互包庇,虽然彼此支持却容易威胁领导权威。领导者正向引导隐性结盟,应正基础,以任务为纽带,实现彼此协助;正内容,以履责为基础,实现彼此关照;正取向,以发展为目标,实现彼此配合;正目的,以服务为前提,实现彼此支持。  相似文献   

17.
单位内代际能力传递方式,主要有单位和员工代际能力传递、员工和员工代际能力传递、管理者和员工代际能力传递等三种方式。单位文化认同感、职业发展需求感、对待遇薪资的期望、工作适应能力、心理落差接受度等因素影响着单位内代际能力传递。优化单位内代际能力传递,应提升单位文化认同感;强化员工的职业规划;制定灵活的薪资待遇福利制度;优化管理内核和目标;加强信息沟通,注重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正>新员工是一个单位的新生力量,作为单位领导者,既要团结老员工,又要凝聚新员工,使新老员工产生协同力、向心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结成一条心,把单位新员工打造成素质过硬、作风优良、能打善战、敢拼能赢的高素质队伍。那么,领导者如何使单位新员工产生向心力呢?感情上多接近——让新员工有归属感一是多贴近新员工的心灵。员工新到一个单位,人生地不熟,说话小心谨慎,做事谨小慎微,唯恐因说错了话、办错了事,给领导和同事留下  相似文献   

19.
刘意 《领导科学》2020,(7):109-111
单位治理中争端表现依据争端主体、争端类型、表现形式和组织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单位治理中争端的出现具有促进单位交流沟通、强化单位决策认同、消除成员个体歧见和塑造单位价值观念等正效应,也存在耗散组织资源、区隔人际关系、裂化单位整体和阻滞决策执行等负效应。  相似文献   

20.
员工具有促进型和防御型两种调节焦点,以此为基础会形成促进与防御两种追随行为。员工追随选择分化是领导风格、组织氛围和个体特征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三种因素通过对调节焦点的影响促使员工形成不同的行为选择。促进型追随对任务绩效和情境绩效均具有积极效用,而防御型追随正向影响任务绩效,却与情境绩效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为此,领导者一方面要加强员工追随行为的构建与强化,另一方面则要实现防御型追随向促进型追随的转变,使员工与组织绩效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