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每一处空白,每一根线条,都有生命。63年"剪龄""尽量多用剪,少用刻,刻出来的东西会显得呆板,剪出来的比较鲜活。"对每一个来学剪纸的人,宋丽文都会这样再三叮嘱。宋丽文已有63年"剪龄"。"剪纸是我的家传手艺,四代人都会。外婆传给母亲,母亲又传给我和姐姐。不过我母亲是医生,工作很忙,平时是外婆带我玩。外婆很厉害的,一到快过春节的时候,来求剪纸的人把门槛都快踏破了!方圆百里哪家有红白喜事都会请她去剪纸,窗花、门神、床帘、肩垫……她什么都能剪,而且不打底稿,随手就来。我看着觉得很好玩,一把  相似文献   

2.
廖尘 《老人世界》2011,(12):43-43
撕纸是我国一种制作方法特殊的纸艺门类,源于剪纸,在民间流传久远,并延续至今。由于是纯手工制作,于是在边界处就会产生一种参差不齐的毛边,将这些“毛边”连接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些有趣的肌理。这是一种类似剪纸但和剪纸不同的平面镂空艺术,不需要画草稿且不需要借助工具,完全用自己的双手来跟纸交流。  相似文献   

3.
1.请不起助手的墙绘师 我是个墙绘师,就是那种在墙上搞绘画的. "春河里"是刚建好的小区,大多数房子正在装修.今年的流行趋势是画墙绘,在洁白的墙上用丙烯颜料直接作画,我就是画这个的. 这天,一个女子打电话说,她住38号楼702,想让我画一幅电视墙.我立即赶过去,一个20多岁的女子给我开了门.她个子挺高,很消瘦,长得还算漂亮,只是神情太冷.她指着房间说,其他地方都装修好了,只差画个电视墙. 我给她画了一幅粉色的香水百合,她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是我进来之后她第一次笑.我不失时机地说:"我再帮你画个卧室墙吧."她答应了.  相似文献   

4.
正外婆本来是想把真相告诉他的,突然什么都不想说了,只趴在他跟前呜呜咽咽地哭。外婆一辈子不曾嫁人。外婆不是我的亲外婆,她是子衿姨的娘。我母亲从小就和子衿姨要好,她们两家住对门,数着日子一起长大的。我小的时候,母亲忙着做活贴补家用,常把我送到外婆家去。子衿姨很疼我,视我如己出。在我歪着脑袋想该如何称呼子衿姨她娘的时候,子衿姨摸摸我的头,笑盈盈地说:"叫外婆。"  相似文献   

5.
据《环球时报》报道:"如果你害怕某个人,你就想象一下他穿着内裤的样子,那么社会的等级观念就在你心中一扫而光……如果我能在二战前画一幅希特勒只穿内裤的画像,那么可能就不会有二战了。"比利时艺术家简·布库艾是世界上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内裤为主题的博物馆的创始人,人们问他创办内裤博物馆的初衷时,他总是这样说。  相似文献   

6.
01 王革自幼受家庭文化的熏陶,4岁便开始学着姥姥和母亲的样子,拿起剪刀,弯弯绕绕地剪出一些花鸟鱼虫的图案. 在她的印象里,姥姥的绣花剪纸手艺了得,姥姥的剪纸大多是喜花、福字、窗花、柜花,充满传统文化元素.而到了母亲这一代,剪纸就有了更多的实际用途.  相似文献   

7.
正陆小曼擅长绘画。徐志摩空难后,她失去了生活来源,靠卖画来缓解生活困境。解放初期,在著名画家钱瘦铁举办的一次画展上,陆小曼也展出了作品。那天,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来看画展。他在陆小曼的画作前驻足良久,十分喜欢那几幅画。当知道这几幅画的作者时,陈毅告诉在场的人:"徐志摩曾是我的先生,陆小曼应是我的师母。"他当即买下了那几幅画。了解到陆小曼的境遇,陈毅心里充  相似文献   

8.
外婆的哲理     
外婆病危的时候,母亲三番五次打电话催我回去,而我总能找到充足的理由推托。20年前离开外婆那一天我就发誓:今生今世再不见她。我对外婆的仇恨缘于一场意外。12岁那一年,我随表哥去给大姨家送土豆,土豆装在麻袋里,麻袋搭在一匹棕色马驹背上。外婆说,你们俩一人牵着一人赶着,晌午饭之前就能回来。我和表哥就那样沉默地走着。后来表哥问我会不会骑马,我说我没骑过,不知道会不会。表哥说他也没骑过,"要不咱们试试?"我双手交叉,呈半蹲状,表哥左脚蹬我双手,右脚踏我肩膀,很潇洒地一步跨上马背。过了一会儿,表哥下来,我上去,一会儿,再换。有了这样好玩  相似文献   

9.
正要是我对她实施"逆向关怀",给她制造点麻烦,让她走些弯路,没准能摆脱她对我的依赖呢?一天晚上,我正坐在沙发上看书。"妈妈,快来帮我涂颜色吧。"萌萌一边画着明天要交的风景画,一边向我求助。"之前是因为你上视频课占用了时间,妈妈才帮你的,这次你自己画。"不能被她可怜的外表迷惑,我头也不抬地拒绝。"你就再帮我一次吧,以后我一定自己画。这幅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南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周蓉,是一位身残志坚的女孩。她双脚残疾,是湖南第一位被保送的残疾硕士研究生。从上大学起,就一直由善良慈祥的外婆照顾她。在学生宿舍里,周蓉向我讲述了她和外婆刘再英的真情故事。  相似文献   

11.
针线情结     
针线情结虽然1994年夏天,外婆的心情好极了。她眯着眼坐在阳光里穿针引线,满头的银丝闪闪发亮。每逢有熟识的人来家里做客,外婆就会抢着说:“来喝喜酒啊!我外孙女要结婚啦!”如果是她的那些老姐妹,她们便会很诧异地追问外婆:“就是那个不会做针线的女孩吗?”...  相似文献   

12.
我的外婆     
我出生那年,外婆46岁。我16岁时,外婆就死了,年仅62岁。死得很惨,震惊了所有熟悉她的人,她曾经达观爽快的性格与她的最终归宿,颇让人迷惑不解。 外婆的模样酷似高尔基《童年》里慈祥的外祖母,胖胖的,做饭或走路时有一点喘,一对大眼总是眯缝着微笑。母亲带我第一次来乡下见外婆时,她就眯缝着眼,只是冲我笑,笑得眼睛成了一条线。 以后外婆就爱把手放在我头顶上,说一些欣赏我的话。稍大一点后,每接受她热手的抚摸,我便沉浸在无限的温暖和幸福中,一个孩子最初的幸福是从他被欣赏中获得的。我喜欢外婆。 可能是伙食太素,…  相似文献   

13.
外婆70多岁时,病得卧床不起,真难为了膝下的儿女们。一开始,外婆是由母亲和她的几位兄长轮流奉养的。后来,母亲从单位退休了,再加上几位兄长都添了孙子,照料外婆的重任一下子都压到了母亲肩上。开始我也为母亲鸣不平,说了几次,母亲非但没有生气,反倒一脸严肃地反问我:“你老这样说,不会是以后我老了,你不想照顾我吧?”  相似文献   

14.
从前随处可见的窗花、炕围花、顶棚花、纸斗花、门笺等剪纸作品,现在已不多见。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越来越多,而且岌岌可危。少量还保存着某种技艺的民间艺人十分可贵,致力于传承民间技艺的艺人则更值得尊敬。凭着与剪纸的缘,她与剪纸错过又重逢,接过老人的剪刀后,带着嘱托,她致力于剪纸的创作和技艺的传承。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热情,为自身掌握技艺的保存和传承贡献着力量。  相似文献   

15.
回家     
飞机收起起落架的时候,机身猛地一震,我急速地右倾,同时,一个温存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不要紧,就这么一下。"一只手温和却很有力地拉住了我的胳膊。这是一种酷似我的外婆和正在越来越像外婆的年老的母亲惯常的语言——三、四十年代的保守、亲切而又中规中矩的北京话。它来自我身边E座的一位白发老妇人。她  相似文献   

16.
买画 一位夫人到画商那里买画,她挑来挑去,挑中了一幅静物画,画上有一束花,一碟火腿和一个面包圈。 夫人问:“这幅画要卖多少钱?” “五十个美元,这可是非常便宜的了。” “可是,我前两天看见的一幅画,几乎和这幅一模一样,才卖二十五美元。” “那它一定画得不如这幅画好。”画商很内行地说。 “不,我觉得它比这幅好。” “为什么?” “它那幅画的小碟子里的火腿要比这一幅多得多。” 透视心灵 “你找对象为什么要找大眼睛的?” “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找大眼睛的,可以比较方便地看出她的心灵。” 吻别 妻子望着住街对面的…  相似文献   

17.
千里寻亲     
2001年8月的一天,柏玉翠带着12岁的女儿柏洁从湖南乡下来到广州。她先到郊外花150块钱租了一间小小的民房,把自己和女儿安顿了下来。然后,她去商店买回一大摞白纸、一支毛笔和几瓶红墨水。回到小屋,她叫过女儿:"小洁,来,帮妈把白纸裁成信笺大小,妈来写。"柏洁咬着嘴唇慢慢蹭了过来:"妈,我不裁。"话没说完,眼睛就红了,声音也带着哭腔。柏玉翠叹了一口气,拉了女儿坐在身边:"小洁,妈在家时不是和你说好了吗,妈是带你来广州找你的亲生父母,找到他们,你就可以跟他们过上好日子。你还有什  相似文献   

18.
一天,我壮着胆子,走进德国一家大商场的经理室,我说,想同经理谈生意。经理是一个中年妇女,她告诉我,我是她遇见的第一个找上门谈生意的中国人。我拿出从国内带来的景泰蓝瓶、湘绣什么的,她的态度挺好,看了看,客客气气地说:"你有公文吗?"我不明白,她说:"你代表中国政府?哪一个部门或者是哪个省、  相似文献   

19.
年轻的品质     
央视焦点访谈,镜头对准了一位普通的北京市民,李淑芬。 她现在的身份是奥运志愿者。当北京申奥成功时,她正在家赋闲,兴奋之余,忽然觉得应该为奥运做点什么。听说老外们挺喜欢中国的剪纸,她想,剪点纸送给他们或许不错,剪纸是她唯一的业余爱好。主意拿定,说干就干。很快,她就精心剪出了20幅作品,并装订成册,第一份奥运礼品就这么新鲜出炉了  相似文献   

20.
无言     
我的外婆十八岁就嫁给了外公。外婆曾有个心仪的男子,但他去当兵了,去之前,他对外婆说,等我,回来娶你。但外婆的父母是不等的,于是外婆嫁给外公。他们结婚前从没有见过面,两个人是在完全陌生的情况下结婚的,然后一天天过下去。争吵是在所难免的,因为那时的贫穷,争吵几乎是每天都有。在母亲的记忆中,她的父母是在争吵中度过一天又一天的,而外公,用的最多的是他的拳头。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常常听外婆提起那个当兵的男人,他英俊、善良,还会唱歌给她听。但传来的消息却是让人伤心的,有人说他在打仗中阵亡了,有人说他去了台湾,反正,她的初恋情人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