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逆向领导力指在组织层级结构中下级对上级的影响力,其本质是下级与上级建立了高质量的信任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既受上级对下级能力、善意、诚实等可信度因素的感知的影响,也受上级个人的信任倾向的影响,而信任行为的结果又决定着信任程度的变化。下级获得上级信任进而建立逆向领导力,应做优本职工作,对上级身份认同,价值观和言行一致,因人施策,以及艰难时刻勇于担当。  相似文献   

2.
作为领导者,必须主动接近下级,并与他们和睦相处。这不仅是为了了解下级,也是为了取得他们的了解和信任。 一个领导者在工作中的难处常常不在工作任务本身,而是如何做好人的工作,去了解人、使用人,同时让下级了解你、信任你。如果这个难处解决不好……  相似文献   

3.
基于时间继起的消费者信任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产品质量危机极大的损害消费者的信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消费者的信任。关注消费者的信任修复,考虑到信任修复是个动态的过程,使用情景模拟法对消费者的初始信任修复和后续信任修复进行实证研究,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宽恕倾向对初始和后续的重购意愿有显著影响。在初始信任修复中,修复方式对初始重购意愿有显著影响,初始善意信任信念在修复方式和初始重购意愿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在后续信任修复中,修复方式和有无欺骗对后续重购意愿有显著影响,并且两者交互作用显著,后续善意信任信念和后续正直信任信念在修复方式、欺骗和后续重购意愿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江旭 《管理评论》2012,(8):51-57,87
传统的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信任与机会主义负相关。但在战略联盟背景下,这种观点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它只考虑了联盟成员间的善意信任,忽视了能力信任这一重要维度;其次,社会交易理论认为,(善意)信任具有阴暗面(dark sides),从而信任与机会主义之间并不总是线性关系。本文在社会交易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善意信任及能力信任对伙伴机会主义的影响,并采用190份我国医院间联盟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善意信任并不是越高越好,过高的善意信任会由于缺少监控而增加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善意信任与机会主义之间呈现一种先降低后增加的U型关系;能力信任与机会主义之间负相关的假设没有获得通过。  相似文献   

5.
移动证券用户的初始信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乏对移动证券的信任是影响股民采纳的一个主要障碍,探讨移动证券初始信任的决定因素,对于指导业界制定合理的策略建立信任、吸引更多股民的采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初始信任的综合模型,分析了七个前因变量(无所不在、信息质量、兼容性、感知的声誉、感知的大小、结构保证和信任倾向)对移动证券的初始信任的影响。采用结构方程技术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发现,股民对移动证券的初始信任主要受信息质量、无所不在、兼容性、结构保证和信任倾向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马一凡 《决策》2014,(9):80-81
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领导观正在发生变化,领导者慢慢从独揽大权的角色中淡出,下级也并不像以往那样很容易服从管理。这样的新型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使得领导过程中出现了新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领导者的权力是下级授予的,如果下级们不信任、不支持领导者,那么领导者也就无法维持自己的权力,对于整个组织来说,就会削减组织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7.
下级追随力的强弱取决于下级的忠诚度、大局观、进取心、主动性。领导者激发下级的追随力,需要建立信任,让追随力有黏度;设定目标,让追随力有方向;教育培养,让追随力有根基;善于激励,让追随力有弹性。  相似文献   

8.
下级是领导者开展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下级之间往往容易产生一些纷争,这种纷争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调控,很容易使下级的力量相互抵消,影响工作目标的实现。这种情况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因此,领导者必须采取各种方式有效地调控下级之间的纷争。纷争产生原因的复杂性,决定了调控纷争方式的多样性。领导者首先应该掌握调控纷争的一些基本原则,再通过对这些原则的具体运用达到调控纷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韩平  陆艳秋  吕春晓 《管理学报》2015,12(2):215-222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利用对应分析方法对中国企业组织中基于信任的员工归类与下属支持行为的对应关系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领导者倾向于向有才能的下属寻求决策方面的支持;向关系亲密的下属寻求情感方面的支持。对关系亲密,忠诚度高且能力强的下属领导者会向其寻求战略或政治支持;对关系亲密,忠诚度高但能力较弱的下属寻求情感支持。对关系亲密或忠诚度高,能力较强的下属寻求行动建议;对关系疏远,能力较弱但忠诚度高的下属寻求原始信息。此外,忠诚是领导者对下属信任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并且领导者职位层级越高越重视忠诚因素。  相似文献   

10.
员工组织内信任对其工作态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928名被试的调查,探讨了员工对上级和组织的信任对其工作态度(包括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员工对直接上级和对组织的信任对员工的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有积极的影响,而对员工的离职倾向有负的影响,并且员工对组织信任对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通过员工对上级的信任部分中介。而员工对组织信任对离职倾向的影响通过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完全中介。该研究结果进一步充实了中国背景下员工组织内信任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聚焦于探析辱虐管理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重点验证了员工信任和传统性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与调节作用。以北京市6家中等规模的电子制造企业中273名员工为研究对象,研究显示:辱虐管理负向影响员工信任,进而正向影响员工离职倾向;员工传统性调节了辱虐管理和员工信任、员工信任和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员工的高传统性程度不仅可以弱化主管辱虐管理对员工信任的负向影响,还可以强化员工信任对离职倾向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杨 《领导科学》2006,(24):30-31
上下级间的个别谈话是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协调关系的重要方法。因此,领导者应掌握与下级谈话的语言艺术。一、选准谈话时机领导者要通过谈话解决下级的思想问题,首先,要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即谈话要有针对性。如果领导者对要谈的问题还没真正弄清楚就贸然地谈,一旦被下级察觉,他就有可能不说实话或找借口以假乱真,甚至颠倒是非。如此,领导者就很难把握事情的真相,对下级进行说服教育也就无从下手。其次,做下级的思想工作,要选择下级的思想处于稳定阶段时进行。因为处于情绪波动中的人在认识上往往容易出现极端化倾向,甚至会产生逆反心…  相似文献   

13.
王明泉 《领导科学》2013,(14):48-49
信任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在组织内部,信任可以减少破坏性的冲突,使得上下级的沟通更顺畅,开展工作更高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缺少信任的组织,核心人才的才能发挥必然会受到限制,组织整体的高效运行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由信任力驾驭的组织看似绵软无形,却是至刚至强。基于信任的领导方式,正是时代和领导实践的召唤。一、信任是领导力的基石领导的本质是影响,领导者通过影响其追随者的判断标准,进而统一被领导者的思想和行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这种影响实质就是领导力。领导力的作用必  相似文献   

14.
沈连婕 《领导科学》2003,(23):41-42
20世纪以来,女性对政治的参与以前所未有的迅猛之势扩展开来,但全面地获得公众信任仍是女性领导者难以逾越的障碍。没有公众的信任就没有公众的支持,在“群众公认”这一对干部的考核、选拔标准下,女性领导者就难以脱颖而出。政坛,历来是强者的领地。女性领导者要在这个强者云集的地方立足并有所发展,就必须赢得公众的信任。一、发挥女性独特优势,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有的领导同志对女同志担任领导职务不放心、不信任,在对女性社会角色的评估上,总带有偏见和歧视。对此,女性领导者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充分认识自身的长处,不能一味地把自身的特点当…  相似文献   

15.
信任与激励     
不少领导者致力于加强信任和激励。关键:倾听员工的意见并提出反应,以言语及手势激发其行动。陷阱:科技进步及企业组织的成长与复杂化,降低了领导者与员工人际互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正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建立和谐的信任关系既是组织内形成无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是降低管理运行成本、提高管理绩效的需要,更是领导者的重要管理素养和领导力的体现。领导者在组织内构建和谐信任机制的方略主要包括宏观、微观两个层面,不同层面涉及不同的方式方法和构建艺术。宏观层面着眼于组织整体的信任关系构建,重点是建设制度信任和系统信任;微观层面则着眼于领导者和下属个体方面信任关系的构建,重点是通过自身建设和良性互动,建  相似文献   

17.
正对信任问题的研究发轫于20世纪初,学者们从多个学科视角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如,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较为系统的信任理论,心理学家卡尔·多伊奇的心理学信任问题研究,霍斯莫尔、罗特尔、怀特曼、阿兰·佩雷菲特等对人际信任问题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等。学者们提出,信任是组织维持效能与生存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有效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使下级更愿意配合上级工作,有利于团体与组织凝聚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在技术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研究开发联盟中,信任与控制关系的处理方式是决定联盟绩效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中国制药产业研发联盟为对象,对联盟达成前的初始信任与控制战略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发现能力信任与过程控制、自我保护控制正相关;善意信任与结果控制、自我保护控制负相关;而技术不确定性对信任与控制战略的选择影响的相关性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TAM的移动证券消费者信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信任研究比较多,但是移动商务环境下消费者对交易型服务的信任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以移动证券业务为研究对象,构建移动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信任模型,分析感知的易用性、感知的有用性、感知的安全、信息质量、便利性和信任倾向对移动证券信任的影响以及移动证券的信任、感知的易用性和感知的有用性对消费者使用意愿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224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和PLS-Graph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感知的有用性、感知的安全、信任倾向和信息质量正向影响消费者对移动证券的信任,感知的易用性和便利性对移动证券的信任没有显著影响,信任是消费者对移动证券产生使用动机的关键要素。最后,对移动证券的服务提供商提出对策建议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网贷成功交易的前提在于出借方建立起对平台的初始信任,而出借方初次接触未进行过交易的平台,往往仅能依靠制度因素为其提供保障,降低交易风险。基于制度信任理论研究构建出借方对P2P平台初始信任产生机理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出借方对制度有效性的感知,显著影响其对平台的初始信任,显著影响其信任倾向的建立,显著影响其对平台质量的感知。在制度环境因素、信任主体因素和平台特征因素(质量、规模、声誉)的共同作用和积极影响下,出借方对平台的初始信任得以建立,且初始信任对其出借意向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