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因为忙于工作,我们把孩子推给保姆照顾;因为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我们一次次给孩子"加压"。没想到这样却使孩子患上了"抑郁症",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中"家"的概念远不止一栋房子那样简单,而一定需有"人"——家人之间的交流,无时无刻不在流露的情感维系……无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还是分居两地,父母与子女间,"情"在便是"家"。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许多年轻夫妇为了生存不得不双双打拼,而老年人为子女甘当“保姆”带孩子,也成了寻常事。老年人帮忙带孩子的好处自然不少,但由此而引发的老年夫妻分居,以及因分居而出现的诸多问题,也越来越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4.
解除孩子成长的迷惘消除家长教子的烦恼把父母打造成优秀的教育者让父母把孩子调教得更优秀一个坏孩子,就像一辆出轨的火车,很多父母总认为轨道没问题,翻车一定是火车的原因,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同样,实施教育时,很少有父母检查自己教育的尺度和方法,他们把一切过错都归咎于孩子。  相似文献   

5.
正爱有许多误区。爱得不得法,就害了孩子;爱得不明白,就步入了误区。是伺候孩子袁还是使用孩子?糊涂的父母心甘情愿做孩子的保姆,事事替孩子代劳。在家里替孩子叠被、穿衣,甚至喂饭;在外面替孩子背书包、背画板、背水壶,明明是孩子能干的事,全由父母包办了。孩子呢,全然不把父母的辛苦放在眼里,他认为:你为我服务,应该!谁让你生了我!  相似文献   

6.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德国有一位扳道工,他对自己的工作十分的认真和负责。有一次,他接到通告,有两列火车即将通过车站,让他为其中一列火车扳道,让火车改道而行。 他来到了道口,远远地见一列火车慢慢驶来,另一方向,他又看到一列鸣着汽笛准备快速通过道口的火车。就在准备扳道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了自己的孩子站在铁轨里玩,刚好是那条火车就要快速通过的铁轨上。孩子显然对身旁的一切一无所知,他玩得十分开心。 一念之间,他想跑过去,救出孩子。但常识告诉他,如果救出了孩子,再回来扳道,时间已来不及了,这样就会造成两列火车…  相似文献   

7.
正在当今社会,只会打理孩子的吃穿住行已经不再是"好父母"的标准,能够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塑造好性格才是"好父母"的重要任务。无论是朋友圈,还是育儿网站,德国妈妈们的育儿方式素来备受推崇。一组简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德国妈妈是如何解决与孩子有关的"常见问题"吧——  相似文献   

8.
说到保姆,有人说"找个好工作难,找个好老公更难,找个好保姆难上加难"。现在城市人越来越离不开保姆,雇主和保姆之间的各种离奇故事也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保姆成为"狐狸精"勾引老公,保姆拐走孩子,保姆虐待老人,保姆偷窃或怠工之类的负面报道经常见诸报端……当大多数人抱怨保姆不如意时,如何找一个好保姆便成为雇主们私下交流的热点话题。虽然大家都说好保姆难找,好雇主难寻,但是总有一些保姆让雇主满意,总有一些雇主让保姆感动。什么样的保姆才算好保姆?首先她得爱孩子、要会照顾老人,其次她要像蜜蜂一样勤劳,像鹦鹉一样善于沟通,有鹰一样敏锐的眼光、豹一样快速的决断力。这要求也太高了吧?估计就算是有这样的人,她也不会当保姆。可我们需要好保姆,怎么办?本期策划中,我们给您呈现3个雇主和保姆之间的故事。不同的故事,说的是同一个道理:没有天生的好保姆,就算有,我们也未必有那么好的运气。既然这样,还不如从现在开始,争取将身边看起来并不理想的保姆,慢慢打造成一名称心的保姆。或许一个好雇主前面未必有一个好保姆,但是一个好保姆后面肯定站着一个好雇主。在日常相处中,双方都切记要尊重对方。作为雇主,要肯定保姆的劳动,给她足够的自由空间,生活上给予她们自家人同样的待遇;而保姆也应该加强责任心与爱心,尽可能做好分内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从文章提供的张亮的成长片断看,父母的分居和与张亮的分离,对其成长起了不利的影响。最主要是过早的心理断乳,切断了相互之间情感沟通和交流,让其缺失了爱的体验和教育。张亮父母的分居,客观上没有形成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没让孩子体会到相互关爱、尊重、欣赏、交流的积极情感。在孩子面前,父母的相爱言行,身教重于言教,孩子从小在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中长大,耳濡目染,才能培养起爱心。  相似文献   

10.
正当家里有了两个以上的孩子,而且孩子之间年龄差距较小,父母就会意识到"兄友弟恭"只是一个传说……当家里有了两个以上的孩子,而且孩子之间年龄差距较小,父母就会意识到"兄友弟恭"只是一个传说,前一秒他们还抱在一起柔情蜜语,下一秒可能就是你哭我喊、大打出手。于是,父母的万能职业表上又多了一项工作:家庭警察。清官难断家务事,父母怎么解决孩子之间的争端,也是一项极难的工作。尤其当自我情绪不好时,心中就像埋着地雷,孩子一哭就立即引爆,理智、平和、温柔全部炸  相似文献   

11.
正△:老师你好,我跟妻子结婚7年,以前我们俩人分居两地,今年初终于调到一个城市了,但是调回来之后,反倒是充满了矛盾。短短半年时间,我们俩之间已经无话可说了,我不止一次地想过离婚的问题。:为什么感觉无话可说了呢,以前分居两地的时候有话说吗?△:分居两地的时候要好一点,虽然不是天天打电话,两天打一个还是有的。:打电话都说些什么呢?△:一般都是问问小孩情况怎么样,最近工作忙不忙这样的,电话不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保姆盗窃、虐待老人的新闻层出不穷。选保姆,建议"严进宽待"。仔细审查身份建议找正规又靠谱的家政公司,拒绝人品低下、精神异常、有人格障碍的保姆。针对一些保姆使用假身份证现象,可就近到派出所确认身份信息,或通过提供查询证件真伪服务的正规付费网站查询,也可上网查看"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若想了解保姆是否有前科、经济诉  相似文献   

13.
<正>时光如白驹过隙。我来上海工作已近十年,当初懵懂无知的小姑娘,如今已是一个三岁小朋友的母亲。父母远在老家,一年见不上几次面,他们成了我心底最深处的一根弦。趁年假,我带着孩子,回家探望亲爱的父亲母亲。在家  相似文献   

14.
Hilton只有两岁半,但是她已经会用汉语请她的百万富翁爸爸把牛奶递给她。她的中国保姆甚至给牛奶盒子贴上了中文标签,这样Hilton就可以学着认汉字了。众多纽约精英们开始雇用中国保姆,Hilton 的父母就是这一趋势的追随者。这些目光长远的父母们希望他们的孩子在21世纪这个“中国的世纪”里能够拥有竞争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健康的孩子在劳动中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一份关于各国中小学生每日劳动时间的统计显示:美国72分钟,韩国42分钟,法国36分钟,英国30分钟,中国只有12分钟。德国法律明确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其中6—10岁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  相似文献   

16.
问: 我拥有北京户籍,但工作地点却在上海,已经在上海待了两年多.丈夫吴先生不愿离开父母,不愿放弃稳定工作背井离乡,因此一直在北京.因为就工作地点和生活方式难以达成一致,我想要跟丈夫离婚.我听朋友说,双方分居满两年就可以离婚,请问是否有这样的规定? 答: 夫妻常年异地居住,不一定算作法律上的分居.目前,法院认定的分居,是指因夫妻感情不和.双方分开居住,且互不履行夫妻之间的义务(包括性生活等).虽然不在一起住了,但如果不是因为感情不和原因,而是因为其他原因,如工作地点或其他客观原因,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分居.不过,如果异地生活的夫妻相互间感情不和,也可以构成法律意义上的分居,但是必须要有夫妻双方感情不和的证据来证明.  相似文献   

17.
我去英国探望姑妈,着实吓我一跳。只见六十多岁的姑妈,一个人住在偌大的房子里,孤苦伶仃的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后来,我渐渐从姑妈的口中了解到,英国的教育强调独立,孩子18岁后就搬到外面居住、学习、工作、谋生,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习惯,也因为工作忙,便很少联系父母。  相似文献   

18.
这里叙述的故事有真实的背景。从一个人的成长性发展的角度来看,本无什么"富二代"、"穷二代"之别,所有的孩子性格和未来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根源或答案。父母给予孩子的安全感是一种巨大的人生能量,它是自信、自强的培养基,并将在漫长的一生中平稳而持久地释放。  相似文献   

19.
问: 4岁的冰泉出生后一直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父母只在周六晚上将其接回,周日晚上就将其送回.爷爷奶奶对孙子有着深厚的感情.前不久儿子因病去世,儿媳带子改嫁.为留下孩子,冰泉的爷爷奶奶曾和儿媳妇打过官司,最后孩子还是被儿媳妇带走.二位老人要求探望孙子,又和儿媳打起了官司.请问他们的探望请求应否得到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20.
张江 《中国扶贫》2017,(1):57-61
有这样一群"战士,"他们远离亲人、克服诸多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帮扶工作中,他们有的在帮扶点上一"蹲"就是几个月,甚至亲人住院、孩子上学都无法顾及;有的不顾年长体弱,为了嘎查(村)和贫困群众的事,多次到旗里、盟里甚至自治区寻求帮助,争取支持;有的拿出自己的工资来资助困难群众看病、学生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