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树彬 《学术交流》2005,(10):183-186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形态,也是人类对宇宙不断探索和创造性地加以认识的结果。它们都是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类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科学探索以追求“真”为动力,以造福人类即“善”为本源,而“美”视觉化地反映了真和善的这种当前状态;艺术是对生活本质规律的形象化揭示,是对“真”的表现和再现,是对“美”的追求的结果。艺术形象的启迪、认识、教育、审美和娱乐作用,在驱动欣赏者积极、向上、至善。因此,真、善、美分别是科学与艺术的艺同精神、终极目标和理想标准。三者在服饰上得到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2.
张仁香 《学术交流》2012,(6):155-159
梁宗岱诗论著作《诗与真》《诗与真二集》是其诗学理论的核心文本。"诗与真"是该诗论的主题词。受德国作家歌德自传的暗示及艺术创作精神的启发,梁宗岱强调诗歌创作不仅要有"经验",而且有生命的坚挚,有对艺术理想不舍的追求。他在艺术上追求的"心灵之真"、"象征的境界"去西方象征主义的神秘化,融入一种忘我的超功利色彩,这背后隐藏的艺术精神正是庄学自然无为的真精神。  相似文献   

3.
一、规范意义的文学价值思想文学有什么用?现代批评理论对文学意义的探讨很少从这样的角度提问,但对于传统批评来说,这却是至关重要的。源于柏拉图的传统批评模式,在古希腊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典范:文学如果是有意义的,那它就必然对现实的人生有所作用。历史上著名的反文学主义者柏拉图,否定一切无用于“理想国”的文学。在他看来,诗是摹仿的摹仿,影子的影子,与理念之“真”愈来愈远,“对于真理没有多大价值”;同时,诗又激荡人的情欲,使“正义”的喜爱受到破坏,无助于理性的树立和城邦的稳定。唯一值得肯定的文学,只有那些教育人的颂歌。柏氏之后学亚里斯多德建立的诗学体系,虽被现代批评家艾布拉姆斯誉为“对艺术作为艺术的批评”,但他对文学的捍卫依然以求知致善的伦理追求为出发点。从亚里斯多德到浪漫主义之前的欧洲文学思想,主要反映着承自贺拉斯“寓教于乐”说和古希腊“摹  相似文献   

4.
探讨菲兹杰拉尔德的艺术风格 ,首先应关注他悖论的世界。他一辈子追求成功 ,可领略的却是无数次的失败 ;他历经失败 ,又哀伤地把失败写成诗。他是诗人小说家。他成功的秘诀 ,正是他能游刃有余地将相互矛盾的看法熔于一炉。他的艺术魅力在悖论中升华 ,其艺术视野在悖论中延伸。对人生他有本能的悲剧意识 ;对艺术他有诗意的追求。他把人生与艺术融为一体 ,把悲剧写成诗。他创造的“夜色世界”与他同时代的海明威的“冰山世界”遥相呼应 ,在“迷惘一代”的艺术海洋上巍然耸立  相似文献   

5.
浅谈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冯波丁诗人是需要学习的。宋代的张戒,在他的《岁寒堂诗话》中,把历代的诗歌分为五个等级,即《风》、《骚》,汉、魏诗,六朝诗,唐诗,宋诗,以《风》、《骚》和汉、魏诗为最高。他主张“以次参究,盈科而进”的学习次序。按“法乎上者...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陶渊明诗歌中明确地存在着对老庄道家之“道”的深深追求。这种追求是一种精神境界,具有独特的感受,有时在宇宙大自然环境中获得,大都是在饮酒中获得,故称之为“酒道”。作者结合具体作品对这种“道”的精神进行了分析,其主要内含是无为而任自然,求“真”而脱世俗。他不断追求的“道”的境界,从生活实践来讲是他在“大济苍生”之志不断受到打击的结果;从思想上来讲是他在两骨思想意识新觉醒潮流中对人生价值不断追求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施瓦茨符合人们对一个“天才”的所有想象:聪明、不善社交。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天才,他可能最终会与政府合作,以完成他的理想。但他还是一个激进的理想主义者,他为了追求“互联网知识共享”而站到了美国政府对立面。  相似文献   

8.
洪升《长生殿》的情感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升从“情场”视界、“情缘”焦点、“情至”本旨出发,在《长生殿》中对李杨故事加以情化、净化、理想化艺术处理,借以表现情感的解放和自由。洪升强调戏剧“言情”、“擅场”,于“情在写真”基础上求奇出新,力求创造格调高雅的情感诗化意境;他通过“情悔”描写否定情欲的放纵主义,主张克服情感异化而达到情感净化和自我完善境界,对当时由雅到俗、从情到欲类学趋向是有力的反拨;他还把生死相许这种情感郁结点作为戏剧创作的艺术肯綮和构思关键,用以揭示情感本体的超越力量和情感追求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戏膳艺传”长者剧场及社群艺术计划。从构思至完成舞台上的演出,用了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在初步的计划中,只不过想通过一些欢愉轻松的艺术工作来与长者们对话,也希望从这些活动中,找寻家传的古老饮食文化艺术,重温一下旧日情怀。在九个月的工作中,我们因经费不足而担心计划能否完成。最令我们这些艺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禅宗对王维的人生态度、艺术追求、审美情趣和诗歌创作手法的深刻影响。作者认为,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禅意,主要表现为空寂幽静的境界、闲适自在的境界以及“无常”、“无我”的理念。由于诗人把禅学理念融合在自然美的感性形式之中,从生动具体的形象画面里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思想倾向,使诗情画意与哲理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了“神韵天然”、空灵含蓄的艺术至境  相似文献   

11.
廉文澂 《唐都学刊》2006,22(2):21-27
贾平凹以宏观视野纵横捭阖和的思维,纵览“五四”以来散文发展历史及其人文意识艺术审美思域的开拓,提出了大散文的概念,要写大境界,大感情,其核心是美文观,而真与美是其灵魂,独特的个性是其艺术生命,形式的自由是艺术的特征。而贾平凹散文的佛禅道学思想,显示其多元的散文艺术观。贾平凹大散文的经典代表作是其“商州三录”,其艺术上追求无道、人道、文道的圆融与完美统一;独特的拙厚的个性、古朴的大气象、大境界;艺术形式不断探索,努力创新;既借鉴欧美,更继承传统民族神韵。  相似文献   

12.
廉文澂 《唐都学刊》2013,29(1):126-128
刘旷生长于中国内忧外患的大动荡年代,作为热血青年,承传着中国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抱着抗日救国的崇高信仰,于1938年不避艰难险阻,跋山涉水,从四川岳池奔赴延安。在这个广阔的生存空间,他看到吞纳百川、融汇众流的宏伟景象。他投人到这革命的大熔炉中,在抗日军政大学,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他树立了革命信仰,得到了艺术的冶炼,找到了人生理想和艺术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美学与现代艺术”学术讨论会,由中华美学学会青年学术委员会与首都师范大学分部中文系联合主办,于5月23日至27日在京召开。来自北京及全国各地的80多位从事艺术和美学研究的青年学者聚集一堂,谈美学、说艺术、议文化,明明白白地向世人显示了,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涌动之下,他们仍然执着于自己的学术追求,钟情于美和艺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丘丽云 《探求》2001,(4):78
刘小敏、李振连同志合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的《WTO与中国文化》一书 ,是一部阐述真、善、美的好书。这部著作洋溢着对“真”的追求 ,知识性强。在这本长达28.5万字的书里 ,古今中外与WTO(世界贸易组织)、文化相关的知识几乎无所不包 ,而且作了非常精练的高度概括。在上篇里 ,作者从总体上对GATT(关贸总协定)、WTO的历史渊源以及中国与GATT、WTO的来龙去脉 ,WTO的魅力与陷阱、WTO的“游戏规则”等进行了介绍 ,并从中提炼出种种启迪 ;在中篇里 ,作者对国际国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  相似文献   

15.
学界关于王国维“真景物”、“真感情”的阐释历来多有分歧,其实,这是两个包蕴丰富、需要多维解读的概念。所谓“真景物”,是指诗人以自由空明的心态直观把握外在景物,经由创造性的艺术传达而写之于诗词中的自然、逼真、富于特征和审美价值的感性图景;“真感情”则指创作主体以审美的眼光观照自身对宇宙人生真诚、激动的情感反应,并通过独创的诗艺形式表现出的个性化的人类情感。王国维认为,写出“真景物”和“真感情”的诗词文本都可称之为有境界。“真景物”与“真感情”都是含有“情”、“景”两种质素的艺术存在,只是两者之中的情、景各有不同的特性和迥异的组合形态。“真景物”、“真感情”既可以指一首诗词的整体,也可以是其中的个别诗行或词句。  相似文献   

16.
姚大志 《求是学刊》2007,34(2):39-44
正统的自由主义者都是“反至善主义的”。虽然拉兹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但他举起至善主义的大旗,试图对自由主义提供一种激进的解释,以探索一种既不同于古典自由主义也不同于新自由主义的第三条道路。拉兹的政治哲学介于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之间。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饮酒》(其五)文化意蕴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宏龙 《社科纵横》2005,20(3):132-133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流人物,他的著名诗赋有许多为人们所激赏。《饮酒》诗(其五)是他对真、善、美追求的流露,其中蕴涵着多层的文化意蕴,本文试从四个方面由浅至深地揭示诗中的哲理意味,从而真正地理解陶渊明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8.
阿Q是个非常复杂而奇特的艺术典型。他穷到一无所有,难以生存,却妄以先前的“阔”自尊;具有农民的质朴,又沾染了些游手好闲之徒的狡滑;实际上多是吃亏,而精神上“永远得意”;受尽欺压和凌辱,却又去欺侮更弱者;麻木、健忘,对革命却相当敏感;想“造反”,要革命,却又胡里胡涂,极其愚蠢。他象个喜剧人物,他身上无价值的东西,性格的  相似文献   

19.
张晓校 《学术交流》2013,(1):211-214
图拉真作为"五贤帝"时代"最佳元首",对内各项政策缓和了社会矛盾,对外通过征伐扩大了帝国疆域,使帝国的版图达到最大化,军事业绩让前人和后来者无法与之比肩。图拉真治理帝国、治理军队成效显著,是他能够顺利推进他的征服政策的基本保证。图拉真军事征伐有直接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不外乎他本人对军事胜利的追求,以及对被征服地区财富的掠夺。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散文的思想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早有定评.近年来,散见报刊的评介文章,虽然意在称扬朱先生散文的美,却似乎有点不得要领。他的散文虽被誉为现代“白话美术文的模范”,却不是专供闲人雅士把玩的“小摆设”,不属于“轻软纤小”的那一路。它不但是先生思想、人格和审美追求的生动体现,而且是我国古典的、现代的雅文化和俗文化会通、融合的产物。这使它具有丰盈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神韵,舍此谈论朱先生散文的美,可就应了“雅的俗得紧”的这句老话。下面仅从朱自清的人生追求、美学理想和艺术实践三个方面,略陈管见。“颂其诗,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