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注学生就业能力 提升高职院校就业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乐 《科学咨询》2008,(20):22-22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职院能否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抢抓机遇不仅仅要提高就业率,更多的是要提升就业质量.高职学院就业质量的提高由众多因数决定,其中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对学院就业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施永裕  林子铭 《管理学报》2009,6(8):1019-1028
透过具公信力的国际调查机构的国家数据的分析,找出世界各国的社会信息化程度与其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整体模式明显指出一个国家的社会信息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民生活的质量.其中,数字机会指针、电子化社会准备度与IDC信息社会指针3个信息社会指针与人类发展指针高度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各自达到0.93、0.84与0.89.可以推论各国的人类发展指针受到信息社会程度的影响.然而再进一步看这3个信息社会指针与快乐程度的关系就没有那么强,各自的相关系数为0.46、0.64与0.61.同样地,这3个信息社会指针与主观幸福感也差不多在同一水平,各自的相关系数为0.52、0.62与0.57.这说明人类的快乐与幸福的主观认知,不全然建立在有形的信息建设上面.信息技术是生活质量中快乐与主观幸福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对使用信息技术来增加人类的自我价值观的议题,在最后的结论有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职院能否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抢抓机遇不仅仅要提高就业率,更多的是要提升就业质量。高职学院就业质量的提高由众多因数决定,其中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对学院就业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构建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既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提出的最新要求。提升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措施,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促进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品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生活满意度的主观时间轨迹是由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生活满意度的评价得来.常常呈上升趋势.使用时间维度上的生活满意度量表(Temporal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TSWLS)调查中国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主观时间轨迹.对366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①中国大学生对将来生活满意度的评价要高于对现在和过去生活满意度的评价;②大学生对现在生活满意度的评价要低于对过去生活满意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新定义是:"健康,不只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这一定义来看,健康的内涵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并不是我们大部分人认为的身体没病,更重要的还包括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好坏是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环境和制度等因素协调发展的综合体现。为了尽快提高我国居民生活质量,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有利于提高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前瞻性发展战略,以实现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刘跃武 《科学咨询》2005,(21):45-46
质量是名牌的生命,对于提高名牌质量的方法与策略各方面早己是见仁见智.本文拟从全面理解名牌质量内涵、处理好质量提升与成本控制的关系、参与质量保险以增强顾客信心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名牌质量.  相似文献   

9.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更要注重民主集中制内涵的建设,提高民主集中制内涵的质量和决策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刘壮 《经营管理者》2013,(21):268-268
近年来,缘起于企业的工作生活质量,在教师管理领域也逐渐发展起来,高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是师资开发与管理绩效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深入了解高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真实现状,并提出改善方案,从而达到稳定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是一个令国人振奋的事件,为世界瞩目.北京举办奥运会不仅使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而且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这也将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公共卫生不仅在维护人类身体健康,提高全民身体素质,预防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从经济发展来看,卫生健康状况的提高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以通过对疾病、伤害和残疾的预防与控制,创造维护健康的环境,促进全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使命的公共卫生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视。因为人口的健康是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正>福利,常常解释为好的或者幸福的、快乐的、健康的生活状态。一种好的生活状态或满意的生活质量,是个体或者群体以及社会所追求的一个理想目标。福利的主观感受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福利"供给的评价与认可。正如马歇尔所言:"当我们说一个人活得好,是指他实际生活得好并且感觉也好(doing well andfeeling well)。"福利状态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的物质生活的富足程度和对生活主观评价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从普及到提高使得基础教育进入了"内涵发展阶段",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然而,"教师"和"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这对新时期教师素质提出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超越功利的道德情操以及富有感染的人格魅力"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王松德 《决策探索》2014,(22):25-26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更加重视。这些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都要通过社区文化建设来提供条件。深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对于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国民素质和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活目标的状况.方法:运用生活目标问卷(PIL)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重庆三所高校中随机抽取的46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1)有明确生活目标的学生所占比例为14.3%.(2)男生和女生之间在低标准的生活目标、无明确生活目标和有明确生活目标上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类似地,不同学科类别、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之间在生活目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在生活目标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重本学历和专科学历的大学生在生活目标上的得分明显高于一般本科学历的学生(P<0.001).结论:目前高校中有明确生活目标的学生数量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地理课程在“培养善于生活的公民”上是有所作为的,它能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确鉴赏各具特色的人文地理景观,增强“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从而学会与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下面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了解生活与地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观念不断更新,人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在充分享受生活的同时,从心理上也正孕育着一种更高的期盼——提高生命质量。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48年就指出“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也就是说:健康的人,不仅身体健康,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领导干部这点尤其重要。心理是否健康可以用下列八条标准判断:  相似文献   

19.
工作家庭冲突、亚健康、心理疾病、甚至“过劳死”等社会问题,是由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压力大导致现代人工作生活质量偏低引起。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和谐文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生活质量,解决突现的和潜在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发现,不平衡文化导致工作生活质量偏低,工作生活质量差直接引发“过劳死”等社会问题。和谐文化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工作生活质量,本文从和谐文化理论基础和实践案例两方面探析,提出创建和谐文化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社会公正对于实现全面小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现阶段我们就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认真探讨并切实遵循相关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普遍受益原则;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必须体现当代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坚持法治化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