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代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学者的注意力,但因其岁月绵邈,文献难征,为我们正确深入地把握商代文化的内涵增加不少困难,尽管近人有幸补之以甲骨卜辞,然而,因甲骨卜辞本身的局限性和对它理解的分歧,商代文化至今仍然给人以某种神秘感和朦胧感。因此,对商文化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就应成为十分必要的手段。笔者试图从文化学的角度入手,先就商代文化价值体系中两个突出的问题,即“革命与尊神”的问题,略陈管见。 一、革命 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建立商王朝这件轰动性的历史事件,被称之为“革命”。先秦典籍《尚书·多士》记载说:“惟尔…  相似文献   

2.
战斗的身体与文化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繁华 《求是学刊》2004,31(4):89-91
在革命时期的文化或文学历史叙述中,潜隐着一种没有叙述的历史,这个历史是战斗的身体的历史。不同的是,这个战斗的身体的历史被对待革命的情感和态度遮蔽起来。于是,我们看到的不是身体的战斗,而是革命/反革命、进步/反动、左/右、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地主/贫下中农的对抗和斗争。身体的叙事被置换为精神领域的事件。2 0世纪激进的历史叙事在国家主义的框架内展开,它叙述的主要内容还是被限定于思想/精神领域。即便是异性之间的关系,身体的战斗也被认为是琐屑或无关宏旨的无聊事件。个人情感领域的故事始终受到压抑而难以走进历史,与我们遵…  相似文献   

3.
正石洪祥,1961年生于辽宁沈阳,198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专业。中国金属艺术工艺大师,高级室内建筑师,高级景观设计师,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现任辽宁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政协委员,民革党员,文史馆馆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副主席,鲁迅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沈阳建筑大学兼职教授,沈阳大学特聘教授,辽宁省建筑装饰协会副会长,辽宁省城市雕塑指导委员,沈阳钱鑫铜艺术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艺术总监。  相似文献   

4.
人的身体不仅仅是生物性的存在,更是社会文化的存在.随着西方工业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大众消费主义兴起,身体日益被纳入到消费计划和消费的目的中,成为消费文化建构的对象."后福特主义"的产生是这一建构的内在动因,新教伦理的衰落为这一建构提供了伦理背景.消费文化借助于大众传媒,对身体的建构主要从三个层面体现出来:制造"身体消费"的需要;宣称"身体维护"是一种道德;设计并传播时尚的"身体形象"、倡导对身体的审美趣味来促进和实现身体消费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传媒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教育者之一,其中的重要方面就是对受众身体的教育与训导.在其快乐原则、美丽与时尚原则、自由原则、本位原则之下,构筑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身体梦幻,拆解了套在身体之上的种种绳索与枷锁,身体的优先性和本位性得到凸显,这当然不乏现代文化意义.但与此同时.看似如梦如幻的"自由"身体,在传媒的引导和规训之下,无形中又被套入了另一种可怕的身体契约:只有符合传媒所制造的"超现实"的身体标准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否则便是平庸无用的身体.于是,在身体们鱼贯而入的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池塘里,传媒以快乐、美丽、时尚、自由为的铒,而钓竿的一端则是一只无形而巨大的消费之手,而身体则从梦幻走向异化.在此情形之下,身体的自律与他律能否就此淡化或失效?由此导致的伦理失序、价值失范与精神虚无等方面的深层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去探讨和正确地对待.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借助网络技术、通过网络交往而实现的身体处置,颠覆了传统的身体处置方式,由此引发了身体伦理的新变化。自由的身体、隐匿的身体、平等的身体、超现实的幻想的身体,给人们的交往带了方便和快捷,给了人们以快乐的幻觉体验。但在身体的放纵与狂欢之余,却易于导致欺与骗的横生,色与欲的泛滥,庸俗、低俗、媚俗的盛行。因此,在网络语境下,亟须强化自律与他律,拯救身体,抵制三俗,以保持健康身心,构筑和谐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格格 《今日辽宁》2015,(2):30-33
为什么不可以,为什么不能呢?1988年,正是凭着这句有性格的话,大连开发区的第一张城市名片,无人不熟悉的五彩城傲然出世。说出这话的人,名叫张立旗。当年,他用八个月的昼夜苦干,为开发区新建的商业区穿上了靓丽而又独特的彩衣;后来,他用自己不懈的艺术追求和智慧,创建了青铜艺术铸造业的旗舰——大青文化产业集团。如今,大青已经成为一个响当当的文化品牌,引领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文学身体叙事的变迁及其文化意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陶东风 《求是学刊》2004,31(6):116-122
在当代文学史中的身体叙事有着自身发展的脉络,反映着身体的社会功能乃至身体观念变迁。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在中国当代文学的身体书写史上具有十分微妙的地位,该小说的身体叙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启蒙主义现代性宏大叙事的制约,从属于新时期的所谓"文化反思"、思想解放运动。"私人化"写作中的身体书写脱离了"民族"、"国家"、"阶级"、"意识形态"、"理性"、"启蒙"等宏大叙事,转而关注与表现女性的私人经验,特别是性经验,其身体描写带有强烈的唯美色彩。所谓的"身体写作"出现在2000年前后,这类小说为"精神"留下了些许位置,但其真诚体现在哪里,令人怀疑,因为作者毕竟是在消费主义与官方意识形态的双重语境中写作,精神越肉体的同时在场往往是她们采取的策略。至于木子美的《遗情书》中,身体以及性已经成为彻底的、纯粹娱乐与游戏的肉体,尽管仍然可以用一种现代的自我意识与现代个人主义的范畴对之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9.
身体、焦虑与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平  风笑天 《社会》2003,(6):29-32
网络世界 引言 在现代社会生活背景下展开的实际的社会互动中,人们不断地面对着各种促使自身不得不关注自身身体的情境。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人际互动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和把握。原因在于在注重个体性自我的现代社会中身体的关注直接成为构建自我和自我展示的关键过程。然而,由于在共同在场的互动过程中,几乎所有的主体都无法避免对身体  相似文献   

10.
王德胜 《求是学刊》2015,(2):100-105,2
在理性一元论中心价值立场遭受普遍怀疑的当下文化语境中,感性存在方式及其价值特性如何能够重新引导美学的价值确立?在引导和实现美学可能性方面,恢复身体的自觉已成为今天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今天的美学需在充分理解身体意识的普遍特征基础上,充分明确人的感受性活动、感性价值的正当性,在日常生活的美学批评中把握文化现实的具体指向,在非知识化意义上使美学所从事的工作真正成为现实文化实践中的引导性活动、现实的媒介,而不仅是一种知识理性的陪衬、理性知识体系建构的补充环节。  相似文献   

11.
<正>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遗址总面积达25平方千米。郑州商代都城遗址的发现对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商代前期历史、中国早期青铜文明以及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也成为郑州3600年连绵不断城市文明的重要见证,是郑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核心支撑。本文的生态视角涵盖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两方面的内容,不仅关注遗址本体的保护与利用,还着重塑造历史环境氛围,在遗址区域内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2.
面对日益蔓延的"污"文化,人们的意见莫衷一是.它是对立于官方文化的民间文化狂欢?还是大众文化的人文精神堕落?由这两种声音延伸出大为欣赏并听之任之,抑或是惊恐不已而力主管制的差异姿态.然从景观批判维度而言,市场机制及媒介宣扬潜移默化中塑形的身体景观引动了欲望阀门的松懈与下调,乃是"污"文化的总污头,网民在私人媒体中自发的污词创造与传播则成为推波助澜的重要浊支.鉴于源头的媚俗及支流的浅薄,推行去"污"文化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3.
14.
范譞 《社会》2012,32(3):224-242
一、从《性别麻烦》到《身体之重》——身体议题的再审视朱迪斯.巴特勒(Butler)(1990)的《性别麻烦》一书出版之后,一度在西方性别理论界引起了石破天惊般的巨大反响。美国性别研究学者鲍尔多对此书有如下高度的评价:"巴特勒对根深蒂固的假设进行启发性的谱系治疗,转到提出话语或语言的基础主义作为最高批判法庭,  相似文献   

15.
关于汉代女性的身体形态和疾病状况学界注意不多,本文拟在文献和考古资料基础上对此进行初步描述,以期丰富对汉代女性的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16.
身体资本与打工妹的城市适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朱虹 《社会》2008,28(6):153-175
身体是被社会性地建构和生产的,身体的呈现方式不仅取决于微观的社会互动场域,也取决于宏观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本文以作者通过观察和访谈所掌握的广州餐馆等服务业中从业的农村打工妹的日常生活等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些打工妹如何通过对自身身体资本的挖掘、借用和改造,去建构自己的城市生活世界、适应城市生活及其要求的展开了细致的分析。作者指出,虽然“做个城市人”对大多数打工妹来说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但通过改变身体这样的微观策略,起码“像个城市人”还是能够争取的,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她们在城市生存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的直接民权理论既有浓厚的古典直接民主因素 ,又有强烈的精英主义色彩。二者奇特的结合 ,虽在理论上有诸多合理性 ,但在实际运作中却有不可调和的冲突。这一困境 ,正是孙中山强烈的理性构建主义所致  相似文献   

18.
张国新 《创新》2012,6(5):16-2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时期创造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新理念、新精神风貌、强大的团结奋进力、强大的凝聚力、巨大的鼓舞力以及文化发展的科学方向。这种文化形态具有不可否认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深厚根源和直接基础。因此,应该正确认识、解读以及科学地理解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系,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9.
个性心理活动的社会心理中介性,可以通过人类交往本身的中介性来观察该现象的纷繁复杂的各个方面。现代社会生活中大众传播工具的作用不断增加,以及在科技革命条件下交往的传播形式发生质的变化,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文献中引起两种似是而非的、关于人类交往发展的主要趋势的结论之争。一方强调为个性全面的精神充实开辟前景的人类交往的进步性,另一方则指出人们相互了解的困难以及在人际多种联系的大众传播工具的中介性日益加大条件下个人的疏远。只有把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的相互关  相似文献   

20.
“二十四史都是帝王家谱”。对此,钱穆先生最不能同意。历史是什么?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得出许多不同的答案来。“一部中国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农业文明史”,农学史家如是说。也许有人不赞成,但谁也不能不承认,“要想研究中国历史,如果对中国数千年的农业历史一无所知,是根本无法进行的。”既然农史这般无法绕过,任何一个史学者对它都不能不予以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