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以其作品的深刻主题﹑广阔的背景和精湛的叙事艺术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席位.借助于叙事学理论资源,探讨康拉德在叙事艺术方面的创新--主张小说的"内部视点",引入叙述者"马罗",提出并尝试"时间变换"的方法,期待能够对康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康拉德致力于小说叙述形式的改革和创新.在小说中,康拉德运用诸多圆形意象和圆形叙述模式使小说叙事散发出无穷的魔圈魅力.康拉德小说的圆形叙述模式是对传统小说艺术的继承,同时也表现出现代主义小说在背离传统创作技巧后隐藏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3.
《黑暗的心脏》被很多评论家认为是约瑟夫·康拉德最深刻有力的作品 ,它的思想和创作方法影响了后来一些英美现代派作家。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受到众多文学评论家的推崇 ,和它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是分不开的。康拉德舍弃了传统叙事作品中使用最广泛的第三人称 ,而完全遵循了第一人称限制性叙述手法 ,亲切、自然、客观。歧义和讽刺手法的成功运用也是这部小说的另一特色。同时康拉德还运用了二元对称结构来表达主题思想 ,赋予小说震撼人心的感染力。这里通过分析这部小说中所运用的叙事方法来挖掘其中的叙述艺术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4.
《诺斯托罗莫》历来被评论家认为是康拉德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寄寓着丰富的道德内涵。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从康拉德的道德观入手,回到小说创作的历史语境,结合小说的叙事艺术,挖掘小说主人公诺斯特罗莫和高尔德在物质利益的引诱下不断堕落的伦理学意义,揭示人类道德堕落的严重后果,表现出康拉德深切的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5.
康拉德视福楼拜为自己的文体大师,其艺术观和创作受到福楼拜的影响。在福楼拜的影响下,康拉德走上了关注小说形式和叙事策略的现代小说探寻之路。康拉德继承和发展了福楼拜的小说诗学,娴熟地运用客观化写作与视觉感的叙事策略,在叙事声音、叙事视角、叙事顺序、叙事距离等的处理和变化上大胆革新,形成了英国文坛独树一帜的叙事风格,其作品表现出鲜明的早期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6.
试析康拉德小说的现代主义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拉德是一位承前启后、伟大而深刻的作家。他的小说既继承了英国小说创作的优秀传统,又在许多方面大胆开拓,表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康拉德的几部代表作品,展示作家在小说主题的“内转”、叙事技巧的革新、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从而解释了为什么康拉德的小说深受许多现代派作家的推崇,对20世纪西方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康拉德的小说以复杂的叙事结构、深刻的主题而闻名。阅读康拉德的小说时,读者时常有一种不真实感。这种不真实感一方面增加了小说的阅读难度,挑战读者思维;另一方面奠定了小说昏暗、压抑的基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康拉德独特的写作风格,即给现实事物蒙上一层面纱使其变得模糊。这种描写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文章以《黑暗的心》为例,从复杂的叙事和场景的模糊两方面来揭示《黑暗的心》中的真实与虚幻,进而阐释出这种真实与虚幻的起因及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探讨了康拉德的《吉姆爷》和《黑暗的心灵》两部经典丛林小说的人物特征,旨在阐述其现代主义人物观和人物描写艺术。文章不仅讨论了康拉德以道德发现为基本目标的创作理念,而且分析了他塑造“反英雄”人物时的叙事策略,并揭示了其小说人物在转型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的喉舌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本分析的视角探究《黑暗的心》的艺术魅力.结合文本典型实例,解读该小说在叙事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法上的特征.指出康拉德在文本中追求技巧的新颖和文体的优美。推动了小说向现代主义的迈进.从而论证了该作品是一部极富艺术魅力和感染力的佳作。  相似文献   

10.
康拉德对于小说人物描写方式的革新赋予了他作品中的人物有别于传统小说中人物所承担的艺术功能。这些人物不仅是情节的载体,更成了康拉德叙事形式革新的实验体和心理探索的试验场。他们将作家对个体价值的思考、生活的体验、道德的发现和救赎等有机结合在一起,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深化了作品的文本内涵。  相似文献   

11.
在殖民主题上,《吉姆老爷》是约瑟夫·康拉德的重要作品。在《吉姆老爷》里,康拉德表面上把殖民地人民描写成符合“东方主义”的刻板形象,把主人翁吉姆描写成一位功成名就的欧洲贸易代表,让人觉得作者是一位坚定的殖民主义者。但是,通过反讽技巧的运用,通过安排生命、事业都处于颠峰的吉姆的突然死亡,康拉德巧妙地否定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他自己也因此成了后殖民文学的一个先声,一位具有前瞻性的反殖民主义者。康拉德在为帝国叙事、构建“白色神话”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批判,从而解构了帝国神话。  相似文献   

12.
地域色彩是沈从文小说的主要特征,他对湘西世界的创造,不仅为20世纪中国文学增添了光辉的一章,而且使其成为湘西地方民族叙事的代言人。沈从文小说地域色彩的形成,经历了个人叙事和民族叙事两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认同了"乡下人"的身份,而且在摆脱早期个人叙事圈子的同时也把个体敏锐的感性认识与湘西地方特殊的民族历史文化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湘西民族叙事。  相似文献   

13.
《吉姆爷》是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小说主人公成为吉姆爷前后的不凡经历。小说叙事声音的第一次转变成功颠覆读者对全知叙事的信任并唤醒读者的反思意识。这一叙事技巧既映现出小说家对知识和文学创作的态度,也暴露出文学表现主义产生并成长的特殊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18世纪英国小说家劳伦斯·斯特恩在其代表作《项狄传》中的叙述手法显示出非凡的实验性和前瞻性。本文旨在研究其无拘无束又具有超前性的叙述手法,使读者能从小说创作技巧的角度领略这部奇特而怪诞的实验小说。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是西方小说文体的兴盛发展时期,本文着重论述在19世纪的文化背景中小说文体的叙述转变和特点,并探究了19世纪西方小说的历史化叙述模式、抒情性叙述模式和写实性叙述模式及历史小说、浪漫小说、写实小说的文体形式。  相似文献   

16.
从古代女作家小说写作的角度 ,梳理了从 17世纪到 2 0世纪初女作家创作弹词小说的巨大成就 ,采用性别研究的方法 ,揭示女性叙事独特的视角、主题和写作特点 ,得出女作家弹词建立了我国女性文学的叙事传统 ,并对现代小说叙事产生一定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对农民疾苦的关心和为民请命的精神,成为莫言写作《天堂蒜薹之歌》的动力,也使这部作品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小说从叙述者、《群众日报》上的文章和瞎子张扣的唱词三个角度对蒜薹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叙述,这三个角度分别代表了精英、官方和民间的立场,同时也构成了三个叙述文本。这三个文本分别属于小说叙述文体、新闻文体和政论文体、民间说唱的韵文文体。多种文体被组合在一个叙事结构中,构成一部跨文体的小说。在小说的叙述过程中,莫言将西方现代派手法与民族传统的叙事方式交融在一起,使其叙事方法显得错落有致、丰富多姿。  相似文献   

18.
刘杰 《东方论坛》2011,(5):76-80
源于19世纪中叶的主题学产生不久便和中国叙事文学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20世纪以来主题学应用于中国叙事文学研究取得的丰硕的成果。主题学的引入,在研究角度、研究视域等方面对中国叙事文学产生了重要的意义。主题学对中国叙事文学在文献整理和文化分析等方面都产生了方法论层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后期,随着西方思想界发生的空间转向,空间问题成为诸多人文社会学科关注的焦点,空间叙事研究也逐渐兴起。以空间叙事学理论为基础,分析爱伦·坡恐怖小说中的地形学空间、时空体空间和文本空间,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展现“空间”在叙事中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