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士大夫优厚的政治待遇、良好的文教氛围、积极进取的儒者精神以及边境之患的社会现实赋予宋人经学与诗学别样之风采.就经学对诗学之影响而言,要者有三:一是宋代经学致用与心学心性观念的两极融通,直接影响了宋代诗学讲求义理与平淡融合的诗风;二是宋代经学对于人格道德的约束与对哲思体会的强调,促发了诗歌讲求“言之悟”与“理之趣”的诗学主旨;三是宋代经学在学术言说方式与诗学文体上面有着交叉之处.而且,宋代理学对词的影响导致词有着从艳情到诗化、由诗化到雅化继而经学化的转变轨迹.宋代经学与诗学之关系对后世经学与诗学之发展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四川大学周裕锴教授的力作《宋代诗学通论》 ,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宋代诗歌理论的专著。该课题是国家社科基金 1 992年立项的青年项目 ,1 997年 1 0月由巴蜀书社出版 ,1 999年荣获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宋代诗学通论》全书 40万字 ,分“诗道”、“诗法”、“诗格”、“诗思”和“诗艺”五编 ,涉及到诗歌的本体、功能、创作、修养、风格、构思、表达、鉴赏和技巧等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家鉴定组结论认为 :“这部专著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宋代诗学的各个方面 ,取材宏富 ,立论严谨 ,论证细密 ,体现出很强的理论性和体系性 …  相似文献   

3.
论宋代的诗学辨体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新跃 《江淮论坛》2005,(1):140-143
宋代是我国古代诗学辨体理论的重要发展时期,突出表现在对诗文与诗词之间的文体形态界限,以及不同体式规范背后的不同审美风格的差异的重视与探讨。本文拟从诗体形态批评的角度入手,为宋代诗学批评理论尤其是的诗学体式与风格批评理论理清发展的线索,探索宋代诗学辨体理论批评的演变发展历程、特征、成就及其基本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宋以前古代诗学批评中诗歌体制与风格辨析理论的梳理与总结。  相似文献   

4.
聂巧平 《学术研究》2000,(9):110-115
本文对两宋杜诗的研究勾勒出一条清晰的发展线索,从学术史的角度全面阐释了宋代杜诗学兴盛的原因及其阶段性的特点,探讨了宋诗的特质在其形成过程中对杜诗研究的影响,进而揭示出宋人对杜甫诗歌典范意义的论述与宋诗的建设同步发展及其并行互动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宋代诗学的"嫌贫爱富"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嫌贫爱富”是宋代诗学中一种普遍而又较为独特的倾向,它反映了宋人对历代诗学中不太受人欣赏的“富贵气”的重视。这种倾向的产生既与宋代的人的地位有关,也与宋代人的审美趣味有密切的关系。它与“嫌富爱贫”的倾向共存于宋代诗学中,一方面反映了宋人内心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表现了部分上层人物的趣味。由于“嫌贫爱富”是宋代较为独特的倾向,因而具有独特的诗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论理学文化观念与宋代诗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蒋士铨《辨诗》)的独特处境,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宋代诗学 都与唐代诗学形成最鲜明的对比与参照.从而表现出一种自具内涵、总体定向的独特面貌与特征。究其 形成的缘由,自有多方面因素可寻,但考察宋代思想领域的实况,占有重要地位并逐渐成为主流的理学 显然对诗学观念的形成具有渗透性影响乃至支配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乃乔 《学术月刊》2012,(9):92-101
比较诗学研究在当下已然成为中国汉语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主流方向。一位比较诗学研究者把西方诠释学及其相关理论的学术背景作为思考的视域,从而达向对中国儒家诗学的研究,实际上,这是给出了汇通于中西诗学且又不同于两者的第三种诗学立场。刘歆早在《三统历》中即厘定了"经,元,一以统始"的本体论观念,较之于老庄诗学的"道","经"是儒家诗学得以安身立命的隐性本体论范畴。儒家知识分子正是据守于"经"的信仰,从而获取圣人之道的意义和价值的确认。1934年,鲁迅撰写《儒术》嘲讽元好问与张德辉恭请元世祖忽必烈为"儒教大宗师";而在21世纪,儒教却以普世主义的信仰走向了全球化。较之于真正的儒者,那些"以经议政"的公羊学家,当代中国学术界最大的遗憾就是介入性公共知识分子的缺席。  相似文献   

8.
唐宋之际,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从社会发展来讲,这一变革即指唐宋江南的崛起,至迟到北宋末期江南已经超过北方成为全国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本文认为,这一经济景观的出现与江南自然环境的根本性改观及北方自然环境的残破有关,南北自然环境的变迁导致了宋代江南的崛起。  相似文献   

9.
宋代史学与《春秋》经学——兼论宋代史学的理学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宋儒治经,以《春秋》为最,举凡著作242部,共计2799卷。故而,清人有“说《春秋》者莫多于两宋”之谓。《春秋》经学的盛行,不仅推动了其它经学门类的发展。哺育了与汉学迥异的宋学;而且还灌溉着两宋二百年间的史学园地。所谓“春秋精神”,不仅是宋代史家主要的思想食粮,而且还是他们借史笔以传“圣人之意”的最高境界。纵观宋代史学,几乎所有有影响的史家史著,都与《春秋》经学有着内在的联系。欧阳修主编《新唐书》、私撰《五代史记》,“本纪法严词约,多取《春秋》遗意”;孙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历史上的商业活动,从性质上可分为官商和私商。所谓官商,即官府组织的经营活动,利归公家;所谓私商,即私人经营,利归己有。私商又可分为两类:一、专业商人的商业活动;二、人们兼营的商业活动。后者仍可分为两类:一是普通居民日常赢利性的买卖;二是官员、士人的业余商业经营。前几类商业活动,都是社会上的一般现象,而官员、士人的经商活动,则属特殊现象。 说其特殊,乃是因为: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标榜的士大夫,不顾传统道德的指责,不耻从事“贱业”,不符合封建身份。二、利用社会地位和权势,违禁经商、牟取暴利,不符合封建法令。三、以官员而论,本有国家、社会赋予的职责,享有固定的俸禄,有正常的经济收入,经商属于兼营的第二职业,必定分心,难以一心奉公,不符合皇家要求。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以下简称两种生产)相互关系的命题,有的说不平衡关系是普遍规律,有的说是特殊规律,有的说不是规律;与此相反,有的认为相平衡关系是普遍规律;还有的认为是平衡规律在不平衡关系中的表现与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平衡规律的具体形态,两者是特殊与一般的辩证统一。长期以来,见仁见智,理解殊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各家都还没有揭示各自主张的规律的特定内涵及其构成规律的本质必然性。我们除坚持两种生产既不平衡又相平衡的观点之外,试从劳动生产的异化、异化物的联系以及探讨的方法论等三方面,再陈一孔之见,向大家求教。  相似文献   

12.
宋人的诗学观念, 既云“以理为主”, 又曰 “诗者, 人之性情也”,站在不同立足点时而强调不同侧重点的现象极为普遍, 从而使这两重层面统一到诗学观中形成明显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现象的产生, 正与理学本身内涵的复杂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恩科”制创立之前科举的主要功能是选贤任能的话;那么,自宋代“恩科”制创设之后,科举的功能则是选贤任能与养士抚庸相辅并行了。也就是说:“恩科”制的问世是科举性质发生转变的一块醒目的历史界碑。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尚未对其进行系统考察。为此,本文试对“恩科”创置的主客观因素、入试条件、录取与入宫等问题略作探讨,兼从养士的角度分析宋代“恩科”制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宋代美学的近代化转型始发于上层审美意识形态的下贯,并最终实现了由雅向俗的历史转向。由北宋诸皇帝主导的古琴改制,突出地表现为皇权审美意识形态,尽管未必成功,却顽强地支持着琴学的高雅文化向度,以为贵族美学之号召。与此同时,因应于宋代社会结构的扁平化,琴人队伍以弥散的方式实现了世俗化重组,包括琴僧、道士、江湖隐侠、权贵门客甚至青楼琴伎在内的众多民间琴人,通过对精英阶层琴学资源的获取与祛魅,改变了宋琴官方的传承谱系以及小众的传播路径,世俗化与平民化的个体主义风格兴起。基于琴的乐音调式向诗词语言发动了强大而复杂的渗透,琴词结合推进了宋词的雅化。经此过程,琴转型为流行乐器。对琴的认知与出于不同身份立场的审美价值判断,与基于程式化理性的技法化、专业化的艺术习训模式,形成了雅俗兼得的琴学生态链,以此得以窥见宋代美学雅俗的分野。  相似文献   

15.
儒学在宋代撤起复兴浪潮.宋代诗学以此为契机,展开了儒家道德伦理的探讨,提出了道德判断第一、审美第二的诗论标准,强调民胞物与的忧患意识,倡导诗人个体的道德修养与完善,形成了极富宋型文化特色的道德伦理观.宋人的诗学道德伦理观不但增加了宋诗的道德底蕴,而且弘扬了中国儒学的道德伦理传统,应和了时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翟乃海 《齐鲁学刊》2012,(2):157-160
互文性与哈罗德·布鲁姆提出的影响误读同为现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常用术语,虽然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同受解构主义影响,强调文本来源的多元性与意义的不确定性。但是影响误读理论强调文本中心理的、想象的和修辞的因素、作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传承与维护的是人文主义传统,而互文性则侧重于文本的语言层面,作者主体性的消解,体现的是文学批评中的科学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7.
于晓峰 《学术探索》2012,(8):158-160
意大利新先锋运动关注艺术的美学形式和社会使命之间的关系问题,六三学社是意大利新先锋运动最集中和有力的表达。翁贝托·埃科则通过参与六三学社的组建和活动,提出了自己的先锋派诗学主张:艺术的美学形式和社会使命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关于曹操"唯才是举"用人策略的的积极效果,学者有较多的研究;而对曹操赤壁之败的探讨,所论亦多。然曹操的用人策略及赤壁战败之间的内在逻辑,学者似少关注。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和循环经济在现代经济系统中是互补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形式,使后者得以循环;后者是前者的内容,使前者承载更丰富的经济内容。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循环经济活动的量化和精确化成为可能,也使循环经济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只有借助网络经济,循环经济系统的功能才能得以实现和彰显,网络经济对循环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荀子拿出具体的制度设计、政策设计,把儒家人道学变成为切实可行的做法。荀子认为礼义是人类结成群体、组织社会、维持秩序的必要设施,主张王霸杂用,礼法双行。通过解剖人性,他论证了两手并用的政治哲学原理的可行性。荀孟的理论分歧,主要不在人学方面,而在天学方面。荀子把义理之天还原为自然之天,发展了孔子"天何言哉"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