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服务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中 ,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 ,劳动价值论遇到了新挑战。争论的焦点在于 :是否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 ?我认为 ,三大产业的所有劳动 ,无论是工农业劳动 ,还是服务劳动 ,只要它们能创造出用于交换的使用价值 (不论是实物形式的还是非实物形式的 ) ,就创造价值。第三产业劳动也创造价值的论点可以根据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按照非实物劳动成果———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服务产品的价值的线路来论证①。否认第三产业劳动也创造价值的观点 ,关键是看不到非实物产品和非实物使用价值的存在。人类的经济实践已…  相似文献   

2.
知识性产品是人类智力劳动的结晶。知识性产品除了具备一般商品的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外,还具有同劳动力一样的创造价值的特性。即知识性产品在被使用时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知识性产品使用能创造价值,是通过知识性产品商品化后才能创造价值的。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3.
陈越和林菲同志在贵刊一九八五年第一期发表的《试论技术贸易》一文,颇有新意,读后很受启发。但该文认为:“技术知识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使用价值可以创造价值,而且可以创造出高于技术知识自身价值的价值。”对此,我认为是值得的商榷的。这里涉及到一个对于价值的源泉及其本质等基本范畴的理解问题。我们知道,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说,价值是由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所创造的,人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只有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才具有创造价值,并且创造出比自己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的这种属性,其它任何物品的使用价值,都不可能具有这种属性。因此,技术知识是根本不可能创造价值并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的。陈越和林菲同志也可能认为,他们所讲的技术知识也是一种劳动,并且是一种高级的脑力劳  相似文献   

4.
关于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价值理论的核心是形成商品价值源泉的问题。劳动价值论从分析商品二因素入手,科学地探索出劳动的二重性质,揭示了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对劳动价值论要有新的认识和发展。一、要充分认识物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价值是抽象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了物质要素,就不能生产出使用价值,从而也不可能创造出价值。马克思在对劳动过程、劳动生产率和价值的分析中,几乎都涉及…  相似文献   

5.
陈越、林菲同志在《论技术贸易》一文中提出:技术知识是一种无形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这种特殊商品使用价值,“可以创造价值”,且可以创造出高于技术知识自身价值的价值。而(见《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第1期。以下简称陈文)魏杰同志对后一种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并运用劳动价值理论,分析说明只有劳动创造价值,技术知识不能创造价值。(见魏杰《技术知识也是价值的源泉吗?》一文,《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第4期。以下简称魏文。)我同意这一看法。但是,魏文有一点同陈文的观点是一致的,即承认技术知识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他说:不赞同技术知识创造价值,“不是认为研究技术知识的价值及使用价值这个问题不重要。恰恰相反,搞清楚技术知识的价值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估计技术知识的价值,以便使技术知识作为商品能顺利地经过技术市场,尽快地进入生产领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我认为这一观点是不能成立的。技术知识本身不是商品,也无法成为商品。  相似文献   

6.
陈征 《东南学术》2004,(5):68-72
本文对技术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以及创造其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特殊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财富只是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因此财富作为商品是按照所耗费的劳动比例进行交换的.商品生产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的价值.可见劳动创造财富同时就是创造价值,两者不能分开,因而只有创造物质产品的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但在一个进行协作的社会化生产过程中,每个工人作为总体工人的一分子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是从事了生产劳动,尽管单独看一个工人的具体劳动不一定如此.因此,从事社会化生产的经营管理工作也是生产劳动.劳动之外的其他生产要素是生产进行的条件,但不创造价值,因为它不创造使用价值.认为生产资料会创造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第三产业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政策入手,试析其理论原因。在理论上,我们曾片面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再生产理论,认为只有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才能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而第三产业的大多数部门只消耗社会财富,不能创造价值。显然,这种认识过份强调了第三产业劳动不生产物质产品,却忽视了它能够提供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劳务产品和精神产品。事实上,第三产业劳动提供的使用价值也能够以其效用来满足人们的需要。面包可以驱除饥饿;洗浴可以清身爽体;看戏可以带来美感享受,等等。无论是以哪种形式满足人们的需要,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使用价值。第三产业劳动在创造特殊使用价值的同时又形成了价值,也就是花费在劳务生产和精神生产上的凝结在“服务”之中的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它在商品交换中表现为价格。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高级使用价值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使用价值理论不仅在他的全部经济学说中占有很大比重,而且形成了一个科学体系。这一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高级使用价值”和“低级使用价值”的界定,较高级的使用价值的创造是生产消费的结果,劳动过程制约着使用价值的品级和使用价值的价值,劳动的质量决定使用价值的质量,高级使用价值的形成竿八个方面。研究高级使用价值理论,把它运用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去,对推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商品作为劳动产品,是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因此,从经济学和美学相结合的角度看,商品不但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且还有审美价值。 一、商品是使用价值、审美价值和价值的三位一体 人的劳动是有意识和有目的的活动,它不但创造可供人类自身生存的使用价值,而且创造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审美价值。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结合在人类的劳动产品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劳动产品是劳动者直观自身的客体,它不但以其自然属性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而且其规则的形式、悦目的色彩以及优美的造型还作为审美价值满足  相似文献   

11.
伊藤虎丸创造社研究的独特性在于:一方面把创造社与日本大正文学进行同时代性考察,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性的异同与根源;一方面与同样具有留日背景却有着不同特征的鲁迅作非同时代性的比较考察。与此同时,伊藤虎丸并未忽略创造社作为留日学生在本质上与本土文化和现实的血缘关系,注意把握他们与日本文学不同的精神面貌,并揭示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创造社作家留学日本期间,普遍对19世纪末欧洲文艺思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文艺观的形成和文学创作上,他们都受到了19世纪末欧洲以唯美主义为核心的文艺思潮的诸多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新浪漫主义文学观。  相似文献   

13.
我们可以期待怎样的国际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国际法治的现实基础是一个以主权国家为成员的"无政府"的国际社会。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国际法治只能是"国际法之治"。国际法治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建设一个更有秩序、更有效率和更加公平的国际社会。鉴于缺少中央权威的立法将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而秩序、效率和公平的内涵也都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国际法治的构建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刘廷华 《北方论丛》2011,(2):148-152
情势变更原则作为一种分配意外风险的规则,可以节约与分配风险相关的交易成本。事实上,无论是理论基础、法律效果还是适用条件,情势变更规则无不具有令人信服的经济学逻辑,始终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中心目标。  相似文献   

15.
论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把握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就是"亚核心"发展规律,即在核心区外围的局部边缘区内以县域中心镇为依托,建立次级核心,通过极化作用聚集周边地区资源,形成产业集聚,可以实现县域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通常,县域经济的"亚核心"发展,遵循从资源优势培育、资源优势向区位优势转化再到区位优势极化这样一个有序的过程。其具体途径有三:一是通过特定农产品的产业化实现;二是通过特定工业产品生产体系的构建;三是通过特定服务产品供给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石岩  马得华 《齐鲁学刊》2007,(4):143-146
时代的发展、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求中国必须走建设创新型国家之路,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基础和条件以及中央一贯的科学政策为我们的创新提供了可能。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营造创新的环境,法治提供了有利于创新的法律环境。我们需要根据法治理念架构适合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明代的中央财政收入,依赖于东南地区,通过运河输送至京。为保证漕运的畅通,自明宪宗时在中央设立总理河道一职,专门负责运河管理。总理河道官员身兼数衔,有权节制地方军卫和有司,对运河的河道设施及通航秩序进行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南方赋税的北运。总理河道的设立,不仅对明代水路交通的发展极为有利,而且对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一制度也为此后的清政府沿用。  相似文献   

18.
论儒家的人治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惠昌 《齐鲁学刊》2002,(6):97-103
人治主义是中国儒家政治哲学的实质 ,它以人为核心 ,强调“为政在人” ,主张“施仁政”、“尊贤使能” ,其特点是“为政以德”。就其重视人的素质在政治中的作用而言 ,是有重要价值的 ,但人治毕竟是一种官本位 ,归根到底是以统治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尤其是儒家关于“治人者”与“治于人者”分野的政治偏见 ,更显示出了这种人治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刘进 《兰州学刊》2009,(8):218-222
发端于甘肃河州的诸马回族军阀,是影响近代以来尤其是民国以来甘宁青乃至西北政治与社会的地方军事政治集团,近代以来的中央政权经略西北,不能不将该集团的存在纳入政策与策略的考量之中。文章将探讨中央权威衰落背景下的诸马军阀崛起历史的轨迹,以及决定其崛起的诸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虽然被推重为时代之思者的王元化学术难以完全纳入比较文学论域,后者却可能是感触前者思想风貌的一个有效视角。王元化学术的比较文学因素集中呈现于两部获奖著作即《文心雕龙创作论》与《思辨随笔》,也贯穿散见于历年著述中,其显著风貌是广涉古今中外多国别的文学与理论经典。王元化的比较文学有其鲜明的独特性。如果将博雅视为大学人文教育的题中之义,那么比较文学视角具有跨学科跨文化的相对优越性,而王元化学术可能提示并丰富中国气派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