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放弃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进行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发挥市场机制在激励和调节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在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对个人财产和其他要素参与分配的权利逐步给予了承认和保护.快速地发展了个体和私营经济.体制改革激励了要素所有制的积极性,竞争带来了各方面的效率,而且劳动力和要素的流动释放了结构转型的增长力量,也使规模经济、分工专业化及人力资本积累等因素对增长的贡献增加.如果没有这样历史性的经济改革,可以说,根本不可能获得中国30年的发展奇迹.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于经济体制转型,即资源配置市场化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分配格局对资源在行业间的配置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从中国近二十年的情况来看,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行业的收入差距呈现出长期扩大的趋势,若剔除实体经济行业中的垄断行业,差距则更大.整体而言,国民收入分配越来越偏向于虚拟经济行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格局的这种变化,不仅扩大了居民整体收入差距,而且导致经济资源不断向虚拟经济行业集中,投机性投资需求和社会不满情绪增长,并损害了经济效率.因此,应采取措施遏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一趋势与收入分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经济学中,收入分配被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并且强调初次分配更关注效率,再分配更注重公平.其实,在收入分配的这两个层次之外,还有一种隐形的收入分配形式,这种分配发生于一些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劣势的人与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优势的人之间,这种转移相对于再分配的公平效应属于一种收入的逆向转移.收入分配逆向转移是收入分配市场化向社会各个领域侵蚀的结果,收入分配逆向转移所具有的收入差距放大效应是形成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不可小视的因素.要改变中国目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必须遏制收入分配逆向转移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不利于经济增长。而我国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一方面推动了消费结构升级,引起消费需求增长;另一方面又通过增加储蓄,提高了投资需求。但若使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走向反面。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经济落后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经济增长呈倒U曲线演进。  相似文献   

5.
消费结构: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一种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榛 《求是学刊》2003,30(6):65-69
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当代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经济学家们用边际消费倾向、储蓄—投资、政治经济、教育—生育决策、社会稳定和国内市场规模等不同机制对上述课题加以解释。但若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消费结构机制来解释这种影响要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改革开放之后的收入差距扩大有利于消费结构演进,从而有利于消费需求持续扩大,使经济增长得到了持续动力。但是,进入本世纪后消费结构升级的结果则要求缩小收入差距,以形成一个可以使消费结构继续升级的更大的高收入群体。  相似文献   

6.
产权经济学是我国转轨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遇到的一个突出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产权的复杂性,既表现在理论认识上,也表现在实际工作中.产权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财产的权利,这种权利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人们围绕财产所结成的一组权利.明晰产权,建立有效的产权激励是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产权流转是农林领域改革的重中之重,产权激励是分配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股份制改革为我们找到一个产权多样化的有效载体,是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产权的保护是民法的重要基石,提供有效的法律认可和保护是政府的主要责任,也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尽管十年来的改革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从总体上说,改革尚未使经济运行机制脱离传统体制的框架。十年来,一些力图突破传统体制的局部性改革尝试,因遇到各种问题的困扰而难以深化;相反,传统体制的强大惯性正在逐步抵消着这些局部改革的影响。因此,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面临着重大战略抉择。面对这种形势,理论界提出不少对策。这些对策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尚未脱离旧体制窠臼的改革模式,另一类是建立在均衡分析基础上的市场模式,后一类为大多数人所推崇。我们认为能否按照前一类思路和对策进行改革,关键在于判断传统体制的总体框架是否仍适应当前国民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能否按照后一类思路和对策进行改革,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宏观经济环境能否在短期内加以改变,并能否将改变后的宽、松环境长期保持下去。如果分析表明,传统体制赖以存在的客观经济条件已经根本改变,它已不适应国民经济目前发展阶段的要求,那么,在传统体制框架内采取的任何改革措施,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阻碍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体制束缚,反而会延缓、甚至加剧这种束缚。如果分析表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宏观经济环境将会长期存在,那么,无论通过什么样的手段,试图在短期内创造出适于价格性市场机制运行的宽松经济环境的努力都总是徒劳的;如果不顾客观约束,强行改变经济环境,则只能适得其反,将改革置于更加困难的境地。我们认为,目前这两大类思路,恰恰都是忽略了它们得以成立的基本前提。所以,应该深入认识改革环境和改革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深刻反思,寻求改革新思路,这将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走出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乔榛  徐龙 《学术交流》2013,(2):63-67
分配作为从生产到消费的中介环节,包含着生产与分配的关系,而这一关系进入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最终又演化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在经济学的演进中,早期的经济学家关注更多的是经济增长如何决定收入分配,而进入现代,经济学家对这一关系的研究重点转到收入分配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呈现这种历史演进趋势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从生产时代进入消费时代。然而现实显示的情形更为复杂,从实证的角度加以考察,我国目前呈现出来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还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互动性,其症结在于收入分配的差距较大,为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缩小分配差距,以形成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效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高经济增长下的低通货膨胀现象: 收入分配的结构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角度对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情况下的低通货膨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以上海市房地产行业为个案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最后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发端于70年代末期的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大体上完成了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重新构造,即把承包户塑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随之必然要求把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在如何为农民进入市场铺平道路。值得引起人们深思的是,当市场机制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又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在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构造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继续解决的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遇到了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的经济增长速度严重下滑的压力.实际上,中国经济增长出问题并不仅仅是因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原因还包括长期以来企业的高成本、出口的不断增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不协调等原因.为此,必须理性地应对经济增速下滑,努力保就业和保企业,启动潜在的内需,调整经济结构、进行收入分配改革,提高社会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2.
陈秀源 《探求》2003,(6):33-36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20多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增长奇迹。但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因此,新一轮改革的推进方向应该是,深化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营造有效的市场竞争;规范各级政府职能;健全收入再分配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关于市场交换单独可以在人们利益关系一片和谐中实现静态资源最佳配置状态的理论,是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才能成立的.由于这些假设不符合中国的现实,中国不能以这种理论为指导,把走向"纯粹的"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体制选择.中国的体制选择要根据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来设定,它可以使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充分认识"纯粹的"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选择,由广大劳动者来共同主导生产管理和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4.
15.
乔榛 《学习与探索》2012,(4):77-80,2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并被国内外经济学界喻为中国经济“增长之谜”.由此也引起人们对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且形成了各种解释,包括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生产要素量的扩张和效率的改进、甚至政治因素等等,都被用来对中国经济高增长进行解释.而这些解释似乎都是基于改革开放前后的一系列因素变化进行的.其实,中国经济高增长不仅是因为改革开放后的变化,而且也与改革开放前的代际转移有关.因此,从代际转移的角度对中国经济高增长进行解释,就是想寻求一种对目前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库兹涅茨曲线表明,从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工业产业转变过程中,一国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变化呈现一种"倒U"趋势.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余年里保持高速增长,但收入分配差距并没有达到"倒U曲线"的拐点,居民的收入差距还在扩大.是"倒U曲线"不符合中国的实际,还是中国的"倒U曲线"具有特殊性.借助于马克思生产与消费关系原理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之所以没有实现收入分配的转型主要决定于体制转型和转型方式这两个因素;而要实现中国经济增长促进收入分配转型必须改变初次分配中的劳动者地位,以及转变消费、投资和出口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结构;为此还要有相应的政策予以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收入分配在当今地位的凸显,是因为它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经济环境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何把握收入分配的这些新特点?首先,需要对收入分配的历史事实加以描述,借此发现收入分配的历史发展趋势或规律;其次,还需要对收入分配的理论加以梳理,以弄清收入分配理论对收入分配事实的把握程度。我们通过分析发现,收入分配在其历史发展中呈现一种有规律的演进过程。这一规律性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并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从自然选择的平等诉求,到发展选择的差距需求,再到可持续发展选择的平等回归。同时,当代收入分配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从过去的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层次,扩展到收入分配的国际层次。这无疑使收入分配变得更加复杂,也极具理论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在令人难忘的8月15日这天,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召开了一次“战后日本四十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是一次日中两国学者共同探讨战后日本四十年发展历程的  相似文献   

19.
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要经济学者都对收入分配理论进行过系统的阐释,其中有科学的成分,也有非科学的成分,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来鉴别和扬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创新.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借鉴西方收入分配理论中的一些启发性的学术观点,丰富和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要经济学者都对收入分配理论进行过系统的阐释,其中有科学的成分,也有非科学的成分,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来鉴别和扬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创新。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借鉴西方收入分配理论中的一些启发性的学术观点,丰富和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