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自近代以来,科学和宗教一直是影响人类的两种"普遍"力量,它们都是对人类经验不同方面的表达和阐释,满足人类不同方面和层面的需要。两者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科学和宗教传统上被认为是冲突的,但20世纪中后期以来,人们对科学与宗教各自的内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视角:科学哲学的"历史学"、"社会学"转向以及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更是促进人们对科学本身以及其与宗教的关系进行再认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也毫不例外地提出了重新认识和反思科学、宗教及其二者关系的任务。其中,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深受怀特海过程哲学的影响,以"创造性""、"共在"为其终极性范畴,以"现实实有"、"纯粹潜能"等为其存在性范畴,以"主体统一性"、"客观同一性"为其范畴性义务,试图实现"(前现代)宗教"(正题)——"(现代)科学"(反题)——"(后现代)科学+宗教"(合题)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人类文化现象的宗教,它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虽然随着人类文明的兴起而兴起,又伴同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着,但它也有着它自身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独特规律。迄止今日,宗教已经历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随着人类科学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宗教也将会因为失去对人类思想的束缚能力而必然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达尔文进化论和西方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近代以来的中国学者一般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过去人类解决不了,而不得不寄托于宗教的问题,现在已由科学解决,所以宗教的势力已经减弱.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西方的科学虽已取得极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宗教并未退缩.冯友兰认为,这是因为,西方的哲学是贫困的哲学.西方的哲学家们不去研究"安身立命"的大事,把本该由哲学解决的问题,让位给宗教.冯友兰发扬了中国思想以哲学代宗教之传统,提出了可以作为人类"安身立命"之所的"天地境界".主张"以哲学代宗教".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宗教是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两种方式。在常人眼里,它们之间的关系似乎是对立的。但其发展轨迹表明,近代科学的发展,既是建立在对宗教研究传统的反叛之上,也是在中世纪晚期宗教所营造的理性氛围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环境孕育的产物。影响十七世纪英格兰近代科学的文化环境是多方面的,其中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和社会环境,乃至清教主义的宗教观念都起着重要作用。探讨社会文化环境对近代科学兴起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对于优化科学的社会文化环境,促进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台刊《宗教哲学》第 7卷第 2期上发表文章,探讨现代人类思维受到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过去人类不论是价值观、世界观或是宇宙观皆受到宗教的规范与解释,因此宗教成为提供人类生命意义的价值体系。然而近代以来,科学实证主义观念的普遍发展,人们相信依靠自身的理性力量,反对传统的神权力量,以求自我建立一种崭新的思想体系,这就形成各种意识形态产生的社会因素;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日盛,逐渐取代传统宗教的功能,并以“准宗教”形态出现。是以今日宗教信仰的神圣性逐渐丧失,而朝向世俗化方向发展,而各种意识形态的世俗性价值观的兴起与影响力则日显重要。本研究最后认为宗教与意识形态皆是人们的价值信仰体系,皆以强调社会正义的实践为最终现实理想,两者必须调和,减少对立与冲突,方能为人类幸福提供一条正确的方向。 (叶普照摘编 )  相似文献   

7.
阅读默顿的博士论文,有助于我们探讨中国科学的兴盛之道。人们常常过于关注默顿博士论文所提出的"默顿命题",反而忽视了默顿博士论文其实是一部探讨科学激励的专著。默顿博士论文所探讨的,不是近代科学在英格兰的产生,而是近代科学在英格兰的兴起,因激励而兴起。激励主要是外在因素的激励,包括社会经济、军事等实用的需要以及宗教等文化价值因素。默顿事实上还探讨了科学的内在激励,这就是竞争,它构成默顿博士论文之后的论著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两重真理说”提出的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普遍意义,也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今天,科学技术有了极大发展,但人类外在的生存环境和内在的精神信仰却日益恶化,人类社会已陷入科学与信仰、科学与道德尖锐对立的两难境地。近代以来,康德、韦伯等大思想家都对科学与宗教、科学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作过深刻思考,而在科学之后重建道德与信仰,也正是当代社会所面临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内长期以来认为科学与宗教是相互对立和冲突的两个范畴。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的科学与宗教研究开始兴起,随着国内学术研究的进展和国际学术交流的影响,学术界出现了认为科学与宗教存在良性互动、宗教对科学具有积极影响的学术争鸣。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逐渐不再抽象地研究科学与宗教问题,而是具体考察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不同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复杂互动,并且就科学与宗教问题提出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见解。受制于当时国内科学哲学和宗教哲学的研究进展,相关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史学的进路。但从史学视域反思这一时期的科学与宗教研究,则不难发现这些研究大多仍然存在着史学观念和史料学方面的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伏羲、女娲神话所蕴涵的文化意象的分析,推导出关于人类文化中宗教与科学的起源和二者关系的一些看法.作者认为,与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同步,宗教与科学是同时萌芽,互相包融的;随着各种文化形式的分化和发展,它们才各自成为独立的领域,并呈现出二者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