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八五”时期乌鲁木齐地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概况。“八五”时期,乌鲁木齐地区国民经济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工业企业发展的后劲加强。国内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61.6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94亿元,年均增长8.9%,市属工业总产值由1990年的23,3亿元,增加到34亿元,是乌鲁木齐市工业生产继“七五”之后又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时期。GDP平均增长49亿元,比“七五”时期11.9亿元增长37亿,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八五”期间的第一年经济处于调整时期,GDP和固定资产增长率都属适度,1992年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加快,1…  相似文献   

2.
倾斜的城乡经济关系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从50年代开始,我国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基础上开始进行工业化建设。这种经济发展战略,要求采用与此相应的一整套经济政策,使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发展工业。因此,工业生产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952~1980年,我国的工业总产值由349亿元上升到5155亿元,增长了14.73倍,年递增率为9.73%(按1952年不变价计算);工业国民收入由115亿元增加到1804亿元,年递增率为9.96%。而同时期农业发展速度就慢一些,农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3.
兰州经过近35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一个以石油化工和机械制造为骨干的工业中心城市。兰州市的工业总产值在西北仅次于西安而居第二。1993年兰州地区工业总产值达48亿元,其中市属地方工业产值达9.3亿元。地方工业是区域经济综合体的一部分,要想谋求地方工业的发展,就必须对区域经济综合体作一番详细周密的考察,研究它的结构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基本特点,据此制定地方工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改革十年来,河南省工业发展迅速。1989年工业总产值达到953.24亿元,比1979年的193.49亿元增长近4倍,平均每年递增17.3%。但工业经济效益却并未取得相应的成绩。因此,了解工业经济效益的历史和现状,并对之作出客观分析,提出良策,对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河南省工业经济效益现状和历史的统计描述 河南省1989全部独立核算工业总产值为669.89亿元,比1988年的552.92亿元增长21.16%。但从净产值和利税总额看,1989年独立核算工业净产值为191.51亿元,比1988的170.40亿元增长12.38%;实现利税93.9亿元,比1988年的85.81亿元增长9.43%,都低于产值增长速度。下面我们就1989年河南省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的经济效益状况进行分项考察。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解放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经济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取得了显著成就。以1993年与自治区成立时的1955年相比,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由12.10亿元增长到460亿元,增长30.3倍;工农业总产值由13.72亿元,增长到616.2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1.73亿元,增长到34.7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由1957年的12.51元,增加到780元。农牧业生产连续16年丰收。人均棉花、油料居全国第一位。工业也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体系,不少产品已进入内地和国际市场。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15年来,在历届地委、行署的领导下,经过全地区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阿克苏地区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地区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工农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7.8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30.01亿元,增长1.84倍;其中工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1.87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11.63亿元,增长4.21倍;农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5.93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18.38亿元,增长1.09倍;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0.47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3.4亿元,增长5.28倍;财政收入由1980年的3197万元增加到1993年的1.43亿元,增长3.47倍;财政自给率由1980年的27.9%增加到1993年的34.21%,增长6.31个百分点。纵向比较成绩巨大,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工作回顾一、经济平衡健康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1%左右,总量全市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00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568亿元,增长13%,总量全市第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0.8亿元。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亿元,增长11%。一是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投入产出比显著上升,地均生产总值5.4亿元/平方公里,同比提高0.5亿元/平方公里;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1%,上升20个百分点。资源能源消耗明显下降,万元GDP水耗下降12%、电耗下降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2天。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830亿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对外开放、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有着密切联系。新疆作为我国的一个不发达地区,要搞活经济,实现经济腾飞,尤应借助世界市场发展对外贸易。新疆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我国经济最落后地区之一。据统计,1985年新疆社会总产值为181.65亿元,仅为全国社会总产值16,242亿元的1.12%,国民收入为87.72亿元,仅为全国国民收入6,765亿元的1.30%,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62.2亿元,仅为全国社会商品  相似文献   

9.
《南方论刊》2014,(2):I0012-I0014
2013年工作回顾 一、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1鬈左右,总量全市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00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568亿元,增长13%,总量全市第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018亿元,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亿元,增长11%。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早在1958年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后,农村的社队工业已经开始发展,但由于“左”的干扰,对农村办工业的重大意义缺乏认识,从而加以诸多限制,大大挫伤了农民办工业的极积性,使社队工业长期徘徊不前。到1978年,社队工业总收入,不到10亿元,20年中仅增长2.3倍。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一系列农村政策得到贯彻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长期被压抑的农民办工业的积极性,社队工业如雨后春笋,遍布在珠江三角洲的各个角落。1980年,全区已有乡镇工业1.31万个,总收入为14.65亿元,到1984年全区乡镇工业增加到1.66万个,总收入增加到35.15亿元。仅四年时间,分别增长26.7%和1.4倍。目  相似文献   

11.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现实概况。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两种模式,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均形成于80年代中期,均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在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伴随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均发生了一系列的调整变革,均使原有模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这20年,是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形成与发展的20年,也是其经济加速发展和综合实力增强的20年。在经济发展方面,温州从1978年至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3.31亿元增加到600亿元,工业总产值由11.12亿元增加到1200亿元,财政收入由1.35亿元增加到38…  相似文献   

12.
建国四十年来,特别是1984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自治地方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1988年,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总产值达1092亿元,比1949年增长20倍。近十年,工农业总产值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超过了“一五”到“五五”计划28年间平均每年增长6.6%的速度。广西的经济建设也有很大发展,到1988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440.7亿元(当年价),其中工业总产值为271.8亿元,农业总产值为168.9亿元,分别比1950年增长93倍和4.5倍。但是,由于历史、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仍较低,经济发展较慢,还有相当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因此,加速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赶上全国的发展水平,不仅  相似文献   

13.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移工作重点齐鲁石化公司是中国石化总公司直属的国家特大型企业。1995年,实现销售收入140.5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69.8亿元(公司法),实现帐面利税17.5亿元。在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评估中,为名列前茅的特大型企业。公司成立以来,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司的艰苦创业发展历程及创造的业绩,在公司第一部志书《齐鲁石化志》中作了翔实记述。公司志书于1994年出版后,公司史志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一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需要和必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1984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乡镇企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统计,1989年全国乡镇企业实现产值7530亿元,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24.3%,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8%;其中工业产值5180亿元,相当于1980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乡镇企业出口创汇100亿美元;上交国家税金360亿元。乡镇企业已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9500万人,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春,我随河北省经委工业考察小组赴湖北沙市学习,接触到该市经济领导部门的负责人和部分企业管理干部,了解了近几年来沙市进行工业改组和经济联合的经验,所见所闻,颇受启发。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沙市的工业在调整中大踏步前进。三年来,全市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20.6%,1981年达到15.83亿元;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递增10%,1981年国营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1083元;三年积累上交国家财政4.37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5.2%,相当于解放后32年国家对沙市工业投资总额的1.2倍;1981年全市工业积累2.9亿元,相当于全市固定资产原值的55.8%,每百元固定资产创造产值305.5元。目前全市工业产品已发展到两千多种,出口产品89种,行销68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些产品中,有三个获得国家金质奖和银质奖,三十二个被评为全国、部和省优质产品与信得过产品。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继续实行“双紧”方针,不可能增加更多投入的情况下,如问坚持确保重点、压缩一般的原则.合理使用资金,增强工业后劲,促进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本文以国家产业政策为依据,就南昌市工业经济在治理整顿中,优化投资结构,讲求投资效益以及行业倾斜等问题,作些粗浅深讨。 解放四十年来,南昌市的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业总产值以平均每年15%、工业所创国民收入以下均每年20.8%的速度增长,地区工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到1988年,全民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31.69亿元。全地区独立核算工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7.7亿元。地区工业总户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3.68%,轻、重工业比例由1949年的81.31:18.69发展变化为1988年的51.76:48.21。工业结构几经调整,不断趋于合理,工业部门整个发展趋势是上升的,进步的。  相似文献   

17.
闻秦  彭胡 《江汉论坛》2004,(6):33-36
我国中部地区众多的开发区,目前正面临着进行第二次创业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位于长江中游腹地的湖北省鄂州市葛店高新技术开发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解决第二次创业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1.4亿元,财政收入1.8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8%和13.4%,比1997年增长1.37倍和4.4倍.现在,葛店开发区已成为鄂州市新型工业化的发动机、我国中部地区开放的一个新亮点,是我国中部开发区进行二次创业的成功范例.其做法值得作一番认真的经济学思考.  相似文献   

18.
河南工业竞争力评价——基于偏离-份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位于我国中部,是全国的经济地理中心,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5012.5亿元,在全国排名第五.河南在东西互动、中部崛起、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健康发展的前提,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的河南工业进行分析,为制订合理的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困挠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就是国有工业企业亏损日趋严重。据统计,1990年全国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亏损额达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同年国有工业企业盈利企业实现利润532亿元,减去同期亏损企业亏损额实现利润总额仅为253亿元。1991年,工业企业亏损额达310亿元。企业潜亏(即企业实际已出现亏损,只是在帐面上显示虚盈,或企业实际亏损额大而帐面反映的亏损额小,或实际利润少,而帐面利润多)也日趋严重。据财政部测算,全国预算内国有企业潜亏总额,1990年为500亿元左右。党的十四大  相似文献   

20.
五、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发展: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相对独立的生产力有机整体。它的发展遵循前面论述的四方面规律,它的特点决定了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发展规律。(一) 国营大中型企业向着功能齐全化、规模大型化方向发展。从我国和世界评出的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存在的实际就可明显地看出。1991年我国评出的500家最大工业企业:销售额4795.33亿元,增长24.7%,利税819.94亿元,增长17.2%,固定资产净值增长20.6%,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