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葛竹青 《理论界》2008,(6):212-213
本文分析了当今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与不足,指出了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即:在教学过程申教师不应局限于僵化的翻译技巧的介绍和针对特定技巧的学生翻译练习,而应更注重学生能动性的发挥,鼓励他们的创造性,在翻译时注意原文意图与读者期待的最佳关联性的吻合,加深时原文的理解,并通过适当的翻译练习提高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2.
翻译主体性在一个对话性的文化语境中生成发展,不再被禁锢于静止的历史意义和恒定的文本意义中。文章通过对翻译家张白桦的文献翻译宗旨和实践进行探讨的意义在于彰显其在文学翻译时的主体性,并着重探究了译者对于原文和翻译方式的选择,其翻译目标、翻译主旨、审美意识等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文学翻译是翻译中一个主要的门类和研究方向。许许多多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实践家就文学翻译的性质、标准、方法、技巧等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然而 ,在涉及翻译活动的主体即译者时 ,却谈的很少。我们知道 ,翻译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它包括两个层面 :一方面是语言层面 ;另一层面是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心理活动层面。我们在研究翻译时 ,通常注重的是译者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驾驭能力 ,却很少把译者的心理活动纳入他们的研究视角。本文是以普通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为理论依据 ,从译者的心理视角来研究文学翻译 ,关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心理因素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并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和分析 ,从而揭示其中的规律 ,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翻译实践中由于忽略语篇连贯而引发的误译屡见不鲜.从语篇视点的角度出发,对翻译实践进行重新审视,并据此论述语篇视点与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成为探讨的重点.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已经从对词、句的关注转移到对语篇结构的研究.翻译时,应该遵循语篇结构理论的重要性,注重语境的需要,避免严重的翻译腔、  相似文献   

5.
读者,在翻译过程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制定翻译策略时充分考虑读者因素,就是基本的读者观照。这一问题实则早在我国古代的佛经翻译中就有所体现。分析佛经翻译中所体现的读者观照,并就其对我国译学的深远影响进行系统梳理,将有助于研究并挖掘我国传统译论。  相似文献   

6.
从当代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入手,指出了专业外语知识及其应用能力是物流人才的必备素质,突出强调了高校教育中培养物流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的重要性,并针对学生的实际翻译水平提出了五个翻译教学要点,旨在引导学生在翻译物流英语语句时学会从语法分析、专业范围、上下文逻辑关系、行文习惯和文体特征来分析和改进自己的翻译,同时还提出了三条教学方法,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专业英语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7.
英汉成语翻译漫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成语固有的特点,翻译时难度很大。本文作者借鉴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提出了“依样葫芦”、“移花接木”、“添枝加叶”、“另起炉灶”这样一套十六字方针。  相似文献   

8.
在对比中西声乐不同的文化特征并挖掘其文化根源之后,本文探讨了歌词翻译中语音、词汇、语法、语篇及语用层面上文化因素的翻译原则、翻译方法,以及在歌词翻译的多重限制中,文化翻译面临的困难和处理的原则.通过时中英歌词翻译的文化研究的尝试,本文提出:一、歌词翻译的文化研究除探索歌词中文化因素的特点、翻译原则、翻译方法外,还应开展歌词翻译与文化的互动研究,歌词翻译与文化交流、文化传承的研究以及歌词翻译文化史的研究.二、应挖掘翻译在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具体应用,即重视具有独特性、混合性、实用性的具体翻译形式的研究.三、歌词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结合,为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扩展研究对象、转变研究视角、丰富研究成果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翻译与注释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从原语到译语的翻译过程中 ,语言文化因素必然会给翻译带来各种障碍 ;在处理这些障碍时 ,“注释”起到了独特的作用。文章把译文中的“注释”分为三种 :句中注释、句后注释和文后注释 ,并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说明各自在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意图性与语用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作友  张小曼 《学术界》2005,(6):203-208
意图性是原作者隐含在语篇中的目的,译者在翻译时必需考虑意图性。本文从意图性与交际关系的角度探讨了意图性在语用翻译中的作用,并通过例证说明只有传递了原作者的意图性才能达到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1.
在翻译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是首要条件。传统翻译教学往往忽视了文本理解的这一首要环节,因此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从事翻译实践活动。在人与现实世界互动体验基础上建立的认知模型(ICM)理论,作为掌握事体规律、理解语言的普遍认知方式之一,涵盖了命题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模型等理论,对物流英语翻译教学创新有重要启示,也为物流英语翻译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工具,是文本理解的有效方法,为探索翻译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严复、林纾的翻译之所以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 ,与他们根据社会需要及读者接受能力对文本和信息传递方式作出理性选择密切相关。选定翻译文本之后 ,采用哪种信息传递方式加以译述 ,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翻译根源于人类交流文化、传播文明的需要 ,翻译活动只有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 ,重视语言与文化的时尚性 ,才能使翻译成为有意义的社会行为。可见 ,评价翻译 ,不仅要着眼于原著、译著与译者的关系 ,更要着眼于译品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译品价值如何 ,主要应从是否适应整个社会进步的需求这一角度来衡量  相似文献   

13.
任一鸣 《社会科学》2007,(4):184-188
在跨民族文学文本中,某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及其宗教信仰、民俗习惯等被放置到另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框架中加以表达,从而具备了文化翻译的功能。跨民族文学文本进入翻译研究视野的可能性,不仅仅在于其本身所具有的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转达功能,更应引起注意的是,对这样一种文学文本从文化翻译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是基于对传统翻译研究中研究角度或研究立场的拓展和延伸,以及对传统翻译研究中一些基本观念的重新审视和突破。从翻译的角度来研究跨民族文学文本,应成为当代文化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旅游翻译的功能和目的性出发,结合旅游文本的特点以及旅游翻译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以探讨旅游翻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学生隐喻能力的增强有助于翻译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可以从隐喻翻译的目标、指导理论、译文讲授、学生翻译实践及译文检测与评价等五方面进行具体的隐喻式翻译教学。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隐喻式翻译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的隐喻认知能力及翻译能力,加速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转换过程,提高翻译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相关的文化翻译理论,对河池地区旅游英语翻译中的文化障碍问题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17.
翻译适应选择论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学说引入翻译学研究。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是建立在人本身作为行动主体的双重性基础上。分析《飘》在两个不同时期的汉译本,可以看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双重身份对译文的重要影响,由此彰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也有利于对不同译本的差异做出客观的动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随着翻译教学实践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活动围绕着旅游文本的英译而展开,这也是河北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关于赵文化的旅游文本的英译,由于译者的翻译水平不高,影响了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的理解和接受。文章欲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结合教学实践中常见的赵旅游文本的典型例子来研究古赵旅游文化的汉译英,使外国游客的的审美与源语言作者的审美融为一体,达到二者的视野融合,实现教学中旅游文本翻译实践的动态、合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衔接是各类语篇生成的前提条件之一。文本的类型不同,衔接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以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为例,分析了语篇衔接手段在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CBI教学模式以内容为核心,注重使用真实有效的语言材料,强调学科知识和语言技能并重,被认为是翻译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本文讨论了CBI模式在翻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它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提高他们语言技能的同时,大大拓宽其相关专业知识,进而提升翻译水平,因此,CBI模式在翻译教学中的有效尝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