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山东地区有准确可靠文字记载的历史,始自周初大封建,齐、鲁立国。齐、鲁之前的历史虽也见于先秦史籍,但多系根据世代相袭的口头传说整理记录而成,既不系统,又多矛盾,若明若暗。因此,研究山东地区齐鲁以前的历史的任务,不得不主要由考古学来承担。近三十年来这一地区的考古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初步确立了史前文化发展的大致序列。对商王朝时期山东地区的情况也有了粗略的了解。本文将简要论述一下山东史前文化的概况及与之相关的问题。一、大汶口——龙山文化系统的确立及其社会发展概况的研究。山东地区史前考古工作,以一九二八年调查发现了历城县龙山镇城子崖古文化遗址为起点,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一九三○年正式发掘了城子崖,一九三六年又发掘了日  相似文献   

2.
<正> 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是新中国考古战线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它为判断我国四、五千年前的社会性质,探索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剖析晚期氏族社会母系向父系的转变,提供了典型的实物资料。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出现的男女合葬墓(经过鉴定确认的有王因遗址的三座,野店遗址的六座,大汶口遗址的四座),被认为是关键性的资料,已引起很大争论。由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编辑、齐鲁书社出版的《大汶口文化讨论文集》(以下引用资料,凡未注明出处者,均见此书),基本上反映了近二十年来大汶口文化的研究成果和争论意见。本文仅就大汶口遗址男女合葬墓的时代、性质问题,略陈己见,以期得到专家和读者的指正。“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列宁:《论民族自决权》)分析大汶口男女合葬墓,也是一样。据夏鼐同志考证:大汶口文化延续时间达两千年左右,跨在公元前4300——2300年之间。按其发展过程来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统一性及其中所包含的历史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道路问题,是社会历史哲学所要回答的根本性问题。张尚仁先生在1990年第8期《青海社会科学》上,以“断想”的形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他是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相似文献   

4.
<正> 1959年发现的安丘汉画像石墓(发掘报告见1964年《文物》第四期)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等提供了可靠资料。但是,墓主人是谁?至今仍不得而知。本文想就此问题略述浅见,以求教于方家。(一) 根据墓室建筑结构、画像内容、雕琢技术等推断系东汉后期墓葬无疑。这一点发掘报告中已有定论。墓址在安丘县,主人必然与安丘有关。丰富的画像石本身说明主人必然是一位社会上层人物。这样,从时间、地域、人物身分三个方面就大大缩小了寻觅范围,因此它的主人是不难找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正> 1983年,我们在《晋阳学刊》第3期上发表了《简论社会主义人性规律》一文,由于篇幅所限,内容未能充分展开,加之文章发表以后,有的同志又提出了不同意见,因此,对于社会主义人性规律问题,我们感到很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一、社会主义人性规律亟待弄清首先,弄清社会主义人性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历史要求。马克思主义人性论认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人性特点,每个社会都有每个社会的人性内容。据此,马  相似文献   

6.
<正> 柳湾墓地是原始社会晚期的一处氏族公共墓地,它位于乐都县高庙镇柳湾村北湟水中游的第二台地上。它的考古发掘工作于1974年开始,至1980年结束,而后又经过小范围的清理,先后共发掘墓葬1730座。1984年出版的《青海柳湾》发表了1974年—1978年发掘的1500座墓葬的资料,在这些墓葬中包括了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墓葬257座,时代大致相当于公元  相似文献   

7.
1988年《考古学报》第2期刊载了淮阴博物馆的墓葬发掘报告《淮阴高庄战国墓》一文。该墓早期被盗,发掘前曾遭当地农民的破坏,发掘时又因种种因素,未能细加清理以及诸多善后事宜不尽人意,以至墓葬整理及材料的发表用了十年之久。但出土的文物数量之大,品种之多,是江苏北部考古上的重要收获之一。它对于商周乃至春秋战国之际,以苏北、皖东北和山东南部这一带为活动中心的徐夷、淮夷及春秋以降楚、吴、越在此间争霸的历史,都提供了重要的佐证史料。该墓的国别已有越人说,楚人说,墓葬年代亦根据越人、楚人在江淮活动的时间分别  相似文献   

8.
封日贤在1991年第4期《青海社会科学》发表如题文章,从五个方面就人权问题陈述了已见。一、人权问题的由来。作者认为,人权问题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现代意义上的人权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在对封建专制社会的革命斗争中提出来的,就是用人权打倒封建主权,否定宗教神权统治。二、两种对立的人权观。作者认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人权观区别在于:阶级性质不同;历史根源不同;思想基础不同;三,人权问题和人道主义。作者认为,人道主义和人权问题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  相似文献   

9.
韩华 《中州学刊》2005,1(6):184-188
孔教是否宗教,是聚讼多年、迄未定论之问题.1913-1917年,该问题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曾成为争论之热点,各界要员卷入其中者甚多.该讨论正值社会嬗变、文化转型时期,无论对当时的舆论、政局,抑或对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潮,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发生在20世纪初年的这场争论虽已成为历史,但给我们留下了文化建设的历史借鉴,其蕴含的历史意义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  相似文献   

10.
1926年,闻一多发表《戏剧的歧途》,猛烈批评挪威戏剧家易卜生问题剧在中国的发展,提出很多具有创建性的观点,如反对一味灌输思想,强调艺术最高目的是要达到纯形境地,以极端唯美追求与艺术功利价值取向相对抗.易卜生和闻一多都是复杂的存在,前者中期的现实主义是在诗化中表现的,后期的象征主义则淡化了社会问题;闻一多则在后期转而强调文学的社会效能.他们的这些转变并非历史的宿命,实为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使然.  相似文献   

11.
<正> 问:人类历史的发展要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是其低级阶段),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界已成定论,为何你独持异议? 答:从1981年以来,我连续发表了《试论亚细亚生产方式兼评五种生产方式说》、《再评五种生产方式说》、《论世界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中国史学界关于社会经济形态问题的讨论中,似乎已“吹皱一池春水”。但我个人这里绝非风源。从50年代后期  相似文献   

12.
关于正确把握近代中国社会的几个问题钟兴瑜中国近代史虽然只有109年,但是中外研究者发表的论著却数以千计,这在中国断代史的研究中是其他历史时代所不能比拟的。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极为特殊,关系复杂,变化奇特,令人难以辨析大有关系。就以近代中...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1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王永平先生的大作《游戏、竞技与娱乐——中古社会生活透视》(以下简称《游戏竞技》),以一段精彩的历史回顾,向世人奉献出了中华大地娱乐文明的学术成果。过去,人们总是把娱乐游戏当作生活的点缀,很少有人下功夫去发掘中国古代的游戏内容,考察其中蕴含的社会意义。而王永平先生独辟蹊径,从游戏、竞技和娱乐三个范畴来探索社会生活现象,获得了很多新发现,得出了很多新见解。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是基于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和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和现代化运动而提出来的,本质上是要在中国构建一个现代理性社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理论资源一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二是罗莎·卢森堡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三大理论资源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丰富内容,启示我们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上思考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汶口文化近年来颇多引起我国史学界的注意。由于大汶口文化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且有着复杂的文化面貌,论者考察与研究的角度又有不同,所以在讨论中对大汶口文化所代表的社会阶段性质的看法分歧很大。现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大汶口文化前后大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时间,主要分布地域是在黄河下游,而以山东省最为密集。从发掘情况来看,山东的泰安、邹县、兖州、曲阜、滕县、安邱、临  相似文献   

16.
在上古史中,父系氏族社会这一历史阶段,包括了阶级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国家的起源等一系列重要的历史演变过程。在我国的考古学中,这一历史进程,主要体现在龙山文化时期。自1931年梁思永先生在安阳后岗遗址的发掘中,第一次发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殷代文化的三迭层后,基本上确定了龙山文化即晚于仰韶文化又早于殷代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特别是解放后的大量考古发掘资料,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关系,并对龙山文化在我国古代史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性质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印证工作。基本说明龙山文化确实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即处于原始社会逐步解体,阶级社会诞生的大变革时期,同时和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代的问世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解决龙山文化时期的社会性质,对于研究我国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理论界》2016,(6)
综观法学之发展历史,法学之方法论纷繁复杂、各抒己见。本文试图从法学方法论的历史脉络之中,运用历史之维,发掘和证成立法评估的法学方法论基础;立法评估之方法基础,既不是早期宗教性信仰与自然法的形而上学式思辨迷信,也不是法条主义的逻辑体系迷恋,而是对法律问题进行整体综合把握,从社会经济结构中去发掘法律本源之方法基础。笔者认为,立法评估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在于运用了"社科法学"之方法基础,即运用微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诠释法律之问题,即运用"成本-收益"等分析框架来评估法律规范效果的一套新型社科法学的研究进路和研究思维。  相似文献   

18.
从1928年安阳殷墟开始发掘至今近六十年中,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对殷墟进行了多次发掘,获得大量的遗迹、遗物,为研究商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资料。这些资料,有的只发表了简报,有的正式发掘报告正在整理,或准备出版,尽管如此,一些同志对殷墟文化的分期,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分途研究,并取得一些令人比较满意的成果,有些论文已被译成外文。对殷墟文化的内涵、特点,早在卅年代,李济在  相似文献   

19.
解放前,考古学这门学科在云南基本上还是一块处女地。唯一的一次考古发掘是1939年至1941年吴金鼎等学者在洱海沿岸进行的,后来发表了一本比较粗糙的报告。 解放后,云南开始有了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经过三十多年的工作,云南考古学业已成为中国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在党和各级机构的领导下,已拥有一支从事云南考古发掘和研究的专业队伍,取得的成果是非常丰硕的。本文综述三十五年间云南考古发掘和研究的主要成果,以庆祝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疆历史研究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新疆成立了从事历史研究的专门机构,建立了本地学者队伍,开展了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一批初步研究成果。在后一阶段,广大史学工作者解放思想,求实创新,使新疆历史研究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除政治史以外,研究领域拓展到了民族史、经济史、宗教史、文化史、历史地理、历史人物等各个方面,为正本清源,资政育人,正确阐明新疆历史,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