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增长极和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始于 2 0世纪中期的西方经济增长极理论经历快速发展、沉寂和再度繁荣的发展阶段。它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 ,有许多可供借鉴的合理成份 ;应结合经济发展实际 ,科学地制定湖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以及正确选择和培育拉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2.
贵安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地势相对平坦、人文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潜力较大。建设贵安新区能够促进各类要素优化聚集,提升贵州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并拓展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加速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贵安新区能够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农业发展、生态安全全新格局;能够科学开发低丘缓坡,提高荒山荒坡和劣质农用地利用水平,更加有效地保护基本农田;有利于统筹推进城乡用地等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探索符合西南地区特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贵安新区要按照主体功能区划要求,调整优化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空间匹配关系,实现国土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总结和推广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经验,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有利于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力;同时打破行政界限和市场分割,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对接整合,提高西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能够进一步提升贵州对内对外开放层次,完善我国开放格局。并有利于贵州经济社会探索欠发达地区后发赶超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始于20世纪中期的西方经济增长极理论历快速发展、沉寂和再度繁荣的发展阶段。它作为区域经济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许多可供借鉴的合理成份;应结合经济发展实际,科学地制定湖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正确选择和培育拉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4.
5.
随着作为国家战略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实施,广西北部湾沿海城市群建设已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根据不同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培育并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迅速提升北部湾沿海城市群整体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同时,培育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也有利于南、北、钦、防四市形成各自的核心产业,实现产业的特色化发展和产业互补。避免因城市之间相互竞争、重复建设及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相似文献
6.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打造增长新一极优势依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势依托理论演进表明,经济的又好又快增长取决于综合优势的发挥,而综合优势的发挥更意味着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一要改进交易效率(如制度创新),二要提高竞争优势(首先是技术创新、其次才是产业升级)。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打造经济增长新一极绝不能再走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曾经走过的路子,即绝不能再采用那种依赖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粗放的代工增长模式,只能采用依托于综合优势的新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7.
城市群的形成绝不单纯是政府实施行政规划的成果,而是地区城市化和产业化高度发展、协同发展的产物。产业一城市协同发展是保证城市群内资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的基础。推进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产业与城市的协同发展可考虑以下措施:一是加快城市发展、降低其相对产业发展的滞后效应是推动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产业-城市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二是以系统的视角,加强群域内的产业分工与协作,避免产业同构,实现错位竞争。三是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全面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行业收入。四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企业和产业创新。五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性程度,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外国投资企业、扩大出口创汇。 相似文献
8.
周明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0):119-12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大经济区,曾一度成为国家工业化的基地。但现在东北的主要经济指标与其他三个经济增长极相比,差距已十分明显。“东北现象”和“新东北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是,东北地区特有的战略地位、不可替代的分工优势,以及自身的潜力和后劲,都意味着东北发展前景广阔,成长空间巨大。因此,振兴东北、打造东北增长极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树立创新的理念,走创新之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增长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向带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区域经济增长置于大国模型下考察 ,我们发现在一国内部 ,经济增长总是最先出现在某些极点上 ,然后通过扩散—回流效应对经济发展的全局产生影响。然而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效应表明 ,不同区域发展缺乏内在联系 ,未能实现区域经济联动。究其原因 ,是由地区产业结构同构导致增长极外向带动效应趋弱所致。因此 ,对特定区域增长而言 ,域外经济带动的关键在于增长级的培育以及不同增长极之间的衔接与互补。这就要求不同地区必须围绕增长级配置产业链 ,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 ,确定产业结构导向 相似文献
10.
张晓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6-88
增长极理论兴起于上世纪中叶经济学界关于经济增长方式是否应平衡的论战中,自该理论出现以来,其一直在世界各国的区域经济规划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通过对增长极概念的解读,并对利用增长极理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实例进行研究,阐述增长极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增长极理论的演进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51-55
增长极理论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总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极上。市场力量不是倾向于缩小而是扩大区域经济差异。为了克服市场的"低效率",政府应采取"战略性"区域经济政策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差距早已超出了公平和效率目标的许可范围。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完善,并进一步强化政府区域经济政策的积极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既具有动态性 ,即均衡、或非均衡或协调发展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轮流突出 ,又具有协调性。就全国而言 ,三极联动即三大区域———经济落后的西部 (尤其是西北 )、欠发达的东北以及经济发达的东部———联动战略注重缩小差距、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因此 ,抉择和培育“协调型增长极”有其重大意义。它有助于熨平东北、东部和西部 (尤其是西北 )三大区域差距 ,有助于形成同质化和一体化的大中国经济区域。其典型就是“一圈二带三区”为骨架的东中西部结合区 ,香港—澳门—珠江三角洲区域协调型经济增长极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增长区。 相似文献
13.
当前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内部协同程度不高。表现为城市区域整合度不高、区域内部集聚程度不高、城市区域竞争力不高。其原因在于政府间存在高额交易费用,从而导致南北钦防四市对区域“公共池塘资源”进行低序或无序竞争、南北钦防四市政府间正式交流水平不高。提高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内部协同程度的总体思路:区域行政体制创新,建立复合型区域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14.
跟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世界潮流,跟从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进程,中国目前应当抓紧开发海域,整合为新板块,并与东部、西部、东北、中部一起纳入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海洋经济开发专项规划提供理论支撑。有鉴于此,必须对整合海域为新板块纳入国家区域开发总体战略进行定位论证。 相似文献
15.
罗士喜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269-272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经济利益具有区域和行为主体特性,在利益属性上,两者均呈现出双重性。城市群与区域经济利益的实现,一方面要求区域内各领域的一体化,另一方面要求重视聚集经济效应。聚集经济是城市群和区域经济利益的一种实现方式,具体表现为近邻效应和专业化效应。城市群与区域经济利益的整合既可以通过城市职能分工整合模式实现,也可以通过产业集群化整合模式实现。 相似文献
16.
发展重庆总部经济助力打造西三角增长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总部经济作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中国许多大城市得到迅速发展,其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已经显现出来。发展总部经济可以推动重庆走向国际化、全球化,同时为打造中国西三角经济圈这一新的增长极助力。文章从总部经济的内涵特征出发,分析了总部经济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并分析了重庆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与优势,提出发展重庆总部经济以带动"西三角"经济圈的初步相关政策建议措施,以期为重庆市总部经济的发展以及西三角经济圈的构建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韩大涛;夏长木;庞琳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Z2):1-3
危机后,中国经济从哪里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地调整产业布局,宣布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是以青岛、济南为中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率先崛起,还是以南宁、北海为中心的北部湾经济区,成都、重庆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区,或是以西安—天水为中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谁将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大增长极呢? 相似文献
18.
成渝经济区:中国西部增长极的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渝经济区地处中国西部,其经济发展水平居西部前列,然而就经济总量、人均GDP各项经济指标以及城市体系的完善程度而言,成渝经济区同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等区域还有很大差距,要成为中国的第四增长极,还尚需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出发,对构建成渝经济区增长极进行多方面综合的可行性分析,探索成渝经济区发展为增长极的制约因素,并按照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区的国家战略目标,提出构建成渝经济区增长极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战略部署,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建设成为带动西部大开发的新基地和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成为沿海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成为广西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率先发展的先行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 相似文献
20.
以城市群战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柳钦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1):54-57
21世纪城市群已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它将在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该将城市群发展列入国家战略,加大城市群制度创新的力度,积极探索实现城市群发展的多元化目标的途径,准确制定城市群发展方针,建立一个与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国家城市群体系。有必要确立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