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济宁市近年来通过建立以“五位”一体为特征、比较规范和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使全市各个层面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及时保障和救助。不仅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实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济宁市近年来通过建立以“五位”一体为特征、比较规范和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使全市各个层面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及时保障和救助。不仅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必保,而且对不同类型的贫困群体采用不同的救助方式,做到了应救必救、应助尽助,初步建立起一个完备的社会大救助格局。  相似文献   

3.
张齐安 《社会福利》2006,(10):10-11
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主动救助”为原则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改革,对我国社会管理发展和文明进步都将产生长期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郭明霞 《社科纵横》2005,20(3):106-10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确立了广大农民群众在新中国的领导地位,为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前年未有的制度基础和历史条件。建国后的农村社会救助经历了五个阶段,建国初期的大规模紧急救助;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三年自然灾害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农村社会救助;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社会救助;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社会救助。这些历史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做了理论上、物质上和实践上的准备,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存在的问题、缺陷和不足,需要改革和创新,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成为新时期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郑州模式”是以流浪少年儿童回归主流社会为根本导向,以社会工作与心理辅导为基本方法,以中心救助、流动救助和社区救助三位一体为救助网络,以“类家庭”、家庭寄养、技能培训为回归社会主要途径,以中心跟踪回访、专家定期评估为监控机制的流浪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江西省樟树市不断探索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新途径,努力创新运行机制,大力推行“医疗救助+惠民医院+临时生活救助+合作医疗保险救助”四位一体医疗救助制度。有效地预防和缓解社会矛盾,让更多需要救助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残有所帮,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五年来,救助管理工作经历了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过程,哈尔滨市救助管理站同样经历了一次“质”的飞跃。在发展的进程中,救助管理站建立了从站内到站外、从民政独家到多部门协作、从政府到民间、从城市到农村的立体化救助管理网络,初步实现了救助管理的联动合作运行机制,探索出一条社会化的救助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救助工作的不断深入,已逐渐形成了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结对救助、司法救助、住房救助等十大救助体系,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现在虽然做到了“应保尽保”,但“应退尽退”的情况却始终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低保户家庭挂牌制的动机也是为了实现低保的合理流入与流出。  相似文献   

9.
《社会福利》2006,(4):F0003-F0003
2001年,郑州市救助保流浪少年儿童中心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展流浪儿童合作项目.紧紧围绕尊重儿童意愿、维护儿童权利的工作理念.开展了“类家庭”、“社工外展”、“技能培训”、“家庭寄养”、“跟踪回访”等集预防和救助于一体的救助活动.被民政部誉为“郑州楗式”。  相似文献   

10.
吕学静  吕茵 《社会福利》2004,(10):11-13
目前,我国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制度(以下简称低保制度)为核心,以其他各种临时性、突发性救助制度作为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可以说我国向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又跨进了一大步。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又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而社会救助的多样化原则,则为我们建立一个公正、积极、高效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张光君  陈正勇 《创新》2014,(4):71-75
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尤其是司法救助起步较晚,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积累制度建设的经验。重庆市大渡口区针对涉诉、涉罪案件中的困境未成年人开展的司法救助,创新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机制,为他们维持学习和生活需要、走出困境、走向新生搭建了一座"金桥",具有拓展司法职能,实现了未成年人权利的平等保护;创新了社会管理,增进了儿童权益与社会和谐双赢;完善了司法救助,弥补了现有社会救助体系的不足等三方面的价值,增添了一道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司法屏障。  相似文献   

12.
政府在社会救助中的责任及其职能的合理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救助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子系统,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它通常被视为政府的当然责任或义务。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中政府失责问题的剖析,探讨了政府在社会救助制度中应承担的责任及其职能的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13.
李学举部长曾在全国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实质是一种社会救济的长效机制,解决的是困难群众天天困难的问题,使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有制度保证。应该遵循“单项突破,系统完善,点上突破,面上扩展”的思路,使各单项社会救助制度互通,互联、互补,构成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到6月下旬,湖北省宜城市的十大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已经全部建立并付诸实施。3.2万城乡弱势群体分别从政府编织的社会救济、灾害救助、社会援助“三位一体”的救助网络中得到周密呵护,在全省县(市)域率先实现了老有所养、田有所帮、居有新房、病有所医,学有所成,经验被省民政厅推广。  相似文献   

15.
徐倩 《社会工作》2013,(5):113-119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健全的社会救助体系,但也应清醒的认识到,现行救助制度不仅高度依赖于财政状况、面临着“低保制度养懒汉”、“福利依赖”等道德风险问题,“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依旧存在。这亟需从制度的救助理念、目标定位、救助主体以及实施方式四个逻辑层次对我国现行救助制度进行反思与重构。为了使救助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实现构建理念从消极到积极,从下游干预到上游干预的跨越,救助主体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型,救助目标取向从消除收入贫困到消除能力贫困的过渡,救助方式从款物援助到物质救助与非物质救助相结合的整合。  相似文献   

16.
张星 《社会福利》2011,(6):60-60
近年来,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江西省德兴市建立健全困难群众遗体免费火化制度,城乡低保、五保等困难群体基本殡葬费用由政府“买单”。免费项目包括遗体接运费、普通火化炉火化费、三天以内(含三天)的遗体冷藏费。困难群众遗体免费火化所需费用全部由财政统一安排解决。  相似文献   

17.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灾害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已在全国颁布与实施;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制度也在全国得到大力推进;社会救助单项制度亦在不断健全与完善,相互之间也越来越衔接与配套,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已步入了制度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8.
一是以建章立制为重点,实施“效能”工程。要切实提高队伍素质,改正工作作风,将工作细化、量化、责任化,推行《末位淘汰制》,定人、定岗、定职责,改革用人制度,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工资福利与工作挂钩,达到责、权、利相一致,极大地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二是以城市低保为主体,实施“保障”工程。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以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为重点,以规范管理、文明服务为手段,通过加强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9.
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建立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其实质就是将强制性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救助管理,建立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20.
创新顶层设计构建"四层"网络政府运筹网络。市委、市政府将未成年人工作纳入顶层发展战略,制定了《"十二五"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规划》;成立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大救助管理体系;纳入对乡镇、街道和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将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的专项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列入安排重点;设立常德市流浪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关爱基金,专项用于流浪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护工作。政策孵化网络。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流浪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