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学术界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有关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界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测定方法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方式等诸多基础性问题上,大多数学者基本达成了共识。笔者选择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论文二十余篇,以内容分析方法试图进行初步的文献整理与研究,旨在为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在中国内地实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低保制度”),旨在为城市贫困居民的最低生活需求提供制度性保障。这项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少数城市试点,到1997年9月,由国务院颁布《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外福利污名缘起的追溯,对已有福利污名研究存在的分歧的梳理来提出我国福利污名的研究,同时主要通过对浙江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调查,分析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福利污名的表现和影响因素,初步探讨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福利污名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被称作是城镇居民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本文阐述了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历史和现状,在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探讨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被称作是城镇居民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本文阐述了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历史和现状.在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探讨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6.
存在问题救助对象界定难。“救助管理办法》规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这四个条件存实际中难以操作,对求助人员“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可以投靠”的判断,只能依据求助人自述和对其简单的观察。对“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也较难核实,一些智障者和精神病患者无法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  相似文献   

7.
从1999年国务院颁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以来,我国城市贫困人口获得了和国际社会接轨的社会救助权利。仅2002年全国就有2000余万城市贫困人口获得了各级政府拨付的总计105.3亿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城市  相似文献   

8.
李巧玲 《社科纵横》2005,20(6):121-122
对中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状况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相关立法价值取向不明确、法律法规内容不完善、执法偏离立法目的、法律功能弱化,提出以“公正性”价值为社会救助立法的核心,设计有利于低保对象的积极差别待遇和司法公正程序。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物价上涨对城乡低保对象生活造成的影响,不断提高城乡特困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沭阳县从2011年7月1日起再次对城乡低保对象进行提标。按照规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260元,  相似文献   

10.
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实施比较成功的一项社会救助措施,它在维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需求,克服贫困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该制度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探索研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发挥其"最后一道安全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政治和物质文明的重要体现,是确保国家政权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当前,我国城市低保工作,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笔者认为,做好城市居民低保工作需要走出七大怪圈:  相似文献   

12.
2001年下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民政部门的不懈努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低保覆盖面迅速扩大,大量符合低保条件的城市困难居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2002,(3):42-44
青岛市在城乡低保基本实现的基础上肥立体推进、规范运作城乡低保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目标,初步建立起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以临时救济和  相似文献   

14.
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是对传统救济制度的改革,是建立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措施。重庆市1996年7月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城市低保),经过五年的不断探索,初步形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多年以来,在缓解贫困、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以收入为基础的现金和财务补贴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而无法摆脱贫困,并且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资产建设已经成为扶贫政策新的走向,通过资产视角分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弊端,探讨在巩固收入补贴政策基础上,将资产建设嵌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该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管向梅 《社会工作》2011,(18):77-80
我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多年以来,在缓解贫困、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以收入为基础的现金和财务补贴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而无法摆脱贫困,并且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资产建设已经成为扶贫政策新的走向,通过资产视角分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弊端,探讨在巩固收入补贴政策基础上,将资产建设嵌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该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以及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结合起来,深入探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在宏观层面上,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相关数据,计算出低保补贴前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比率以及均等指数,并比...  相似文献   

18.
谭磊  余冰 《社会工作》2008,(20):29-32
本文试图通过对低保居民的访谈了解广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微观运行状态,并发现问题。从访谈结果来看,受访低保户普遍享受分类救助,对低保政策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特殊问题,例如特困户经济缺口仍然较大,部分低保户精神需求无法满足,低保边缘户尚待关注等。笔者吁请包括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在内的社会力量介入进来,为城市贫困群体提供更多的经济及专业援助。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是社会救助的基础和核心.文章基于对武汉市青山区农村低保个案的调查分析,了解武汉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施行状况,发现在运行中存在保障能力不足、保障资金缺乏等几个方面问题.文章结合生态系统理论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通过对低保居民的访谈了解广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微观运行状态,并发现问题。从访谈结果来看,受访低保户普遍享受分类救助,对低保政策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特殊问题,例如特困户经济缺口仍然较大,部分低保户精神需求无法满足,低保边缘户尚待关注等。笔者吁请包括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在内的社会力量介入进来,为城市贫困群体提供更多的经济及专业援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