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重度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问题将日益突出,与此同时,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养老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全国1.44亿老年人中约有1200万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北京市193万老年人中约有17.1万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照料需求在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高龄老人的成年子女照顾者成为老年人照顾领域备受关注的群体。笔者通过对2006年深圳高龄老人成年子女照顾者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尽管我国面临着经济和社会的转型,遵从孝道规范对成年子女照顾老年父母的日常生活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男性和女性在对待孝道观念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3.
农村老年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波 《学术交流》2008,(4):125-128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其中,关注老年弱势群体,加强老龄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我国许多农村老年人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知识贫困,精神缺少慰藉;劳动负担重,健康状况差,生命质量低.这种状况既影响了农业生产又影响了农村社会和谐与发展,也必将延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鉴于此,为使农村老年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其路径为:弘扬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在农村形成敬老、养老、助老的文化氛围;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实施农村老人增收工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构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关怀救助网络;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发挥民间组织在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五次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已经把解决城市弱势群体的问题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实际上,城市弱势群体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政府是主力军,但是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民间组织作为解决城市弱势群体问题的一支力量,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民间组织在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优势何在?目前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主要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本文作者就这两个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将要全面进入老龄型社会,老人的数量将有较大增长。老年人群体的组织状况不但关系到老年人自身的福利和生活质量的问题,而且也深刻影响农村社会的管理和发展。通过对东南沿海地区一个农村老人教育基金会的调查,我们试图为研究自治农村的社会组织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6.
人们一提到福利,大多会想到“生活方面的利益,特指单位对职工,社会对民众的经济照顾”①和优惠。其实这只是社会福利的经济保障作用。社会福利的另一个更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这一作用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上,社会福利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是指政府或社会团体通过实施福利政策或福利活动来满足社会公众心理和精神上的合理需求。狭义上,是指政府或社会团体通过实施福利政策或福利活动来满足社会弱势群体心理和精神上的合理需求。本文所探讨的内容是狭义上的作用,及实施社会福利对老、弱、病、残和精神障碍者等…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6,(11):103-107
中国是世界上失能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家庭长期照护是多数失能老年人主要的照护模式。但是,家庭照护者的文化程度、就业状况、家庭收入、照护时间、有无其他家人参与照护以及被照护老人的生活满意度等都直接影响到照护质量。文章采用个案访谈的方法,对一位女性家庭长期照护者个案进行深入的定性分析,从长期照护的动因、照护的状态、照护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来反思老年人家庭照护的基础、如何解决家庭长期照护负担问题、如何应对家庭之外的支持力量缺乏的问题。提出道德教化固然重要,还需要建设稳固完善的社会化长期照护支持制度。制度设计需要考虑从经济上对家庭照护者进行补偿;社区提供普及性的医疗、照护方面的知识培训或支持,解决家庭照护者现实中遇到照护技术困难;关注照护者身体身体和心理状态;加强针对失能老人照护的志愿者服务;政府支持兴办收住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的养老机构;鼓励培育家庭服务市场,运用社会购买的方式,为失能老人家庭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许加明  蒋晓玲 《社会工作》2015,(2):35-40,59,126
随着我国空巢家庭的比例越来越高,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居家养老是当前我国城市空巢老人理想化的养老模式,但仍存在资金短缺、人员不足等困境。为提高城市社区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一方面可以组织空巢老人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养老服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搭建智能养老平台为空巢老人提供多种类型的智能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9.
余运英 《社会福利》2007,(10):46-47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老年人的心理亚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普遍认识到: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就不仅要保障老年人的物质生活,而且也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改善老年人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新元 《社科纵横》2006,21(12):44-45
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加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健康有序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现实意义,并采取积极措施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以构筑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1.
张颢 《社科纵横》2013,(5):47-51
关注、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就目前中国的弱势群体现象而言,其生成机制与新时期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有很大的关系,是在改革中伴随着利益调整而衍生的。构建一个完整的弱势群体利益机制是当前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而这一机制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弱势群体利益协调和维护机制、弱势群体利益激励和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分化和弱势群体的产生。城市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往往受到侵害,但救济机制的缺陷导致他们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影响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应引起足够重视。我们应当从行为法学的角度分析弱势群体非理性行为的动机与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者是"促和谐"工作的天然施行者。社会工作者通过发挥其缓解、恢复和使能职能,实现了化解民怨、解决民忧、维护民利的作用,增进了弱势群体的利益,促进了社会和谐。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推进社会工作职业化、完善财政支持系统以及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弱势群体的大量存在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社会法作为兼具公法与私法双重属性的第三法域,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最佳的保护。我国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仍存在不足,应进一步完善社会法,向弱势群体倾斜,保障和促进弱势群体享有劳动权、社会保障权、结社权等各项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工作已成为社区工作的一个重点。北京作为较早进入老龄化行列的城市之一,也面临着如何妥善解决老年人的问题,更好地支持和帮助老年人的挑战。城市老年人的问题在老城区较为突出。因为老城区集中了城市的老居民,新移民的数量少,人口老化程度相对于新城区会更高一些。此外,那里的生活配套设施,如炊饮、供暖、如厕、洗浴等设施比较差,而且住房大多老旧、拥挤。所以,相对而言,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也比新城区更多些。基于此,居住在老城区的老人应该成为老年人工作关注的重点。对这部分老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在欧洲工业化国家中,德国居民中的老年人比例在不断增加。“德国在老年化”,这一说法广泛流行。由于人们对养老金的担忧,这种恐惧的心理更加强烈了。老人们在社会上生活实属不易,他们曾被称为社会的智慧者,并且受到普遍尊敬的时代似乎已成为过去。但是,社会并未忘记他们,人们一直在为他们作一些事情,以使老年人能获得一个具有尊严的、与社会大家庭融为一体的幸福晚年。在欧盟国家中,目前已有6千多万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1990年11月,欧共体制订了一个为期三年的行动纲领,决定为老年人进行工作,系统地提出有关退休人员的生活问题,特别是要推进各代人之间的团结与互助,德国联邦家庭与老年人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服刑人员子女的救助,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和工作的重点.服刑人员的子女,特别是未成年子女,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小,社会阅历不足,又缺少必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很容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修霞 《社会工作》2010,(15):22-24
一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高龄、空巢和失能老人越来越多,为老社会服务需求日益扩大。老年人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更为特殊。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从熟悉的社会环境突然转换到新的相对封闭的环境内,养老机构中老人难免存在生理、心理、经济、社会生活以及宗教信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发现,失能老人的配偶照料者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家庭的老年人.回归分析证实,被照料者的失能程度作为照料活动的主要压力源,对照料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受到个人资源和社会支持的调节,该影响对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健康状况较差以及没有其他人帮助照料老伴、不与子女同住、不参与社交活动的照料者更为明显.因此,倡议关注失能老人家庭照料者的心理健康,在社区开展照料者支持服务,以期失能老人家庭照料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模式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人口不断流动态势之中一种常见的和必然的社会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强调弱势群体问题并不是因其自身原因所造成,而是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基于此,应着眼于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支持与被支持双方的平等互动,使农村留守儿童弱势群体拥有自己的社会支持体系,并形成相互联系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