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 为了更好地开展对汉代画像石的学术研究工作,经学校研究决定,于1985年10月17日南阳师专汉代画像石研究室正式成立,该室共有12人组成。南阳在西汉时是全国五大都市之一,又是全国出土汉代画像石较多的地区之一。1935年我国第一座汉画馆在这里落成,馆藏118块汉代画像石。1956年,重建南阳汉画馆,郭沫若为之题名,馆藏汉画石达500余块。1978年,在南阳名胜武侯祠内再建新汉画馆,馆藏已达1200余块汉画石。因此,研究南阳汉代画像石,南阳师专有得天独厚的  相似文献   

2.
<正> 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和长春电影制片厂联合组成的《张衡》影片摄制组,于三月二十八号参观了南阳汉画馆。南阳,是汉代杰出的科学家张衡的故乡。汉画馆内展出的二百余幅汉画像石,是研究汉代历史的宝贵文物资料。为了真实地再现汉代人民的生活画卷,《张衡》影片摄制组专程来到南阳,进行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3.
<正> 十一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来自十省(市)的五十多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化艺术及自然科学工作者,在南阳召开南阳汉画馆建馆五十周年、鲁迅收集南阳汉画拓艺片五十周年纪念会暨首次全国汉代画像石学术讨论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就全国研究汉代画像石的学术成果进行了广泛的学木交流。这次会议对提高我国的汉画研究水平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提交这次会议的学术论文共有四十七篇。我校艺术科的代表应邀参加了会议并向大会提交了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4.
河南南阳汉画与汉代谶纬迷信思想王玉金,李建河南省南阳地区有大量反映汉代谶纬迷信思想的画像石刻,截止1990年,南阳汉画馆共收藏汉代画像石1260多块,画像1700余幅,其中,谶纬迷信类的画像就有410多幅,约占四分之一。一、汉代谶纬迷信思想对南阳汉画...  相似文献   

5.
桓晓虹 《南都学坛》2010,30(2):24-27
南阳汉画像石具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敦煌前的敦煌"的代表,蕴含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因子,为我们提供了印证汉代华夏民族丧葬传统独特形式的独特依据,作为中国建馆最早、藏量最大、藏品种类最多的南阳汉画馆是馆藏"绣像汉代史"的典型。综合看来,南阳汉画像石完全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和优势。  相似文献   

6.
1997年1月10日,南阳师专汉文化研究室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南阳市委宣传部、社联、汉画馆、博物馆、文物所等有关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十几人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就有关南阳汉文化研究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主要内容是:首先,南阳师专副校长骆平安副教授,南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级调研员任积太、南阳市社联主席王遂河,等同志对南阳汉文化研究的意义作了充分的肯定和阐释。在谈到南阳汉文化研究的地位时,骆平安先生说,汉代南阳是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无论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都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可以说,汉代是南阳的辉煌、…  相似文献   

7.
李法惠 《南都学坛》2002,22(5):114-116
<正> 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汉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5月7日—9日在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陕西师大、山东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南阳汉画馆等35个科研机构、高等学府的8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全国著名历史学家朱绍侯、赵世超、熊铁基、黄留珠、王子今、孟祥才、宋超,著名艺术家张道一、顾森、伍国栋、王子初、贺西林、廉静等应邀出席了会议,并作了专题学术报  相似文献   

8.
<正> 河南南阳汉画馆内收藏的画像石有千余块之多。其中角抵画占有一定的数量.就角抵戏中赋于故事内容的表演形式,周到同志已作了研究,①颇有见地。然而南阳汉画像中的角抵戏并非这一种形式,笔者愿再作进一步的探讨。关于角抵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邈远的上古时代的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战争的结果,黄帝打败了蚩尤。由于黄帝和蚩尤名子都威震远近影响较大,所以在古人的信念中,被  相似文献   

9.
<正> 南阳师范专科学校新建校舍座落在历史名城南阳市西郊的卧龙岗上,这里是诸葛亮隐居过的地方。过去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卧龙岗地下有龙,龙一翻身地面上的房屋和其它建筑物就要裂缝、倾斜甚至倒塌。这种说法当然没有科学根据。但这里的房屋不管是明清时期的武侯祠,或是70年代的汉画馆;也不管是砖混结构的楼房,或是简易平房,确实有不少裂缝、倾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南阳汉代画像石刻中的音乐艺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南阳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内容十分丰富,题材繁多,形象生动,艺术风格完美,它显示出我国古代南阳人民非凡的聪明智慧和杰出的创造能力。其中音乐艺术居有重要地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南阳画像石刻音乐艺术。本文拟就画像石中器乐、舞乐、百戏作一些初步探索,以就教于诸方家。  相似文献   

11.
楚文化在南阳的积淀非常丰厚,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南阳汉画像的构图、题材、风格、线条等各方面。南阳汉画像保留了楚人的原始宗教思维形式,缺少了北方文化的周礼约束,其艺术表现形式更为大胆、自由。本文通过对楚文化对南阳汉画像艺术形式的影响进行研究,指出文化传承是其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也可为现代艺术创作和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南都学坛》2009,29(6):F0002-F0002
刘剑利,女,1962年12月出生,河南省南阳市人,中共党员,教授,河南省美术协会会员。1986年7月河南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分配到南阳师专(现南阳师范学院)美术系工作,先后在湖北美术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学习深造。现任南阳9币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兼校公共艺术教研室主任。  相似文献   

13.
2014年是连云港市对外开放30周年和解放66周年。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连云港"陈列以艺术的形式和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展示了全市60余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和改革开放历程。通过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连云港"的陈列理念和展陈思路,探讨了该陈列在诠释社会主义建设史方面的创新和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4.
南阳汉画像石是我国现存汉代画像石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成就之一。它完整地表现了当时人们对绘画表现、艺术审美的追求,是研究汉代艺术文化的重要资料。南阳汉画像石在散点透视、以线造型和意象造型三个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的重点是体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认真领会内容设计之精髓,掌握形式法则及艺术规律并加以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线设计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围绕陈列主题、建筑特点及博物馆环境制定陈列总体风格,提炼古城特有视觉符号和总体色调;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展示重点、亮点以形成视觉高潮;动态陈列与高新科技成果的运用;合理运用灯光,充分展示陈列特点;利用陈列文物,展示时空组合艺术。  相似文献   

16.
袁喜生 《南都学坛》2003,23(5):33-34
前锋报社是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南阳一家民营新闻出版机构,兼有报社和出版社双重身份。从1942年元旦开业到1945年9月抗战胜利,出版了大量的中小学教材和一些有很高科学艺术价值的学术著作与文学作品,为南阳地区甚至全省的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略谈南阳汉画像石刻的艺术构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南阳的汉代画像石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列于同类艺术品中,这种风貌的形成,与当时地域、历史、社会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古宛城在春秋时属于楚国的疆域,在汉代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南北文化的交流、不同艺术表现的汇拢,充实了这一艺术构思本身。呈现于我们感觉中的,首先是它的形式所带来的客观效果。潜在于这种美感表现之中的,是我们民族艺术的真谛,我们对南阳汉画像石刻艺术构图所作的分析,就是寻求真实阐释这类艺术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民族博物馆文物陈列的本质及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物陈列的本质是突出民族文化展示主题。民族地方博物馆是民族文物陈列展示的主力军,文物陈列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化与感情化的过程,民族博物馆透过文物标本陈列展示彰显人文关怀。民族博物馆以丰富多彩的陈列展示方式吸引观众,陈列设计既是艺术创作更是艺术实践,民族博物馆应当高度重视文物陈展档案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9.
橱窗陈列设计不光是商店的一种美化性装饰 ,它实则为商家的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节日为厂商提供了扩大商品销售的大好时机 ;节日橱窗陈列设计必须把握住不同节日的特点 ,但关键是要有新颖、独特的创意 ;还必须掌握和运用多种艺术性表现手法来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20.
南阳玉雕造型艺术是一门传统的手工艺美术。随着玉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南阳玉雕造型形成了南阳独有的特征,但总体来讲仍是在传统造型风格基础上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面临着既要继承传统,更要创新以求发展的问题。因此,玉雕造型作品可从植入南阳地域文化特征、借鉴雕塑的造型与技法、运用油画的构图与用色、加入平面设计艺术元素等方面入手使独山玉造型艺术始终保持艺术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