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远城 《现代交际》2014,(12):38-39
本文着重从模因论来分析中国古代诗词在现代的传播,尤其是分析古诗词在广告、新闻、影视、现代文学作品、商标和旅游中被成功复制和传播的原因、方式和规律。模因论为中国古代诗词的分析和运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于更好地推广古诗词作为强势模因在现代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之中,诗词所形成的听觉意象是诗人进行情感表达和情境描述的重要手段。通过中国古典诗词中听觉意象的表达,可以充分地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性格和情感意味融合进入中国古典诗词所形成的意象之中。  相似文献   

3.
神韵之美是中国古典舞的核心所在,也是欣赏古典舞的关键。本文主要以神韵是中国古典舞的内在灵魂作为出发点,从形神合一、圆之神韵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古典舞的神韵之美。并从《书韵》和《春闺梦》两部作品中分析了古典舞神韵之美的具体表现,以期为进一步挖掘中国古典舞的艺术魅力提供一些参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肌理是绘画创作中的艺术语言,在绘画创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绘画创作拥有诸多理论与技巧,肌理语言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元素。绘画创作中的肌理美,是深入探究绘画艺术的门径之一。从绘画创作中的肌理内涵出发,探求绘画创作中肌理的创作手法和肌理在绘画创作中的形式特点,找寻肌理在绘画当中的应用以及意义价值,以为绘画这一艺术形式鉴赏提供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王国庆 《职业》2016,(20):126-127
在基础文化课整体“失重”的情况下,古代诗词教学已不能再像小学初中那样以背诵和词句解析为主。本文从诗词的“悲剧风格”出发,就“悲剧美”在古代诗词教学中的运用进行阐述,在对教材中诗词“悲剧美”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这一教学思路对学生净化心灵和成长人格的意义。旨在以其“悲剧美”来展现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找到一条使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6.
陆小玲 《职业》2012,(15):130-131
中国诗词简约而不失丰富,含蓄而不失形象,轻灵而不失厚重。这些特质使得诗词的语言具有了暗示性,而暗示性是借助诗词语言的词性、意象、标题、注释等来传达其极耐寻味的内容和情感的。  相似文献   

7.
黄沧粟 《现代妇女》2014,(12):374-374
中国传统绘画的白描技法与服装绘画作品中白描手法都主张简练、简洁,通过“线、点”等最基本的艺术表现语言,将传统绘画与服饰绘画的张扬个性体现的淋漓尽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作为国民精神食粮的艺术和时尚领域服饰逐渐来时交织相融,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白描是我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服装绘画中使用较为广泛,而“线”是白描艺术的基本语言。本文就中国传统绘画白描手法在服饰绘画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本文浅谈了宽容的教育之美。  相似文献   

9.
物哀是日本民族传统审美追求,也是艺术活动和生活中外物动情的审美表现。物哀之美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悠久,对其进行解读可审视其背后承载的深厚人文背景和特殊民族环境、文化等。文中尝试分析日本文学中物哀之美与传统理念的关联性,借此来探索物哀审美意识的形成原因等。  相似文献   

10.
孙江龙 《现代妇女》2014,(12):380-380
中国传统雕塑绘画性强,别有一番东方审美趣味,也符合中国古人审美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及审美观点出发去看待雕塑艺术的。题材的选择,内容的表现,造型的设计,都有不同的体现,传统雕塑造型的设计不仅仅是对审美的追求,更多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所以当我们今天去欣赏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也需运用中国绘画的审美眼光,去欣赏和把握这种美感的点。  相似文献   

11.
邹扶澜 《现代交际》2006,(10):66-66
女人上了年纪,就爱为人做媒,这似乎是通性。母亲也不例外,一个卖油的六十多岁的老头儿,一个寡居多年的老太,在她的撮合下,也来家见面了。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从艺术的角度探讨灵壁石的价值所在,分别从形,质,色,韵等方面展开分析,使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喜爱灵壁石。  相似文献   

13.
毫无疑问,家庭是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场所。但是,父母很容易走进两个误区:一是将艺术理解为绘画、弹琴、唱歌等技能,认为只要熟练掌握就拥有较高的艺术素养;二是将艺术教育赋予功利目的,希望以此获得附加分数。在日复一日的机械训练下,孩子演奏流畅却没有感情,绘画精致却失去灵魂,而且感觉“艺术”毫无乐趣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戏曲是"剧诗",自身具有一种很强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不仅体现在案头剧本方面,同时也体现在案头剧本方面。本文主要从情景交融以及虚实结合两个方面剖析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生活也变得多元化。初中生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少年时期,他们热情活泼,求知欲强,带有很强的好奇心,敢于创新。这样的新新人类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会喜欢古代的诗词呢?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程度,学习情况,背诵情况,及以后学习古诗词的态度又是如何呢?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问题,我亲自走进初中学校随机选取了300名学生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更加源远流长,在时间的积累与沉淀上,中国古典园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系统,拥有独特的造园手法、艺术风格。同时,中国古典园林还是自然美与人文美的集中概括,园林的美学意蕴从其意境美、功能美、人格美中得到完美的体现,使得我国传统美学得到传承与发展。文章简要概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意蕴及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中通过对中国传统书画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与创新的研究,首先是简单的阐述了中国传统绘画与现代设计融合对中国传统书画发展的意义,并在简单的深入把握中国传统绘画背景与现代设计的功能的基础上,归纳了两方的形式、内容与价值。其次从两者的多种角度去分析他们各自的特点并发现他们的融合的交叉点与差异性,然后找到他们融合并创新的发展途径。从艺术的本质和当代的需求问题上研究探讨中国传统书画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主要以现代设计里面的三大构成的特点来与中国传统书画的表现形式做一个相应的融合并达到创新的目的,从而促进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以达到凸显现代设计形式的中国传统绘画。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至20世纪的美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继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之后的西进运动、1861年的美国内战、1929年的经济危机,这些事件使美国开拓了西部的大片土地,使其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同时使当时社会的民众陷入了贫困的深渊,弱肉强食的社会一步步地摧残着人们心中那纯净自然的美德。而此时的美国文学界也逐渐地从浪漫主义时期过渡到了现实主义时期。欧·亨利和约翰·斯坦贝克作为美国当时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分别在其著作《二十年后》和《人鼠之间》中,通过两对朋友之间的友谊来描述人性中的美,同时透过作品中主人公最后不幸的命运来抨击当时美国社会的冷酷与险恶。  相似文献   

19.
《周易》中丰富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易传》中.《易传》包括解释卦辞、爻辞的七种文辞: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共十篇.在《易经》发展到《易传》的这几百年里,它将儒家关注的“仁”道,扩展为天道、地道、人道的广泛思考,使其对人格美的弘扬成为《易传》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0.
明式家具因其具有高度艺术美感和独特精神气韵,而被后人视为家具审美典范,这种美感穿越时空,寓意深远,其背后隐藏的是整个民族的文化观念、哲学美学思想。目前对它进行意匠解析的著作评论也相当之广泛。著名收藏家、鉴赏家王世襄先生在1985年出版的《明式家具珍赏》和1989年的《明式家具研究》著作引起了学术界和收藏界的轰动,此后研究著作也开始层出不穷,其中对于明式家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美学底蕴,及现代价值也有着不少成果,就哲学设计思想上来说,主要分儒家的中庸之道和礼的观点,道家的天人合一,普通和谐、有用之学、返璞归真等。本文将以一个新的视角出发,以上善若水,以柔克刚的道家思想入手,通过对明式家具的结构、造型、装饰图案、和材质的分析,揭示出明式家具的含蓄内敛、虚无空灵的深层美学观念,并阐述明式家具设计中美学思想对于现代设计理念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