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到社工,大家往往想到的是一个年轻、活泼、善良、坚强、聪慧等非常阳光的、正向的专业工作者形象;而且,因为社工自诩为专业的助人者,倡导助人自助,因此,痛苦、悲伤、抑郁、愤怒等消极形象几乎很难和社工联系在一起。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  相似文献   

2.
我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一名流浪人员救助服务临床社工.当别人问起我关于“社工是什么”的时候,我总是说,社工是一项助人的工作.但是,如果有新入职的社工追问“社工究竟怎样助人,尤其是遭遇重重困难时怎样能坚持助人”时,我很难说清楚该运用怎样的社工“技巧”.不过,我一直跟进的一个案例,让我对社工助人的方式和意义有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社工是后来者.在前社工时代.已经有众多职业和人员在做社工的事情,扮演“助人者”的角色。 社工属于晚辈,他读过书.留过洋.考过证.志向高远却有时底气不足.他和前辈的区别与关联是什么?如何看待社工在助人大家庭中的角色?这个问题值得社工们深思。 从民间智慧说起 《调解以情,听讼以法》一文中,几个人民调解员的案例给我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4.
“10余名员工只剩下4人,每个人的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没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甚至没有长期稳定的项目收入”,这是北京市第一家社工事务所一一助人社工事务所的现状。有人曾预言,社工在中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的社工事业刚刚起步。然而,北京第一家社工事务所却面临巨大的发展难题,甚至出现生存之忧。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中国缺乏社工事业发展的条件,还是社工事务所尚待挖掘自身的潜能?  相似文献   

5.
社工职业本是需求旺盛、助人自助的朝阳职业,但通过透视一位大学生社工的日常工作,我们发现,目前在我国,社工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仍有很大欠缺。梦想与现实的落差每500户就配有一名专职社工,这是北京市政府的规定。但相关数据显示,北京市持证的专业社工仅有5000余人,而且大部分从事社会工作的人不是专职社工,而是义工(志愿者)。  相似文献   

6.
当接到机构绩效考核结果时,最令管理者头痛的问题之一是某社工又未达标,其或许就是“问题”社工.所谓“问题”社工,是指那些达不到组织标准和规范的社工.现代组织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而作为助人者的社工机构会遇到吗? 社工秉持优势视角理念,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优势,只是没有被挖掘,社工所要做的即是协助服务对象挖掘及运用其优势.而在具体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很容易发现社工的优势和工作不匹配或达不到工作标准,还是会产生“问题”社工.  相似文献   

7.
厦门市湖里区希望社工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筹建于2008年5月,是湖里区政府培育和扶持的一家公益性民办社工服务机构。中心于2009年被纳入湖里区政府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试点单位,现已成为一支集社会学、医学、法学、心理学等专业共20余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作为海峡西岸第一家民办社工服务机构,我们以“立足社会,助人为念,倡导以人为本精神,发展社工专业服务”为核心理念,推动社会工作走向专业化、职业化。  相似文献   

8.
社会工作是否真是一个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能发展起来吗?社工的岗位设置在哪里?社工的价值观与理念真的很重要吗?社工真能助人自助吗?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当社工运用个案方式工作时,能力是否太微不足道了?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什么?在许多社工看来,这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因为在他们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相对简明的答案一一助人自助。我们不能否认这一解释的合理性,的确,“助人自助”道出了社会工作“使能者”的专业角色及其要达到的目的。但是,这仅仅局限于社会工作的技术层面,而社工绝非技工那么简单,社会工作必须穿透技艺的罗网,才能到达专业制式的层面,从而觅得专业的本质,理清当下专业发展轨迹背后的原委。  相似文献   

10.
我们常听到企业界的人谈及CRM(客户关系管理),却很少在提供助人服务的社工界听到。我在上一期专栏中说到了社工的关系处理事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客户关系(社工习惯称之为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本期专栏即借助对CRM的介绍,与大家分享在社工机构里如何推行客户关系管理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社工"一词在新闻报道和百姓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日益提高,社区里有了社工,学校里有了社工,工厂里也有了社工……这里的社工是指社会工作者,它是一种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专门的方法进行助人活动的职业工作者.但是,在我们身边还有另外一群人也被称为"社工",例如2012年5月19日北京晚报发表的一篇名为《北京市公开招考社工,633个岗位吸引3万余名考生》的报道,文章中的"社工"其实说的是社区工作者.这两支同样被称为"社工"的队伍被混淆在一起,他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行动是社会工作的主体,激发社工的行动力是提高社工机构服务能力的关键.每个机构都需要行动力强的社工,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在行业起步阶段,一方面,许多社工刚刚毕业,还不能较好地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技能,甚至即便是书本上的内容也掌握得并不熟练;另一方面,许多"半路出家"考取社工资格证的同事,对于社会工作究竟怎么做也是一头雾水,更多的时候还是因循之前的经验、凭借自己助人的热情在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在大学里主要是教授《小组与社区工作》和《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两门基础社会工作科目.相比而言,理论课不好教.不好教,是指学生的反应.香港的社工专业学生,一般都是想好了当社工才在大学选择修读社工专业的.以他们的理解,社工既然是助人的专业,读社工就是要学助人的技巧.小组及社区工作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觉得很“实用”,通过角色扮演及讨论案例,令他们掌握怎样“做”,感觉踏实.可是,学理论课时,他们容易感到乏味,抽象的理论令他们有点困惑:这些理论和模式怎样用来帮助人?  相似文献   

14.
社工的专业助人过程不仅是一个情感付出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如果社工只有付出而没有成长及能量的滋养,就会处于一种损耗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学习之旅——从这些工作人员的身上去体认作为助人者的最重要东西。我深深地感到.在目前中国这样的现实面前,黎明之家的工作人员正是凭着对生命的无限尊重,克服了各种困难,为那些孩子带去了希望。在承担助人的使命时,他们从不觉得那些孩子是纯粹可怜的对象,只是施予怜悯和救助,相反,在他们眼里,这些残疾孩子的生命和正常人的生命一样都有着自己的宝贵价值,他们所呈现的这一切,足够让我们这些从事社工专业的人好好体会和学习一辈子。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工作,社工于是常常被“寄予厚望”。社工也常常会反思自己:我的服务有影响力吗?我的工作有成效吗?然而很多时候,帮助个人、家庭、社群解决问题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其效果也很难即时呈现。于是有人开始质疑:“那些人就那样,花那么多心思去帮助他们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抚今追昔,饮水思源。依稀记得从雷洁琼、费孝通等著名人物及“马句会议”等著名事件中熟谙社工和社会工作专业,怀揣着对公益事业的热爱之情而投入助人活动。转眼我已从·名医生发展成为执着于一线医务社会工作的社工,见证了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我庆幸于自己的执着,更感动于政府的高瞻远瞩和同仁们的孜孜不倦。  相似文献   

18.
不觉中,从事社会工作已经两年半了,感慨有余.社工,卑微地做着伟大的事情,努力做到助人自助.我觉得,社工最好的个案是自己,处理好个人情绪、提升专业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年轻的社工应在帮助他人时磨炼意志、知人达事,从而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9.
政府往往出于“推动民生工作”的需要而关注服务的覆盖面、时间跨度、经费使用、直接成效等显性结果,而社工机构出于专业助人的使命则关注服务质量和助人深度、过程导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十年前,怀着一颗助人之心,她选择了社会工作专业;十年间,她不断提升自我,精心培育社工人才,致力于探索社工本土化发展模式……在发展社会工作教育、推动黑龙江社会工作专业化进程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路上,她,步履坚实,足音铿锵,留下了美丽的风景.她就是黑龙江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主任、黑龙江省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理事长黄红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