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自汉初张骞出使西域,对于中西交通、创建奇功.曾有《出关志》一书,见于《隋书·经笈志》,以后记西域行程,各处舆地情形之作,代不乏人,而大都仅于各史艺文志中,著录书目,而原书颇多佚亡,如《唐书·艺文志》中有许敬宗撰之《西域图志》六十卷,今竟未见传本,即宋人所编目录中,已少提及,盖已不存,殊为可惜.幸于旧史如《史记》、《后汉书》、《唐书》、《五代史记》等书,尚转引了张骞、班勇、贾耽及高居海之《出关记》、《西域风土记》、《四夷道里记》及《于阗记》等部分或全文,得之亦觉可珍.惟分见各书,检用不便,爰就各书,一一抉出,计汉代得二种,晋唐各代禅师往印度求经者,所记见闻,亦得五种,加以唐宋元明各代使西域之专著,又得十余种,共为二十六种,汇为一编,则历代记载西域行程之作,粗备于斯.其中或自瓜沙经过新疆至中区各地,或则由新疆而转入印度,虽终点不同,而经过之地,仍属丝绸之路,故并存之.又以沙州为行程枢纽,故亦取《沙州图经》诸篇,俾详其附近地域之形势.惟辑佚各篇未必全文,敦煌存卷,又多残缺,一仍其旧,不敢增损.  相似文献   

2.
古代华阳国志十二卷 (晋)常豫著清嘉庆19年(1814)题 襟馆刻本华阳国志十二卷校勘记十二卷 (晋)常像撰(清)顾观光校勘 民国26年成都志古堂据题襟馆本影印华阳国志附校勘记 (晋)常瑰撰顾广折校1958年商务 版(国学基本丛书)华阳国志十二卷附补华相国志三州郡县 录一卷校勘记一卷 (晋)常球撰补郡县目录(清)廖 寅撰校勘记(清)顾观光撰见《龙 奚谷精舍丛书》史部华阳国志校勘记十二卷 (清)顾观光撰1957年四川人民出版 社据成都志古堂原版印行华阳国志十四卷 见《增订汉魏丛书》别史四川 见《蛮司合志》卷4一7见《续文献 通考》卷228舆地考四川 见…  相似文献   

3.
书跋二篇     
近得《准噶尔史略》编写组所编《〈明实录〉瓦刺资料摘编》一书。书选有明十朝《实录》中关乎瓦刺史事者按年纂成。目录后有前言,略叙缘起。白翠琴同志特撰《明代瓦刺概述》一文,题以代序。全书卷帙简明,便人卒读。览竟感佩,用跋于次。 研究瓦刺,亦如研究任何课题那样,不是从什么成规与“上制”出发,而是要以历史事  相似文献   

4.
正洪武十六年始,沐氏家族自沐英始镇守云南,其后裔世袭镇守,长期掌握云南军权,共历十二世,十六王(公),直至明朝灭亡。沐氏子孙多受过良好的教育,有集作者不乏其人,如沐昂著《素轩集》,并编有《沧海遗珠》,沐僖著《敬轩集》四卷,沐璘有《继轩集》十二卷,世称"三轩集"。此外,沐昆有《玉冈集》、沐绍勋有《文楼漫稿》等。本文拟对沐昂著述进行研究,以求正于大家。一、沐昂著述整理研究现状明清以来的书目对沐昂的著述多有著录,明代如《千倾堂书目》《文瑞楼藏书目录》《八千卷楼书目》《古  相似文献   

5.
外文出版社新出版的《中国藏学书目三编 (1996- 2 0 0 0 )》一册是 1994年出版《中国藏学书目》 ,1997年《中国藏学书目续编》之后的第三大卷 ,内容包括自 194 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 2 0 0 0年 5 0余年 ,中国内地 2 0 0余家出版社出版的藏学书目 3169种。这三卷藏学书目均以汉、藏、英三种文字合排 ,每种书皆列出书名、编著者、出版者、出版年月、页码、开本、书号以及内容介绍。为了便于检索 ,附有汉文、藏文、英文的书名、编著者索引共六种。书中所收录的内容涉及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各省藏族自治州、县的概况及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  相似文献   

6.
《辽史》卷七一《后妃.太宗靖安皇后萧氏传》与《契丹国志》卷一三《后妃.太宗萧皇后传》分别记载了辽太宗皇后的情况,虽所记多有不合,但以往学者多认为所记为同一人。本文通过考证,认为二书所记太宗皇后虽多有乖谬之处,然非为一人至为明显。辽太宗先后有两位皇后,二人均姓萧,又均为辽太宗之母述律太后之女至,故极易为人们所误解。  相似文献   

7.
《三省入藏程站纪》不分卷,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浙江镇海范铸(字寿金)撰,综叙自西宁、成都、昆明三地入藏至拉萨沿途程站,颇为详尽.此书向无刻本,不见诸家目录著录,吴丰培先生据抄本标点、整理,将它收入《川藏游踪汇编》中(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页415-436页),嘉惠藏学学林不浅。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也藏有抄本《三省入藏程站纪》一部(以下简称抄本),与吴丰培先生标点本(以下简称吴本)相较,互有歧异、脱漏,知二者皆非原稿本,均系辗转抄录者。抄本、吴本内容出入较大的有三处:①吴本页424、行ZI:…  相似文献   

8.
西蒙古民间故事《骑黑牛的少年传》与敦煌变文抄卷《孔子项诧相问书》及其藏文写卷郝苏民前言:出于一种思考的课题法国文友克罗蒂娜·苏尔梦(Claudin。Salmon)教授在看了我译编的一本民间故事《西蒙古──卫拉特传说故事集》中的《聪慧的放牛娃》之后,专...  相似文献   

9.
西藏地方位处西南边隅,古代交通不便,故汉文载记,相对而言,是少了些。又在印刷术未发明前,有许多著作,抄本流传,往往散佚,如唐李德裕的《西戎记》及《西蕃会盟记》等书目,仅见于《庸书·艺文志》中,原书则不见;可是在许多汉文重要史籍中,关于藏族史料的专篇记载,是代不绝书的。到了清代,藏地与中原的关系日趋密切,两地人士往返频繁,对于该地的政治地理等有详细的汉文记载,今就所能见到的,约有百五种,附以川边之作三百余种,汇编成目,以供西藏研究者之参考。兹将编排凡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0.
清初,由前广西桂林、太平两府通判汪森编辑的《粤西丛载》,广征博取,众采群书,将各类资料摭拾成编,为广西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其中卷二十六《明朝驭蛮》,取材于前朝各部省志及《学海类编》。此部分将明代官军征剿瑶、僮人民起义的史料按年代系列,条目清晰,查阅甚便。卷中的部分记载,为《明史·广西土司传》等书所阙,不失为研究明朝广西少数民族及土司制度的重要文献之一。然而,文中年代、官名、人名多有讹误。笔者不自量力,将管见所及,条述于下,借为刍荛之献。  相似文献   

11.
一 40多年前,笔者曾撰《新元史·阿刺浅传证误》一文,辨《新元史》作者混札八儿火者、阿剌浅、阿里鲜,阿三为一人之误,但对札八儿本人事迹则无所补充。近读中西史籍,发现其中有关于札八儿的记事,可以印证和补充《元史》本传及笔者旧作。鉴于札八儿为蒙古初期的重要回回人物,特为揭出,并作阐述。 《遗山先生文集》卷27《恒州刺史马君神道碑》(以下简称,《神道碑》)记碑主马庆祥年未二十,已能通六国语言和文字。金章宗泰和(公元1201~1208年)中,任为尚书省译史,曾随使臣报聘高丽和西夏。太安初(公元1209年),金卫绍王即位,他随金使到蒙古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很赏识他的“谈吐辨捷”,想把他留下,马庆祥百计自解才得回来。这一年,蒙古派乙里只“持译书”来,征索物品并再次要把马庆祥带走,马庆祥坚持不肯,情辞恳切,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年初以来 ,号称“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 ,再次引起世人注目。为弄清隐藏在这新闻背后的一系列“热点”问题 ,日前笔者循着王朝遗迹 ,在原西夏都城“兴庆府”故地进行了追踪采访 ,试图揭开“冰山一角”。西夏王陵偶然被中国军人发现 ,有关专家无不为之震动 :其规模竟与河南宋陵、北京明十三陵相当 ,且在中古时期的丧葬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关于西夏帝陵的记载最早见于《宋史·夏国传》 ,但仅记载有几个陵号 ,而不记其方位。其次是明代《嘉靖宁夏新志》。尽管不乏记载 ,但都没讲清它们的具体位置 ,加之早年碑刻被毁等原因 ,这个“东…  相似文献   

13.
赵心愚 《民族学刊》2015,6(2):17-20,90-91
台北故宫藏乾隆《盐源县志》的著者在不同方志目录中著录内容不同,或指为杨丽中所纂,或称佚名。而据笔者考证,杨丽中实为乾隆六十年《冕宁县志》的编者。通观乾隆《盐源县志》的内容、嘉庆《四川通庆》与光绪《盐源县志》的相关记载,以及清代修纂县志的规定与惯例,可以认为:一、乾隆《盐源县志》成书时间为乾隆四十八年或四十九年;二、时任盐源知县的曾正浩为此志的主修者,纂者主要为县衙中的官吏;三、台北故宫博物院现所藏孤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抄本,应为誊写本。  相似文献   

14.
谢启昆,江西南康人,清乾嘉著名学者,长于史学及小学,曾供职史馆。其任广西巡抚期间,倡修之《广西通志》,为现存广西通志中最完备的一种。是书二百八十卷,体例精当,内容丰富,为研究古代广西历史的重要史书之一。该书卷五十九、六十(职官四十七、四十八),是《土司一、二》,专门记载广西由宋及清的土官世系。此两卷订正了林富、苏濬、金鉷三省志的部分错误,对研究广西土司制度有较大参考价值;然抄袭前志的讹误亦在不少。于此,征诸公私史书、碑刻、族谱,对谢志所载明代土司的年代、人名、世系传袭作了初步的考订。不当之处,望同志们予以教正。  相似文献   

15.
《旧唐书》、《新唐书》皆有“吐蕃传”。其他如《通典》、《唐会要》、《册府元龟》、《通志》及《太平环宇记》等史、地名著,也都有专记唐代吐蕃情俗的专篇。历史事实,已多有人考订。惟独地名,几乎无人考订。但如地名不能落实到地图上来,则历史事实也成了悬空飘渺的故事,不可能收古为今用之效。我们综合参验上列各书,与近世实测地图,考订传文中的地名,只是初步工作。希望从此开始,引出多种见解不同的讨论,去粗取精求得一是。  相似文献   

16.
《元文类》     
《元文类》原作《国朝文类》,《四库全书》本改题今名。元代苏天爵编,共七十卷。所录诗、文八百余篇,起自元初,迄于延祐,按文体分为四十三类,故名。编者旨在保存文献,全书收诏制、奏议、碑传行状多达二百三十余篇,为研究元代史事的重要资料。传世有元统二年(1334)刊本、至正二年(1342)杭州路西湖书院刊本。《四部丛刊》本据至正二年刊本影印。  相似文献   

17.
张应瑞墓碑,曾被记录在乾隆年间所编撰的《热河志》中,以后的《畿辅通志》等书亦均有记述。张应瑞为元朝的陪臣,汉人,隶籍为蒙古弘吉剌部。世居全宁路,今属赤峰地区翁牛特旗的乌丹镇。张应瑞《元史》中无传,但其墓碑的碑文撰写和书丹者,均属有元一代的大师。其墓地规模宏大、墓制及墓碑均属罕见,张应瑞何以有如此高的地位,令人难以想像。有关张应瑞墓碑的碑文内容的考证,虽已经有众多的方家研究成果问世,但较为系统的论述,则不多见。本文结合实地考察的资料与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特撰成此文。  相似文献   

18.
《伯麟图说》是清代重要的云南民族图册,然而学界一致认为早已散佚不存.笔者发现《伯麟图说》仍然传世.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藏《御制外苗图》的图册是一部改绘抄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图书室藏《滇省夷人图说》保存伯麟"奏章"全文,证实"图绘"是奉"诏命"完成的官修之作,或是《伯麟图说》副本,或是抄本、改绘抄本. 道光《云南通志》收录伯麟撰《进云南种人图说》是有力的佐证.(清)佚名《夷人图说》是《伯麟图说》的完整无缺的文字刻本.《伯麟图说》原本中滇省夷人种类应是108种.  相似文献   

19.
西夏陵园出土残碑译释拾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西、贺兰山东麓,有一处规模宏伟的古代陵园,占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内有帝陵九座,陪葬墓七十余座,陵邑遗址一处。其间高大的墓冢,阙台星罗棋布,蔚为壮观。这就是我国中古时期西夏王朝的皇陵。 一九七二年以来,宁夏博物馆在西夏陵园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有计划的发掘,先后清理了帝陵一座,陪葬墓四座,并清理了四座陵墓的碑亭,出土了大量的残碑石和其它珍贵文物。一九八四年由宁夏博物馆发掘整理、李范文编释的《西夏陵墓出土残碑粹编》一书出  相似文献   

20.
兀是我国中古时代后期,由兄弟民族蒙古族建立的一个近百年历史的重要封建王朝。 明初所修《元史》一书,凡二百一十卷,是一部比较系统的记载这一王朝兴亡过程的封建史书。但成书仓促,史料蒐集不周,且出众手,在编篡上谬误疏漏较多,问世后,明清两代乃至民国期间,一直为后人所诟病。 顾炎武、朱彝尊、钱大昕、赵翼、阮元等学者,都曾对它加以指摘。顾氏说“本纪有脱漏月者”;“诸志皆案牍之文,并无熔范。”朱氏说“其文芜,其体散,其人重复”;“至于作佛事则本纪必书,游皇城入之《礼乐志》,皆乘谬之甚者”。钱氏为清代最精博的学者,对元史研究下过很大的工夫,对《元史》深为不满,指出《元史》两开史局,合起来不过三百三十一天,“古今史成之速,无如《元史》者,而文之陋漏,亦无如《元史》者”;“开国功臣,首称四杰,而赤老温无传。尚主世胄,不过数家,而郓国亦无传。丞相见于表者五十有九人,而立传者不及其半。太祖诸弟止传其一,诸于亦传其一,太宗以后王子无一人立传者。本纪或一书而再书,列传或一人而二传。宰相表有姓无名,诸王表或有封号无人名。此义例之显然者。且纰漏若此,固无暇论其文之工拙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