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家战略层面的大珠三角城市群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珠三角地区已经进入以创新为驱动力的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国际竞争力转向以提升城市群创新潜力的时期.本文从区域经济增长驱动力的基本判断、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大珠三角城市群良性互动出发,探讨了大珠三角城市群未来发展战略的可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2.
霍兵  刘茂国 《城市》2007,(7):25-26
一、城市群是当前区域城市发展的趋势,是国家重要的空间发展战略 城市群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情形下,在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城市集聚与扩散共同作用下,城市化发展高级阶段的产物.城市群成为辐射和带动区域发展、促进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依托,是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节点区域.充分发挥城市群的作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取得区域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将城市群发展作为现阶段城市化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3.
周亮  汤放华 《城市》2017,(10):25-32
世界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地区间相互联系的不断加强,城市群已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群区域内出现不同层级的空间规划.在国内外区域空间发展背景下,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分析空间规划与区域一体化的相互作用关系,剖析区域规划发展成效的基础上,总结空间规划对区域一体化的六种作用机理.为未来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制定相关优化策略,提供一定的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4.
滇中城市群产业目标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思  赵健霞 《城市》2012,(5):24-26
当今社会,城市的发展由单一发展转向城市群的区域性发展,但是城市群的发展也要重视局部发展,注重城市群内每个城市的发展,确立合适的产业结构目标,而不是以城市群的整体产业结构目标为指导.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利于产业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国外产业结构研究的内容丰富,但是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制不一样,所以产业目标结构要适应地方的经济发展.我国许多学者认为在适应我国国情的前提下,现代经济增长方式本质上是结构主导型增长方式,即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胡安俊  孙久文 《城市》2018,(6):3-14
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对于提高国际地位、 形成我国北方经济新引擎、 解决北京"大城市病"和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在经济发展水平、 创新引领、 区域差距、空间结构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与世界级城市群还有较大差距.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既需要加强创新驱动,提高成果转化能力,搭建连接介质,推进产业和技术转移,也需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空间体系,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区,促进区域协调、 共享与绿色发展,还需要体制改革、 人才、 资金和土地等要素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笔者基于我国十大城市群2009年—201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全面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方法 ,实证分析城市群产业集聚变动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群第二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为负,第三产业集聚及其与第二产业的协同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为正。将城市群按区位进行划分后研究发现,北方城市群和南方城市群第二产业集聚均不再具有发展优势;南方城市群第三产业集聚及其与第二产业的协同集聚能够显著提升区域经济韧性,北方城市群的集聚效应不明显。基于此,各城市群应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相关产业,在实现城市群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韧性。  相似文献   

7.
王猛  梁雅昆 《城市》2021,(3):40-50
中小型国家级城市群是区域经济增长极之一,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内部分工.笔者基于产业集聚和城市专业化两个维度,采用区位基尼系数和产业结构差异指数对关中平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的内部分工加以测量.笔者根据研究发现:2017年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内部分工水平低于北部湾城市群,表现为前者的产业集聚水平、城市专业化水平均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8.
孟祥林 《城市》2013,(5):14-21
一、中原城市群与中原文化分析(一)中原城市群的两个子城市群图1展示了中原城市群的大致情况。从空间上看,中原城市群包括了郑州城市群和"许—平—漯"城市群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南北呼应。郑州城市群包括洛阳、济源、焦作、新乡、开封及郑州6个城市,这些城市在空间上临近,围绕郑州布局为弧形,实际上已构成城市组团,便于集中发展。南部的"许—平—漯"城市群是由许昌、平顶山和漯河构成的城市组团,3个城市在空间上构成鼎足之势,彼此呼应,并且与"郑州城市  相似文献   

9.
《城市观察》2009,(2):191-191
陈柳钦在《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上撰文,提出要以城市群战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群是现代经济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是极其重要的现代经济区域类型。当今大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单体发展向城市群体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一、城市群的内涵 从归类的角度讲.学术界把城市群的内涵主要归为以下几类:城市空间论、城市体系论、经济区域论、经济网络论、集合体论、功能地域论、城市圈论、区域系统论.虽然学术界对城市群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就其本质的内涵与外延而言,笔者认为城市群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潘允康 《城市》2007,(8):25-28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既是现代化的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近来关于城市化中的城市群的议论多了起来.理论界先是认为中国已经出现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三大城市群,即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城市群.最近又有人认为中国目前将形成十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城市群.  相似文献   

12.
刘纯彬  张晨 《城市观察》2009,1(1):63-69
21世纪是城市群主导经济发展的世纪,城市群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然而与美国波士华城市群相比,我国京津冀城市群在空间结构已失先天优势的基础上,又凸显出城市承栽功能集中、城市发展关系不协调等问题。比较分析两大城市群特点,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获得有益的对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中部崛起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翔 《城市》2007,(10):8-11
一、背景 最近,国家明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要求中部六省以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为依托,立足于自身的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和加工制造业等优势,加速发展各自的城市群和产业带.结合各自实际,中部六省相继提出中心城市群发展战略,如大太原、中原城市群;大武汉、长株潭、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等发展战略.与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东部率先发展相呼应,中部六省现已进入加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4.
林卓玲  方远平  张经度  辜雪钿 《城市观察》2023,(3):21-35+160-161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聚焦点。本研究借鉴复杂网络指标,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合作申请发明专利空间数据为基础,构建城市群低碳技术创新网络结构韧性评价模型,对比解析城市群低碳技术创新网络结构类型及其韧性时空演化特征,探究城市群低碳技术创新网络结构韧性演化的制约因素。研究表明:大湾区创新网络随着时间的演进表现出由“单一核心结构”向“多核心群落”发展的动态变化;创新网络结构层级性由早期的扁平模态向后期的立体模态演变,匹配性为异配性且呈“N”型变化趋势;创新网络结构均为“韧性网络”,韧性水平呈“提升—衰退—提升”的波动状态演化。基于多维度视角,本研究从城市群创新空间格局均衡化、关键领域差异化与创新要素流动自由化等方面,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低碳技术创新网络结构韧性演化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孟祥林 《城市》2015,(11):3-9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济源、焦作、新乡、开封、许昌、漯河、平顶山、周口等城市。在“中原崛起”的发展战略下,中原城市群得到了较快发展。中原城市群具有优越的发展条件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优越条件表现在:城镇密度高;区位条件优越;历史文化基础厚;城镇分布集中。制约因素表现在:“核心—边缘”分化明显;“子行政区划”相差悬殊;副中心城市位置较偏。为此,在发展中原城市群的过程中,需要在核心城市郑州之外选择副中心城市,在强化洛阳发展力度的同时,还要强化许昌、漯河,使中原城市群由“单中心”城市体系演变为“多中心”城市体系,形成纵贯南北的“三核城市带”,构建“广域中原城市群”。  相似文献   

16.
城市群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高级区域空间形态,城市群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制度因素作为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制度变迁,发现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早期主要受以政府为主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影响,城市群的发展呈现出空间一体化的趋势.随着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长沙、 株洲和湘潭三市产业联动发展,受多元化的制度因素影响,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功能一体化.近年来,影响长株潭城市群强制性制度变迁作用减弱,诱致性制度变迁作用加强,制度因素作为一种重要力量对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汪波 《城市观察》2016,(5):32-40
伴随着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区域流"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将各城市拧合为一个系统整体。大都市从"极化效应"到"扩散效应"的变迁存在着双重路径,与西方大都市的主动扩散不同,当代中国大都市的功能扩散很大程度上是生态资源瓶颈约束下被动的功能疏解。"湖泊效应"提供了一条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核心大都市与周边区域通过诸要素的良性递进循环形成结构有序、功能互补、互利双赢的区域新气候。城市群共同体本质上是利益组合,各城市合作收益分享度取决于城市所拥有的资源体系、区域决策影响力与区域治理话语权。只有当城市群共同体能有效满足各城市利益需求,共同体才能维持稳定的存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童中贤 《城市观察》2010,(2):183-192
竞争力的概念,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最早来源于企业管理研究,后被引入国家(国际)、区域和城市领域研究中,出现了国家(国际)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概念。学术界目前对城市群竞争力理论基础的探讨,涉及的相关理论较多,覆盖面也较广,但对某些理论的支持性和解释性争议也较大。构建科学的城市群竞争力评价体系,既不能将城市群竞争力与其他竞争力割裂开来,也不能将城市群竞争力等同于其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张建伟  陈颖佳 《城市》2010,(2):30-34
本研究以城市群的生物群落特征和进化特征为依据,借鉴演化经济地理学的思想,进行生物类比,把城市群作为一个植根于特定经济、文化和制度区域的生态系统,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把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结合起来。该理论分析范式不仅考虑全球国家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对城市群的影响,还从时间演化的角度审视城市群的整合,注重演化过程中外围环境以及城市群各组分的变化对城市群的影响,同时还关注偶然事件以及城市群各层次的适应能力。最后,在该视角下对长三角城市群整合的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陈群元  喻定权 《城市》2010,(6):25-28
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重要内容和途径。中国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群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发展阶段的差距,各自发展过程中都呈现出不协调现象,这其中既有共性问题,也有个性差异问题,因此不能以无差异化的政策措施来推动不同类型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