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市建筑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城市发展是历史文化和城市精神的有机延伸,然而推倒重建式的城市更新使场所精神难以延续。老居住区是其中一类蕴含着丰富的日常化、情感化、地域性的场所精神的区域。本文通过大量实地调研、文献梳理、归纳演绎等系统的质性研究方法,首先对老居住区的场所精神进行深入解读,并据此提出基于场所精神的老居住区更新改造的一般思路和方案;其次以武汉青山区红房子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探寻红房子片区的场所精神以及更新改造所应采取的途径与方案,希望以此为城市老居住区更新改造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一直是都市再开发的焦点.笔者针对小白楼地区历史、 经济社会因素的特殊性,利用通勤客流密度、 换乘便捷度评价其节点价值;利用周边开发强度、 昼间人口密度、 地价及功能混合等因素评价其场所价值;基于"节点—场所"模型理论,创建评价体系得到评价结果.通过结果评价小白楼站点地区场所价值略高于节点价值,但整体上仍处于平衡状态中,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更新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居民亚健康、文化缺失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受到空前重视。指出生态文明理念下注重生态保护、提倡低碳建设、关注居民健康、追求文化认同四个方面在山地住区规划中的必要性。结合大理海东一期商品房住区规划项目对四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建设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山地住区。  相似文献   

4.
传统乡村规划偏重实体物质空间改善与要素组织,依赖实体集聚,因而空间可达性较低的边远乡村始终面临着发展困境.移动互联网改变了空间可达性的界定,流乡村开始涌现,为边远乡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此,本文确立虚实互促的流乡村发展理念,构建实体、虚拟双维度的潜力识别体系和线上、线下相协同的规划方法,并以贵州省石阡县楼上村为例...  相似文献   

5.
王腾飞 《城市》2015,(9):55-59
笔者着眼于绿色生态街区公共开放空间的营造,通过对瑞典马尔默Bo01街区、哈默比新区案例的深入分析,总结了欧洲城市在公共开放空间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同时从构建弹性开放空间网络、交通及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改善微气候、保护生态及碳汇等4个方面提出了简要的规划建议,希望对科学合理地编制绿色生态街区公共开放空问相关规划、制定政策法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