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沈建 《城市》2007,(10):70-71
天津市建筑节能推广培训中心大楼坐落在天津市友谊南路梅江居住区,是天津市首座集示范、展示、实验、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北方地区绿色节能建筑示范项目,其多项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建设和发展等方面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魏彤岳  张树森 《城市》2012,(11):42-45
一、引言为了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相关政策,推进天津市绿色建筑发展,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并衔接区域发展目标与建筑单体指标的联系,天津市在总结单体绿色建筑发展基础上,归纳近年来本地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经验,积极组织开展区域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研究,成立了由规划、建筑、相关管理部门等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天津市区域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增值寿命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目的是促进节能改造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必须体现评价结果的激励与约束价值和作用。其具体体现在:以综合效益最大化引导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标准改进,以综合效益评价科学性推进建筑能效标识制度实施,以综合效益有效评价加强政府监管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宋卫乾  李佳庆  金海 《城市》2015,(7):77-79
不断提高外墙保温技术是建筑节能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技术的发展与新型节能材料的研发密切相关,建筑节能水平的提高必须以开发新型的节能材料作为前提.超薄真空绝热保温板由于产品导热系数低、保温效果好、防火等级高等综合效益显著,在建筑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必将成为建设绿色建筑、降低建筑耗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外墙保温材料.  相似文献   

5.
面对不容乐观的节能降耗形势,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显得日益重要.在我国,绿色建筑有关标准还处于推荐阶段,如何促进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从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分析入手,阐述了绿色建筑经济的价值,提出了解决绿色建筑经济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郭珉媛 《城市》2020,(4):35-45
基于生活能源消耗、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废水治理、绿色居住、绿色出行和绿色生活环境建设,对天津推进绿色生活进行研究。天津城市生活垃圾产出呈增长态势,节水、建筑节能降耗和绿色出行等需求更为迫切,应健全生活用能管理制度,强化社会公共场所能耗目标管理,健全生活闲置品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加速生活中水回用系统和海绵城市建设,推动既有公共建筑、老旧小区建筑节能改造,提升农村居民建筑能效,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统筹城市绿色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益性生态环境建设与经营性生态服务供给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治彦 《城市》2017,(9):47-50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以绿色、智慧和人文发展为引领的新型城镇建设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尤其是基础设施与城市建筑的绿色智能化改造,城市产业发展智慧化的意义重大,市场空间广阔.  相似文献   

8.
吕松娥 《职业》2015,(10):222
建筑节能设计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建筑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BIM技术的出现不但提高了建筑节能设计的水平还提高了建筑质量,促进建筑事业的绿色发展。本文主要针对BIM技术在建筑基节能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建筑行业是能源、资源消耗的大户,节能环保责无旁贷.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也要求建筑行业加快转型升级,装配式建筑应运而生.这其中除了顶层设计、政策引导,设计企业沟通各方、协调技术、组织落实的推进作用不可小觑.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取得了成效,为天津市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化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刘戈  王峰 《城市》2016,(10):65-68
当前绿色建筑因其能在有效满足人们居住舒适要求、提高建筑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同时.在后期运营过程中持续为社会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而颇受青睐.但对其经济效益及外部性等问题一直存有争议.笔者以绿色建筑的全生命期和利益相关者为主线.分别从生命期各阶段以及政府、开发商、消费者等多个角度解析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并在综合分析各项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一、天津智慧城市的建设现状"十二五"期间,天津市政府把建设"智慧天津"放在突出的位置,计划投入2800亿元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和两化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重点放在以物联网、云计算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以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绿色建筑"和"智能社区"也纷纷涌现,智慧终端等项目建设已进展过半。另外,中国电信已经与天津市部分区县签订了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一)物联网建设及其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严寒地区绿色住宅建设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智超  曾宇  侯毓  刘兆新  姜莹 《城市》2012,(10):34-36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标识认证工作发展较快,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显著增多,各地相继出现了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指标基本上是易于理解、推广和掌握的,符合我国实际建设情况,对我国绿色建筑起步阶段的学习、推广、设计和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然而由于地域差异,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项目的实现会有难易差别,对于严寒地区的住宅项目,提高建筑节能率和确保舒适性在设计中成为首要关注点。哈尔滨辰能·溪树庭院是黑龙江省第一个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该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等各个方面均落实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3.
周海珠  刘祖玲  张津奕 《城市》2012,(10):45-47
随着全国绿色建筑的大面积推广,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志的项目已经达到300多个,而截至目前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志项目的数量仅有12个。绿色建筑实际效果如何?是否达到设计的水平和要求?对以后新建项目有何借鉴作用?这些都是应该去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科技档案楼项目谈谈办公楼运营阶段的实效性,以期对其他绿色建筑的设计和运营提供参考。一、项目概况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科技档案楼于2009年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第二批绿色建筑设计标志认证(二星级),2011年获得第三批运营标志认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广西继续深入贯彻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把"美丽广西"乡村建设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改善民生工程的重要抓手,加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 以市场为基础、 以企业为主体的生态文明工作长效机制,有效推进美丽广西、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快速发展,使广西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笔者从确立生态文明发展的理念入手,在分析生态产业发展态势,构建生态发展体制机制,普及培育生态文化等方面提出美丽广西建设发展措施和对策建议,为美丽广西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王凯  徐瑞良  岳国喆 《城市》2019,(6):65-72
绿色建筑协同运营管理是实现绿色建筑全周期增值的关键阶段,但传统绿色建筑运营管理存在运营主体权责不清、利益关系分配不明与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笔者以G管理模式理论为基础探究绿色建筑协同运营管理的本体与内涵,从协同学角度阐释绿色建筑协同运营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实质,明晰绿色建筑协同运营管理的环境、主体、客体、机制和平台等多要素构成,详细分析要素间独立运转与相互关系,提出全社会共筑协同运营环境氛围、多元主体共建协同运营管理系统、全过程构建协同运营管理信息平台和多维度创新运营保障机制等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城市》2013,(9):81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简称TADI)创立于1952年,现已发展成为技术实力雄厚、人才济济的天津地区最大的综合建筑设计院。TADI现有员工1200余人,其中全国工程设计大师、国务院特贴专家及天津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0余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工程师及各类专业注册人员400余人。先后有320余项工程设计、科研和标准设计获得国家、部、市优秀设计奖、优秀工程奖及科研成果奖等奖项。在绿色建筑和新能源、新技术应用等  相似文献   

17.
2006年2月14日,执行期为5年的中德技术合作《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在唐山市启动,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引进德国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面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产品,结合项目示范工程,制定适合我国实际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技术体系,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改变我国既有建筑能耗高的现状.2006年7月16日~2006年11月14日,该项目的"河北一号小区"试点工程已顺利完工.经测定,改造后既有建筑比20世纪80年代之前建造的房屋降低了65%以上的能耗,并具有显著的隔热、保温、隔音和防尘效果.此次唐山示范工程具有深远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莹  刘健 《城市》2016,(10):47-52
2010年,国家发改委将天津列为我国首批低碳城市试点之一.近几年,天津在低碳产业、低碳能源及绿色建筑等方面取得初步进展,低碳城市建设初见成效.笔者回顾分析了天津低碳发展取得的成绩、阶段性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十三五”期间低碳发展激励、补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韩培俊 《城市》2012,(10):8-10
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决定了城市对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发展绿色建筑将带动绿色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必将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结构性增长的重要引擎。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改变传统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径。在住建部强有力的领导下,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当今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旋律,建设绿色建筑发展的大好局面即将展开。北方严寒和寒冷地区绿色建筑联盟在天津的成立,必将进一步促进绿色建筑在这一区域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在以城市发展与绿色经济为主题的世博论坛上表示,中国城市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太高.环境质量不尽如人意,人际交流淡薄,人和自然关系疏远,不符合宜居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