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的唐装     
去年冬日的一天,当父亲穿着崭新、鲜艳的唐装,走进照相馆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70 多岁老人脸上荡漾的那份快乐和喜悦。父亲如同小孩过年一样开心的神态,引来了周围不少人羡慕的目光,顿时把我也感染得快乐起来。我没有想到,一件新衣服会让老人如此开心,而使老人快乐竟是这么简单和容易。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和往年的初冬一样,我陪父亲去做过年的衣服。因为前些年一直是做中山装,所以这一次也照旧选了他称心的毛料,做了一套中山装,并且还买了合适的鞋。陪他去取衣服时,我试探着说:“爸爸, 要不您变个样,也和电视里的老人一样,穿一件唐装试一试?…  相似文献   

2.
家父名叫李定,如今已是90岁高龄了。一位耄耄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自然有人要打探长寿秘诀,可他本人却说不清楚。不过有件事倒还值得一提,那就是他数十年来从未间断义务扫街,据母亲和家里人说,父亲扫街颇有些名堂:一是动手早,不烦人从退休至今,无论春夏秋冬,家父总是每天五点钟左右起床去扫街。二是日日功,不间断。一年中除凌晨有雨、街道泥泞无法清扫外,家父扫街从不间断。 对于家父的义务扫街活动,我的一贯态度是不宜过分鼓励,也不便硬性制止,并没有认真想过。最近我学习了几研究老年心理的文章,联系自己年近花甲之时的一些心态,对家父的扫街之举似乎有了更多的理解。我想,作为晚辈,从老人的行为中王少应当悟出这样几个道理:  相似文献   

3.
想起他     
《北方人》2006,(12)
父亲离开我已十五年了,有些东西渐渐模糊远去,有些东西却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明晰。父亲是湖南人,是个插队知青。记忆中,父亲一年中在家的时间很少,即使在家,也少有闲下来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从小就很害怕父亲,两三岁的时候,父亲外出回来,我不是像一般的孩子见了爸爸欣喜地奔上去,而是躲得远远的,不敢接近他,直到他掏出带给我的水果或者点心,我才战战兢兢地走到他身边,接过他手里的东西又跑开了。  相似文献   

4.
父亲散步     
父亲病愈出院的第二天就坚持要独自上街散步。我们一直为父亲外出而担忧着,毕竟他是九十多岁的老人,再健康,我们做小辈的也怕他有个什么意外啊。我们常劝父亲不要随便出去,他总是当即微笑地答应着,可过后依旧我行我素。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我们就只得把父亲身份证复印件装在他的口袋里,以防万一。有时我们刚交代好"有事打电话,需要什么我们来办,你少出门",他便孩子般"噢,噢"答应着。可我们前脚走,他后脚也跟着出来了。一次,  相似文献   

5.
《北方人》2008,(9)
1960年4月3日的中午,我出生在杭州的一家医院里,可能是妇幼保健医院,当时我母亲在浙江医院,我父亲在浙江省防疫站工作。有关我出生时的情景,我的父母没有对我讲述过,在我记忆中他们总是忙忙碌碌,每天都有做不完的  相似文献   

6.
过度的体检     
正在空气和食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的阴霾下,人们开始将精力和金钱投向自己的健康管理,他们怀抱着对医院、医生和医患关系的复杂情感,把自己送进一台台先进的仪器背后,在一系列健康数据中寻求心理上的安慰。两米长的价目表今年45岁的理查德,原本是美国的一名家庭医生,目前在北京一家医院工作。他自2007年来到中国之后,已经做了6次体检,其中3次是在一家民营体检机构,他称之为"非常有趣的经历"。体检中心总是显得有些繁忙,但也很干净,井井有条,还有一大堆"炫目的仪器"。理查德回忆道:"进门的时候有人向我点头致意,作为一个老外,我不太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有护士来  相似文献   

7.
正1993年我在中山公园举行的北京黄埔同学会上,认识了李老先生。他身体健壮,很是健谈,他知道我父亲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让我带他向我父亲问好,并让我有时间多到他家聊聊。于是,我走入了李老人的生活,也了解到他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他经历坎坷,但他始终力排众议,坚持为黄埔做了许多事情,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他曾在湖南、海南出资办学,为北京黄埔大学捐资助学,主张开展民办教育来振兴四个现代化,还在北京成立了黄埔敬老院……  相似文献   

8.
父爱如杉     
《北方人》2006,(7)
夜里,梦见父亲了,他慈祥地对着我笑,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丛生,让人心痛、怜惜,又温暖无比。眼泪不经意便浸湿了夜色。窗外,那片杉树林在夜风中"沙沙"有声……母亲生我时难产死了,父亲当年只有23岁,还是个毛头小伙子。母亲去世以后,父亲没有再娶.后来我曾问他为什么不给我找个后妈,父亲笑而不语,昏黄的眼睛里温情四溢,我猜想,他在思念母亲。我两三岁的时候很顽皮。父亲要下地干活,于是把我托给左邻右舍赋闲在家的老人们看管。他又不放心,在地里干着干着就跑回来,看看我没事,才又去干活。  相似文献   

9.
苦心     
他走出了电视台的大门,他失败了。进入娱乐圈是他的梦想,在这一瞬间都已灰飞烟灭。他的父亲是一名商人,可他不愿意秉承父亲的意愿去经商,他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做一名出色的节目主持人。而他再一次遭受到了失败的厄运。他有些懊恼,眼前又浮现出昨天晚饭后和父亲散步时的情景:晚霞染红了西天,微风轻拂,使人感到特别的惬意。父亲脸色很好,还不由自主地哼起了他熟悉的老歌。他记起了一句广告词:不懂得老一辈的情歌,就无法走进他们的世界。说得多好,他有些兴奋,他终于找到了和父亲交流的通道。他们谈得很投机,儿子也不失时机地在父亲面前表…  相似文献   

10.
苦心     
他走出了电视台的大门,他失败了。进入娱乐圈是他的梦想,在这一瞬间都已灰飞烟灭。他的父亲是一名商人,可他不愿意秉承父亲的意愿去经商,他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做一名出色的节目主持人。而他再一次遭受到了失败的厄运。他有些懊恼,眼前又浮现出昨天晚饭后和父亲散步时的情景:晚霞染红了西天,微风轻拂,使人感到特别的惬意。父亲脸色很好,还不由自主地哼起了他熟悉的老歌。他记起了一句广告词:不懂得老一辈的情歌,就无法走进他们的世界。说得多好,他有些兴奋,他终于找到了和父亲交流的通道。他们谈得很投机,儿子也不失时机地在父亲面前表…  相似文献   

11.
老家来人捎话说:“海顺,你爹生病了,病得不轻,你回去看看他吧.” 他没动,他想这次父亲一定又是在装病.他偏不回去! 40多年了,他还在怨恨父亲,父亲有六个儿女,为什么偏偏要把他送人?不,那不叫送,那就是遗弃! 他清楚地记得,那年他已经8岁,刚上小学二年级.他的上面两哥一姐,下面还有一弟一妹.那一年,年成很差,庄稼几乎绝收,一家人总是吃不饱.  相似文献   

12.
安宁 《社区》2005,(15):59-59
不晓得天底下的父亲有多少类,反正我的父亲是属于沉默的那一种。从来没看到父亲做过什么慷慨激昂的事情,甚至从没抽过烟,唯一的嗜好就是每餐喝一小杯酒,就连做生意,都做小本的,而他那被岁月削瘦了的身子,更好像一阵轻风就可以吹倒。父亲总是一副憨厚朴实的样子,从不跟人计较长短。我10岁那年,家里要在自家的宅基地上盖房,村人却百般刁难,父亲便揣上几包好烟,一家一家地串门说好话。村长的儿子在路上碰到我,故意欺负我,一拳把我擂翻在地,他也被我一石头打得直不起腰来。胆战心惊的父亲操起一根黑亮的棍子把我狠揍一顿,并唯唯诺诺地哀求找上门…  相似文献   

13.
我和父亲都是生命链上的环节,只是他捷足先登,做了我的上线。我与他应该属于垂直关系,而且互为依存。依这样的道理,我以为我和父亲是平等的,完全可以亲密起来。父亲入世在前,点的灯比我放的火还大,服的药比我吃的粮还多,过的河比我走的路还长,我是尊重他的,也听从他的指示。然而父亲不是官,父亲不可以把父亲当  相似文献   

14.
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显得有些空旷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向父亲提出要带他去医院看看,因为他这个年龄段的人嗜睡,没准儿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自己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您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生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也没说。第二天,我睡到…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眼神     
多年来,我总认为父亲对我不好。小时候,他曾打过我,幼小的心灵已视他为天底下最坏的恶魔,从此以后,不论父亲对我怎样哄骗.我都不理睬他,总是跑到母亲的怀里,诉说自己的痛苦,而这时父亲只好失落地离开。但是,在一次父亲对我的眼神中。却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秋日的思念     
田可 《社区》2005,(17):61-61
在我居住的小区花园里,不论春夏秋冬,总有一群人在那里玩象棋,他们之中老年人居多,间或也有些中青年人在里面凑热闹。节假日有时路过这个小花园,我也喜欢过去看别人下棋,情绪好时,还坐下来玩上几局。这里玩棋的人多,看棋和聊天的也不少。总之,人们把这里当成了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尤其是老年人更把这里当成了消磨时光的好地方。小区里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也常来这个地方,我好几次都碰上了他。他个头不高,瘦瘦的,面色苍白,总是显得有气无力。有一次,我来这里看下棋,他就站在离我不远处跟一个小伙子聊天。小伙子问他“:怎么好几天没见到您呀,都…  相似文献   

17.
正前些天回去看望父亲,父亲非常高兴,他说我上了一天班累了,让我先休息一会儿,他这就为我做饭。我在父亲的卧室里歇着,感觉有些无聊,于是便看父亲床头的小说,我随手翻了翻,无意中翻出了父亲的鸡年计划书。父亲退休前是一家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他工作严谨、认真,做项目有计划、有步骤。退休后父亲依然保持着井井有条的生活作风,做许多事都  相似文献   

18.
经不住我的苦苦劝说,父亲终于答应从乡下老家搬来和我们同住了。我和妻子都有一份收入不高但相对稳定的工作,因此不需要父亲操心。父亲老了,难免有些自卑,生怕年轻人会嫌弃他。为了避免父亲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和妻子对父亲悉心照料,从不让他做半点事。  相似文献   

19.
初秋的一日,我迎着丝丝细雨,慕名来到栗茂林老先生的家,迎接我的,是一位面目慈祥、精神矍铄的老人。如果不是事先有所了解,我怎么也不会相信他已是82岁高龄的老人。随着谈话的深入,栗老的一生有如一幅画卷,在我的面前徐徐展开…… 那是1917年的冬月,栗茂林出生在山西省高平市北李村一户木匠人家。尽管一家六七口仅有半亩薄地,但为了孩子的将来,做木匠的父亲还是咬紧牙关让年幼的儿子上了4年学,随后他不得不随父亲外出讨生活。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栗茂林回到家乡。此时,日寇的  相似文献   

20.
问:我父亲今年69岁了,前晚突然脑梗急性发作,被我们送到医院抢救。医生诊断,我父亲的病就是竹枕惹的祸。医生说有些人是不适宜睡竹枕的。请问哪些人不宜睡竹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