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晓娜     
幸福宣言:孩子们快乐就是我的快乐你知道什么是博客吗?嘁!问这么老土的问题!嗯是有点土,估计你不但知道,而且看过,甚至自己也有一个博客呢。那么再请问,你读过中国首部校园博客小说吗?这个……这个好像没看过。嘿嘿!终于给问住了吧?  相似文献   

2.
张宏旺 《新天地》2017,(1):12-13
我自小就特别喜欢画画,从小学、中学,到农村插队,可以说是走到哪画到哪. 舞台边开辟艺术路 时代顺应了我的爱好.1975年底,我到北京市海淀评剧团担任舞台美术设计工作.回想那9年的经历,万分感慨,我是快乐幸福的,因为这是我喜欢的专业.我把兴趣当成了工作,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3.
新年前夕,收到沈阳老同学的一张贺卡。他没有像往年那样祝我快乐、健康、幸福,而是在贺辞栏里给我出了一道题:"多高兴?自己想!"  相似文献   

4.
我爱好书法,尤喜草书。那连绵牵萦的线条,奔放贯通的笔势,让我难以释怀。草书最能抒发一个人的情怀,似大江奔流,一泻千里……回望学书历程,十年寒暑,寂寞而漫长。我起步较晚,且每天8小时是在从事自己的工作,唯恐做不好。因此,学书法只能是爱好而已。然而,冥冥之中,像有定数一样,人生的许多东西是无法选择的。我生时已晚,恨不能亲眼目睹前贤挥毫运笔的极致与豪放。他们的碑帖、手札,字字珠玑、篇篇生辉,给后学者领悟其骨力风神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可谓源远流长,大河汤汤,恐怕是我穷其毕生精力也不能学完的。对王铎的行草,我情有独钟。那雄…  相似文献   

5.
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购买休闲、度假、观光、实物等旅游产品,但他们所追求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到乡村去参与活动或购买产品,更重要的是追求那种参与乡村旅游活动或购买旅游产品后的幸福与快乐体验,这种幸福与快乐的体验就是身心愉悦。弄清我国当代乡村旅游活动的起源问题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快乐和幸福是人的终极追求。良好的教育就是让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因此而更加快乐和幸福地生活。教师的快乐与幸福感是重要的,如果教师不快乐,他的学生往往就不会有好日子过。如果教师万一不能拥有完整的快乐与幸福,但他至少要想办法让自己过得有希望。如果教师的生活没有了希望和梦想,教育就会发生危机。有幸福感的人,是那些拥有创造性的生活的人,是那些“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的人;所谓痛苦的人,就是那些生活在种种束缚中的人,是那些一直在为他人做嫁衣裳而没有自己作品的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作品可能是他曾经改变了某个学生,可能是他上…  相似文献   

7.
6年前,当我来到人世刚满55周年时,有一位爱好书法的晚辈,便书赠我两张条幅,其中一幅是杜甫的两句诗:“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我知道此诗是杜甫题赠“曹将军霸”的。曹霸一生酷爱绘画,视富贵如浮云。我不会“丹青”,又从来没有“富贵”过,大概只有“不知老将至”能与自己“对号”。这倒提醒了我:“黄昏”既已至,那就“迟暮惜光辉”,绝不可虚度余年。 记得杜牧的《汴河阻冻》里有这么两句:“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我就是忘了岁月流失,不知自己已老之人。去年,当组织上通知我办“退休手续”时,我还觉得自己很“年轻”,像做梦一样便“居闲”了。  相似文献   

8.
梦盛  刘海丽 《老友》2014,(8):44-44
正今年66岁的腾凯,自幼爱好书法和绘画。早在读书期间,因书法、绘画成绩优秀,他就常为学校出墙报。参加工作后,由于公务繁忙,他无暇练习书法、绘画,直到退居二线后,才有时间继续学书法、绘画,并主攻山水画。他去书店买了许多有关绘画方面的书籍,从中了解中国美术史,还有赣南、江西乃至全国著名画家的成长史。不久,经人介绍,他拜赣州知名山水画家温相元为师。时任赣南老年大学山水画班教师的温相元,一边教他绘画的基本功,一边带他深入赣南著名的三百山、五  相似文献   

9.
书法一直是我的业余爱好。匡亚明校长是当时南京大学的校长,他倡导学习书法要继承传统,善于创新,我一直受他的影响。后来还编了一本《当代硬笔书法》杂志,是赵朴初题的,我做的主编。那时虽年轻,但还是推动了硬笔书法的发展,像刘炳森老师当时就是硬笔书法的支持者。我与刘老师也是因为硬笔书法熟悉的,当时是全国第二届硬笔书法展,我是副秘书长。那几年,硬笔书法持续了一段时间。对于书法的学习,我觉得首先是爱好,没有爱好做什么都不行,有了爱好才会对书法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0.
杜君  周娜 《新天地》2011,(6):45-45
绘画是美术基础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在小学阶段的绘画教学中,美术教师的任务就是使每位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体验和感受,与大家共勉。一、绘画中的创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由一个活泼积极好动的人变成了记忆的机器,这是不应该的,不能用一堵墙把孩子与周围世界隔离开,不能让孩子失掉欢快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1.
成长的烦恼     
小时候,在故乡微寒的秋日里,迎面落下的是无穷无尽的恹恹的叶,像死去的枯槁的蝶,满山的银杏在星光下刻满了我那汩汩流淌的幸福。那时的幸福和快乐只是舔尝一个小酸梅,在青草丛生的河畔捞几只虾,堆沙丘、放风筝,我都记得,那是我最初也是永恒的回忆,没有烦恼与忧伤,只有快乐和幸福。可岁月的增长,这些易碎的彩梦在我心中终于碎了,成长的岁月给我上了一把名叫“束缚”的“枷锁”,我心中不再只有幸福和快乐,更多的是烦恼和悲伤。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节日     
365个日子,是在啊你散今天哪!舍定\伙0洲淌是我们的节日,}幸福的感觉在时光协张张笑脸伴喜悦飞扬,阵阵歌声在空中荡漾。今天哪!是所有人的节日,大人也会变成孩子,拥有一颗童心,把无尽的快乐分校园穿上节日的鲜艳的队旗迎风萧大家精心设计节日哟活动,每个伙伴都有自己的主张:内容吗,丰富多彩一犷一厂形式吗,各种各样:节日应该是快乐的,很欢畅—联欢会搭起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飘飘彩带似金蛇狂舞,袅袅管弦有余音绕梁……很善良—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帮失学的小伙伴返回课堂;送只风筝给残疾姐姐 节日应该是休闲的, 很时尚—厂放飞一只只小鸟,…  相似文献   

13.
问题:苏珊博士,我是来自内蒙古的民营企业家,从3万圆起家到目前有两亿多资产,我的事业是成功的。非常遗憾的是我的家庭生活确实非常不幸,我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活在痛苦里,没有任何幸福而言。很多人告诉我,成功的女人是不会有幸福的,我感到很困惑,请指点迷津,让我有机会享受事业成功後的幸福。苏珊回答:很多女企业家都在抱怨婚姻的不幸,似乎成功女人和幸福的婚姻是无缘的。其实女人不幸的根源不是成功本身而是女人自己的认识出了偏差。作为女人,如果能够了解了如下的快乐婚姻准则,或许很快就能找到幸福的婚姻。不妨可以试一下了。1、女人必须认…  相似文献   

14.
廖春花 《源流》2012,(7):62-62
三影塔文化广场是南雄市民主要的休闲娱乐场所,每天早晚都有许多人在这里跳广场舞,成为当地街头跳动的风景。在这群人当中,有这么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昔日辛苦耕田劳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他们洗脚上田,进城务工,安居乐业。每天他们都在广场上挥洒舞姿,给周围老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一份快乐和健康。这个群体就是由农民欧...  相似文献   

15.
张弘 《山西老年》2014,(5):71-71
三年来,是《山西老年》陪我度过了幸福快乐的退休生活。我感到《山西老年》的编辑,就是我的老师、我的朋友。  相似文献   

16.
我很幸福     
衡量是否幸福,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我认为,对我们离退休老年人来说,幸福就是健康快乐,身心愉快。我今年71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直到今天才体味到真正的幸福。那幸福就是轻松、愉快、充实,自由自在地过日子。退休了,没有工作  相似文献   

17.
"孩子,轻轻告诉我,你幸福吗?"满以为衣食无忧、欢蹦乱跳的孩子,哪有不快乐、幸福的理儿,怎知大部分的孩子回答:"我不幸福,也不快乐!"更有甚者,别有一番愁绪在心头.  相似文献   

18.
杨谔 《江海纵横》2005,(1):39-39
偶有闲暇,我的脑海里常会不自觉地冒出这样两个问题:什么是书法?学习书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两个问题问得看似“白痴”,但我发觉,对于不同的人,他们的答案又都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书法就是用毛笔写字;有的人认为:书法就是书写的技法;有的人认为:书法就是需要精心构思的一门造型艺术。而对于王蓝青先生来说,书法,就是通过书写来表现自己,就是书写自己的学养、襟怀。学习书法,对于有些人来说,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高的善就是幸福,人的幸福是合乎人的德性的实现活动.只有合乎最好最完善的德性的活动才是真正的幸福,所以幸福是最好、最高尚、最快乐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读写伴晚年     
杨先涛 《老友》2012,(5):17-17
漫漫人生路上,拥有健康爱好的人是幸福的,因为爱好可以陶冶性情、怡神养心、丰富人生涵养,生活也会因此多姿多彩。我自1997年退休后,根据自己的爱好,转变角色,从繁忙的工作中转入以看报、读书、写作为内容的平静生活。解放前因家里贫穷,我断断续续地读了4年半书,之后忙于工作,静下心来学习的时间也不多。退休后.我充分利用充裕的时间,争取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原来,我在单位有看不完的报纸和杂志。退休回家后,我没有放弃阅读报刊的习惯,自费订了9种报纸和5种杂志,每天除了锻炼身体外就是阅读书报、写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