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天地》2006,(11)
去年东京电影节和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影后”授予了同一个人,她的名字叫金雅琴。她也是《闲人马大姐》中的刘奶奶,电视剧《我爱我家》中的于大妈。  相似文献   

2.
老家的寿星     
陈骁 《老友》2010,(1):17-17
去年暑假的收获真多,我印象最深的是7月14日在老家亲眼看到了两位准百岁老人。第一位是我家三奶奶的妈妈,99岁,家住如城镇沿河村。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她的儿孙们姓徐,我们当面叫她老太太,背地里叫她徐老太太。  相似文献   

3.
我也不记得是啥时认识王小鹰的,只觉得她那磁娃娃般的脸很像木偶剧中可爱的女孩子,名字也是我常常在剧本中用的.看了她的作品后,忽然想为她写传记,于是我开始收集她的材料,有机会为我心中可爱可亲的女作家写文章,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相似文献   

4.
与她相识二十年了,突然间,她叫了我的全称。在旅游景点,她挥着手喊我的名字,我觉得那样陌生,原来,我们竟然习惯了那个“哎”字。  相似文献   

5.
一般人很难把“时尚”和“老人”这两个词联系到一起,而它却在我奶奶身上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奶奶今年七十有四,也算是高龄了吧;可已步入高龄的奶奶,心态却很年轻。用她自己的话说:“我还小着呢。”爷爷去世6年了。刚“走”那会儿,我们做小辈的怕奶奶过于伤心,想把她接来同住,可没想到她却嫌这样不自在,说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喜好,她要过自己的生活。我们只能尊重她的选择。奶奶独身一人的日子也的确非常充实。早晨起来要进行锻炼,去公园舞剑、打拳,上午到老年大学学书法、学国画;下午就更忙了,奶奶在干休所里组建了…  相似文献   

6.
奶奶的眼睛因老年白内障失明了,几次手术都未治愈,情绪非常低落,在跟大伯、姑姑生活期间多次流露出不想活的念头,原因不是他们待她不好,而是奶奶对自己从此成了一个无用的人感到不能容忍。 有一年春天,爸爸把奶奶接来和我们一起生活。有次听她对父亲说,这辈子已经到头了,其实那一年奶奶才76岁。 妈妈是教师,也是个孝顺的儿媳,每当奶奶说这话的时候,妈妈总是这样劝她:“有我们做儿女  相似文献   

7.
王纯 《老友》2013,(9):41-41
婆婆不识字,所以我总觉得和她没有共同语言。平时我和婆婆之间的交流,也仅限于询问一些家庭琐事。虽然我们表面上很和睦,但在心里,我还是觉得难以沟通。有一次,我给一家杂志写了一篇关于婆婆的文章。我女儿看了,拿着样刊跑过去,兴奋地对婆婆说:"奶奶,我妈妈在文章里写你了。"婆婆听了很开心,拿过样刊就看。她看了两眼,问我女儿:"在哪  相似文献   

8.
王奶奶与"小广告"斗争到底我们小区有位人人皆知的王奶奶。王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她却非常热爱公益活动,是为我们小区做贡献最多的人,她可算是我们小区里的名人。  相似文献   

9.
明天去上学     
徐家成 《新少年》2011,(Z2):9-11
孙雨若,多么好听的名字啊!班里很多同学都羡慕。可她有点不明白:爸爸妈妈都是靠种地为生的山里农民,没读过什么书,怎么能给自己起了这么文雅的名字?后来,是住在老鹰沟村的奶奶告诉她,说是当年的一位"知青"  相似文献   

10.
我的奶奶叫姜玉芬,我和妹妹有时候叫她“省奶奶”,有时叫她“费奶奶”。为什么一个奶奶有两种称呼呢?这是由她当家理财引起的。奶奶50多岁了,看东西不清楚,经常指鸡为鸭,我和妹妹劝她买副老花镜,她总一笑了之“:家里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能省几个是几个。”一般家里夏天都用空调或者电扇驱暑,奶奶房里却没有,我再三劝她买个电扇,她都说“:电风扇不如自来风”,果断地拒绝了。奶奶这么节省,我和妹妹就叫她“省奶奶”,可是我和妹妹缺什么了,她就把“省”字抛开,不怕费钱,所以我们又叫“她费奶奶”。这个星期天,我到奶奶家玩儿,奶奶见我来了就问“:…  相似文献   

11.
在所有人眼里,先天性脑瘫的她是根草,可奶奶却坚信她是块宝. 她在奶奶的背上长大,只有小学文化的奶奶,为了她开设了一个人的“移动课堂”,给她当老师.中学时,奶奶给她当同学,陪她读完了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她的异想天开,被奶奶当成“金点子”,并用最后的力气助推她的生命开花:凭借一部又一部小说,她先后加入了成都市作家协会和四川省作家协会,曾被评为“中国骄子”和“天府榜样”,并受邀到成都各大高校演讲.  相似文献   

12.
明天去上学     
徐家成 《新少年》2011,(7):9-11
孙雨若,多么好听的名字啊!班里很多同学都羡慕。可她有点不明白:爸爸妈妈都是靠种地为生的山里农民,没读过什么书,怎么能给自己起了这么文雅的名字?后来,是住在老鹰沟村的奶奶告诉她,说是当年的一位“知青”在村里小学当老师,是他给起的名字,现在那位知青,早调到辽阳市里教书去了。  相似文献   

13.
休假回家,吃晚饭的时候,妈妈忽然想起来,对我说,你李奶奶患了老年痴呆。我愣了半天,然后有些难过。李奶奶住在楼下,是我们家多年的邻居,我算是她看着长大的。并且李奶奶手巧,会做各种糕点,惹得我没少一次次往她家里跑。后来读了大学又在外地工作了,每次回去,也都会和李奶奶腻歪半天。在我的感觉里,她就如亲人。所以,这个消息,我一时不能接受。  相似文献   

14.
姥姥     
《老友》2003,(4)
当我呱呱坠地时,姥姥就已经七十多岁了。姥姥不识字,户口簿上的名字叫彭氏,她一辈子都在操劳,只要她能动,她就闲不住。几年前,姥姥摔坏了腿,再也不能下地走路了,她觉得自己成了累赘。腿的疼痛也让她觉得生不如死。年轻人可以忍受这种痛苦,为的是有一天能再站起来,可是对于一位耄耋老人似乎并无太大的意义。呻吟中她反复说自己阳寿尽了,只要  相似文献   

15.
宋瑞 《老友》2006,(12)
我奶奶今年71岁,已有近六年的冠心病病史,病发的时候,她会突然感到剧烈的胸闷胸痛、甚至伴有窒息感、心慌、出冷汗、呼吸困难、脉搏跳动不规律,并且胸痛持续不能缓解,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也没有什么效果。有几次把我们全家人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待我们将奶奶送到医院,看到奶奶经抢救转危为安,我们紧张的情绪才稍稍得到缓和。  相似文献   

16.
陈教授:我的奶奶今年90岁,爷爷比奶奶小3岁。老两口生活了一辈子,70年几乎没红过脸闹过别扭。我们是典型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上行下效,从来都是和和睦睦,尊长爱幼。老少四代的婚姻,也都稳如磐石。没想到,年龄最大的奶奶却出了问题。不知为什么,自今年春节开始,只要串门拜年的亲朋好友来向奶奶问候,她总是当人的面谈论爷爷,说爷爷老来少,越老越不要脸,见到年轻的媳妇就嬉皮笑脸地往前凑,她无中生有却绘声绘色的描述,叫大家听得目瞪口呆,把爷爷气得死去活来,不得已只好躲到我们家去住。最近奶奶竟说要到法院告爷爷重婚罪,说爷爷有“二奶”了,…  相似文献   

17.
常理 《今日南国》2008,(21):16-17
简单一句“我喜欢尝试新的东西”,道尽了李崇基十余年的职场人生。李崇基一贯都是行色匆匆。要不是她那个稍显硬朗的名字,记者很难把眼前这位操着吴侬软语的典型江南女子与那个在业界大名鼎鼎的女强人划上等号。她的名字是为了纪念母亲的母校——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而取的。小时候她一度觉得这个名字太男性化了,长大以后,她才逐渐欣赏起自己这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名字。  相似文献   

18.
两个手机     
爷爷临走的前3天,奶奶的情绪一直很反常。她整日坐在爷爷的床前,唠唠叨叨地不知说些什么。那时,爷爷的气息已很微弱,他老是说自己活不过几天了,眼神中充满着对奶奶无限的留恋。我们可以看见爷爷的嘴唇在动,说些只有奶奶才听得懂的话。那天下午,奶奶突然离开爷爷出去了。她对爷爷说“:你先歇着,我出去办点事儿,一会儿再来陪你。”奶奶带着那只被她珍藏了多年的钱包,那里面有她积攒了多年的私房钱。回来时,奶奶提着一只小手提包。里面是两个手机。奶奶的眼角都是笑纹,对爷爷说“:老头子,你看看,我买什么了?”弥留之际的爷爷自是不知道奶奶买了…  相似文献   

19.
奶奶的星星     
正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奶奶则会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说:"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奶奶最喜欢的是让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儿地夸我。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踩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  相似文献   

20.
龚燕 《老友》2012,(11):40-40
爷爷很早就去世了,奶奶一个人孤独地住在乡下的老房子里。周末,我和爱人回老家看望她。一进院子,就看到奶奶躺在厅堂的躺椅上,似睡非睡地眯着眼睛。我轻轻地走进去,叫了声奶奶。奶奶立刻睁开眼睛,看清是我们后,惺忪的眼睛立刻来了精神。她兴奋地拉着我们坐下,仔细端详一番后,心疼地说:"好像又瘦了啊,你们在外面就是不知道好好照顾自己。记住,一定要……"突然,奶奶收住了话语,"啊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