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存垣 《老友》2014,(6):59-59
正夏季阳光充足,万物生长最为茂盛,人体新陈代谢也十分旺盛。按中医理论,心在五行中属火,在五脏阴阳中属阳中之阳,心与四时的"夏"相对应。故夏季抗衰老,宜从心而论。一、心的病理特征1.夏季炎热,使得人体阳气升发,阴气内伏,皮肤毛孔开泄,腠理疏松,易使人体出汗过多,甚至大汗淋漓。由于疏泄过度,常会伤及人体阴津,津伤会出现口渴贪饮、唇干舌燥、便干尿黄、体倦乏力等,在临床多表现为中暑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李金华 《老友》2013,(6):59-60
夏季,是指我国农历四月至六月,即从立夏到大暑的这段时间,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节气。夏季是火热旺盛季节,"火气主于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  相似文献   

3.
天平 《社区》2015,(15):60-60
时值立夏,进入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夏季,人体的阳气也最容易发泄,所以一定要根据季节的改变以及身体的变化来进行养生,这个时节主要需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岳麓秦简与睡虎地秦简的比较研究,发现睡虎地秦简中的"将阳"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游荡",而是秦汉时期一个特定的法律用语。"将阳"就是"将阳亡"的省称,它是相对于"邦亡"、"阑亡"而特定的一种犯罪程度最轻、处罚也最轻的一种逃亡。  相似文献   

5.
立夏     
《社区》2008,(14):30-30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  相似文献   

6.
善于利用"花园"意象来阐述爱情主题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爱情诗的一大特色。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爱情诗中的"花园"意象主要有三种类型:"大地花园""人体花园"和"宇宙花园"。该时期爱情诗中的大地、人体和宇宙花园意象既渗透着基督教意识,又体现了人文主义对自然、人、神的整体关怀。  相似文献   

7.
秋天,始于立秋,延至立冬。秋季是一个由热转寒,即"阴消阳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随"夏长"到"秋收"而相应地发生改变。因此,秋季养生保健不可脱离"收养"这一原则,即秋冬养阴。《黄帝内经》说,"秋冬养阴"是指在秋冬养收气、养藏  相似文献   

8.
对<尚书·禹贡>"彭螽既猪,阳鸟攸居"中的"阳鸟"一词,汉代以来的历代注家,或以为"随阳之鸟,即鸿雁之属",或以为是"如虎牢、犬邱之类的地名",或以为"即扬州附海岸各岛,大者则台湾、海南是也."其分歧之说甚多.本文认为"阳鸟"即"阳岛",并且"阳岛"是指"彭螽"(鄱阳湖)附近一带大大小小的内湖岛屿.  相似文献   

9.
《老友》2003,(7)
夏季,按我国习惯从立夏开始,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至立秋前一天为止。夏天为火热旺盛的季节,火气主于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夏三月,此为蕃秀"。盛夏阳光暴烈,天气酷热,地热  相似文献   

10.
宋、金时期的汉语通语方言中,无论南方系或北方系,词尾"们"都读阳声韵,在北方系中并已读作次轻音.比及金代中叶以后,在北方系通语方言中,"演进为真正的轻音.由于受到此时期汉语西北方言中由"们"脱尾音变而成的词尾"弭(弥)"或"伟"的影响,读真正轻音的"们"因类化而变异为"每".而南方系通语方言由于与西北方言隔绝,"们"的读音没有受到影响.到明初以后,南方系中的"们"仍旧保持阳声韵的读法,北方系中的"每"则由于西北方音影响的消退和南方系官话方音影响的迅速增长而逐渐回复到"们".于是,在南、北两系官话方言中,"们"又重新一统天下.  相似文献   

11.
《新天地》2006,(6)
“冬病夏治”是一个富有特色的中医学方法,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适当服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一些宿疾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2.
老子《道德经》中的辩证思想及其思维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是宇宙发展规律,是万物之"母",它的作用无穷无尽,天、地、人都必须遵从"道",而"道"却由其内部阴与阳的对立统一推动它独立自在地存在着、发展着.<道德经>中"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之道,明确地显示出"无为"与"无不为"两个对立概念之间的统一性与相互转化.这一辩证思想反映了当时广大劳动人民--农民盼望免除苛政的愿望,具有进步性.<道德经>中的为人之道处处显示出辩证思想的光辉,这一思想对如何为人的种种要求,至今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道德经>中有一系列的辩证命题.<道德经>中的辩证推理证明,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已经具备了现今所讲的推理形式中的一些最主要的推理形式.<道德经>中的辩证思维仍处于人类辩证思维的萌芽时期.  相似文献   

13.
洪玲 《社区》2011,(14):46
谷雨节气一过,桃红柳绿、风和日丽的春天也随之而逝,尽管人们想"莫使春光别去",可挡不住立夏节气的匆匆步履。立夏和立春、立秋、立冬一样,象征着一个季节的开始。在这绿肥红瘦的"立夏"时节,家乡的人们在忙着煮鸭蛋、吊大秤"秤人"的时候,"卖燎麦拉!"  相似文献   

14.
作为词,"阳"的本义是"太阳;阳光";"阴"的本义是"没有阳光;阴天"."阴"、"阳"表示山水南北的意义,是先产生于"阳",然后连带影响到"阴"的.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其原始意义是指山坡和河岸.水的阴阳与山相反,是因为河的北岸向南,南岸向北.  相似文献   

15.
夏至 小暑     
正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在每年公历6月21日前后。夏至不是夏天到来的意思,进入立夏,就是夏天了,这个"至"是极致的意思。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恪遵宪度抄本》:"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节气在易卦中属"姤"卦,五阳在上,一阴在下。俗话说,物极必反,阳盛至极,阴气渐生。和冬至一阳生,一个道理。夏至这天白昼最长,过了这天,白昼就慢慢变短了。因为这一天太阳直射到北  相似文献   

16.
牛蛙的生长因季节,温度的变化而异,清明至霜降是牛蛙的活动时期,其中立夏至秋分是牛蛙摄食最多、生长最快的阶段;每年立冬前后到翌年惊蛰(当气温下降到5—10(以下)是牛蛙冬眠期。要解决牛蛙这阶段生长是至关重要的时期,如何促使牛蛙快长、提早上市,提高养蛙经济效益呢?其作法采用温室饲养:温室可兴建,也可因陋就简利用厨房、仓库之类的杂屋改  相似文献   

17.
长长的管道     
《阅读与作文》2013,(3):46-47
我们的血管和植物一样,我们身体中的血液也在"管道"(血管)里流动。那血液流动的力量来自哪里呢?心脏。心脏像一个水泵,不断地推动血液在身体内流动。在老年人的手背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体的血管。·红色的食用色素或红墨水·一根芹菜茎·一个玻璃杯和植物一样,我们身体中的血液也在"管道"(血管)里流动。那血液流动的力量来自哪里呢?心脏。心脏像一个水泵,不断地推动血液在身体  相似文献   

18.
春天,是指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期间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共6个节气。春季来临,生机盎然,人体为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也开始活跃起来。中医认  相似文献   

19.
炎热的夏季里,一些老年人会出现"苦夏"症状。而讲究"吃"的学问,可以减少或避免"苦夏"症状。具体来说,夏季饮食有"五项注意":1.饮食应清淡而易消化。根据老年人消化吸收机能下降及夏季人体的生理特点,在老年人日常饮食中,应避免炸、煎、熘、烧等油腻且难以消化的烹调方法,提倡采用煮、蒸、炖、焖等容易消化吸收的烹调方法。  相似文献   

20.
《社区》2008,(22)
"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是两句在民间流传了千年的谚语。冬季由于自然界呈现阴盛阳衰,草木凋谢,万物闭藏,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人体也精气内敛,体表肌肤致密,这时进补最易吸收藏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在经历了春生、夏长、秋收三季的活动后,人的体力、肝脏功能和阴阳气血都消耗了很多,到了冬季,就特别需要休养生息,及时进补。一年四季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冬至属阴中之阴,阴寒最盛,加上冰封雪飘,寒风凛冽,易损人体阳气,人体抗病能力降低,旧病最易复发,且病情加剧,甚则危及生命。每年在此时都会有不少气管炎,哮喘病人被寒风"吹"进病房。冬季也是"中风"、"心梗"等心脑血管病高发季节。故在寒冷的冬季,人们更应该注意养生,有针对性地进补,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