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会转弯     
陈文杰 《社区》2008,(17):34-35
当年,克里斯托弗·里夫,是以主演美国大片《超人》而蜚声国际影坛的。然而。正当他在好莱坞红极一时、风光无限时,一场飞来的横祸改变了他的人生。 在一场激烈的马术比赛中。他意外坠落马下。顿时眼前一片黑暗.几乎是转眼之间.这位世人心目中的“超人”和“硬汉”形象化身的他.就从此成了一个永远只能固定在轮椅上的高位截瘫者。  相似文献   

2.
鲁迅最初使用“中间物”一词,是他在1920年翻译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序言部分时所选择采用的一个语词。从其最初的语境看,为中国将来出现“真的人”做准备,是鲁迅“中间物”概念的核心内涵。在此意义的形成过程中,纠结着进化论思想与尼采“超人”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美学观念中的"超人"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0年前后,沈从文的诗歌、小说、散文和文论作品,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超人”意识。尤其是他的文论,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带有尼采、叔本华直觉感悟式的哲理意味,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可以听到尼采、叔本华的有关“审美愉悦”的回响。在对现代都市文明的批判上,沈从文又跟卢梭、康德有些接近,但西方哲人是站在哲学的角度对文学的“玄思”,沈从文是站在艺术家的立场对文学的哲理阐释。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尼采的“超人”不是新偶像,而是一种精神,一种要求人们打破偶像,从自己做起的自尊自强自爱的精神。尼采的“超人”学说是在对基督教传统道德观进行猛烈抨击之后树立起的一种新型人生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主张人们摒弃上帝,把注意力重新返回到人类自身,尊重人的本能,重视现实世界,改变愚味懦弱而不可自拔的状况,以丰富、顽强的生命力来创造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丁从他和鲁思的第一次见面就坚信他的浪漫爱情并努力从一个粗鲁的水手转变成为一名作家,一个名人,爱情是促使他成为一名超人的关键性因素。但是当马丁得到世人的承认,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之后,他却开始与社会格格不入。带着对所谓的爱情的失望,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6.
超人诞生在上帝之死后由类是超强之人承担职责的历史空间内。在施蒂纳、尼采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超人(“人神”)做了质疑性思考。(他笔下的)地下室人成长为拉斯柯尔尼科夫可视为思想成熟、要做大事的所谓“超人”之诞生。这种“超人”崇尚力量、超越法则,信奉“一切都是可允许的”。关心幸福、安宁、享受、财富,不关心真理、崇高意义(即尼采笔下的“末人”气象),恰是这种超人的精神追求。他们心中的上帝已死,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企图通过世俗功利的分配、靠凯撒的宝剑建构和维持秩序,并试图重建新巴比塔的这种“超人”,必定因此陷入虚无主义。他们是标准的现代犬儒主义者,往往会在“一切都是可允许的”信念中走向疯狂和死亡。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尼采共同的批判性洞见,而不同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种“超人”却被尼采视为“末人”。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07,(9):17-19
蜘蛛侠,超人、神力女超人、绿巨人,X-meu、超胆侠.这些电视中的“超级英雄”总是能点燃我们的激情.现在.来看看他们背后的科学秘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探讨一代先驱者文化人格的成因及其独特的魅力,不仅是进一步理解五四文学深层结构的需要,而且有助于考察中国文学从晚明到清末再到本世纪之初完成现代化飞跃的内在机制。五四一代文学先驱者在心态上迈出了由传统到现代人格转换的最具决定性的一步,体现出一种全新“超人”式人格价值取向。其特点首先表现在以个人参与历史的发展与创造,其次是对个人生命力量的高度推崇与刻意追求,第三是“重估一切价值”的决绝姿态,第四是超人式的自我牺牲精神。先驱者又不得不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困境。究其根源,一是“别求新声于异邦”后的清醒,二是清醒后‘“上下求索”的艰难,三是启蒙者与启蒙对象之间所横亘的巨大历史鸿沟。但他们毕竟不是尼采理想中真正意义上的“超人”。其内省意识与其自觉的历史反省意识,现实反思意识与批判意识是分不开的,它尤其体现了对现代自我人格设计的主动追求。五四先驱者彻底冲破了传统理想人格模式,既体现了五四知识分子最根本的作为“人”的意识的觉醒,也表现出了异常的人格力量与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9.
尼采的价值倡导最终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创造的追求,他所热爱的生命创造的实质是指人自身生命形态的持续化和个性化创新,主要有三个特性:创造的身心一体性,包含否定的肯定性以及永恒的开放性。“超人”是这种创造性生命的人格化表达。“超人”不是主宰众人的英雄或怪物,他的基本特征在于:(1)能够认识和征服“末人;”(2)能忠实于自身生命进行个性化创新;(3)能持续不断地创新;(4)能在未来出现在不断努力的人群中。尼采这一思想深化了如何创造和提升个性化生命的认识,其局限性在于他没有看到人的实践性和历史性在生命创造过程中的基础地位,从而陷入了唯意志论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0.
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的基督教信仰已经逐渐解体。"超人"尼采应运而生,他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基督教信仰解体之后欧洲出现价值真空这个事实,猛烈地揭露和批判了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现代理性。本文结合好莱坞电影《新基督山伯爵》来洞察尼采哲学的几个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1.
尼采敏锐地洞察到,注重“工具理性”的西方文化造成了人的异化,现代人丧失了原本属于人的本质的精神属性,导致了现代人精神的阴郁和“无家可归感”。他预见到了欧洲人所必然要经历的一场传统信仰大危机,从而提出了一个与传统基督教价值观截然不同的新的价值观——“超人”的价值观。尼采哲学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于意义和价值问题探讨的先河,然而,他的学说确实没有给正义留下位置。因此,澄清人们的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对其进行实事求是的评说,在历史和现实两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袁金会 《21世纪》2010,(11):29-30
如今在美国各地,有数百位身穿超人衣的“平民超级英雄”,夜幕来临时,他们穿着超人服,在街头除恶扬善。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于《儒林外史》的研究成果有很多,而对匡超人形象的解读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许多评论者甚至一些权威的学者认为匡超人一步步从一个敦厚、淳朴、孝顺的青年逐步堕落为贪图富贵、背信弃义的势利小人,他的堕落恰好反映了当时社会黑暗、官场腐败以及人性沉沦的现实。本文主要是在这些已有观点的基础上以一种辩证的态度重新分析匡超人形象,分别从他的才学、德行、处事智慧这三个方面,提出对这个人物的新解,即匡超人并没有蜕变,更没有堕落,他本性未泯,凭着才学和智慧一步步走向富贵发达,以一种"超人"的哲学智慧在社会和官场中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4.
人文主义哲学家尼采鼓吹“超人”哲学、“强力意志”,打碎旧传统,“重估一切价值”,其矛盾的思想对中国20世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初期,鼓励了中国青年“救亡图存”、“立国”、“立民”;二是40年代“战国策”派歪曲利用尼采思想,宣扬法西斯主义,鼓吹战争,反人民反和平;三是80年代初期帮助中国青年奋发图强、发扬独创精神,投入到改革洪流之中。正确辩证地解读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有助于我们构建今天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 ,尼采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文化进化思想。他的“精神三变” ,既是文化的三个形态 ,又是文化进化的三个阶段 ,并在辩证否定中催生出“超人”。在尼采的文化进化论里 ,充满着生命、强力意志、自我超越和永恒循环的思想 ,尼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界定“人”的。“超人”就是在抗拒世俗的悲剧中自我超越 ,而一般的人则在世俗文化的滥觞中沉沦。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门学科的现代诗学,存在着一个“从古典至现代”的转变,这个历史时刻能够以一个人的名字为代表,他就是尼采.本世纪以来,每年出版的有关尼采的书籍,其实超过了关于任何其他思想家的著作.这说明,作为“哲学超人”的尼采事实上早已携带着其“不合时宜的思想”悄然归来.在某种意义上,当尼采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首席思想家时,事实上也意味着他是从古典“艺术哲学”向现代“生活诗学”转向的“诗学革命”的真正开创者.凡此种种都使我们有必要对尼采的诗学思想给予重新讨论.对待尼采诗学,最忌讳的是带着偏见的批判,最需要的是搁置成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在他的小说《马丁.伊登》中,依据他本人的亲身阅历所塑造的主人公马丁这个超人一般的人物形象,是他本人超人思想的展现,是他本人的一幅"自画像",也是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8.
杰克·伦敦作品中的兽性意识和超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自然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是美国进步文学的杰出代表,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崇拜超人,且自称为超人。其作品塑造了一系列的超人形象,充满着为生活而斗争的超人思想,小说《海狼》里的主人公赖生是他的作品中写得比较完美的超人式的人物。本文通过对《海狼》及其有关作品的分析,揭示了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超人思想和强烈的兽性意识,并分析了它们产生的背景及思想渊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作品蕴含的传统和现代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宗白华的文艺批评及美学理论受到了尼采思想的根本性的影响。宗白华援引尼采的超人精神鼓励中国的青年过“奋斗”与“创造”的生活;又以尼采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作为理论骨架建构出了“中国艺术意境”;还以尼采的权力意志理论作为自己进行文化批评的基础和原则,试图发现和重建“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宗白华虽对尼采思想不乏赞许,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尼采的思想照单全收,他不同意的地方,依然对其进行批评。  相似文献   

20.
尼采是西方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一直到今天还在饱受争议。“酒神精神”作为尼采哲学的核心思想,蕴含了深厚的伦理涵义。“酒神精神”从开始到最后一直跟随着尼采的步伐。权力意志、超人、主人道德等都不过是酒神精神的变身和另一个称号。尼采通过酒神精神宣扬了人的权利意志或强力意志,为本来没有意义的人生赋予了意义。同时,尼采的超人也是借助于酒神精神出场的,是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与理想人格。所谓的超人或者主人其实就是最具酒神精神的人。更重要的是,酒神精神是尼采颠覆传统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工具。尼采正是通过酒神精神、权力意志、超人、主人道德等对苏格拉底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与人类社会以来一切道德传统(尤其是基督教道德传统)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观——超越善恶之外,并把人的生命与酒神精神而不是道德作为人的行为评价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