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与外汇储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结构变化单位根(ZA)检验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用结构变化协整(GH)检验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外汇储备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名义有效汇率及实际有效汇率)与外汇储备之间不存在普通意义上的协整关系;而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外汇储备之间存在发生结构变化的长期协整关系,人民币升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人民币、欧元、日元兑美元的官方汇率,选取了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各三年的数据参照对比分析,计算三者汇率的均值方程的残差之间的交叉相关(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CCF),利用Yin-Wong Cheung,LilianK.Ng检验统计量和Hong Y.检验统计量,验证3种汇率的标准残差的方差之间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并以此信息为依据构建BEKK-MGARCH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欧元、日元兑美元的汇率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而验证了各个变量序列方差之间非线性因果关系的稳健性.在Hong检验中引入了截断核函数,使得对低阶时滞项赋予了较大权重,从而准确地刻画近期波动对当前波动影响更大的特征.在建立Vector GARCH模型之前,很少有文献先进行方差的非线性因果关系检验,即使进行了简单检验,通常错误地把Q2(p)当作变量序列的方差之间的非线性因果关系检验统计量.  相似文献   

3.
付一婷  范曙光 《管理学报》2007,4(3):330-335
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方法,检验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效果。检验发现,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和名义汇率都对GDP增长率冲击具有敏感的反应,而名义利率也对名义汇率冲击具有显著反应,这说明外国货币政策已经通过汇率渠道对我国货币政策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自组织数据挖掘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途径探讨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发现,在1997~2002年时间段内,消费价格指数成为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最主要的因素,并且二者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近年来消费价格指数的连续下降使人民币实际汇率在前段时期的升值状况得到根本性缓解。被经济学界提出的、对人民币名义汇率较有影响的其他经济变量在人民币实际汇率模型中仅显示了微弱的作用,这源于近年来人民币名义汇率太稳定,它削弱了这些经济变量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曹广喜 《管理科学》2013,26(1):89-100
股市和汇市的动态关系研究对于宏观金融政策制定和微观投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金融时间序列长记忆特征,改进Primiceri时变VAR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给出长记忆动态VAR模型.基于2005年8月1日至2011年10月20日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国上证综合指数和美国标普500指数的日价格数据,利用长记忆动态VAR模型实证分析中国汇市与中美股市问的动态冲击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股价收益率序列具有长记忆特征,美国股价收益率具有反持续性特征;存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美股市波动的单向冲击影响关系,且汇市对股市的冲击持续期为7天左右,前3天的冲击影响具有一定的时变特征,但这种时变性具体表现为结构突变特征;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于股市冲击影响的时变性在短期与汇率机制改革政策有关,在长期与金融环境剧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相对购买力平价与人民币均衡汇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阳 《管理评论》2004,16(6):28-33,15
本文简单回顾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的发展,并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两种方法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相对购买力平价检验,结果证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模型计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结论为用这种方法求解均衡汇率是根本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7.
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理由是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其实这个说法不成立。名义汇率可能低估,实际汇率怎么可能长期低估呢?人民币名义汇率被低估,国内工资和物价就会上升,最终,实际汇率就会得到调整。实际汇率总是要趋于呈现其本来面目,那么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中美贸易不平衡从何说起?  相似文献   

8.
为了量化人民币汇率和累计FDI对我国出口的影响,笔者运用计量模型分析方法,采用LM检验和协整检验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累计FDI增长和汇率的变动都对我国出口有所影响,但作用形式大不相同。累计FDI每增长10%,可带动出口增长1.02%,FDI的变动对出口的变动影响不大;汇率每增长1%,出口减少4.27%,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会带动出口的增长,而且汇率的变动对出口的变动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冯玲  金延 《管理评论》2012,(2):45-52
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正式启动以及两岸金融监管谅解备忘录(MOU)的生效,两岸的经贸交流日趋紧密,因此人民币与新台币之间尽快实现双向直接兑换就显得更加迫切。本文采用直接定价和间接定价两种方法对人民币与新台币的汇率做出定价,直接定价法是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和货币模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两地汇率与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产出水平、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关系。而间接定价法是根据利率平价理论,通过对人民币兑美元的NDF汇率、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以及新台币兑美元的NDF汇率和即期汇率分别做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后,发现人民币与新台币各自的汇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我们利用NDF汇率替代利率平价公式中的远期汇率,计算出人民币与新台币的即期汇率,通过比较发现:间接定价法更适合于人民币与新台币汇率的决定。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的股价和汇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协整检定、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VEC格兰杰因果检定,使用2005年7月22日~2007年4月27日的日交易数据,实证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我国国内股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上证综合指数间存在协整关系,达到了长期均衡;股票价格和汇率间存在着由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到上证综合指数单向的长期和短期因果关系,不存在由上证综合指数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长期的或者短期的因果关系,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上证综合指数变化长期的和短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2年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0.52%。2012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贬值1.41%,实际有效汇率贬值0.99%。期间央行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增强人民币波动的弹性,决定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汇率弹性的增大,增强了汇率对市场作用的敏感度,通过双边波动效果的增强以应对单边波动可能产生的套利风险。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越来越反映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得到了改善。本文通过以Girton-Roper模型为基础引入虚拟变量D对2001年1月至2012年11月数据进行回归后发现政策改变后模型中影响因素的作用改变,再分别对2001年1月至2005年7月以及2005年8月至2012年11月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出不同时期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改革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受国际物价水平的影响较大,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其不再受国际物价水平的影响,而且与国内市场利率产生了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足以说明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后,我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2.
ARCH模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探讨了 ARCH模型的诊断分析和变结构建模问题 .所提出的分整增广 GARCH- M模型包括了几乎所有现有的 ARCH模型 ,基于分整增广 GARCH- M模型克服了 ARCH模型在模型设定检验 ,长记忆检验和参数估计等方面的障碍 .利用分段建模方法来检测模型结构变化点和分段变化模型的选择 .最后 ,以上海证券综合事业股票指数为数据 ,验证了诊断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Markov区制转移方法,对我国1980年1月 ̄2004年8月的人民币汇率进行了购买力平价的Engel-Granger协整检验分析。我们发现购买力平价检验可以由两个不同的内生区制来加以刻画,而这些区制的划分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经济政策调整和通货膨胀率变化等重要经济事件相联系。我们还发现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购买力平价假说成立,但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偏离购买力平价。我们度量了现阶段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的偏离程度,从购买力平价假说的角度出发,我们没有发现支持人民币汇率应该升值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汇率的可预测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各国货币名义汇率的运动过程进行了检验,包括均值回复检验、单位根检验和方差比检验,发现各国货币的名义汇率基本服从随机游动,除英镑服从均值回复过程外,其它货币的名义汇率都不具有可预测性,同时验证了以随机游动为假设条件的金融衍生定价工具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缺乏美元当日汇率对其他汇率市场隔夜风险影响的研究,本文在CAViaR模型中的AS模型和SAV模型基础上提出隔夜-AS模型和隔夜-SAV模型来测量汇率隔夜风险,并对日元汇率,人民币汇率和港币汇率2009年到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隔夜-AS模型和隔夜-SAV模型均优于AS模型和SAV模型,且隔夜-AS模型又优于隔夜-SAV模型。这三个汇率的隔夜风险均受到滞后风险的影响,且人民币汇率所受滞后风险最大,美元指数的波动都将加大这三个汇率市场的隔夜风险,美元对日元和港币汇率的冲击大于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美元走弱对这三个市场隔夜风险影响大于美元走强所带来的影响,这些都为我国汇率隔夜风险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货币政策理论出发,构建以稳定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多目标”货币政策规则理论模型,并采用1998年1月至2019年11月的月度数据,建立开放经济下的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货币供应冲击、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时变与动态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时间阶段,货币政策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存在较强的时变特征。(2)等间隔脉冲响应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短期影响效应要高于中长期,而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却存在一定滞后性和扩散性,且价格型规则更有利于熨平外部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与人民币汇率的影响。(3)时点脉冲响应表明,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弱于货币供应冲击,且利率冲击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回到稳态均衡的速度更快。总体来看,在调节国际资本流动和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效果上,价格型规则优于数量型规则,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选择应逐步从数量型规则向价格型规则转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改进传统回归均值系数分析的缺陷,引进汇率风险变量和适应性预期变量,通过构建行为均衡汇率(BEER)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估计时变系数,同时估计了人民币汇率的ECM模型,研究2000年1月~2011年12月各因素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动态影响,并测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发现:政府支出、TOT、FDI对人民币的升值影响显著增强,其中贸易条件对人民币升值贡献最大;利率差R、汇率风险RIS和适应性预期变量,逐渐符合理论预测.人民币均衡汇率失衡均在6%以内,不存在较大偏差.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热钱流入,非经济基本因素的内在需求.解释变量对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影响符合理论预期,但短期内各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与长期影响有一定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在金融时间序列分析中,检验ARCH效果和决定合适的阶是ARCH模型的重要研究主题,在贝叶斯框架下,本文使用贝叶斯因子来检验ARCH效果和选择ARCH模型合适的阶。在路径抽样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ARCH模型贝叶斯因子的方法。最后,我们用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论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股票市场的波动一直是经济研究人员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计量经济学领域,ARCH模型和GARCH模型经常用在金融时间序列分析中,特别是GARCH(1,1)模型在金融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以中小板指数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ARCH模型、GARCH模型进行初步研究,分析我国股价波动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1994-2013年全国制造业的利润总额和人民币的实际汇率数据,综合采用一系列时间序列的处理方法,包括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系统考察了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制造业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对我国制造业的经营绩效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