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羊尾巴儿子"类型故事以<拇指般大的儿子>、<山羊尾巴儿子>、<尾巴儿子>、<鹿尾巴儿子>、<耳朵般大的儿子>、<羊羔尾巴儿子>、<绵羊尾巴儿子>等多种形态流传于蒙古民间,是蒙古族中流传较广的故事类型之一.文中对蒙古族"羊尾巴儿子"类型故事的十二篇异文进行母题比较研究,概括出该类型故事的三个类型变体,从而归纳了其基本类型.通过对蒙古族与其他民族同类型故事主要母题的比较研究,阐述了蒙古族此类型故事的发展与演变,并探讨了一些母题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三言"中有一类特色文本被称为破戒故事,此类型故事来源于明代社会的佛道世俗化背景.在破戒故事中,"莲"意象多次出现,并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点.作为破戒故事的重要元素,莲花凭借其独特的属性及文化内涵这一意象在"三言"的破戒故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鲜卑折掘氏与党项折氏均为我国古代西北部族.唐初,吐蕃势力北上,鲜卑折掘氏部随党项羌北迁至府州等地.鲜卑折掘氏与党项羌经历了长期的民族融合,至唐末五代时期,鲜卑折掘氏逐渐融入党项羌,并开始以党项折氏之名见于史籍.宋代以后,折氏随着与汉族的长期通婚,又逐渐融入汉族之中.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宣武门内大街路西,有家显鼻子显眼的仿古式门脸儿——天意楼饭庄.这儿的故事不少,还满是温馨.界毗儿的顺城街小学,是市招生办的办公地界儿,不便大"撮"特"撮"的各族教师们,图便宜实惠,时不时地在此订盒饭.善解人意的饭庄经理乔东海、刘立章、袁保忠诸人,体贴教师的难处,打心眼儿里服他们,绝对优惠这些个"人类灵魂的  相似文献   

5.
王权 《民族论坛》2004,(11):40-41
人称“湘西鬼才”的李宏进是一位得到业界公认的仿古建筑设计家,也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土家族汉子。他12岁开始拜师学艺,致力于绘画和石雕;15岁时,离家闯荡,辗转于各地,历经无数坎坷后,他逐渐成为湘鄂渝川黔五省边区仿古建筑行业的风云人物,由他亲自设计的建筑作品“九重天”被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初出茅庐:坎坎坷坷,奏响跌宕起伏旋律人生,是一首内涵丰富而动人的歌。地地道道的农民李宏进,把这首歌曲的节拍竟写得如此的跌宕起伏,犹如奏响在波峰与浪谷的绝美旋律。今年已满36岁的李宏进,出生在具有雕刻之乡美称的湘西塔卧镇…  相似文献   

6.
《升仙传》是一部以明朝嘉靖年间为背景的道教修仙小说,"丁郎寻父"故事是其中的重要情节。此故事后来逐渐脱离文人小说,在华北地区以秧歌戏、二人转等多种民间叙事形式广泛流传,成为家喻户晓的孝道故事。《升仙传》及"丁郎寻父"故事至今仍有18种以上的蒙文抄本保存于国内外图书馆,二者是上世纪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相互影响的重要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7.
送"祖先蛇"是大理白族村寨中一种很小的宗教仪式,我们通过对这个仪式的多维解读可以看出一个民族历史上的图腾崇拜、祖先追忆,以及仪式本身对保持区域性生态平衡,减少蛇对白族人的伤害和维护白族传统信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土家族嫁衣"露水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露水衣"包含了一套露水衣、一双露水鞋、一方露水帕、一把露水伞,追溯其来源,有来自民间传说故事中的解释,或源于"借寿添福"民俗、或源于辟邪挡煞巫术。  相似文献   

9.
中晚唐吐蕃占领敦煌时期,各种佛事活动依然照常举行,盂兰盆会就是其中大众性佛事活动之一,此间僧人在寺院说唱<目连救母变文>,使这一故事广为流播.在此情形之下,敦煌的僧人、迁移到敦煌的吐蕃人以及在敦煌的吐蕃统治者有可能将这一故事带到藏地,从而对<格萨尔>"地狱救妻"、"地狱救母"等故事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镇杜家冲村78岁的婆婆孙家香因为能一气之下讲出300多个民间故事,使得华中师大文学院把她作为"我国第一位杰出土家族民故事家",并列入该院"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课题,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守华教授说: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能讲100个故事就是大故事家,被称着大故事家的朝鲜族女故事家金得顺只讲得170多个故事,孙家香几乎多出一倍,笔者以为称她为中国女故事大王实在不为过,土家族作家《土家第一军》作者肖国松是孙家香的侄子,肖国松能写出1008首寓言,不能不说没有其婶娘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更惹笔者采访兴趣的却是乡里人称孙婆婆的故事是一方精神文明建设的乡土教材,当蜜蜂咏唱于春花烂漫的山谷田野的时候,我们来到孙家香婆婆的家。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武陵地区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早在10万年前的石器时代,神奇的武陵山脉就聚居着"石门人"和"桑植人"等远古人类。先秦时期,武陵地区为濮人、巴人、楚人和越人等部族融合之地。此后千百年,历朝历代土家、苗家、侗家和"民家"祖先都在此留下了底蕴深厚的文化宝藏,形成了长达千里的"武陵山文化沉积带"。  相似文献   

12.
许鑫 《中国民族》2020,(4):54-59
短短一年里,贵州苗绣竟然两次"霸屏"美国纽约时代广场。2月25日~28日,继2019年4月登上号称"世界第一屏"的纳斯达克大屏之后,由贵阳"苗疆故事"民族服饰博物馆提供的苗绣珍品又一次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再次引起世界关注。这边厢在号称世界十字街口的纽约时代广场惊艳登场,那边厢"苗疆故事"创始人曾丽女士也在带领团队紧锣密鼓地加快对苗绣文创品牌的市场研发,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文创精品。  相似文献   

13.
“家西番”之称谓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人们把生活在青海省湟中、湟源、大通等地从事农业生产,使用汉语、生活习俗受汉族影响较大的藏族群众称呼为"家西番"。认为"家西番"是"住家耕田"的藏族,"家"是"有固定住房的意思",区别于游牧的藏族,这是人们望文生义的结果,笔者认为"家西番"是一个藏汉合璧的称谓,"家"即藏语汉族(■)的音译,"西番"又是汉族对藏族的叫法,"家西番"义为"像汉族的藏族",类似的叫法在藏族内部也有,安多藏区牧民就把农业区的藏族叫作"家绒娃"(■)、"家绒"(■),义为"像汉族的农民",嘉绒藏族的族称也许就是这么来的。  相似文献   

14.
"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区分是用采表明社会科学中研究者所处的位置和采取的角色,因为立场的差异,相应地所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2008年由好莱坞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在国内的热映以及之后不久北京奥运开幕式的所带来的举世瞩目的惊艳,正是"局内人"和"局外人"凭借各自的优势所取得的成功.这两个文化事件使中国人或失望或鼓舞,或悲愤或振奋,而无论如何,它们都昭示了中国文化所具有的魅力和潜力.是中国文化的成功.其实,"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区分是相对的,真正的"局内人"是不存在的,只有站到一个与自己的同胞不同的观察视角上,才有可能看清楚自己的文化.作为"局内人",应该在努力做到"变熟为生"的同时,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也就是达至-l费孝通所提倡的"文化自觉",给中国社会生活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2019年9月,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在全国火了一把。由商务部派驻城步挂职干部的县委常委、副县长刘书军,搭档阿里巴巴集团派驻城步任县长助理的刘寒,在淘宝直播平台上开设"城步芝麻官"账号,开播5个多月来帮助当地卖出了不少土特产,赢得全国各地网友们的手动点赞。本刊特别约请这两位80后外来的城步"芝麻官"撰文,讲述自己成为"网红"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马平 《回族研究》2012,(3):33-37
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要求文化的"多元融通"。中国儒、佛、道文化都有"和合共生"及相似理念,而中国的伊斯兰教对这一思想亦有贡献。中华民族要为世界和平提供思想资源,可以借鉴明末清初"以儒诠经""以儒释伊"的做法———作为"客位文化"与中国的"主位文化"相适应,进而相互包容、吸收。"文明的交流""文明的融通"是必然的、可能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同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漫长的过程。当下有一种新的倾向值得注意:在"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国家认同"的同时,需要警惕"加快民族融合""淡化民族认同""促进宗教消亡"的极左思潮的反弹,防止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再度边缘化趋势。今天在"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不应忽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作用,包括正确地发掘和运用少数民族及其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方可 《民族论坛》2014,(6):40-42
正胡彬彬,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致力于中国村落文化研究已有20余年,被称为"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研究的拓荒者"。胡彬彬和他的团队迄今去过全国4000余个传统村落,平均下来每年有120余天呆在村里。胡彬彬说:"要是哪天死在她的怀里,是死得其所,应当是幸福的。"这个"她",就是他爱了一辈子的传统村落,他把"她"比喻为"母亲"。  相似文献   

18.
余群 《民族论坛》2008,(11):46-47
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提出了"无一字无来历"、"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有名的文艺理论,但后人在使用他的"夺胎换骨"时,往往把它说成了"脱胎换骨"。事实上,"夺胎换骨"和"脱胎换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黄庭坚的文学主张是"夺胎换骨",而不是"脱胎换骨"。  相似文献   

19.
正所谓"天窗县"问题,是指在2011年,鹤城区被列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范围,但不能享受国家特扶政策,属"天窗县"。由于没有得到与周边相邻县市同等的政策资金扶持,该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尤其是农村贫困问题仍比较严重。为进一步推动鹤城区扶贫攻坚工作,特提出以下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并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20.
邹赞 《中国民族》2012,(Z1):46-49
"十七年"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反特片以波谲诡异的间谍故事、准惊险片的类型特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空间、地方性与民族性交融的表征方式,成为传播那个特定年代意识形态的文化载体。它们固然拘囿于文艺工具论的藩篱,但却依旧秉着经典之名,穿越流金岁月,成为当下人们怀想和反思那段过往历史的理想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