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王绩的适性论既承袭庄子的思想内核,又赋予其独特的义理诠释,形成了典型性的人生实践范式,影响显著。目前学界对此论题已做初步探讨,但还有必要从多角度做深度拓展研究。从探讨其"自适"论内涵及渊源入手,进而从人文生态学视角剖析其构建自我和谐精神生态境界的形成路径,探讨其具有的独特性自我和谐理想人格境界的特性,归结其对于形成的中国古代作家人文精神生态思想传统所确立的独特影响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大乘佛教净土思想观念中所蕴涵的"道""器"合一的相辅相济关系,一方面强调通过在"境净"中实现主体的外在超越,而另一方面主张主体以"心净"求得自我内在精神的超越.佛家这些义理和认知思维,蕴涵丰富的人文生态思想,为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所崇奉.同时,他们在创作和践行中所显现的人文生态观念,也契合了现代深层生态学的学理精神.  相似文献   

3.
合唱交响曲《人文颂》是一部使用西方交响形式来阐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音乐作品,其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以及新人文主义,宣扬一种高尚的人格和追求真理的智慧.本文主要分析《人文颂》中的序曲,分析序曲中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与思想.  相似文献   

4.
合唱交响曲《人文颂》是一部使用西方交响形式来阐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音乐作品,其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以及新人文主义,宣扬一种高尚的人格和追求真理的智慧。本文主要分析《人文颂》中的序曲,分析序曲中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与思想。  相似文献   

5.
云南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铸就了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强烈的自然审美感受,在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中少数民族女作家们以独特的女性生命体验,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进行了反思,对边地女同胞给予了深切的人文关怀,通过自然、女性的书写,表达了强烈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理想的内心诉求。在文学书写中从民族文化的根系上寻找摆脱生态困境的出路,建构诗意栖居的生态家园。  相似文献   

6.
薛宝钗的言谈举止中显示出她有着深厚的学养。从她对自己的要求和对周围人的劝谏可以看出,儒家理想人格在她心里的地位至高无上。作者通过文本中的实例从四个方面分析儒家理想人格对薛宝钗形象的影响和作用:一、逐步发展的成人之道;二、修身为本的生活重心;三、内圣外王的处世哲学;四、节情以中的内心世界。薛宝钗用儒家"道"与"礼"的观念控制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受传统文化陶冶,她的言谈举止符合儒家理想人格的要求,形成了她在红楼女儿中独有的端凝安详温和豁达的风度。  相似文献   

7.
力群先生作为现代版画大家,对其西北现代版画的研究能够对现代版画创作进行全面有效指导。基于对力群先生创作作品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其创作版画的人文思想、艺术思想和表达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力群先生对现代版画创作的指导作用,希望能提高我国现代版画的创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浅析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艺术风格及其硬汉性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明威以其杰出的艺术风格著称于文坛。《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文体创作的顶峰,同时作者将自我性格和人格倾注其中,主人公是海明威作品中硬汉人物的杰出代表,是他心中理想形象的具体写照。  相似文献   

9.
"侗族大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其产生、发展和传承与当地的生态息息相关。本文基于"侗族大歌之乡"岩洞侗寨的实地调查,拟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三个方面入手,探究生态对"侗族大歌"生存状态的影响,并试图从保护自然生态、完善社会生态、维护人文生态等基础性保护路径来反思和考量"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10.
金朝进士群体的理想人格包含道德型的君子人格和审美型的名士人格。处于金朝女真族统治下独特政治文化环境中的进士群体,在政治参与中表现出益国泽民、忠直守礼、以道抗势的君子人格;在社会心理上体现出旷达豪迈、隐逸心态、风流特质的名士人格。金朝进士兼具君子与名士双重人格特征,正是汉文化与女真文化激烈碰撞过程中,士人坚守儒家政治文化思想,实现个性自由发展的心理诉求的真实表现。  相似文献   

11.
浅议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冰 《民族论坛》2005,(6):46-48
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对其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人文关怀。只有关注他们的自我需要,培养他们的个性化人格品质,增加对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投入,才能为贫困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帮助他们以理性超越贫困,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贫困生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展示日本民族文化的精神美,是川端康成创作的追求,也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因素.民族的深层意识和审美情趣,美的"物哀"色彩,美的"幽玄"理念,具有自然美的形式,这是作家对古典美的追求和对民族文化的展示.走向世界的文学,应该是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学.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是赵占东的启蒙老师,是他创作的源泉。他在自然中写生、思索,把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作为花鸟画创作的依据,从而使他的作品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趣。赵占东很容易被身边的事物所感动,凡是美的人,美的事,美的自然,都能使他触景生情,产生创作冲动。他对于自然的体味是深刻的、立体的。日出日落,云烟变幻,悬争的瀑水,叠卧的泉石,以至于无人注意的野花野草,都使他痴迷,都能成为他创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14.
白草 《回族研究》2004,(3):60-64
《西去的骑手》是以在西北地区广为人知的历史人物马仲英为原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中涉及到了两种文化系统,即西北地域文化和中原文化.在单纯而又丰富神秘的人物形象马仲英的描写中,体现出了西北的生命之感.小说的立意即在于通过西北地城文化中刚烈、壮美的"血性"精神,来恢复中原文化中固有的刚强精神.  相似文献   

15.
久迈 《西藏研究》2023,(5):105-111+162
根敦群培的诗词通俗优美、朴实无华、富含哲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是深入研究根敦群培思想的切入点之一。梳理分析根敦群培所创作的零散的诗文,则可窥视他是如何从一名藏传佛教学僧嬗变为一名西藏人文学者的思想历程。纵观根敦群培的一生,可以发现他的人文精神涵盖“宗教”与“社会”两个维度,不求名利的“日绰巴”精神萌发了他最初的人文主义思想,南亚等地的革命思潮激起了他的人文意识,而《白史》和《中观精要论》则是他人文思想的具体表达。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绘画艺术丰富多彩,铜版画就是其中之一,其主要利用痕迹语言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在铜版画创作中,痕迹分为两种:一是制作痕迹;二是印制痕迹,两者各有优点,尤其是印制痕迹语言对当代铜版画的创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铜版画的发展;其次分析了铜版画的材料与技法,进而讨论印痕语言创造的显著特点;最后探析铜版画印痕美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绘画艺术丰富多彩,铜版画就是其中之一,其主要利用痕迹语言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在铜版画创作中,痕迹分为两种:一是制作痕迹;二是印制痕迹,两者各有优点,尤其是印制痕迹语言对当代铜版画的创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铜版画的发展;其次分析了铜版画的材料与技法,进而讨论印痕语言创造的显著特点;最后探析铜版画印痕美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石德生 《西藏研究》2008,(4):93-103
文章通过急促城市化过程中三江源生态移民生活状态和社会适应的分析,讨论了制度性急促城市化带给生态移民观念的影响与变迁.认为虽然两年多的城市化进程导致生态移民的"心理振荡"和"边际人格",但由于生态移民的社会流动与分化现象较少,职业分化与异质性不深,观念的理性化、世俗化进程较慢,生活方式的现代性、多元化特征尚未成型,移民的生活方式仍然有着浓郁的传统性特征,城市化进程尚处于初级状态.  相似文献   

19.
罗丽 《民族论坛》2009,(9):40-42
<正>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词汇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出现,尚属首次。这一新提法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及社会和谐的本质一脉相承,既彰显了党中央的人本关怀,也是对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观的时代诠释。  相似文献   

20.
佛教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与发展,与中国儒家、道家的传统思想和思辨方式的相互激荡、不断交融过程中形成了禅宗.明代董其昌完成了总结禅宗与绘画之间关系的任务,提出"以禅喻画"思想.清初"四僧"受该思想的影响,将"以禅喻画"融入到个人理论、绘画创作中,赋予中国画新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显现出独特的画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