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过一座大山需要多久?对于曾经依托一条条藤梯攀行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阿土列尔村的村民而言,翻越家门口垂直落差800多米的大山悬崖,祖祖辈辈盼望了数百年。新时代的阳光普照神州大地,伴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铿锵步伐。  相似文献   

2.
和西方世界的伊甸园一样,<山海经>、<淮南子·坠形训>等记载的建木分布的"都广之野"既是人类最美好的记忆和向往的一处地上乐园,也是远古先民崇拜的神圣宇宙空间--天地之中所在地.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和田野调查结果表明,建木所在的都广之野是壮族先民西瓯、骆越以大明山为原型神化而成的天地的中心、神话的乐园.其具体位置就坐落在以大明山为中心的北回归线经过的广西中部平原地区,神树建木所处的位置就在大明山的天坪.这一观点已为考古出土实物所证实,并与壮族民间传说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和西方世界的伊甸园一样,<山海经>、<淮南子·坠形训>等记载的建木分布的"都广之野"既是人类最美好的记忆和向往的一处地上乐园,也是远古先民崇拜的神圣宇宙空间--天地之中所在地.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和田野调查结果表明,建木所在的都广之野是壮族先民西瓯、骆越以大明山为原型神化而成的天地的中心、神话的乐园.其具体位置就座落在以大明山为中心的北回归线经过的广西中部平原地区,神树建木所处的位置就在大明山的天坪.这一观点已为考古出土实物所证实,并与壮族民间传说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在亚洲南部,有一块驼鸟状的桔黄色土地.它就是面积达200余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由一系列世界著名的大山及高原面和高原盆地组成.在其南缘,横亘着一座高峰迭出、气势磅礴、巍峨起伏的巨大山系,即源于印度梵文中"冰雪之地"的喜马拉雅山.地球上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这里就占10座.其中,海拔8848.1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雄踞群峰之首.被称为地球"第  相似文献   

5.
走近卡力岗     
卡力岗是一座大山的名字,它隆起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的南面,横亘于黄河北岸,以绵延百里之长、海拔三千四五百米之高而雄踞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处,是青海省典型的干旱山区,生存环境的恶劣与宁夏的西海固不分上下。  相似文献   

6.
以广西大瑶山为例,运用定量方法对各个族群内部的异质性进行测量,以使人们能够大致地把握这些族群内部在某些客观特征方面的分化程度.分析族群内部异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族群认同、族群边界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广西山名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的许多地名均与壮语有关 ,十万大山、九万大山、六万大山中的十万、九万、六万都不具有数的函义。十万大山意为顶天大山 ,九万大山意为水牛头山 ,六万大山意为甜水谷大山 ,它们都来自壮语。  相似文献   

8.
“雪山之豹”的文学梦□察森熬拉穿越甘青两地的祁连山,就如一条巨大的长龙绵亘千里。在祁连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中,有一个“一线天”的高山峡谷,叫仙米峡。那儿就是我的故乡。当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睁开双眸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山。耸入云霄的座座大山拥挤在一起,留给人们...  相似文献   

9.
一位瑶族所长的追求廖圣杰三湘大地,雪峰山余脉,有一座海拔1314米的大山,名叫罗子山。罗子山处辰、淑、怀三县市交界之地,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当地经济、文化落后,社会发展缓慢。解放初期,当地60%的村民缺衣少粮、缺油少盐、缺医少药、缺文化。当时农会送...  相似文献   

10.
龙母传说与信仰在环大明山壮族地区广泛流传。武鸣县多地有龙母庙、龙母屯、龙母岩洞等祭拜龙母的遗址,是龙母文化传承发扬的典型。龙母文化不仅通过口头传承,更透过日常生活中的吃鱼生食俗、岩洞葬葬俗、蛇图腾崇拜及其日常禁忌、三月三歌节与三月三扫墓习俗等方面实践来加以展演和传播。在这些文化事象中,壮族的龙母文化得到了充分表达,族群认同感和凝聚力也不断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1.
<正>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处,屹立着一座大山,当地人叫它"三省坡"。它在当地侗话中另一个名字是"粱蒙",汉语"云雾缭绕"之意。三省坡主峰海拔1336.7米,比静卧在它脚下的几个村寨高出660多米。当然,这样一个纯地理意义上的高度,对于那些动辄几千米的名山大峰来说,没有多少可值得骄傲的。但是,三省坡坡西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县,东北是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正南是  相似文献   

12.
<正>"我在山顶吹声口哨,三省的人都听得见!"有位猎人自豪地对我说。就是他这一句话、激起我这个背包客对终年云雾缭绕三省坡的征服欲望。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之处屹立一座大山,主峰海拔1336.7米,坡西面是贵州省黔东南州的黎平县,东北面是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正南面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三省(区)地域分界线正好通过主峰之巅,因此人们称它为"三省坡"。三省坡是我国侗族聚居地的中心,近300万侗族人民生活在绵延几百公里的山脉周围。这座  相似文献   

13.
李康学 《民族论坛》2003,(11):40-41
2000年8月,一个偶然机会,我曾深入到桑植县的人工恒温隧洞中,对桑植大鲵保护区内王国兴创办的娃娃鱼养殖基地做过采访报道。3年后,又值8月,我受人之邀,再次踏上了去此地采访的路程。我们一行3人,乘车在桑植县芙蓉桥乡下车,步行约20分钟过河,便进入了保护区中心。极目所望,风景仍然诱人:溪沟中一道数丈高石坝拦腰截住了溪流,登上坝去,一汪平湖展如明镜,湖水清澈,绿如碧玉。从坝上乘一小舟,往前数百米,转弯处即遥见一座大山耸立湖的尽头。大山脚下,有一个天然大山洞,湖中之水,从洞中哗哗流出,山洞唤作文泉洞。紧傍洞旁百余米处,修有一栋4层高…  相似文献   

14.
张国庆 《中国民族》2010,(10):51-52
来凤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酉水上游,在湘、鄂、渝三省市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西南邻重庆市酉阳县,东南邻湖南省龙山县。在这里,翻过了一座山,还是一座山。这里没有高速公路,国道209线是他们出行的主要干道;这里也没有铁路,一座座大山让铁道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5.
各地人们对盘古的崇拜在地理上相连成片,形成了盘古信仰圈.盘古信仰圈的出现说明壮侗语族诸民族先民--百越民族中的西瓯、骆越和南越民族世居地都可谓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从盘古信仰圈的凝聚力出发,就地理、堪舆、图腾、敬祖、活化石、民俗等六个方面论证南朝梁任防<述异记>所记的南海"亘三百里"的"盘古氏墓"的具体位置就在古代南海的中心区域广西桂中地区的大明山上.具有显赫景观形象和浓厚礼法含义的广西桂中大明山其人文地理特征与南朝梁任防<述异记>卷上所记录的"亘三百里"的"盘古氏墓"相吻合,古代西瓯骆越世居地的广西大明山是盘古化生神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相似文献   

16.
龙州县域壮族土司社会的族群认同是多层次的:各族群的自我认同表现为原生性,壮族的汉裔认同表现为场景性,土司既认同汉族又认同壮族表现出两面性,壮族的中华民族认同表现为向心性。  相似文献   

17.
奇妙的赶场     
德峨在桂西山中,是广西隆林各族自冶县的一个乡。两三店铺,几户人家,一个政府小院,一条汽车勉可掉头的刀把形小街,似乎就是它的格局。四周全是云遮雾绕的大山,一座挨一座。座座大山石头缝里长着庄稼,表明不管山荒地老,云雾深处总有人家。他们世居山林,却也不忘拿上自己的出产,翻山越岭来这刀把形小街做些交换。久而久之,成了买卖,并且波及与之搭界的云南、贵州,于是成了今天名扬桂西的德峨赶场。黎明,背篓的、挑担的、赶马的、牵孩子的,沿八方迤逦山道向德峨汇集。从女人服饰看出,有苗族、彝族、汉族、壮族、仡佬族。背篓装满山货,背篓上插杆小秤,压得汗珠子啪嗒啪嗒往下掉。苗族姑娘背篓里带着把有勾的黑布伞,颠达颠达走得很急。  相似文献   

18.
在大明山周围的人们对老人表孝道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dai cij ram hwnj Bya cwx bae",即"人老死后抬上大明山埋藏",当地的壮族群众在人死后都要请师公和道公前来念经举行葬礼,把死者灵魂送归祖宗神山大明山,此即所谓"魂归岜社(大明山)"。民间相传"天坪"是壮族古老的鬼神妖怪和神仙经常聚集成圩的地方。"天坪仙圩"就是壮族人死后灵魂  相似文献   

19.
族群本质上是对"结构主义"的一种解读和延伸,存在一种具有普遍规律的共生逻辑结构.任何一种族群的存在形式包括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及共生环境三个基本要素,共生单元的个体价值是族群形成的基本条件,而共同价值则在族群行为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良好的共生模式具有优化共生界面、扩大族群共生度、加强族内共生效应等功能.族群的逻辑结构揭示,族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一种自组织现象,是族群共生体在共同价值的驱动下,自我完善,自行趋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族群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人类学研究领域。以挪威人类学家巴特为代表的“边界论”对族群研究的理论范式有着深刻影响。“边界论”指出,族群不是一种本质化的现象,而是需要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与社会过程中理解族群边界与族群认同的生成过程。在现代性的条件下,随着个体能动性的增强,族群认同会在个体人生历程中不断生成,也具有更加多变的特征。由此,在讨论族群问题时,我们需要区分族群的政治维度与社会维度,前者是当代民族-国家建设中的范畴,是相对固定的,后者则呈现自发性、流变性的特点。营造包容性的社会环境,可以降低族群冲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