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企业员工忠诚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员工忠诚度研究对于个体和组织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各种所有制企业都面临着员工忠诚度不高的问题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下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员工忠诚度的问题日益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从员工忠诚度研究现状,员工忠诚度的重要性,员工忠诚度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员工忠诚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马德普  龙涛 《民族研究》2022,(1):32-47+143-144
在宣扬自由、民主、人权的西方社会,种族主义盛行不衰的重要根源之一是西方文明,尤其是英美文明中的个人主义。现代西方种族主义的嬗变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而个人主义均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种族主义的发轫阶段,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人主义助推黑人奴隶制的制度基础从宗教差异转变为种族差异,并促成了宗教神学话语的理论论证。在启蒙运动阶段,自由主义思想家对种族主义的辩护,使他们所宣扬的社会契约实际上成为自由平等幻象下的“种族契约”,契约论所蕴含的政治个人主义孕育了公民民族主义,助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公民民族主义的竞争性和支配欲与民族国家的排他性为种族主义提供了动力,使得西方的自由民主建立在种族清洗的顶峰之上。在奴隶制被废除和殖民统治瓦解之后的阶段,以文化种族主义和色盲种族主义为主要形式的当代新种族主义,借着反种族主义话语的掩饰,将维护白人特权的种族主义潜藏于文化差异或个人主义话语当中。个人主义是种族主义的重要思想根源之一,这一认识对于认清西方文明的内在困境,消除种族主义,构建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族多样性是一个多层次构念,它会对多民族情景中的个体态度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对民族多样性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个体层次民族多样性的视角探讨了民族差异对个体学习绩效影响的作用机制.以243名不同民族大学生为被试,通过行为实验设计收集数据,依据温忠麟等提出的统计步骤分析了有中介的调节效应,得到如下结果:一是民族差异会对个体学习绩效产生显著影响;二是民族认同在民族差异和个体任务绩效之间起负向的调节作用,调节作用需要通过信息分享作为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4.
萨林斯的<历史之岛>,反思了历史与结构之间的关系,认为结构是一种历史事物.萨林斯以库克船长这一著名历史事件为例,探讨了非西方文化的本土宇宙观及其在既有的观念结构下所产生的能动性.他提供了一个能够含蓄地将历史研究与人类学研究合一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5.
汉藏语言系属研究的文化人类学方法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汉藏语言系属分类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实践,分歧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是汉藏及周边区域的民族有着复杂多元的文化背景,汉藏区域农耕型民族从古至今一直处在接触和融合状态,与印欧区域畜牧型民族完全不同;二是汉藏语言古代文字文献远不如印欧语言的丰富和久远,客观条件制约了历史比较法的效用,仅以语言的结构研究难以奏效。为此,本文讨论了文化人类语言学在系属研究中的作用,以及汉藏语言系属研究在复杂条件的羁性下所产生的非谱系树观念,认为这一观念很可能成为未来汉藏语历史语言学的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6.
《民族论坛》2008,(5):14-14
据报道,国家统计局今年5月份将拿出2007年全国新的城镇职工工资数。该统计数字和过去不同,将包括私营企业员工的工资数据。根据地方目前已经完成的调查,将私营企业员工的工资纳入整个城镇职工工资数后,整体的平均水平比过去不同程度地降低,“但是考虑到数据的敏感性,是否公布新数仍需斟酌。”一位统计专业人士说。  相似文献   

7.
人地关系是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核心问题,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缓解人地冲突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效益为优化目标,利用LINGO软件,通过MOP和GeoSOS-FLUS模型,在自然演变、经济优先和生态优先三种情景下分别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结果表明:第一,从总体效益比较来看,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效益远远高于经济效益,三种情景下生态效益分别是经济效益的15.48倍、7.16倍和36.45倍。第二,从土地利用结构来看,生态优先情景下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效益最大,分别是自然演变和经济优先情景总体效益的1.52倍和2.65倍。第三,从土地空间布局来看,生态优先情景下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景观分离度最低(0.673),Simpson指数最低(0.437),聚合度指数最高(97.616),景观完整性、聚合性和连通性最好。因此,三江源国家公园应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协调推动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8.
人类学对事件、结构与历史之关系研究的持久动力来自于人类学家一直在文化中发现历史的努力,以及来自以历史学为主的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对人类学的影响.人类学对事件、结构与历史之间关系的研究经历了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功能主义和写文化四个阶段.历史学与人类学有着不同的学术传统,如何将历史学的时间深度与人类学的空间深度相结合,使知识有更高层次的突破是历史人类学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云南哈尼族的迁徙史诗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契约叙事。这些契约叙事的基本结构可分为"立约→违约→承担违约后果"与"立约→践约→完约"两种基本类型。"立约→违约→承担违约后果"型契约叙事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违约者只能被迫迁徙;"立约→践约→完约"型契约叙事反映了人与神、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和,其结果为立约、践约者重建了秩序井然、和谐美好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
任务型教学法在秘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概述了秘书英语课程培养目标、内容和教学存在问题,接着对任务型教学法作了简要介绍与阐述,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任务型教学法在秘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课例研究,最后就任务教学法在秘书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1.
严庆  孙铭晨  王跃 《民族学刊》2023,14(3):1-10, 142
历史观是记忆的出发点和认同的基石,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四个与共”的结构一体性和“四个共同”的过程延续性,为中国历史政治基因的延续性、合法性提供了理念维护,为多民族国家整合、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素材,也是对外部挑战的理念回应。问题史观通过修改历史认知坐标系和思维方式,销蚀政治认同与意识形态合法性,而二元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史观等问题史观冲击了中国历史主流话语的延续性、一体性、主体性和本土性。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价值立场,以强化中华民族史观认知、凝聚“五个认同”历史情感、坚定历史自信为关切,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8年,费孝通先生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论文,时至今日已20年了.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学术界对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尽管在讨论过程中呈现出的是分歧与共识并行的局面,但是这些讨论都促使这一具有结构论特点的理论体系日臻完善.本文拟就学术界在近20年里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工作做一个述评.  相似文献   

13.
犹太人杰超常涌现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犹太民族以思想、文化上的成就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并为人类贡献了大量杰出人才。犹太人杰的超常涌现与犹太民族视学习为敬神的宗教观念和崇学尚智的文化传统有直接的关系 ,而以家庭、会堂、犹太中心为基础的教育实践 ,开放的民族心态 ,兼收并蓄的文化机制 ,备受迫害的民族流散经历所激发的民族意识 ,本民族杰出人物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激励作用 ,则共同形成了犹太人杰超常涌现的精神沃土  相似文献   

14.
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法规 )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自治权。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一般地方性法规而具有法律性质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要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但自治法规不能规定和约束上级国家机关。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对于自治法规都享有“半个立法权”的说法 ,实际上是把报请批准自治法规视同提请审议自治法规案 ,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法规制定权等同为拟定权。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规定 ,是一项宪法原则 ,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一大特点。在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问题上的分歧 ,源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民族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其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繁荣兴旺的时期,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多民族的存在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等等.  相似文献   

16.
噶当派是11—15世纪藏区影响较大的一个佛教教派,其兴起原因主要在于它适应了当时藏区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藏区佛教的发展方向。本文强调指出,噶当派在教理教义、寺院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影响了其他教派的产生与发展;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的形成也与其作为藏区第一个佛教教派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此外,噶当派对藏区社会的其他方面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西藏地方之动乱最先在拉萨爆发,且此后该地一直为主要战场,故而这场以拉萨为主要战场的整个西藏地方的动乱局势被通称为"拉萨动乱".该乱事虽在辛亥革命的大背景下发生,但其性质不同于内地各省响应革命的行为,难以归于"革命"范畴,更不属于辛亥革命起义的一部分.所谓辛亥"汉藏冲突"这一定性并不妥当,称其为清驻藏陆军与藏族民军间的混战更符合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8.
赵旭东 《民族学刊》2022,13(8):1-12, 153
基于共同性意识构建的铸牢要求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吸附力和统摄力,一多辩证的基本问题关怀容括了人群社会之中“一”和“多”问题的共同存在。费孝通所提多元一体格局有着范围上的伸缩性,从个人到民族,再到世界性的存在,这种伸缩范围所体现出来的是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共同性意识的建构需要基于多元一体的理解来构造出一体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未来世界将会朝向一种互惠共荣的文化自觉,这需要从中国文明立场上看世界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多元价值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的可能。从人之向善的共同性追求上寻求共同体价值的实现,这种文化自觉将会有助于以共同性意识构建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当下的构造与铸牢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汉族民间信仰作为社会的基底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具有原始性、多神性、农事性和人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汉族民间信仰特征论(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族民间信仰作为社会的基底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具有原始性、多神性、农事性和人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