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4 毫秒
1.
1982年5月10日至15日,全国美国经济学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第二届年会,就美国近期的经济形势和八十年代的展望,中美经济关系和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认为,在中美关系发展存在一些阴影与云雾的现阶段,更需要加强对美国问题尤其是对美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在讨论中,代表们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扬  相似文献   

2.
美国经济学会于1958年12月27~29日在芝加哥举行的第71次年会,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问题特别“重视”;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以及所谓对外“援助”与国际贸易和支付问题也给予了相当的注意;在经济理论方面,讨论了古典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学说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等;此外对充分就业、政府开支等美国国内经济现实问题也有专门讨论。关于苏联经济的论文有:苏联工业中的生产函  相似文献   

3.
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三届年会已于今年十月廿五日至卅一日在陕西省咸阳市举行。来自全国十七个省市和解放军的百余名代表出席了大会。年会改选了学会理事会,推选南开大学校长滕维藻教授为名誉会长,武汉大学郭吴新教授新当选为会长。到会代表们就美国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美国对外经济关系和中美经济关系现状与发展前景;里根的现行经济政策及其变化趋势;新的科技发展对美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其他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意见。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美国经济学会第77届年会于1964年12月28~30日在芝加哥举行。在这届年会上主要讨论了以下一些方面问题: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阿根廷和澳大利亚、印度和中国);比较经济制度:国有化工业(英国国有化和美国私人企业的对比、南斯拉夫的国有化厂商);经济史对经济教育、研究和政策的贡献;经济思想史对理解经济理论、经济史和经济政策史的贡献;国际货币机构的发展及其对美国的意义;国防经济学(使用成本于选择武器、军事成本分析);贫困经济学(对穷人的投资、减轻贫困  相似文献   

5.
1982年12月16日至18日,湖北省世界经济学会和全国美国经济学会武汉分会在武汉大学举行第二届年会。现将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八十年代的展望代表们一致认为,当前西方经济正处于严重衰  相似文献   

6.
为消除人们对新经济概念的误解,本文通过分析美国经济状况,讨论了四大经济问题:美国经济扩张、良性通胀、生产力恢复以及其他国家的新经济特征。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中国的美国富布赖特基金经济学访问学者,应邀到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与教师和研究生共同讨论美国经济、世界经济和经济学理论等方面的学术问题,并就美国的精减管制,国际债务危机,比较经济制度和经济学方法问题作了学术报告,现将内容纪要如下。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中国的美国富布赖特基金经济学访问学者,应邀到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与教师和研究生共同讨论美国经济、世界经济和经济学理论等方面的学术问题,并就美国的精减管制,国际债务危机,比较经济制度和经济学方法问题作了学术报告,现将内容纪要如下。  相似文献   

9.
1965年移民法的颁布极大地改变了美国自有移民法以来的传统格局,亚洲和拉丁美洲取代欧洲成为主要移民地区。墨西哥移民因其不同于美国其它移民团体的鲜明特点在争议中逐渐突显出来。9·11事件以后,美国学术界对墨西哥移民问题讨论更是从以往社会经济层面上升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层面。本文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墨西哥移民对美国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社会文化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四届年会于1990年11月26日至29日在上海华夏宾馆举行。参加这届年会的理事和代表约100人,提交论文近50篇。大会选举了新的一届理事会,藤维藻教授连任名誉会长,郭吴新教授连任会长,刘传炎、陈宝森、杨思正、洪文达、郑伟民、樊亢、熊性美等7位教授任副会长,郑伟民兼秘书长,周茂荣、周世俭、甘当善3位副教授任副秘书长,还聘请了国内一些著名学者任本学会顾问。会议期间,上海市政府顾问、前市长汪道涵同志到会讲话并转达了朱镕基市长对全体代表的问候。与会理事和代表紧紧围绕“90年代的美国经济和中美经济关系展望”这一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大家各抒已见,畅所欲言,下面就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及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四届年会于1990年11月26日至29日在上海华夏宾馆举行。参加这届年会的理事和代表约100人,提交论文近50篇。大会选举了新的一届理事会,藤维藻教授连任名誉会长,郭吴新教授连任会长,刘传炎、陈宝森、杨思正、洪文达、郑伟民、樊亢、熊性美等7位教授任副会长,郑伟民兼秘书长,周茂荣、周世俭、甘当善3位副教授任副秘书长,还聘请了国内一些著名学者任本学会顾问。会议期间,上海市政府顾问、前市长汪道涵同志到会讲话并转达了朱鎔基市长对全体代表的问候。与会理事和代表紧紧围绕“90年代的美国经济和中美经济关系展望”这一会议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大家各抒已见,畅所欲言,下面就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及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应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的邀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迈克尔·怀斯曼(Michael Wiseman)教授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在我校访问讲学。怀斯曼教授长期担任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副系主任,对美国社会的贫困问题很有研究,尤其是在城市经济学方面造诣甚深。怀斯曼教授在我校访问讲学期间,先后对我校经济系和经济管理系的师生作了两次学术报告。报告的题目分别是《当前美国贫困问题的发  相似文献   

13.
美国经济学会第九十七届年会于1984年12月27—30日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召开。 12月27日上午举行执行委员会会议。 12月28日分组讨论,主要专题为:劳动契约和宏观经济完成情况;合理性、不确定性以及相互作用;艺术创造经济学;贷款和经济不稳定性;汇率的影响;健康保险;婚姻不稳定性对消费者决策和支出的经济影响;国际生产率比较的问题;农业经济学的问题;英国和美国的经济老化;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其贸易;对戈森(H.H.Gossen)《人类关系的规律》(1854年)一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是美国著名的苏联问题专家,里根政府的苏联问题顾问,现任美国哈佛大学苏俄研究中心副主任、韦尔斯利大学经济学教授。自从戈尔巴乔夫上台以来,苏联看来似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呼吁开放并决心推进经济改革的做法,使人们对原来是禁区的问题敢于进行热烈的讨论。部分讨论涉及对他人的评介,包括对美国的苏联学家的评介。1986年4月一位苏联官员对一些来访的美国人说,戈尔巴乔夫开放的  相似文献   

15.
美国经济学会于1960年12月28~30日在圣路易举行的第73次年会,主要讨论了下列问题:货币理论、收入分配宏观经济理论、资本理论、管理经济学和不肯定性理论的范围、经济学和国家安全、其它一些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中国的经济发展等。就货币理论问题提出的论文有:“货币、资本和其它有价物”;“我们关于货币政策的认识”;“货币理论的几个主要问题”。就收入分配宏观经济理论问题提出  相似文献   

16.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美国匹茨堡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卡梅洛·梅萨-拉戈(CarmeloMesa-Lago)于1982年6月27日来沪访问。梅萨-拉戈系美国拉美研究协会前任主席,拉美劳工问题和古巴问题专家。6月28日他在复旦大学作了“古巴的三个五年计划和古巴经济对苏联  相似文献   

17.
卢沟桥事变以后,出于鼓励中国的考虑,美国没有对中日双方实施"中立法",但客观上却助长了日本的侵略。1938年6月,由于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美国宣布对之实行"道义禁运",迈出了对日本实施经济压力的第一步,但"道义禁运"没有法律效力,也缺乏强制色彩。由于日本向西南太平洋的扩张,美国于1939年7月宣布废除美日商约,1940年7月又对日本实施废铁禁运。但无论是"废约"还是废铁禁运,都是美国政府采取的相对温和的步骤。在此之前,美国政府内部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应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的邀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迈克尔·怀斯曼(Michael Wiseman)教授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在我校访问讲学。怀斯曼教授长期担任伯克利加州大学经济系副系主任,对美国社会的贫困问题很有研究,尤其是在城市经济学方面造诣甚深。怀斯曼教授在我校访问讲学期间,先后对我校经济系和经济管理系的师生作了两次学术报告。报告的题目分别是《当前美国贫困问题的发展趋势》和《旧金山海湾地区的大都市发展》。参加学术报告会的师生普遍反映,怀斯曼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经济学会厦门分会于四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在厦门大学举行出口加工区等问题的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讨论会的代表,有厦门、龙溪、晋江、龙岩地区以及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的经济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九十余人,提交大会讨论的译文、论文和调查报告三十篇。会议期间,代表们紧密联系我省实际,着重讨论了建立出口加工区和开展来料加工等经济活动的意义、性质和前途问题。与会代表回顾了一年多来我省开展来料加工等业务的经验,一致认为开展这项经济活动对加速我  相似文献   

20.
里根上台以来,联邦财政赤字总额一翻再翻,达到今天这种过去谁也不敢想象的情景,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不安。特别是1987年10月19日,美国发生了震撼世界的纽约股市大暴跌以后,人们更加担心美国经济从此会走向衰退,并将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美国巨额联邦财政赤字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它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如何?这是世界经济理论工作者关注的大问题。笔者就这个问题作一些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